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外國語高級中學 0931-3237439
郵編:730010 郵箱:zhfl1965@sina.com zhfl1598@163.com
一、乙酉年祭孔文
海右山東,岱南奎星。恒墻懷抱,岸柳梳攏。玉樹攀云,紫葉吟哄。
水含苔蒲,草鋪鶯鳴。歌動八垠,舞牽九瀛。全球祭孔,五洲同風。
設獎開壇,薪火傳承。春秋絕筆,詩禮趨庭。植燴葳莛,宅井鴻朦。
高山景行,杏壇筵盈。文脈帛延,海域再興。百所學院,有孔命名。
千年儒流,今古匯通。天人合一,與時偕行。仁者愛人,和而不同。
陰陽和諧,執兩用中。和生萬物,萬物和興。天道和運,地勢和行。
家國和睦,世界和平。圣城曲阜,物阜文豐。華夏標志,百里新城。
政通人和,德道常青。小康初成,大同在夢。欣逢盛世,強國威風。
寶島盼歸,華夏一統。旭日中天,巨龍飛騰。鯤犁碧海,鵬登蟾宮
四海翹首,八方嘆驚。繼往開來,待我后生 伏維尚饗
二、祭孔文
金秋颯爽,云淡風清;群芳斗艷,碧樹葳莛。
幽幽古院,香火繞縈;流光異彩,普照楣楹。
白山有意,松水含情;先師圣誕,九州恭迎。
道出尼山,心系蒼生。適周問禮,列國躬行。
心磐志堅,三虛三盈;內修外用,方有大成。
時謂圣人,高山景行;有教無類,因才施能。
以仁為本,孝義忠誠;但持秉正,執兩用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人和善,和而不同。
編校詩書,春秋絕唱;禮樂即成,易冠群經。
功垂后世,始辟儒風。道分八脈,八脈合興。
三千弟子,七十二圣;和衷共濟,薪火傳承。
千年儒道,源遠流長;東方精魄,四海揚名。
長春文廟,始建前清;滄海桑田,傷麟道傾。
政府出資,修葺門庭;佑我吉林,人才鼎盛。
四時調和,五行諧衡;宏揚國學,任重神精。
君子順順,地勢常行;君子乾乾,天運常應;
君子謙謙,人道常平;君子業業,國祚常升。
一宇相連,兩岸情衷。共禳盛舉,玉振金聲:
天佑中華,人和政通;文豐物阜,百業昌隆。
與時俱進,和諧有恒;復興在望,大同在程。
四海翹首,九天龍騰;功鑄亙古,澤被蒼生。
萬民同祭,環宇同風;把酒一盞,以告圣靈。
其心拳拳,其意誠誠;祈靈大吉,伏維尚饗。
三、祭孔文
維軒轅四千七百有四年,歲在丙戌,四月初九日,晚學等,無樂舞之隆,鮮太牢之豐,謹懷丹心一片,祭于燕京大成至圣文宣王袞國復圣公國宗圣公沂國述圣公鄒國亞圣公十二哲與一切先賢先儒之靈前。念季春雖歸,追遠之心縈繞;孟夏方到,思圣之志徘徊。爰攜友朋,以感先師之教;乃提同志,而告夫子之靈。其時雖乖良辰,而此心不違誠意。
伏惟至圣,處衰亂之世,逢劇變之秋,禮崩樂壞, 綱斷倫絕,而能則述先王,憲章古圣,刪詩書,筆春秋,正名分,求大同。俯能體蒼生之苦,仰可察皇天所命。內圣足以修其身,外王足以平天下。
夫子之行,足可垂訓萬世;圣人之學,洵當遺教千秋。四配十二哲及一切先賢先儒演繹道統,昌明禮教。塑我華族形貌,造吾國家精神。且中國而外,復傳四裔,圣教宗旨,紹繼于今。無奈我中土至有清一代,國勢衰微,終致我名教失尊。此后之哀事,前之祭者,言之尚矣……嗚呼!!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今國家業安,民人心定,乃思光復舊物,重建圣教,再承決不當絕之道統,復繼必不能斷之運緒。上則政府興榮辱之義,下則布衣凝華夏之心。邇來之勢,令人欣慰,民心所向,天命可知。夫物失之方知其可珍,凡事行之方明其無易。斷代文明須重建,而今生等知其難,然家國天下之事,晚學豈敢怠慢。
今伏圣殿,致辭靈前,以祈先圣賢哲儒之鑒,辭曰憲章文武,祖述堯舜;斯方文明,乃開混沌。仁義道德,圣人偉訓;惟我先師,克承天運。道天下以禮樂;齊萬民以孝忠。毋作鄉愿,必效中庸。修齊治平,以致大同。噫嘻圣教,天地之至知所成,噍類不遵之而何從?滄海桑田,禮教沉浮,憾事已經,往者少咎。開來繼往,增華春秋,此誠當前之急務,時人之所必由!!猥等循古圣之教,蹈先賢之義。勇效真諦,克己復禮。誓弘大道于人世,愿歸天下于仁德;哲人其雖已萎,正義猶須勇則。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既不言,吾何多舌??慎語如是,敬示誠虔;先師圣賢,伏乞察鑒!!尚饗!!
