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①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提高感悟、體驗生活的能力及聽說讀寫能力。 ②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感受親情與溫馨的家庭氣氛。
○教學難點: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想: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通過文本閱讀來感知內容,品味語言,體驗情感。
○課前準備 ①學生:課前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②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播放音樂《讓愛住我家》
教師點撥:聽著這溫馨甜美的音樂,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想到溫暖的家。我想問問大家,你們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引入:哇,好愜意。看來一家人在一起真是樂融融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作家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熒幕出示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品味語言:
1、 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思考題:A、“我”為何要出來散步?B、散步時發生了什么矛盾?C、又是如何解決這矛盾的?D、你從散步中感悟到了什么?
2、聽完后請同學交流、感悟、體驗,暢所欲言。最好能結合文中的語句來說。
A、師:誰來說說“我”出來散步的原因?
學生回答:①為了母親,文中說“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②外面的空氣很清新,景色很美。文中說“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教師點撥:①難道這樣的景色還沒有生命嗎?從哪些詞可看出?
②請你來讀讀,試著讀出這勃勃生機來。
③我好象也置身于這美麗的春色中去了。“我”最希望誰呼吸到這清新的空氣,感受到這勃勃的生機?
教師小結:看來“我”出來散步主要是為了母親,可是母親本不愿出來,假設你是文中的“我”,你準備怎樣勸說呢?要求以兒子的口吻,結合課文來說。
學生回答,教師適當點撥。
師:看來同學們還挺會勸說人的。可見文中的景物描寫也不是單純的為寫景而寫景,也包含了我對母親的愛,對母親的一片孝心。現在再請同學們一起來朗讀,欣賞這美麗的初春田野風光,感受作者的濃濃孝心。(學生齊聲朗讀)
B、師:于是一家人有說有笑地散著步,可是發生了分歧,什么分歧呀?
學生回答: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教師適當點撥:①小路真的這么有意思?請你來讀讀,可要讀出有意思來喲。
②我真的好象看到那池塘里有小魚在游來游去呢。既然這么有意思,“我”是否就選擇走了小路呢?
③“我”做這個決定為難嗎?文中怎么說的?
④你們能理解“我”最后的決定嗎?你覺得“我”是個合格的父親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是啊,作為一個中年人,他上有父母要照顧,下有孩子要撫養,他的擔子確實很重很重,同學們的理解也表明了你們很懂事。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朗讀這一段,體會父母這一輩人的沉重負擔。(學生集體朗讀)
C、師:矛盾是否因“我”的拍板而解決了呢?文中是怎么說的?
學生回答:不,奶奶為了孫子,走了小路。文中說“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教師適當點撥:①這是個怎么樣的奶奶?你準備怎么讀?
②看來這一家人,又敬老又愛幼,過得很和睦。下面有個非常感人的畫面,同學們找找看,試著讀讀,讀出感情,最好是讓人感動得落淚。
③非常感人,你是怎么處理的?
④那好,老師來范讀一下,同學們可以閉目感受這一感人至深的溫馨畫面。(師范讀)
⑤“整個世界”在這里是否大詞小用了呢,該怎么理解?(學生回答)
明確: “整個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組成,而中年一代不僅要承擔撫養下一代的責任,更要承擔贍養上一輩的責任。
D、你從散步中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從這一家人散步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和睦的家庭氣氛以及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盡自己的努力去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
三、合作探究:怎樣才能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
明確:家庭成員共同努力,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支持。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談談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和愛護你的。你又為他們做過什么。或者說在你的家里,誰的擔子最重?為什么?你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準備怎么去做呢?
學生回答,教師適當評價點撥。
五、課堂小結:
看來同學們很會關心人,很懂如何孝順父母,我為同學們有這樣的認識而高興。雖然同學們還年幼,不能做得很多,但是孝心是無價的。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在《常回家看看》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六、布置作業:
1、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組排比句來贊美親情,或寫一首反映親情的小詩。
2、回家以后請同學們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比如:捶捶背,洗洗腳,陪父母散散步……然后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父母的真實反映用文字記錄下來。寫出溫馨,寫出溫暖,寫出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