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與新課程”研討會自主合作與探究式公開課
《荔枝圖序》上課實錄
時間:2004年5月22日16:00 地點:河北省邢臺市邢鋼俱樂部
執教:張國生
學生:邢臺六中初二(1)(2)班
1
師。ù蜷_課件,顯示課題頁,背景音樂:古箏曲《禪院鐘聲》)
上課之前先講個故事。拿破侖去下屬的一個團視察,檢閱時,團長把高大威武的士兵都排在前面,把老弱病殘排在后邊,以顯示是威武之師。拿破侖檢閱完了問:“團長先生,為什么我看到的都是高大威武的。俊薄皥蟾嬖獛,我是賣蘋果出身!庇谑蔷彤a生了一種理論,叫“賣蘋果理論”。同學們誰能告訴我,“賣蘋果理論”是怎么回事?
生 就是賣蘋果時把好的、又大又紅的擺在上面,又小又澀的藏在下面。
師 把這一理論用于做人,該怎么辦?
生 揚長避短。
生 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優點、長處。
師 我非常贊同你們的觀點。那么缺點、短處呢?
生 藏起來。
師 藏得久了,缺點就--
生 沒有了。
師 就只剩下優點和長處了。大家看,舞臺下邊那么多人,其中許多是語文教學專家,都是來買咱們的蘋果的。(大笑)下面上課。
2
師 你們見過我嗎?
生 沒有。
師 那么我作個自我介紹:(幻燈片)張國生,一個致力于“大語文教育”的人。(指會標)咱們這個會就叫“大語文與新課程研討會”。什么叫“大語文教育”?上了這一課就知道了。先提一個問題:什么叫“學問”?
生 就是知識……才華……本領……我聽說肚子大的人有學問。(笑)
師 有個詞叫“滿腹經綸”,但肚子里裝的是啤酒不能叫有學問,得裝“經綸”。
生 學問就是勤學好問。
師 我非常欣賞你這四個字:勤學好問。
生 字典上說是各種系統知識。
師 我非常贊賞你的學習方法--查字典,獨立獲取知識。字典,是我們的好老師,不見面的老師,有人說,是“裝在口袋里的老師”。老師的意見,(投影)學問:(1)各種系統知識--新華詞典如是說;(2)學會問。這是誰說的?
生 老師說的。
師 不,我是躉來的。說這話的是李政道博士。知道他是什么人物嗎?
生 諾貝爾獎獲得者。
師 中國人的驕傲!就是這位先生(圖片)。李政道博士認為,要想有學問,首先要學會問;不會問,就是沒學問。我們今天這一課,就是要讓你--學會問。
3
下面學習《荔枝圖序》。(圖片)見過荔枝沒有?
生 見過。
師 見過荔枝樹沒有?
生 沒有。
師。▓D片)這是荔枝的果、肉、核;這是荔枝的“朵”--“朵”如葡萄;這是荔枝樹--樹形團團如帷蓋;這是荔枝的果肉--瑩白如冰雪;從這里可以看出荔枝的“個頭”。(幻燈片)這是蘇東坡寫荔枝的詩《惠州一絕》,請大家齊讀一遍。
生。ㄗx)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師 誰能告訴我,“啖”是什么意思?
生 吃。
師 “不辭”呢?
生 不推辭。
師 也就是“情愿”。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情愿長作嶺南人。那可是他被貶的地方。
荔枝是大受歡迎的佳果。唐玄宗為了能讓楊貴妃吃上鮮荔枝,不惜用驛馬日夜兼程趕送京城。于是杜牧寫了《過華清宮》諷刺這件事(幻燈片),請大家讀一遍。
生。ㄗx)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師 老師很高興你們讀成“一jì紅塵妃子笑”。“騎”是什么意思?
生 騎兵,騎馬的人。
師 對,一騎快馬飛速跑上山來,山上行宮的層層大門一個接一個打開,大家以為是緊急軍事情報,結果是什么?
生 送荔枝的。
師 《荔枝圖序》的作者是誰?
生 白居易。
師 字--
生 樂天。
師 號--
生 香山居士。
師 唐代著名詩人。這是白居易的畫像(圖片)。《荔枝圖序》寫于他做四川忠州刺史時。在這里老師告訴大家:《荔枝圖序》文章雖短,只有128個字,卻隱含難解迷團。
本課的學習方法是--師生換位法。就是學生做“老師”,老師做“學生”。我覺得這方法特有趣,因為前一段看了一個小品,郭冬林演的,叫《父與子》。誰看過,舉手。(許多同學舉手)主要特點是什么?
生 父子換位。
師 諷刺了一個什么樣的父親?
