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啟平
一、 教師導入
金岳霖,對我們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同學們請先打開課本45頁,對綠色說明部分進行瀏覽。
師:現在我們了解了金岳霖先生是做什么的呢?
生:哲學家,邏輯學家
師:大家可以聯想一下,哲學家和邏輯學家的身份給你們什么感覺?
生:古板等
但是偏偏有人是特例。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
有個哲學家有時居然會把自己的名字忘記。有一回他給陶孟和打電話,陶家的傭人問:“您哪位?”他張口結舌答不出來,又不好意思說忘記了,只好說:“你不要管,請陶先生接電話就行了。”但那個傭人說不行,他便又請求了兩三次,還是不行。于是他跑去問給他拉洋車的王喜,誰想王喜也說不知道。他急了,問:“你有沒有聽別人說過?”王喜這才想起:“我聽見人家都叫金博士。”阿彌陀佛,原來姓“金”!后來他將此事當作笑話告訴朋友,朋友告訴他更玄的一件事。文人潘梓年在重慶一個簽名的場合時,一下子恍惚記不得自己的名字。旁邊有人提醒他姓潘,但光一個姓并不足帶出他的名字。潘梓年又大聲地問,潘什么呀?連名字都想不起了。金岳霖先生聽到這件事后,心里很是釋然。
師:那大家現在知道這個可愛的哲學家是誰了么?
生:金岳霖
對,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而我們即將學習的課文里面,將給大家展示這位特別而富有生趣的哲學大師,讓我們來共同欣賞他與眾不同的人生畫卷吧。
二、 提問探討
課前布置了大家的預習和自行梳理。現在我們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師:全文的核心句是哪一句呢?文眼又是哪個詞語呢?
生:全班齊讀第一個句子。
好,那下面請看屏幕上的話題,快速地瀏覽課文并進行思考。還要有意識地組織語言和總結你的觀點。
師:課文中哪處材料或描寫留給你深刻印象,請將欣賞點和大家共同分享。
學生逐一回答,盡量將所涉及的事例講述完整全面。
(1) 樣子有點怪(眼鏡、穿戴、姿態)--率性而為,自由灑脫
講課時戴帽,帽檐壓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鏡;穿一件其他教員很少穿的夾克。
從外表上,直觀印象上就給人一種趣味,忍俊不禁。馮友蘭先生甚至說他有魏晉風度,很像大玄學家嵇康,“越名教而自然”。
在描寫人物時,肖像描寫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2) 獨特的教學風格(提問和回答和對話教學)--特別,輕松幽默
有時一上課就宣布穿紅毛衣的女生回答問題,致使女生們緊張而興奮;面對學生們提的各種問題,他都回答;他就是在這種輕松和幽默的氛圍中傳授知識。開選修課,師生平等對話,上課時與王浩探討問題,旁若無人。
補充資料:
A 金岳霖學生、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他隨便得很,教授沒有像他那么隨便的,他有時候在講壇上走來走去,這個不說了,有時候就坐在教桌上面對著大家,在那里講課。他還有個特點,他不寫字,很少在黑板上寫字,也帶支粉筆,不過沒什么用。”
B 每一年的邏輯學的第一節課,金先生必定講的一句話就是,“今天天晴,我上西山”。后來高年級的同學都講此習慣傳達給低年級的同學。所以當每次金先生剛說出上句,“今天天晴”,同學們已在下面接過來,“我上西山”。
C 沈有鼎,上海市人。早在中學時代,沈有鼎就讀過一本邏輯學的小冊子,從此對邏輯學產生濃厚興趣。進入清華以后,他經常和同學們討論邏輯問題。有一次,他們正在教室里高談闊論,金岳霖路過這里,為其天賦所吸引,便站在外面聽了很久。盡管金岳霖是我國公認的邏輯學權威,但是他卻認為沈有鼎比他高明。有一天,他跟金先生參加邏輯研究會的聚會,有人提到哥德爾的研究非常重要,金先生便想買一本哥德爾的書看看,沈有鼎對他說:“老實講,你看不懂。”金聽了這話,先是“哦哦”兩聲,然后說:“那就算了。”
(3) 對專業理論的認識--真誠而樸實。對專業理解的嚴格,缺少變通,對于學術問題不人云亦云。(辨證地看問題)
當學生提出邏輯學很枯燥時,金先生并不是長篇大論地論述邏輯學的用處和作用,他只是真誠地剖析了自己對邏輯學的感覺,就是:“我覺得它很好玩。”這體現出他的性格。
寫金先生在給學生講《小說與哲學》時,大家認為金先生一定會講出一番大道理,不料金先生講了半天,結論是:小說和哲學沒有關系。并認為《紅樓夢》里的哲學不是哲學。這就顯示出了他的真誠,對于學術問題不趨炎附勢,只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在學術界是最可貴的精神。(一點都不給文化沙龍的主人面子)
也正因為金先生擁有如此對學問的認真精神,他的身上有一股赤子之心,還有他在為人處世上的天真童趣,才會使得他潛心于哲學和邏輯學的鉆研當中,也就造就了大師的成就。在本體論和認識論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遠,如此之深。
(4) 對生活的態度--熱愛生活,天真童趣
他講著講著,忽然聽下來:“對不起,我這里有個小動物。”他把右手伸進后脖頸,提出了一個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為得意。和斗雞同桌共食,和孩子比賽水果。給人感覺他是一個可愛的大男孩,顯示出一個成年人難得的童趣和天真。坐在三輪車上逛王府井來體驗生活。
補充資料:
A 金先生在云南喜歡養斗雞,長得高大威猛。所以能夠伸長脖子同他同桌共食。他還喜歡養蛐蛐,家里的壇壇罐罐都是蛐蛐。連給他燒飯的老王都被他叫去幫忙抓蛐蛐,他好拿去跟別人斗蛐蛐。
B 他晚年時聽從他的老鄉毛主席的勸說,出去體驗生活。找來一輛三輪車在王府井上東張西望,滿街的人都覺得他是怪物。有的人叫住他,說:“老先生呀,現在不要再穿你的長袍了”。他說沒辦法,因為特別怕冷,所以必須穿這個玩意兒。但換個角度去思考,這樣一個年邁的老先生,現實生活能夠給他多大的慰藉?
