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據語法結構 妙定朗讀停頓 (教學一得)
姓 名:陳 堅 郵 編:224365
單 位:江蘇省射陽縣海河中學 電 話:0515--2929246
E-mal:chenjian2842346@yahoo.com.cn
“能夠正確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的要求,也是歷屆中考試卷中經常出現的一道典型題類。
那么,如何正確劃分?方法多樣,可以根據語意、語境來劃分,也可根據文言句子的內部語法結構來劃分。本人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向大家推薦“ 巧據語法結構 妙定朗讀停頓 ”一法。(一般情況下,不是絕對的;本文中所舉例子均以蘇教版教材為主),在此拋磚引玉,求教方家。
一、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例如:
1、山 / 不在高,有仙 / 則名。(主謂之間) (《陋室銘》)
2、予 / 嘗求 / 仁人之心 (主謂之間) (《岳陽樓記》)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主謂之間) (《馬說》)
4、不知 / 口體之奉 / 不若人也。(動賓之間) (《送東陽馬生序》)
5、刻 / 唐賢今人詩賦 / 于其上。(動賓之間) (《岳陽樓記》)
6、銜∕遠山,吞∕長江。 (動賓之間) (《岳陽樓記》)
二、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語詞),表示將發表議論或提示原因或強調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的,如“蓋”、“夫”(讀 f ú ),“且夫”、“若夫”、“至若”、“豈若”、“得無”等,誦讀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后面的文字連接,往往在這些發語詞后應進行停頓。例如:
1、蓋 / 一歲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說》)
2、蓋 /一癩蛤蟆也。 (《幼時記趣》)
3、蓋 / 簡 / 桃核修狹者 / 為之。 (《核舟記》)
4、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送東陽馬生序》)
5、夫 / 環而攻之 /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若夫 / 霪雨霏霏。至若 / 春和景明。 (《岳陽樓記》)
7、若夫 / 日出而林霏開。 (《醉翁亭記》)
8、豈若 / 吾鄉鄰之 / 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說》)
9、得無 / 楚之水土 / 使民善盜耶? (《宴子使楚》)
10、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醉翁亭記》)
11、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 《上樞密韓太尉書》)
三、文言句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復雜。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可與主語連在一起)停頓往往在“之”后,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于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
例如: 醫之 / 好治不病 / 以為功。 (《扁鵲見蔡桓公》)
四、文言句首中出現表假設、轉折、遞進等的連詞,如“若”、“而”、“雖”、“且”、“然”、“然則”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后面要加以停頓。例如:
1、若 / 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活板》)
2、而 / 山不加增 。 (《愚公移山》)
3、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核舟記》)
4、雖 / 乘奔御風 / 不以疾也。 (《三峽》)
5、雖 /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口技》)
6、且 / 欲于常馬等不可得。 (《馬說》)
7、且 / 壯士 / 不死即已。 (《陳涉世家》)
8、然 / 得而臘之 / 以為餌。 (《捕蛇者說》)
9、 然則 / 何時而樂耶 ? (《岳陽樓記》)
五、文言句中有表示下結論的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故曰”、“是故”、“是以”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后面要加以停頓。例如:
1、故 /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2、故 / 君子有不戰,戰 / 必勝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故曰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是以 / 先帝簡拔 / 以遺陛下。 (《出師表》)
5、是故 / 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 (《論貴粟疏》)
六、“古二今一”型的詞語之間要停頓。就是說:在古代是兩個單音詞,而在現代漢語中恰好組成了一個雙音詞,詞意也發生了變化,誦讀時要分開,不要錯把它當成一個詞合起來讀。例如: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口技》)
[ 句中的“中間”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方位詞,應該合起來讀,但在此句中是兩個詞,“中”是名詞,“中間”、“里面”的意思;“間”是動詞,“夾雜”的意思,在句中分別作主語和謂語中心語,因此,誦讀時兩詞之間要稍作停頓。 ]
2、葉 / 徒相似,其 / 實味 / 不同。 (《宴子使楚》)
3、而 / 鄉鄰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說》) 4、可/ 以一戰。 (《曹劌論戰》)
七、文言句中有表示方位的詞或時間性的詞,如“俄而、“先”、“中”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后面要加以停頓。例如:
1、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為東坡 (《核舟記》)
2、俄而 / 百千人大呼 。 (《口技》)
3、先 / 天下之憂 / 而憂。 (《岳陽樓記》)
4、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墨池記》)
八、文言句式若是省略句型的,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例如: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九、文言句中若有文言文里的“固定術語”,如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等一定要了解,不能隨便分開,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例如:
虞山 / 王毅叔遠甫 / 刻。
(“虞山”是山名,“王毅叔遠”,姓王名毅字叔遠,“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十、文言句中的語氣助詞一般是用來揭示停頓的,如“也”、“乎”等,朗讀時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后面要加以停頓。例如:
洋洋乎/與灝氣俱/而不知其所窮。(《始得西山宴游記》)
十一、文言句中有的整體連詞一般不可分,而作狀語的有些詞語卻可單獨劃開。 例如: 1、而或 / 長煙一空。(《岳陽樓記》)
2、果如 / 鶴唳云端。(《幼時記趣》) 3、燁然 / 若神人。(《送東陽馬生序》)
十二、文言句中有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應連讀。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