生 不關心孩子的學習……不重視家庭教育……不去開家長會……酗酒……
師 總之,是諷刺一個不合格的父親。
我采用“師生換位”,就是想示范一下該怎樣做學生,特別是該怎樣--“問”。今天咱們換位換得合格不合格,得看下面……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老師”了:大學生,小老師。請“老師”們開始“備課”(笑)!皞洹笔裁矗烤褪菧蕚鋺丁皩W生”的提問。我這個大學生可是有點傻傻的,笨笨的,還有點刁刁的。(笑)我問的問題:1.字詞;2.翻譯;3.理解。準備三到五分鐘。(巡視、指導)
(有學生問可不可以商量)不但可以商量,而且提倡商量,這會兒不必受課堂紀律的約束。
(有學生在看教輔資料)你真聰明!你會自己獲取學問。
4
師 (幾分鐘后)看來“老師”們準備得差不多了,下面“學生”先請教“老師”淺層次的問題,也就是“有疑之疑”!袄笾ι、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鞠一躬,大家笑)請問這位“老師”,“帷蓋”是什么東西?
生 就是周圍帶有圍帳的傘蓋。
師 用在什么地方?見過沒有?
生 我見過,用在車子上面,像傘一樣。
師 哦!叭~如桂,冬青”,葉子如桂樹?如桂花?
生 如桂樹的葉子。
師 你的語言真準確!“華如橘”,就是說它十分華麗,像桔子一樣?
生 不對,“華”是花,花像橘子樹的花。
師 “春榮”,春天很繁榮?
生 不是,“榮”是開花。春天開花。
師 哦,怨不得“榮”字下面是“木”,上面像開著花。“朵如葡萄”,就是說它的花朵像葡萄,對不對?
生 不對,“朵”是指果實聚成的簇。
師 “簇”是什么樣?
生 像葡萄那樣一串一串的。
師 “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繒”和“綃”是什么東西?
生 ……都是絲織品。
師 哦,怨不得它們都帶絞絲旁!叭咳猬摪兹绫瑵{液甘酸如醴luò”? 生。R)lào。
師 這個字很容易讀錯!按舐匀绫恕薄!氨恕笔鞘裁匆馑?
生 這樣……那樣……互相……
師 究竟是什么?(說不準)這時候該怎么辦?
生 查字典。
師 對,我最喜歡像你這樣會主動學習的學生?凑l查得快。
生 我查出來了:那,那里、那樣。
師 你查字典能力真強!查字典,一是要查得準,二是要查得快!按舐匀绫,其實過之”的“之”指什么?
生 就指上面那些。
師 上面那些什么?
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師 哦,“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這些好懂!霸褪迥晗模腺e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南賓守”就是南賓的守衛,警備區司令?
生 不是,“守”是太守,南賓郡太守。
師 哦,“守”是太守。“命工吏圖而書之”的“工吏”就是管找工作的官吏?
生 不是,是畫工。
師 現在叫什么?
生 畫家。
師 “圖”是什么詞?
生 動詞。
師 “命工吏圖而書之”,是誰“圖”?誰“書”?
生 工吏“圖”,白居易“書”。
工吏“圖”,工吏“書”。(有爭執)
師 究竟是誰“書”?我們先舉手表決一下。(分別舉手,主張“白居易書”的占多數)人數多并不一定是對的,你們必須說出根據。
生 這篇《荔枝圖序》作者是白居易,所以是白居易“書”。
師 對了。你真聰明!那么“書之”的“之”指代的是--
生 《荔枝圖序》。
師 “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蓋“wèi”,還是蓋“wéi”?
生 “wèi”……“wéi”……(又有爭議)
師 還是得說明理由。
生 這個“為”是“為了”,所以得讀“wèi”。就像“為人民服務”。
師 對,“因為”就是因什么,為什么,得讀“wéi”。這個字很容易讀錯。我發現中央電視臺的許多主持人也“因wéi”、“因wéi”的。你們發現過沒有?
生 發現過。
師 再發現了,給他記下來:幾月幾號,幾點,什么節目,哪個主持人,然后給他寫封信糾正糾正。他還應當感謝你。(笑)
以上,我們把課文讀懂了,下面,還得讀順、讀熟。下列句子該怎樣停頓? 1.荔枝生巴、峽間
2.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
3.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過程略)答案(幻燈片):
1.荔枝/生巴、峽間
2.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
3.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師 我們把這幾個句子齊讀一遍。
生。ㄗx)
師 讀得還不是很好,再來一遍,就熟了。
生。ㄔ僮x)
師 你覺得哪些句子特別精美?
生 1.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
2.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3.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師 跟老師的意見一樣--我說錯了,跟“學生”的意見一樣。(笑)我們把這幾個句子齊讀一遍。
生 (讀)。
師 如果我想在兩三分鐘之內把這幾個句子背過,你能告訴我其中有什么訣竅?
