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新豐一中 張燕根)
教學目的:
1、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
2、通過對文中幾個實例的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系。
教學重點: 體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學會在閱讀和寫作中“咬文嚼字”。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咬文嚼字”《漢語大詞典》中列有三個義項:①形容過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書袋或賣弄學問;③謂不重視實質,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或強詞奪理。(幻燈片顯示)
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咬文嚼字》,則提倡我們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樣新的意義呢?作者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簡介:
三、 分析課文觀點:
1、 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義?(讀第3段)
2、 作者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
明確:看課文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1)“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關系密切
(2)《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4)《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 用聯想義,意蘊豐富
(5)“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濫詞舊語,毫無新意
四、引申:
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并加以評說。
教師先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先行進行解說,如:
(1)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2)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3)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4)填詞 :女飛人喬伊娜那令人_____的速度在人類追求極根的理想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
提示:這句話中包含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大家填寫的詞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寫的嗎?
明確: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嘆為觀止之類的詞呢?說明“套板反應”在起作用。
小結:在總結課內外諸多實例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換了文字就同時更換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五、運用:
課堂口頭作文練習:任選一詞口頭說一段話,要表達出主觀感受。
1、太陽 云 天空 校園 人們 小路
2、我 樹林 飛 鳥 風
六、作業布置:
大家回去拿出自己以前的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讓這一段精練,讓它能與你的豐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詞害意。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