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教學設計
蘇州市第六中學 巴瑤 王利華 章超
一、教學目標
1.過程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網上獲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并能用電腦繪制圖畫、簡單動畫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閱讀,能激發學生對名人散文的熱愛,從而更好地閱讀《亡人逸事》。體會散文細節描寫的特點,走進作者孫犁的內心世界,理解作者寫作《亡人逸事》的情感。
3.知識目標
了解散文描寫人物的手法,學會通過細節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深沉的情感。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亡人逸事》是新教材高一學期下學期課文。
教學重點:細節與感情。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分析散文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
三、教學對象及其學習需要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藝術班學生,他們思維活躍,肯動腦筋,獨立思考,分析和自學能力強。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更不錯,每一位同學都能運用網絡查尋收集有用的資料幫助學習。
他們同時還具備了閱讀和鑒賞散文的能力。他們的積極性更高,善于探索,敢于質疑,敢于創新,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實施本課教學,對學生通識閱讀《亡人逸事》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四、教學媒體選擇及應用設計
1.學習環境選擇--局域網
2.學習資源類型--多媒體課件(作者圖片、背景音樂、資料等等)
3.網址:利用google搜索引擎、《亡人逸事》各類網站
五、教學流程圖
步 驟
教學網站呈現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新課導入
蘇軾《江城子》(回憶亡妻導入)
孫犁《悼內子》(比較閱讀)
鑒賞、分析、體悟
設計導語,導入新課,《亡人逸事》。
檢
測
預
習
課前網絡搜尋、學習資料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作者相關資料,有關對《亡人逸事》的背景和孫犁的資料。
或顯示學生課前所作的有關學習資料的搜尋結果。
在局域網上傳課前準備的資料或課件、網址
接收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并將最優資料供給所有學生。
課前通讀孫犁兒子回憶父母的文章
展示4個片段(PPT)
學生閱讀賞析
通過網絡檢查每個學生寫的感悟。
課前認真閱讀課文
作業:用兩個字歸納課文每小節段落大意。
分別歸納交流
接收學生作業,并顯示。
新課學習
細節描寫
整 體
找出文中的細節描寫
搜索標注
檢測作業完成情況
選一個打動你的細節具體分析由此體現出來的人物性格
兩兩交流后主動舉手點評
點評引導
硬 件
課文段落
分發補充資料
外貌描寫
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
語言描寫
提問:
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顯示人物性格)
軟 件
視頻:MTV(孫犁夫婦合照和音樂)
情感推向高潮
人物情感
孫犁對妻子的深厚感情
引導歸納
深入體會
作者對妻子的贊美、內疚、懷念、感激
拓展閱讀
細節描寫--朱自清《背影》片段
視頻《背影》節選資料(含朗讀)
分發《悼亡妻》節選資料
對比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
1、 父親的背影
2、 橘子的顏色
討論法、點撥法:指導學生分析人物性格,體會作者情感。
巴金《悼亡妻》
語言、行動為重點
課堂小結
了解散文的塑造人物體現情感的寫作手法--細節描寫。
學會從細節入手分析散文。
學會用樸實語言蘊涵深切的感情。
作業練習
當堂習作交流:細節描寫表現親情
六、教學效果評價
1.人機互動、師生互動。通過在局域網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強,互發課件,共享資源,教師控測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
2.對課文的整體閱讀理解轉化成細節切入,既直觀形象又趣味橫生。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將多媒體、補充材料與語文合一,快速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語文課上他們學到了更多。
3.對人物刻畫藝術理解深刻,學生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舉止、心理的描寫塑造人物的不同性格。將作者的平實感人的刻畫人物手法化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通過視頻教學,學生更能留意許多細節和強化認識,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