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導學案
科目:語文 年級:八 主備人: 課型:新授 時間:2007.11 序號: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筆法,把故事寫得波瀾起伏,曲折動人。
2、理解小說表現的深刻主題,即天下父母對兒女的深情。
[重點難點]
1、重點:情節的曲折性。
2、難點: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導學過程:
導入、“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柯羅里)“母親的心是兒女的教室。
(比徹)……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二、展示預習成果:
1、 用一句簡明的話概括本文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孩子,你認為該不該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 川端康成,______(國)現、當代小說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 》、《 》等。1968年獲_______文學獎。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三、整體感知。
(一)理清文章思路,學生討論、交流。
這篇小說共有17段,按照小說情節發展的基本規律,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二)由于學生意見不統一,請同學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思考:
1、 用“圈點法”圈出父母在不同情況下的神態變化的詞語。
2、 根據父母的神態變化,你覺得他們是怎樣的父母?你是如何看待這樣的父母的,并說出理由?
3、 為何父母最后還是沒有把孩子送掉?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讀課文,然后各抒己見。
小結:
老師再講一個發生在自己母親身上的真實事情:我的母親今年已近古稀之年,每次回家母女聊天時,母親都會重復這樣一個故事。母親小時侯家里姊妹多,家境貧困,她的父母把她送到鎮上一個比較富有的人家。但是母親一逮著機會,就會偷偷地逃回家,每當回到家時,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時,那個親熱勁甭提有多高興了。可是好景不長,被自己的父母發現后,馬上就被送回“鎮上的那個家”。無論母親如何哀求,如何掙扎,都無濟于事。雖然母親也看到父母的眼淚,但每次她的父母都會咬緊牙,把她送回去。每次講到這兒,都會老淚縱橫。我知道,這將是母親一生的痛,是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痕。因此,我覺得把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這種行為是不應該的。這對孩子的一生都將造成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看手中的補充資料《母愛無言》,閱讀后,思考:
1、文中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分別體現了什么?(用一句簡明的話概括)
2、聯系課文,看看兩文有和相似點?3、聯系自己,你想對自己的父母說些什么?
閱讀后思考交流。
五、情感升華
自古以來,有很多文人贊揚這種父母親情,請同學們把已經收集到的有關這方面的名言、諺語、格言盡情地展示出來。并談談你最喜歡的一句是什么?
同學交流,明確。
請同學們用手中智慧的筆,以你喜歡的文學樣式,學學古人,寫一段話,來頌揚這種淳樸美麗的情感。
學生先自寫,然后小組交流,按組推薦一至二篇,上臺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并說出推薦的理由,然后請同學點評。
六、老師總結
同學們寫得非常有真情實感。都把對父母的愛紛紛訴諸于筆端。最后讓我們共同祝愿文中的主人公因為有父母的濃濃愛心,相信他們一定會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健康幸福地生活著。同時也衷心祝愿我們每位師生的家庭和睦,親情芬芳。
課堂檢測: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漱戶內海 ( ) han( ) 館 艙 ( ) 房 奉還 ( ) 猶 yu( ) sang( ) 門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1. 吩咐 ( ) 2. 猶豫 ( ) 3. 留戀 ( ) 4. 悲傷 ( )
三、根據詞義填寫相應的詞語
1. 美好的舉止姿態。 ( ) 2. 形容簡陋或過于儉樸而顯得不體面。 ( )
3. 按照原數還給人家。 ( ) 4. ( 衣服 ) 破爛。 ( ) 5. 拿不定主意。 ( ) 6. 用金錢禮物等表示謝意。 ( )
7. 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 )
三.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3分)
(1)那位父親咀上雖然這么說,但臉上的表情卻十分猶豫。( )
(2)財主人一聽是女孩,有些不高興,但是看見那位媽媽失混落魄的樣子,除了答應也沒別的辦法了。( )
(3)老實說,我雖然沒有孩子,但你們當爹媽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羨幕你們。( )
五.有些同學往往用一字開花(也稱滾雪球)的方法來積累詞語。請用課文中“如數奉還”的“如”開花,看看你能寫出多少個含“如”的成語或四字短語。(不少于10個)(2分)
七.布置作業。1、把自己課上的習作精心修改后,謄抄在作文本上。
2、根據文末,發揮想象,補寫一個結尾,他們一家六口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