四、(北宗)曲阜祭文
洙泗流帶,沃野萬壟;尼嶧滴翠,回峰千重;白云舒臥,紫霞縱橫;紅纏杏壇,綠掩碑亭;古城墉堞,圣廟龍騰;誕圣吉日,鼓樂奏鳴。嘉卉六醴,果餅三牲;童子俎豆,耄耋禮容;同根一脈,兩岸祭孔;共緬先師,追遠慎終。志道據德,心正意誠;節用愛民,修齊治平;為政北辰,身正令行;見利思義,后凋寒松;近悅遠來,躬身自省;博文約禮,弘毅任重;己所不欲,勿施人行;仁義宅居,誠信軔衡;忠孝首善,禮法持恒;中道不倚,恕道寬容;以和為貴,華夏一統;乾坤氳氤,和諧化生;天和雨行,地和物豐;家和事興,國和人定;萬邦和諧,世界和平。遺訓在耳,發聵振聾;高山仰止,桴海道興;聯合國獎,以孔命名;亙古首屈,文教巔峰;百所學院,遍及九瀛;黃發碧目,學在泮宮;五洲四海,章甫育經;贊譽遠播,天下服膺;故里鄉親,蹈德踐行;幼學長教,老養壯用;誠信工商,讓畔桑農;居如圖藻,行掣電風;盛世再現,小康初成;天枹擊鼓,海鈸震庭;河山舞姿,日月霓虹;龍飆鱗爪,鳳翥翼翀;魂兮歸來,又夢大同。伏惟尚饗。
五、(南宗)衢州祭孔文
洪荒蠻夷,天下混沌;存賴以天,命制于人;萬木競發,魯林獨尊;道孕尼山,振聵萬民;昭昭仁德,穆穆誠信;以仁治世,以德育人;修齊治平,孝義哀親;中和有序,公正為鈞;春風化雨,滋潤萬根;惟我先邦,德昭蒼生。三皇五帝,奉祀為尊;素王之稱,從古至今;祖龍坑儒,百經被焚;魯壁堂堂,師訓猶存;諄諄教誨,熠熠宏論;澤被帝宮,惠及黎民;暴虐被誅,仁善長春;和衷共濟,友愛人倫;巍巍五岳,鼎立崇峻;惟我先師,教政以仁。習習儒風,華夏靈魂;仁義禮信,萬代不泯;煌煌論語,世界遵循;我道不孤,四海有鄰;融融德法,滔滔河新;萬眾一心,和如琴瑟;改革開放,跨越飛進;國泰民安,九州歡欣;東方巨龍,駕舞騰云;惟我先師,道貫古今。遙想當年,曲阜罹亂;孔氏大宗,扈蹕南遷;賜家寓衢,生息繁衍;興建家廟,儒林風范;莘莘學子,蕓蕓少年;叩謁圣像,參商共瞻;篳路藍縷,施教黽勉;弘道鄉里,教化民間;如林密密,似水涓涓;文化名城,賴為中堅。東南闕里,嫡裔故鄉,三衢葳蕤,儒風浩蕩。元元情懷,拳拳心香;祈佑大吉,伏惟尚饗。
六、鄭州文廟祭拜文
大哉華夏
皇天后土 郁乎蒼蒼 中華文明 光耀四方
炎黃堯舜 文武禹湯 源道眾圣 恩澤萬方
大哉孔子
天地化身 萬教至圣 天罡所止 晝夜常明
大周天界 細入微塵 道貫乾坤 天下為公
高明致遠 中庸中行 明德親民 止于至善
鳶飛魚躍 六合清寧
大哉孔子
譬如北辰 中和位育 范圍天地 洋洋曲成
川流不息 敦化存神 淵淵其淵 肫肫其仁
斯文在茲 萬道并行 有教無類 天下太平
萬世師表 至圣至神
大哉孔子
道貫古今 德配天地 學綜群圣 教集大成
百王取法 建中于民 道德齊禮 期月有成
禮運大同 千古一人 天地之大 日月之明
丕顯惟德 百辟其刑
大哉孔子
教化世人 各盡其性 參贊化育 悲天憫人
周游列國 明王不作 刪定系作 待人而行
時中至圣 庸言庸行 溫良恭儉 至誠如神
立極明倫 道大光明
美哉華夏
龍脈今昌 利貞元亨 舟車所至 四海環通
天元正午 大道萌明 中原崛起 彰顯華邦
以德治國 華夏復興
先師孔子 古今圣賢 同尊共親 伏惟尚饗
七、蔣介石祭孔文
維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謹派銓敘部政務次長王子壯代表,虔具馨香敬告於至聖先師孔聖明靈。
其辭曰: 尼山誕睿,泗小載靈,於赫孔聖,百世仰成。訂定六籍,考正禮文,存道屈己,拯世危身,愛弘四科,立教無方,世卿永墮,民權用張。刪書紀事,讀易寡尤,躬行匪懈,知命無憂。入國聞政,因時制宜,知遠察物,忠恕是薪。文事武備,兼優並贍,揖讓來穀,收功壇拈。因仍魯史,逐作春秋,大義昭炳,主魯尊周。學則不倦,冶尚正名,厄陳圍匡,遇因益振。齊修治平,漸進不同,本末先後,秩然可宗。式瞻闕裏,如聞絲簧,群倫鏡仰,奕葉有光。尚饗。
九、祭孔文
(月中陽光學堂諸弟子及孝廉中心眾人計于五一赴文昌祭孔,托吾草起吊文,思忖良久,欣然命筆,略遜文采,僅寄誠情).
