一、導入新課:
1、導語
世界文學史上有四大吝嗇鬼。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俄國小說家果戈里《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法國劇作家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還有就是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這四個吝嗇鬼寫得都非常好,其中最生動、最逼真,可以說是吝嗇鬼中的吝嗇鬼的,就是葛朗臺。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節選自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的課文《守財奴》中的葛朗臺是怎樣吝嗇的。
2、作者及作品 巴爾扎克(1799-1850)19世紀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創作的小說都收在《人間喜劇》中。《歐也尼 葛朗臺》是其中的一部著名長篇小說,通過吝嗇鬼-葛朗臺的形象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釋詞
恬退隱忍:安然退讓,把事情藏在心內,勉強忍耐而不計較。形容盡量遷 就,調合矛盾,把不滿按捺下去。老態龍鐘:身體衷老,行動不靈便。 原委: 事情前后的經過。吝嗇: 當用的不用,過分愛惜。 癖好: 對某種事物的過分偏愛,成為一種難以改變的習慣。
2、課文思路(板書設計):
搶奪梳妝匣: 發現--搶奪--交回 (愛財--惜財如命、兇狠、冷酷)
誘騙繼承權: 提出--誘騙--騙到 (騙財--狡猾奸詐、虛偽)
看守密室: 守護金子--保管金子 (守財--貪婪、執著)
臨死抓金: 抓取法器--“看住金子” (戀財--至死不變)
3、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知葛朗臺的形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愛好 金子
曾用名 箍桶匠、老頭兒、老家伙、守財奴
事跡 搶梳妝匣、騙繼承權、看守密室、臨死抓“金”
性格 吝嗇、貪婪、蠻橫、冷酷、狡詐、騙子
人生格言 人生就是一場交易!
評價 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一個視金如命、狡猾欺詐、貪婪執著、冷酷無情的資產階級爆發戶、守財奴形象。
4、如何形容葛朗臺的家庭關系?
明確:他與妻子女兒的關系只是一種金錢關系。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它使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關系了。”
三、人物的語言、行動描寫分析
舉例:1、在“搶梳妝匣”這個場面中你認為最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是那句?
“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2、 為什么你們覺得這句話特別生動,特別形象?好在哪?
①“縱”、“撲”兩個動詞用得好; ②比喻好
③課文中作者對葛朗臺有四種稱呼:葛朗臺、老家伙、箍桶匠、老頭兒。我們試一下,換一下稱呼行不行?
A“葛朗臺一撲一縱”,好不好? 不好,一點感情色彩都沒有。
B “老家伙一撲一縱”,好不好?
不好,因為老家伙是對人的一種輕蔑的稱呼,帶有嘲弄的意味,這種稱呼往往出現在人物矛盾沖突達到白熱化、作者感情壓抑不住的時候,這里矛盾沖突剛剛開始,有點欠火候。
C“箍桶匠一撲一縱”,好不好?箍桶匠與葛朗臺有什么關系?
不好。葛朗臺原是箍桶匠,由箍桶匠發家,由一個粗野的不文明的下流社會的人慢慢爬上了上流社會。這個稱呼會讓我們想起他是怎么發家的,怎么暴富的。把它和“老頭兒”比較一下,不足就明顯了:“老頭兒”重點在哪?“老”。多大歲數?76。76歲的老人如虎一般一縱一撲,令人驚愕,令人深思。
3、 還有,大家一起看,葛朗臺把梳妝匣搶到手之后,他說了什么?“什么東西,噢,是真金!金子!”這幾句話聯系在一起理解,葛朗臺在講“什么東西”的時候,知不知道梳妝匣是真金的?
不知道。他開始并不知道這是真金,只是眼前黃澄澄的一閃,于是就“一縱一撲”如老虎一般撲上去。像這樣我們反復品位語言,葛朗臺的形象在我們腦子里越來越鮮活。
四、小結 :縱觀全文,作者刻畫葛郎臺,緊緊扣住他的貪婪、守財奴的性格特征,精心安排了矛盾沖突,以愛財---騙財----守財的完整情節,這些豐富多彩的情節組成了守財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驚嘆世上還有這樣一種人!
五、小結人物形象:
葛朗臺對于錢財進行了不擇手段的獲取,如“搶”、“騙”、“看”、“抓”,這一切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守”。“守”在這里的含義我認為不是簡單的看護、看守的意思,而是不斷的獲取、強烈的嗜好和瘋狂的死守。
如果葛朗臺的守財是依靠正當的手段獲的,是建立在顧全親情的基礎上的, 這些錢是用來消費、享受或者賑災、濟貧的話,那么葛朗臺應該說過的是一種非常快樂的生活,他也可能享受到親人間的天倫之樂。但是,他沒有這樣做。 他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這里補充一些葛朗臺平時生活的材料。
葛朗臺住的是破舊的陰暗的房屋,吃得極其儉省,不允許買肉吃。家里不允許同時點兩支蠟燭。不管春寒秋涼,每年冬天實在熬不下去了才點上壁爐取暖,春寒料峭的時候就要熄火。這一切都是他的“守財”的本性惹的禍。
--他有很多錢,多到什么程度呢?《項鏈》中瑪蒂爾德奮斗了10年才償還清了一掛36000法郎的項鏈,而葛朗臺的財產達2000萬法郎之多,需要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中產階級奮斗5000年。但是葛朗臺除了有那些錢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葛朗臺占有金錢卻不懂得享受金錢可能帶給他的樂趣,他支配金錢又被金錢所支配,他既是金錢的主人,又是金錢的奴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葛朗臺很窮,窮得只剩下錢了。尤為可嘆的是,是錢葬送了葛朗臺的命,而這些錢葛朗臺一分也帶不走。而我們很富有,我們擁有許多非常寶貴的東西,它們都是一些無價之寶,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甚至我們后來的人。
人物形象:
葛貪婪、吝嗇、專橫、兇狠、虛偽,帶有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者的特點。他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以致這個大財主的家庭沒有任何幸福可言,相反成了一個“苦難的家庭”。他又是一個十足的拜金主義者,在他的一生中,占有金子是唯一的內容。
六、概括小說主題
小說通過描寫葛朗臺這個極端自私、極端貪婪的資產階級暴發戶的丑惡嘴臉,深刻揭露的拜金主義的罪惡,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巴爾扎克嫻熟地運用了漫畫式的夸張手法,運用幽默離奇的語言,刻畫出一個極端貪婪、吝嗇的變態人物形象,讓人覺得既荒誕可笑,又真實可信。這個可憎的人物是由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社會土壤成就的。在今天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里,我們每一個文明人都應加強自身修養,要有健康的人生態度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千萬不可作金錢的奴隸。
七、布置作業 作文參考題:
1.人生是一種交易嗎? ──談談人生的意義
2.人應該追求什么? ──從葛朗臺的“癡情”與“癖好”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