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兩課時)
一、 課前準備
1、 學生反復品讀文本,思考“文本研習”中第1、3、4、小題。
2、 學生思考《學習與評價》上“諦聽天籟”板塊中“歸納整理”和“思考感悟”1、3小題。對照【積累運用】中的習題預習課文。
二、 教學過程
(一)、專題內涵解析
1、專題內涵--人與自然的關系。
2、專題組成元素:欣賞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
3、第一版塊“諦聽天籟”--對自然純美的注視;
第二板塊“感悟自然”--由自然景物為著眼點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第三版塊“湖山沉思”--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煮茗 蟄居 曝背 亙古 摩登 閩粵 皮袍
(míng) (zhé) (pù) (gèn) mó dēng mǐn yuè pí páo
煊羊肉 赭色 綠林豪客 豐腴 遠阜 冬霖 烏篷
(xuān) (zhě) (lù) fēngyú yuǎn fù dōng lín wū péng
烏桕 恣意 諦聽 正月 喧嘩 月暈 暈頭轉向
(jiù) (zì) (d ì) (zhēng) xuān huá (yùn) (yūn)
槎椏 剝花生 剝削 擱下 擱不住 間或 中間
(chá yā) (bāo) (bō) (gē) (gé) (jiàn) (jiān)
夾衣 夾層 莫名其妙 銘記在心
(jiā) (jiá) (說出) (刻)
(三)、郁達夫簡介
郁達夫,原名郁文,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陽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年貧困的生活促使發憤讀書,成績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小說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被公認是震世駭俗的作品,他的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
(四)、從《江南的冬景》中看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點: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筆隨意轉,舒卷自如;胸懷磊落,誠摯坦白,抒情性強。
(五)、提出問題,請學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讀文本后思考回答:
1、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較?通過這些比較,作者寫出了
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明確:把江南的冬天與北國的冬天比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溫和,渲染北國所沒有的屋外曝背談天的樂趣;江南冬天與秋天比較,江南冬景與北方夏夜比較,強化了江南冬天所具有的“明朗的情調”;把江南的冬天與閩粵的冬天作比較,將作者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確的區域界定;江南與德國的寒郊散步比較,突出在江南冬景中散步的快活、閑適、逍遙之感。
2、文章寫景時采取了虛實結合的策略。讀完全文,你覺得哪些地方寫的是實景?哪些地方寫的是虛景?虛景傳達出作者怎樣的心境和情趣?
明確:“曝背談天”、“午后冬郊”、“寒郊散步”是實景;“江南雪景”是虛景。作者對雪景沒有作實景的描繪,只是引用了古人的一些詩句,表達了詩人悠閑適意的心境和高雅詩意的情趣。
3、作者還借助了想像的力量,哪些地方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景致?
明確:微雨寒村的冬霖圖景是作者想象出來的。作者潑墨揮毫,借助想象的力量,在不經意的點染之間,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情調悠閑的水墨畫。
(六)、理清文章思路
1、第1至4段,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對比,突出了其所鐘愛的江南冬景
的主要特征。
2、第5段,作者寫到了江南的植被。
3、第7段,寫了江南的微雨。
4、第8、9兩段承接上文說到的雨,又寫到了江南的雨雪。并寫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將話題引到“散步”上來。
5、章最后一段語言平實而又活潑,照應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個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灑脫無羈的蕩開。
(七)、總結分析
學習課文后,總結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1、以情馭景,情景交融。(情景和諧自然的融為一體)
2、抓住特點,突出特征。(細,真,清)
3、語言清新,簡潔明麗。(清新,純樸)
三、課后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上“諦聽天籟”板塊。
《江南的冬景》(兩課時)
一、 課前準備
1、 學生反復品讀文本,思考“文本研習”中第1、3、4、小題。
2、 學生思考《學習與評價》上“諦聽天籟”板塊中“歸納整理”和“思考感悟”1、3小題。對照【積累運用】中的習題預習課文。
二、 教學過程
(一)、專題內涵解析
1、專題內涵--人與自然的關系。
2、專題組成元素:欣賞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
3、第一版塊“諦聽天籟”--對自然純美的注視;
第二板塊“感悟自然”--由自然景物為著眼點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第三版塊“湖山沉思”--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煮茗 蟄居 曝背 亙古 摩登 閩粵 皮袍
(míng) (zhé) (pù) (gèn) mó dēng mǐn yuè pí páo
煊羊肉 赭色 綠林豪客 豐腴 遠阜 冬霖 烏篷
(xuān) (zhě) (lù) fēngyú yuǎn fù dōng lín wū péng
烏桕 恣意 諦聽 正月 喧嘩 月暈 暈頭轉向
(jiù) (zì) (d ì) (zhēng) xuān huá (yùn) (yūn)
槎椏 剝花生 剝削 擱下 擱不住 間或 中間
(chá yā) (bāo) (bō) (gē) (gé) (jiàn) (jiān)
夾衣 夾層 莫名其妙 銘記在心
(jiā) (jiá) (說出) (刻)
(三)、郁達夫簡介
郁達夫,原名郁文,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陽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年貧困的生活促使發憤讀書,成績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小說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被公認是震世駭俗的作品,他的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
(四)、從《江南的冬景》中看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點: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筆隨意轉,舒卷自如;胸懷磊落,誠摯坦白,抒情性強。
(五)、提出問題,請學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讀文本后思考回答:
1、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較?通過這些比較,作者寫出了
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明確:把江南的冬天與北國的冬天比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溫和,渲染北國所沒有的屋外曝背談天的樂趣;江南冬天與秋天比較,江南冬景與北方夏夜比較,強化了江南冬天所具有的“明朗的情調”;把江南的冬天與閩粵的冬天作比較,將作者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確的區域界定;江南與德國的寒郊散步比較,突出在江南冬景中散步的快活、閑適、逍遙之感。
2、文章寫景時采取了虛實結合的策略。讀完全文,你覺得哪些地方寫的是實景?哪些地方寫的是虛景?虛景傳達出作者怎樣的心境和情趣?
明確:“曝背談天”、“午后冬郊”、“寒郊散步”是實景;“江南雪景”是虛景。作者對雪景沒有作實景的描繪,只是引用了古人的一些詩句,表達了詩人悠閑適意的心境和高雅詩意的情趣。
3、作者還借助了想像的力量,哪些地方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景致?
明確:微雨寒村的冬霖圖景是作者想象出來的。作者潑墨揮毫,借助想象的力量,在不經意的點染之間,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情調悠閑的水墨畫。
(六)、理清文章思路
1、第1至4段,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對比,突出了其所鐘愛的江南冬景
的主要特征。
2、第5段,作者寫到了江南的植被。
3、第7段,寫了江南的微雨。
4、第8、9兩段承接上文說到的雨,又寫到了江南的雨雪。并寫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將話題引到“散步”上來。
5、章最后一段語言平實而又活潑,照應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個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灑脫無羈的蕩開。
(七)、總結分析
學習課文后,總結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1、以情馭景,情景交融。(情景和諧自然的融為一體)
2、抓住特點,突出特征。(細,真,清)
3、語言清新,簡潔明麗。(清新,純樸)
三、課后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上“諦聽天籟”板塊。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www.oldq.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