(一)
乙酉晚春 三月廿四 文昌圣祠 靈堂齊聚
天和日朗 林茂川清 云止鳥朝 濤靜巒恭
其形敬敬 其色誠誠 其心懇懇 其意忠忠
攜侶執子 步輦輕輕 愚輩行眾 叩祭圣靈
(二)
殷室之胄 勇士之儲 十月庚子 圣宿降魯
布衣靈童 悌兄孝母 明仁善學 忠勇勤苦
十五治學 三十而立 不恥下問 博學強記
周游列國 浮云之意 克己復禮 傾心盡力
立學興教 花甲晚歲 三千弟子 有教無類
四書五經 流芳萬年 泗水之濱 圣靈永安
(三)
四書明倫理 五經喻古今
功業傳千載 偉思化萬民
遺學佑盛世 慧理輔明君
寵辱溫恭對 良順樹完人
(四)
天地有玄黃 護我國運昌 劫波已過矣 中華當富強
重溫詩書意 再樹仁義風 任重道艱遠 吾輩當力行
(五 )
銘志勿太息 掩泣道別離 圣靈可在否 聽我告幡旗
來依依兮 歸去依依
伏地仰天兮 揮淚泣極 彼山河眾 肅然謝兮
尚饗。
十、祭孔文
夏歷八月廿七日
皇天后土,郁乎蒼蒼; 華夏民族,衍盛東方。
地遠流廣,黃河長江; 文明肇造,五帝三皇。
洙泗毓秀,尼山靈光; 圣人出世,化被萬方。
立人親民,六藝五常; 德比三光,儀范百王。
其少也賤,敝事多能; 信而好古,述而大成。
《樂》以發和,《詩》為義用; 《禮》以明體,《書》以廣聽。
《春秋》斷事,微言大義; 《易》道至簡,理涵太清。
極于高明,而道中庸; 超然名利,性達至圣。
行顧其言,言顧其行; 故為糙糙,故為有恒。
勸行德政,以期北拱; 心格德禮,恥絕政刑。
以法為教,秦皇一統; 尚法遠仁,二世以終。
以吏為師,倚勢勝眾; 寡廉持祿,謾欺取容。
道固委蛇,歷史尚公; 齊家治國,終歸孔孟。
近代國頹,豈因守成; 虎羊之鞟,百年莫名。
斯文在茲,高山景行; 與時偕進,大道可宗。
時維八月,辰序廿七; 天下通祀,古今同風。
民德歸厚,追遠慎終; 守死善道,匡扶世風。
言思可道,行思可樂; 為己為人,古今不同。
啟聾發聵,四書五經; 百代可依,今世可行。
往圣絕學,人倫著明; 指薪修祜,玉振金聲。
人間和諧,惟孝惟中, 推己及人,和而不同。
偉哉中華,利貞元亨; 幸矣同儕,大祭躬逢。
嗟乎祭禮,日期非正; 美哉吾曹,夏歷祭孔。
三孔圣地,華夏至尊; 民族精神,于斯氤氳。
商業操作,有違民心; 公元致祭,太牢弗尊。
宜歸國有,克念人文; 撥亂反正,百世可欽。
十一、祭孔文
維公元2004年9月28日,歲在甲申,節屆中秋,先師孔子誕辰2555年,曲阜各界代表、海內外賓朋、孔子后裔,肅立大成殿前,謹以鮮花雅樂,恭祭先師孔子。文曰:
文圣吾祖,恩澤海宇。千古巨人,萬世先師。
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居安思危,重振綱紀。以德治國,德法兼濟。
幸賴圣儒,萬代垂儀。道貫古今,德侔天地。
杏壇春暉,泮池桃李。三墳五典,六經古籍。
薪火傳承,百代不熄。而今吾輩,見賢思齊。
任重道遠,弘揚承繼。依仁志道,據德游藝。
仁為己任,見利思義。中和至德,過猶不及。
和協萬邦,摒棄暴戾。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與時偕進,創新活力。清風遍拂,神州萬里。
群情振奮,勃發騏驥。文化名城,通衢如砥。
碧樹花團,芬苾爭奇。百業興隆,日新月異。
近悅遠來,治平修齊。老養壯用,兆民甘飴。
儒風猶在,先圣故里。慎終追遠,奮吾國膂。
繼往開來,同德凝聚。東方巨龍,吼嘯騰起。
四海擎天,有吾一臂。長鯨吞吐,丹鳳鼓翼。
攬月追日,神舟環宇。告慰先祖,盛世在即。
大同世界,四海兄弟。世界和平,假年可期!