(5) 對感情的執著和珍惜--林國達的死和林徽因的紀念
師:每個人都是一口井,只有挖得深,才見得真。而每個人生中,情感注定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瓣。那在金先生的情感歷程中,不能遺忘的是哪個名字?哪個細節的描寫叫你感動?
生:齊聲讀那最后幾句。
他的朋友很多,特別點到了他對林徽因的懷念,顯示出他的成熟、穩重與理智。林徽因死后的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飯店請客,老朋友都納悶:老金為什么請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這全然不象徐志摩為詩人氣質所驅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燒熔了理智,在追求林徽因失敗后接著就有了陸小曼,也不象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就續娶了他的學生林洙。而金岳霖先生卻為了心中的她而終生未娶,并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顯示出一種超凡脫俗的襟懷與品格,這不由得使人想起柏拉圖的那句話:“理性是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
補充材料:
林徽因、梁思成夫婦都曾留學美國,加之家學淵源,他們中西文化造詣都 很深,在知識界交游也廣,家里幾乎每周都有沙龍聚會。而金岳霖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 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進。偶有不在一地,例如抗戰時在昆明、重慶,金岳霖每有休假,總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贊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 一般,這是我早有所聞的。不過,后來看了梁思成的續弦林洙先生的文章,更增添了具體了解。據她說,一次林徽因哭喪著臉對梁思成說, 她苦惱極了,因為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對 梁思成毫不隱諱,坦誠得如同小妹求兄長指點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極,苦思一夜,比較了金岳霖優于自己的地方,他終于告訴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金岳霖,祝他們永遠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訴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誠得令凡人驚異:"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 我應該退出。"
金岳霖寫給林徽因的挽聯,別有一種熾熱頌贊與激情飛瀉的不凡氣勢。上聯是:"一身詩意千尋瀑",下聯是:"萬古人間四月天"。(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愿意說, 也不愿意有這種話"。(晚年金先生在被采訪時拒絕再吐言)
三、總結歸納
這就是金岳霖先生,一個純粹的,沒有任何雜質的人。
誰也不會知道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學問、為人天真、熱愛生活的大哲學家。”(全班齊讀此句)可以視做對老年金岳霖的特點的概括,也可以視做對他的一生特點的概括。
補充材料:
他一生寫了三本書:《邏輯》、《論道》和《知識論》。科學院哲學所的領導去看他,問他有什么要求。他不假思索的說:“我要錢。”然后就掰著指頭說,《邏輯》不要錢,《論道》也不要錢,但《知識論》一定要錢。領導有點尷尬,說:“是要稿費。”但他仿佛沒有聽明白,傻傻地說:“還是錢那個東西。”
四、 汪曾祺和他的語言
師:就像我們吃過美味的飯菜后,不要忘記感謝母親一般。我們在賞析了如此動情卻又樂趣無窮的文字后,不要忘記感謝作者。請同學們劃上課文注釋下對作者的簡介,老師在這里向大家推薦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有時間可在課外進行閱讀。請同學們重新默讀課文,細致品味文章的語言。等會來說說你們的體驗感受。
這篇文章的語言風格可以用“平淡”二字來概括,但在平淡中泛著韻味,平淡中見著真情。這便是此文取勝的關鍵。汪曾祺在他的作品集的《自序》中寫道:“我的散文大都是記敘文。間發議論,也是夾敘夾議。我寫不了象伏爾泰、叔本華那樣閃爍著智慧的論者,也寫不了象蒙田那樣淵博而優美的談論人生哲理的長篇散文。我也很少寫純粹的抒情散文。我覺得散文的感情要適當克制,感情過于洋溢,就象老年人寫情書一樣,自然有點不好意思。…… 我的散文大概繼承了一點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傳統。”
所有的事情,粲然或飽滿的事情,它們的背后一定站著一個同樣光芒的人。所以說,人性的光輝是世間最燦爛的風景。汪老先生是用平淡的語言來描述最具有人性美的人物。所以,屹立在我們面前的金岳霖先生,已不僅僅是一位國學大師,更重要的是一個真誠而有趣,樸實而美好的人!而汪先生正是用他樸實而美好的靈魂,向金先生那顆同樣樸實而美好的靈魂,表達著濃重的景仰和懷念。
五、課后作業
你從這篇文章中學會了哪些寫人物的方法和技巧?回去自行先總結。
作者郵箱: baiqip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