例如: 其一 / 犬坐于前。
[ 不能理解為“狗”,而是“像狗一樣”,“犬”是名詞作狀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確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
典型題例實戰訓練:
1、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B )
A、 環而攻之∕而不勝 B、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行拂∕亂其∕所為 D、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C )
A、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 B、 永之人∕爭奔∕走焉
C、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D、前人 / 之述備矣
3、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D )
A、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B、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因坐∕法華西亭 D、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
4、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 )
A、 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B、 醉則∕更相枕以臥
C、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D、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5、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C )
A、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 茍全∕性命∕于亂世
C、 日與∕其徒∕上高山 D、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6、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B )
A、 一鼓∕作氣,再∕而率,三∕而竭 B、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D、且∕壯士不死即已
7、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 )
A、 永州之∕野產∕異蛇 B、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故∕君子∕有不戰,戰 / 必勝矣 D、彼竭∕我盈,故∕克之
8、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D )
A、 公∕與之乘 B、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C、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D、而∕鄉鄰之∕生日∕蹙
9、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C )
A、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B、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 意∕有所及,夢亦∕同趣 D、賢者∕能勿喪耳
10、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D )
A、 是∕進亦憂,退∕亦憂 B、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C、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D、入則∕無法家拂士
11、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 )
A、 同舍生皆∕被綺繡 B、其一∕犬坐于前
C、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D、生,亦我∕所欲也
12、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B )
A、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B、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C、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D、俄而∕百千人大呼
13、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D )
A、 往來∕而不絕者 B、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C、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D、上使∕外將兵
14、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B )
A、 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 B、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C、 屬予作文∕以記之 D、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5、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 )
A、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B、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 珠∕可歷歷數也 D、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16、用“|”標出下列句子的誦讀節奏。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04年中考題)
[ 答案:(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于常馬等|不可得 ]
17、下列語句朗讀節奏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 、故 / 天將降大任于是 / 人也 B、所以 /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C 、人恒 / 過,然后 / 能改 D、出 / 則無敵國外患者,國 / 恒亡 ( 2004 年鹽城卷)
18、劃分下邊句子朗讀的節奏,每個分句只劃一處(用“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2004 年蘇州卷)
19、下列語句中,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D )
A、自/吾氏三世/居是鄉 B、而/鄉鄰/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無一焉 D、非死/則徙爾 (05年中考題)
20、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ぃ C ) ( 2006 年鹽城卷)
A、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B、永之/人爭奔/走焉。
C、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醫之好/治不病/ 以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