伏惟尚饗,為禱為祈!
十二、九月二十八日祭孔文
世不生孔子,萬古常如夜.
------朱熹
孔老夫子,開儒先河.一代素王,萬世師表.
其少也賤,生于陬縣,勤奮好學,韋編三絕.
克己復禮,祖述堯舜,興詩作樂,憲章文武.
居于廟堂,司空司寇,君臣父子,治國有方.
周游列國,講道傳章,授業解惑,弟子三千.
忠孝仁義,傳承千載,后來吾輩,萬世景仰.
夫子十有五二志于學,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夫子之學,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仁義為己任.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泰而不驕,周而不比.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訥于言而敏于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志于道,據于德,依于禮,游于藝.
父母在,不遠游.夫子祭如在,非其鬼不祭.三年無改于父之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遂后世有大儒興,孟軻力舉王道,朱熹發乎天理.韓昌黎道濟天下,康有為變革中華.所謂:我欲仁,斯仁近矣.朝聞道,夕死可矣.,人能弘道,吾輩勉之.
十三、 祭孔文(紀春雨)
大成至圣,儒教學宗,祖闡堯舜,天下大同。
傳承發展,佐啟佑明。創易編詩,彰顯五經。
傳承周禮,倫理是定,虛懷好古,游歷智聰。
問禮老子,拜官郯君,學琴師囊,吟樂萇弘。
修身齊家,治國平宙,識彼陰陽,廣學多能。
學優而吏,不畏不淫,伯季司寇,和而不同。
席不暇戶,嘆麟傷麟,游仕驟止,舍藏用行。
有教無類,木鐸傳經,誨人不倦,義路禮門。
弟子三千,七二賢人,升殿入堂,成俗化眾。
泗水杏壇,百姓尊崇,高山仰止,向往歸宗。
儒逢盛世,國泰中興,開放搞活,革舊創新。
科教興邦,昌盛繁榮,敢盡駑純,愛民親仁。
尊師重教,為國育英,與時俱進,昂立中庭。
圣德追維,素圣之尊,孔府神奕,惠澤長青。
謹敬薄儀,朝供肅誠,祭圣如面,來格來歆。
十四、曲阜各界紀念孔子誕辰2555周年祭祀大典祭文
維公元2004年9月28日,歲在甲申,節屆中秋,先師孔子誕辰2555年,曲阜各界代表、海內外賓朋、孔子后裔,肅立大成殿前,謹以鮮花雅樂,恭祭先師孔子。文曰:
文圣吾祖,恩澤海宇。千古巨人,萬世先師。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居安思危,重振綱紀。以德治國,德法兼濟。幸賴圣儒,萬代垂儀。道貫古今,德侔天地。杏壇春暉,泮池桃李。三墳五典,六經古籍。薪火傳承,百代不熄。而今吾輩,見賢思齊。任重道遠,弘揚承繼。依仁志道,據德游藝。仁為己任,見利思義。中和至德,過猶不及。和協萬邦,摒棄暴戾。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與時偕進,創新活力。清風遍拂,神州萬里。群情振奮,勃發騏驥。文化名城,通衢如砥。碧樹花團,芬苾爭奇。百業興隆,日新月異。近悅遠來,治平修齊。老養壯用,兆民甘飴。儒風猶在,先圣故里。慎終追遠,奮吾國膂。繼往開來,同德凝聚。東方巨龍,吼嘯騰起。四海擎天,有吾一臂。長鯨吞吐,丹鳳鼓翼。攬月追日,神舟環宇。告慰先祖,盛世在即。大同世界,四海兄弟。世界和平,假年可期!伏惟尚饗,為禱為祈!
