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匯報課教案
課前預習布置
1、 字音
涮羊肉shuàn 蟄居zhé 烏桕jiù 赭色zhě
槎椏chá yā 給予jǐ yǔ 剝花生米bāo 剝削bō
拿出紗衫來著zhuó 用不著zháo 夾衣jiá 夾克jiā泊船bó
湖泊pō 月暈yùn 暈頭轉向yūn
擱筆(gē) 擱不住gé
2、 自讀課文,思考
1、 文本有哪些段落直接寫了江南的冬景?
2、文本共寫了幾幅畫面?
3、嘗試給每幅畫面命名。
提示:可直接采用相關段落中的詞語進行命名,也可以對段落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加以命名。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國畫大師劉海粟曾經說過:“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的山水,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 這是對郁達夫寫景散文的高度評價。----------(多媒體顯示)
可,為什么說青年畫家一定要讀郁達夫的散文呢?其散文和畫畫有什么關系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的散文,領略他筆下的江南的冬景。
(板書課題)
二、課前思考檢測
課前已經布置了預習,現在我們一起來討論問題,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瀆效果。
先看第一個問題:文本有哪些段落直接寫了江南的冬景?
明確:2、5、7、8、9
再來看后兩個問題:文本共寫了幾幅畫面? 嘗試給每幅畫面命名。
明確: 曝背談天圖
午后郊游圖
寒村微雨圖
江南雪景圖
旱冬閑步圖
總結:作者從五個角度,刻畫了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天氣下的江南冬景,午后的溫暖,蘊蓄生機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雪中的情趣,等等,表現了作者對江南的熱愛。
三、 選點突破,局部賞析
針對上述五幅畫面,同學們最喜歡哪一幅?
(估計學生的喜好不一樣,但其所喜歡的畫面應該比較集中,具體有三幅,分別是午后郊游圖、寒村微雨圖以及江南雪景圖。)
選出同學們最喜歡的一幅,全班齊讀本段。
現在針對最喜歡的那幅圖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利用小組的集體智慧進行詳細地賞析。賞析可以參照老師給的問題提示:(投影顯示)
1、寫了哪些景物 2、景物有何特點 3、作者感受如何 4、運用何種手法
當然還要注意結合老師以前所教給你們的“品味散文語言”的方法。
午后郊游圖賞析
1、所寫景物:白色的蘆花、火紅的烏桕葉、雪白的烏桕籽、雜色的野草、和煦的微 風、 溫暖的陽光。
2、景物特點:色彩濃艷亮麗,對比鮮明,蘊含生機。
3、作者感受:和煦溫暖,生機盎然。
4、所用手法:工筆細描,濃墨重彩。
這幅畫面所寫景物的顏色對比比較強烈,也比較重要,所以在賞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大家請看這兩首詩: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賞析:叢柳滴翠,黃鸝和鳴,白鷺橫空,青天如洗。黃綠交融,青白對比,有聲有色,鮮明生動。面對美景,詩人心情恬靜歡快,胸懷舒展開闊。
2、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賞析:秋山蒼翠欲滴,山巔白云縷縷,楓葉火紅耀眼,晚霞鮮艷奪目。晚霞與楓葉相映,暮靄與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純潔,暖色熱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振奮喜悅的心情,給人以積極向上、樂觀曠達的感受。
寒村微雨圖賞析
1、所寫景物:小橋流水人家、孤村細雨煙樹、烏蓬茅屋酒客。
(長橋、烏蓬小船、細雨、燈暈)
2、景物特點:色彩素樸淡雅,意境朦朧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作者感受:悠閑,胸襟灑脫,得失俱亡。
4、所用手法:(淡筆素描,略加點染) 虛實相生、側面襯托
虛實相生是營造意境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本畫面中,“秋收過后是時間,“河流邊三五人家會聚的小村子”是地點,“門對長橋窗臨遠阜”、“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等構成了冬日農村圖,這是實景。在這個實景上,作者“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月暈”這些則是虛景。但這些虛設的景致,使實在的“冬日農村圖”具有了“微雨寒村”的意境。
其實關于運用虛實相生來營造意境的方法,古典詩詞里就有很多。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多媒體展示《山居秋暝》)
秋雨空山,明月清泉--這是實景。然后,作者運用了虛實相生的手法寫出了這幅畫面的動景:從現象上說,“竹喧、蓮動”是實(因為這是耳聞目睹的事實),“歸浣女、下漁舟”是虛。但從實際情況來說,又似乎“歸浣女、下漁舟”是實,“竹喧、蓮動”是虛。這種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手法就為我們營造了世外桃源般的意境。那同學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注意借鑒這種方法。
本幅畫面的結尾引用唐五代詩人李涉的詩《井欄砂宿遇夜可客》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
按理說,綠林豪客個個都是草莽英雄,殺人如麻。但是在瀟瀟暮雨籠罩下一片靜謐的、極富詩意江村中,他們也變得溫文爾雅。深夜造訪的“綠林豪客” 與詩人談論詩詞,頗為風雅。朦朧悠遠的意境、極其濃郁的詩意蕩滌“綠林豪客”的心靈:原先的暴躁不安,如今已變成平淡沖和,這從一個側面表現寒村微雨圖迷人的魅力。
江南雪景圖賞析
對于這幅畫,大家仔細觀察,郁達夫有沒有從正面去刻畫?他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詩句,借前人的詩句來表現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詩句往往簡潔洗練,意象豐富,所以我們應該學會運用想象對詩句所營造的內容進行還原。在學生想象還原的基礎上,筆者對學生的想象進行了歸納整理,進而再現出江南雪景優美圖景:
“日暮時分,瑞雪紛紛,寒意森森,佳釀既陳,爐火正旺,與老友圍爐對坐,推杯換盞,暖意融融。更深人靜,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陣陣酒香,沁人心脾。偶爾傳來幾聲犬吠,乃是行人叩門投宿。清晨破曉,孩童雪中嬉戲,忽一孩童跑來,報告驚喜發現:“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紅梅,傲雪怒放!”
巧引前人詩句,以補散文沒有說盡的余意、尚未抒發之情愫,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時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詩詞點撥的意緒中,時而又將人帶進優美的畫境里,取得了“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的藝術效果。
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賞析:
1、 所寫景物:圍爐對酒、月映梅花、美酒飄香、柴門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紅梅,凌寒怒放。
2、景物特點:色彩濃淡相宜,對比強烈。
3、作者感受:淡雅高潔、優美寧靜。
4、所用手法:寫意傳神,表現精髓。
四、想象作文,訓練思維
剛剛大家一起分析了你們最喜歡的畫面,感受了其中的圖畫美,這也難怪國畫大師劉海粟會說青年畫家要去讀郁達夫的游記散文。
學語文一定要學以致用,寫作文要善于聯想和想象。
文章最后,作者擱下紙筆,打算去湖上散步。那么作者會看見怎樣的景色?又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下面請同學們課堂想象作文,想象郁先生在高爽的晴空下,在洋溢的日光中去湖上散步的情境,要求既要寫出湖上的美麗風光,又要寫出郁先生湖邊散步的種種情態,以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