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 教案
1 讀注釋1,大致了解歸有光,補充唐宋派
2 自由朗讀全文,落實難字詞讀音,
問:找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語句.
3 朗讀翻譯次段首句,“多可喜”從何可見?
自由讀首段,這是個怎樣的小閣子?住這里給人感覺如何?
明確1:小 舊 破 暗
抓具體的詞語來說明:如“雨澤下注”“注”作何解?
雜植“蘭桂竹”等來表明末一字。
明確2: 雅致 幽靜 自由 和諧
朗讀體味。
4 哪里開始“多可悲”?明確次段首句在結構上的作用。
哪些事情可悲?
明確:
(1) 諸父分家
(2) 先妣問嫗
(3) 大母寄望
(4) 發妻早逝
引導時要抓細節加以咀嚼體會:
(1)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雞棲于廳;
(2) 以指扣門扉,問寒問暖;余泣亦泣
(3) 為何令人長號不自禁?
補充:
歸有光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父親為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這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余言的文章,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可是,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三十五歲時才以第二名中舉。
(4) 悼念亡妻: 和妻子生活如何?(溫馨 恩愛)
末句討論:枇杷樹究竟誰栽?
拓展:
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失怙、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5 歸結寫法:
(1) 以樂襯悲
(2) 細節描寫
6 拓展:
寒花葬志
婢 ,魏孺人媵也 。嘉靖丁酉五月死 ,葬虛丘。事我而不卒 ,命也乎!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予入自外,取之食,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
回想是時,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注釋
3 虛丘 古虛丘邑在今山東省境內。這里的“虛丘”似應為“丘虛”,指荒地。
4 爇 讀“弱”(ruo),點火,焚燒。
5 奄忽(yanhu) 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