十五、曲阜各界紀念孔子誕辰2556周年祭祀大典祭文
維公元二00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歲次乙酉,孔子誕辰兩千五百五十六年,曲阜市人民、海內外賓朋、各界代表、孔子后裔,滿懷崇敬之情,謹備鮮花雅樂,恭祭我中華先師。其文曰:海右山東,岱南奎星。垣墻環抱,岸柳梳攏。 玉樹攀云,紫葉吟虹。水含苔浦,草鋪鶯鳴。 歌動八垠,舞牽九瀛。全球祭孔,五州同風。 設獎開壇,薪火傳承。春秋絕筆,詩禮趨庭。植檜葳莛,宅井鴻濛。高山景行,杏壇筵盈。 文脈緜延,海域再興。百所學院,有孔命名。 千年儒流,今古匯通。天人合一,與時偕行。 仁者愛人,和而不同。陰陽和諧,執兩用中。和生萬物,萬物和興。天道和運,地勢和行。 家國和睦,世界和平。圣城曲阜,物阜文豐。 華夏標志,百里新城。政通人和,德道常青。 小康初成,大同在夢。欣逢盛世,強國威風。寶島盼歸,華夏一統。旭日中天,巨龍飛騰。 鯤犁碧海,鵬登蟾宮。四海翹首,八方嘆驚。 繼往開來,待我后生! 伏維尚饗!
十六、2006祭先師孔子文
維丙戌年丁酉月庚申日,西歷2006年9月28日,歲在降婁,序臨仲秋,適至圣先師誕兩千五百五十有七年,宇內賓朋、先師后裔,咸集圣都,論教化無類之功,評德政治國之明。禮用太牢,舞動八佾,以彰先師對世界文明推進之功。
其文曰:
立道維初綱常亂,春秋將盡禮樂崩
少年立志濟天下,克己復禮仁義興
有教無類立私學,文行忠信定儒風
學在四夷師郯子,問樂師襄其意誠
適周訪禮拜老冉,終成大器作五經
弟子三千立杏壇,七十二賢留美名
為政以德千古策,世用和諧萬民馨
以人為本發展觀,科教興國經濟騰
方今宇內和為貴,和而不同求雙贏
高階愛心旌千古,君子篤親萬民應
兩岸皆尊夫子訓,三地同記先師銘
人間交往憑誠信,世界大同天下寧
伏惟尚饗
曲阜師范大學孔子研究院 駱承烈
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董乃強 審校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 張立文
十七、曲阜祭孔文(林桂榛)
維共和二八四四年(孔紀二五五五年、西紀二○○四年),歲次甲申,十月乙亥朔,初一日乙未(西歷11月12日),□□□ □□□、□□□ □□□、□□□ □□□……(祭者自稱),謹以果蔬之奠,敬祭故魯大司寇、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夫子之靈:
夫我中華,遠追三皇;人文天下,五帝隆昌。
禹后大夏,玄鳥殷商;成周因革,禮樂華光。
戎狄來侵,周室茲殃;春秋義亂,列國分疆。
禮崩樂壞,神道大喪;天秩之理,人道乖張。
大哉孔子,天命之降;六藝德道,大成永長。(長:音常)
若夫夫子,祖述虞唐;天道人道,文武憲章。
玉帛之文,儀禮為方;神人共敬,日月無殤。
鐘鼓之音,和樂有雙;關雎婉美,人倫慕仰。
禮樂靈明,英發中央;萬物群生,莊嚴此邦。
仁德博愛,謙敬恭讓;中庸至德,道化我鄉。
政之以行,刑之以防;因民所利,王道有常。
援德入法,法治浮觴;制禮徵刑,國運有綱。
均寡是憂,小康無戕。富民修教,申列序癢。
夫子之教,禮樂相襄;弟子三千,六藝大張。
金聲玉振,六經刪將,政之為大,踟躇徜徉。
夫我夫子,千載煌煌;哲人其萎,澤教其匡。
前承三代,后開漢唐;昭烈萬國,蒙啟東方。
貫然五千,歲載無罔;泱泱華夏,幸此有光。
百之一二,近世跌宕;政局危傾,天朝崩亡。
不開交通,內外沉僵;不興民利,兵政滌蕩……
經政因孽,數百年往;焉可愚謬,一咎典章?!
嗚呼夫子,背辱何愴;新舊借掛,搗之醬缸!
五四文運,詆毀以洋;因革損益,哪知其當!
更兼后劇,盡演荒唐;父子階仇,犬彘狐狼!
人道覆沒,人心惶惶!國學儒種,哀然此喪!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子孫不肖,夫子何傷!(傷:損害,毀譽也)
天地陽復,寰宇滄浪;不介狷狂,來此拜鬯。(鬯:音暢,祭酒也)
惟吾后學,心系華邦;舊邦新命,振仞萬岡。
王道人情,生生無量;禮樂刑政,華夏匡襄!
天玄地黃,宇宙洪荒;化成天下,文明永光!
嗚呼,夫子,魂兮不昧,鑒此嘉誠,--尚饗!
〖虔州夷山甲申九月廿九日拜撰〗
附:老子學院弘道歌贈新朋友
老子學院弘道歌贈新朋友
五帝之學,名曰成均。師傳天道,國子慕德。
中和祗庸,興道諷誦。三王之教,名曰辟廱。
夏校商學,西周興塾。戰國爭鳴,稷下學宮。
秦設三老,有教有宗。文景老治,唐宗道崇。
道德清靜,國運日隆。儒出于道,后分八宗。
后儒獨尊,孤陰御用。理學偏執,圣道遂終。
黃老之根,人文之母。見之者昌,失之者窮。
回顧滄桑,反者道動。老子學院,應運而生。
弘揚道德,力振道統。鼎興文明,不朽之功。
結交同道,理法圓通。圣人之治,心性命融。
接引后學,德苗向榮。廣開誦讀,道香德濃。
強我中華,吾輩責重。攜手匡道,神州之棟!
注解詞:
在遠古的五帝時期,那時的教育機構名字叫“成均”。
《禮記》中記載,他們以天道教化人民,有道有德的人為師,子弟們思慕和向往道德。
樂德、樂語和樂舞用來教育和熏陶,中、和、祗庸、孝、友;興、道、諷、誦、言、語;舞云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等,
成為學子的功課。
在三王時期,教育人民的是人道。學校的名字叫“辟廱”。夏朝有“序”、“校”、“庠”、“瞽宗”等多種教育機構,商朝的學校增加了“學”和“瞽宗。商之“學”,不但是已經成型的學校,而且有“大學”“小學”之分,“瞽宗”則傳授禮樂、造就士子。
西周時期,據《周禮》和《學記》中記載:
“鄉有庠”、“州有序”、“黨有校”、“閭有塾”。
各諸侯國鼓勵興辦私學,甚至舉辦大型學宮。稷下學宮就是戰國時代齊國是一所著名學府,四方學者云集,歷時150余年而不衰,百家爭鳴人人向往。
秦朝位列“九卿”之首的常奉,負責執掌國家的宗教禮儀,鄉“設三老,以掌教化”,宗教和學問沒有分別。漢代開國,道德治理,迎來文景盛世,唐以道為國教,清靜無為成為國策。
凡是真修道德,以“修之身”為基礎的“圣人之治”,王道才會真正來臨,國家才會鼎興。
孔子之后,儒學分為八個派系。
孔子都沒有窮究大道的奧秘,他的后儒怎能窺見宇宙真諦?
漢武帝獨尊儒術,這孤獨離道的學說歷來就成為皇權馴服的統治工具。
一直到宋明理學的再次僵化,大道真是到了窮盡。
黃帝和老子的學說是中華的根底文化,道德昌明則興旺,道德隱晦則沉淪。回顧千年滄桑,偏離道德治理,沒有不敗亡的。現在到了重新審視道德精神和價值的時候了!到了回歸道德家園的時候了!在國家倡導和諧文明建設的今天,我們的網上老子學院應運而生。
我們的宗旨就是鼎興民族道德文化,致力于振興國家。
這才是不朽的事業,不滅的功德!我們廣交天下朋友,共同弘揚、研究、傳播傳統道德文化,我們介紹“修之身”的傳統理論和方法,
“圣人之治”是中華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心、性、命的真實修養,融會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以培養祖國道德后人為己任,期待、堅信,
一定可以換得春滿園。我們致力推廣“德慧智”經典誦讀,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我們致力于人人誦道德,處處皆和諧,讓我們攜手同進,
匡扶正道啊!神州的美名天下傳揚。
二十、祭孔家祭部分
悠揚、深沉的音樂聲再次響起,震耳發聵,浸人心脾,人們仍沉浸在祭孔大典莊嚴肅穆神圣的氛圍之中。9:53
音樂聲中,一個低沉的男中音在低吟,(最后一段解說詞)他在傾說著對先人的懷念,對孔子的崇敬與贊嘆,對儒家文化的感悟,對現代人歷史責任與使命的追問,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拳拳之心……9:53
誦讀聲朗朗悅耳,此起彼伏,一陣接著一陣,漸漸消失在遙遠的天際……9:5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第一》9:5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第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第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第六》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第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第十三》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第二十》
唱詩班
音樂聲起。在悠揚古遠的音樂聲中,唱詩班吟誦《論語》章句。9:50
音樂聲中,洪厚的男中音解說聲穿透時空,娓娓訴來。讓人心靈震撼,好像追憶那遙遠的過去,歌頌孔子。9:25
八義舞始于周朝,到宋元時期不斷完善,明朝時只有在大祭中才會出現,一般是在皇帝的活動中出現。孔子恐怕是唯一能用這種舞蹈且不是王的人。9:18
音樂聲起。在悠揚古遠的音樂聲中,演員身穿明朝服裝表演祭孔舞,表演八義舞。9:13
鳴贊9:04
“請 宣讀祭文!”
唱詩班隨錄音吟唱《詩經周頌》《清廟》(歌詞)---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歌聲漸息。9:04
第二項,請曲阜市市長江成恭讀祭文。9:03
王潤廷:請顏氏、曾氏、孟氏后裔代表顏武勝、顏秉剛、曾祥符、曾儀容、孟祥居、孟繁照敬獻花籃。9:01
王潤廷:請孔氏后裔代表孔德懋、孔德墉敬獻花籃。9:01
王潤廷:請盧兆河、柳亞峰、袁炳新代表曲阜市社會各界和曲阜市文化遺產管委會敬獻花籃。8:59
王潤廷:請連廣生、徐永蓮代表濟寧市社會各界敬獻花籃。8:58
王潤廷: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曉冰同學,曲阜師范學校付清平、李媛媛、杜文平等同學代表學生敬獻花籃。8:53
王潤廷:請全國模范教師王永亮、苗相軍、梁長會等代表教師敬獻花籃。8:52
王潤廷:請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洪、《文化巨人--孔子》出品人李成俊、濟寧礦業集團董事長王彥倫、山東如意科技集團總裁邱棟代表企業界、文化產業界敬獻花籃。8:51
王潤廷:請韓國駐中國文化公使魏啟出,法國雷恩市市長艾偉,西班牙圣地亞哥市議員康代拉,法國駐中國前任大使、國際關系顧問孟吉代表國際友人、海外人士敬獻花籃。8:50
王潤廷:請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郝斌,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孔繁清、曲阜師范大學校長田德全、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秘書長李靖、孔子研究院許傳俊代表高等院校、文化學術機構敬獻花籃。8:48
王潤廷:請王玉璽、馬連禮、周振興同志敬獻花籃。8:47
王潤廷;請王道玉、林書香代表山東省社會各界敬獻花籃。8:43
王潤廷:請張道誠同志敬獻花籃。8:42
王潤廷:請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敬獻花籃。8:41
王潤廷:請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敬獻花籃。8:40
王潤廷:請王光英同志敬獻花藍8:39
王潤廷:請國際儒聯會長葉選平敬獻花籃。8:37
儀仗隊抬花籃從杏壇兩邊繞行上大成殿。8:36
王潤廷:活動第一項,向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敬獻花籃。8:36
主祭官:請濟寧市政協主席王潤廷主持。8:34
《烈祖》(歌詞)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錫無疆,及爾斯所。既載清酤,賚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假無言,時靡有爭。綏我眉壽,黃無疆。約軱錯衡,八鸞鶬鶬。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將。自天降康,豐年穰穰。來假來饗,降福無疆。顧予蒸嘗,湯孫之將。8:33
鳴贊“起樂!--奏《詩經商頌》篇”8:32
當所有代表行至大成門后,孔弟子全部經圣時門撤出孔廟8:30
悠遠、深沉的音樂聲再次響起。公祭人員、樂舞生等相關人員在大成門前全體肅立。8:27
從弘道門(璧水橋)開始,直至大成殿前的行進過程中,主祭官等(相關領導、嘉賓)走中門、中道,其他人等一律走側門、側道。8:19
祭祀隊伍依次穿過圣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等諸門、諸院落。七十二名孔弟子夾道肅立。8:18
祭孔大典進入第三篇章---現代公祭。8:17
神圣的音樂聲中,圣時門徐徐開啟。主祭官等相關領導、嘉賓在花籃儀仗隊的導引下,祭祀參禮代表在參禮旗的導引下,依次進入孔廟院落。8:15
司禮官:請國際儒聯會長葉選平鳴鑼開廟。8:13
司禮官: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千百年來,無數個朝拜者來到孔廟,追風圣賢,感懷歷史,虔誠朝圣。請各位來賓整理衣冠,莊然肅立,現在開廟!8:12
領導、嘉賓過金聲玉振坊到圣時門前空地,游客在演員的引導下由“德牟天地”、“道冠古今”兩坊入。背景音樂起。在領導、嘉賓前方置放若干花籃(每個花籃有兩名儀仗人員侍應),并與領導、嘉賓一一對應,列隊靜立。祭祀參禮團也由服務人員用“參禮旗”對應好,列隊靜立。8:12
下面將進入第二篇章---孔廟開廟儀式。8:11
領導、嘉賓在司禮官等部分演員的導引下走進明故城(甕城內的過道兩側早有演員夾道候立),其他演員引導游客從兩掖門進入明故城。8:10
音樂稍一轉換,司禮官面向嘉賓高聲宣讀迎賓詞。迎賓詞宣讀完畢后,古裝司儀宣唱:“開城”,優雅、大氣、莊重的音樂又起,護衛孔廟數百年的萬仞宮墻之門徐徐洞開。8:07
此時,萬仞宮墻與孔廟的所有大門都已經關閉,隨著開城儀式和祭孔儀式的進行將依次打開,現在開城儀式已經開始。8:07
領導、嘉賓行至神道路北端空地靜立。8:06
此時,一洪厚男中音響起,祭孔大典開篇解說詞穿透時空,娓娓訴來。8:05
本次全球聯合祭孔大典共有四個篇章,首先開始的是明故城開城儀式。8:04
在孔廟神道路上,萬仞宮墻下,旌旗搖曳,古燈高懸。此時的孔府莊嚴而肅穆。8:04
今年孔子文化節期間的祭孔活動與往年不同,孔廟祭孔活動始終是每年孔子文化節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文化品位、最具感染力的主題活動,已成為備受海內外人士關注的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內容之一。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創始人孔子誕辰2556年,今年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于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前后,世界各地將舉行"2005全球聯合祭孔"活動。7:50
2005全球聯合祭孔大典主會場將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曲阜孔廟舉行。同時上海、天津、浙江衢州、云南建水、甘肅武威、福建泉州、臺灣臺北、香港,韓國漢城、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等地為海外同祭直播點,美國紐約、德國科隆等地為歐美祭孔現場連線報道。7:50
二十一、2006年孔子誕辰家祭文
公元2006年9月28日,農歷丙戌,為吾祖涎辰2557周年。滬上孔氏族人代表聚立于上海市“文廟”,公推七十七代孫孔德來擔當“主祭”,謹以鞠躬之儀,致祭禮于圣祖神位前。
文曰:
大哉吾祖,萬世師表,恩澤海宇,普天景仰。
尼山蒼蒼涎圣,泗水濤濤載靈。
撰“論語”立“春秋”,萬古流芳;儒學精髓,光耀古今。
周游列國,立教拯世,倡導仁愛,求索昌鼎。
詩禮家風,文章武功,百族楷儀,兆民詠頌。
仁愛道德,為人根本,誨人不倦,克己復禮。
蓋世峻德,蔭施苗裔,千載恩榮,萬邦頌贊。
時至今日,重振綱紀,華夏騰飛,復禮可期。
世界昌盛,乞望和平,圣祖思想,終為一統。
吾輩子孫,謹記家訓,續修家譜,永志于世。
千年盛世,儒教孔學,世界楷模,共鑄大同。
伏惟尚饗,為禱為祈!
二十二、2006年孔子師范大學駱承烈作祭孔文
立道維初綱常亂,春秋將盡禮樂崩。
少年立志濟天下,克己復禮仁義興。
有教無類立私學,文行忠信定儒風。
學在四夷師郯子,問樂師襄其意誠。
適周訪禮拜老冉,終成大器作五經。
弟子三千立杏壇,七十二賢留美名。
為政以德千古策,世用和諧萬民馨。
以人為本發展觀,科教興國經濟騰。
方今宇內和為貴,和而不同求共贏。
高階愛心旌千古,君子篤親萬民應。
兩岸皆尊夫子訓,三地同記先師銘。
人間交往憑誠信,世界大同天下寧。
伏惟尚饗!
二十三、祭孔子文
2006年9月28日
日月輪值兮星轉斗移,至圣先師兮萬代不替;
金秋五彩兮風物相宜,莘莘學子兮沐浴恭祭。
遙想華夏之初兮洪荒蠻夷,蕓蕓耕牧漁樵兮眾心不一;
發端治世之術兮學說濟濟,沿襲三皇舊禮兮林木叢立;
惟先師出東魯兮光耀天際,掌儒林之大纛兮雄傲四極。
倡仁義禮智之心兮儒林飄揚旌旗,教文行忠信之行兮豎子遠離癡迷;
華夏由之而文明兮萬族仰慕,大中平和倡國運兮與天同齊。
先師弘道兮輾轉萬里,驅車列國兮顛沛流離;
儒風浩蕩兮吹拂四隅,杏壇巍峨兮固根奠基。
倡我有教無類兮勿問是顯貴黔首,行我誨人不倦兮學子皆見賢思齊;
志于道兮據于德,依于仁兮游于藝;
修身以成君子兮無忘苦其心志,齊家以求治國兮諸端行之以禮;
開國家黌序之首兮弟子三千桃李成蹊,
樹萬民同心之本兮德才兼備代代相繼。
巍巍岱岳兮滔滔河濟,洋洋洙泗兮坦坦闕里;
惟我先師兮心系大同,惟我先師兮教我庶黎;
惟我先師兮德育世界,惟我先師兮道貫天地。
三衢師生兮沐浴致祭,虔虔我心兮祈靈大吉!
伏惟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