生 1.“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都是3個字加兩個字,按時間順序排列。
2.“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都是什么如什么,運用比喻和排比;順序是從外到內。
3.“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表樞蚴且、二、三,色、香、味。
4.我一邊背一邊想著它的意思。
5.我一邊背一邊想著它的樣子和味道。
6.我覺得要先讀熟,讀不熟,是背不過的。
師 對,好比還不會走,怎么能跑?……那么我們在兩三分鐘內把它背過,看誰背得快。
生 (背,有兩個一兩分鐘就背過了)
師 請你背一遍。(生背)哎呀,你記憶力驚人啊!鼓勵鼓勵。ㄕ坡暎
我們齊背一遍。(齊背)
是男生背得好還是女生背得好?--又錯了:是男“老師”背得好還是女“老師”背得好?(笑)
生 男老師……女老師……
師 究竟誰好,比一比就知道了。男“老師”先背。(背)好!又整齊又洪亮。下面女“老師”背。(背)不如男“老師”背得好,但也有特色:聲音清脆動聽。
師 本課有哪些知識要點?請你幫我歸納歸納。這對應考可是很必要喲。(過程、答案略)老師的指導是(幻燈片):
1.字:生的,易錯的
2.詞:古今不同的
3.句:佳句,難譯的句
4.寫作方法:可仿效的
自主歸納,不靠老師,互相合作,互通有無。
5
師 以上是“學生”請教“老師”淺層次的問題--有疑之疑;下面是深層次的問題--無疑之疑。“無疑之疑”比“有疑之疑”具有更大的價值。有一回,一個人躺在蘋果樹下,一個蘋果掉下來……
生。〒專┦桥nD。
師 那么你對我說說,他提出了什么“無疑之疑”?
生 他想,為什么蘋果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掉呢?后來他經過研究解決了這個難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師 還有一個人從壺蓋的“啪啪”作響提出“無疑之疑”……
生。R)瓦特。
師 如果你也能發現這樣的“無疑之疑”并解決它,你也會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這一課,你有“無疑之疑”嗎?
生 沒有。(面面相覷)
師 我可有。想不想聽聽?
生 想。
師 本文開頭說:“荔枝生巴、峽間”。“巴、峽”是今天什么地方?
生 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重慶一帶。 師 現在的“巴、峽”有荔枝嗎?
生 有……沒有……(有爭執)
師 說“有”或“沒有”都沒根據。怎么辦?
生 問。
師 問誰?……(小聲地)據我所知,下面聽課的老師有從四川來的。誰問?
生 我。老師們,請問四川有沒有荔枝?(沒有什么反映)
師 我知道我們課題組的蘇永奎老師是從四川來的。蘇老師,請告訴我們,四川有沒有荔枝?
蘇 四川沒有荔枝,但重慶有沒有我不知道。
師 還有哪位老師能告訴我們重慶有沒有荔枝?
金。ń饌鞲焕蠋煟┪以谥貞c呆過8年,重慶肯定沒有荔枝。
師 謝謝你!可以肯定了:四川、重慶沒有荔枝。那為什么白居易說“荔枝生巴、峽間”? 生 古代有,現在沒了。
師 是。白居易有一首詩《種荔枝》,請大家讀一遍(幻燈片):
生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癡。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師 根據這首詩,唐代四川肯定是有荔枝的,白居易還親自種過。但為什么現在沒了?
生 氣候變化了……環境變化了……被人類破壞了……我對地理特感興趣,據我所知,長江上游砍伐樹木很厲害,可能是把荔枝都砍了……
師 都是猜測吧,有證據沒有?
生 沒有。
師 那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要過河,總得解決過河的方法問題:是修橋呢,還是坐船?大家想想,有哪些方法?像剛才那樣查字典行不行?
生 不行。
師 那查什么?
生 查書。
師 還能查什么?
生 查電腦--在互聯網上查。
師 你告訴我怎么查。
生 打上“www.sohu.com”。
師 用“搜狐”搜索啊。好!你很有辦法。電腦可是個現代化的信息工具,把它玩精了,你就拿到了一張“21世紀的通行證“。還有什么辦法?
生 請教老師、專家。
我認為最簡單的辦法是敲一下那個空格鍵,下面就有答案。(大笑)
師 是,你真聰明!現在我就敲一下。(幻燈片)我歸納了這么幾種辦法: 1.合理推理;2.查閱資料;3.請教老師、家長、專家;4.在“BBS”上求助……其中哪種方法最方便?
生 “BBS”。
師 可惜這里不能上網,沒法用。但是,(悄悄地)下面坐著許多專家呀……可以去向他們請教啊。--請教要注意什么?
生 禮貌。
師 對,我剛才請教你,鞠了一躬……好,限三分鐘時間,下去請教。
生 (下臺請教。有一個同學來到張老師旁邊)張老師,我想請教你。
師 現在我是“學生”啊?
生 可是你比我年齡大,懂得多。
師 覺得我閱歷豐富是吧?哎呀,這……這樣吧,我指給你一個思考的方向:你得從氣候變化方面去考慮,荔枝是熱帶亞熱帶植物,溫帶能不能生長……
生 哦,我知道了。
(同學們陸續回來了,互相交流情況,老師也詢問交流……氣氛活躍)
師 現在聽聽竺可楨的研究結論。知道竺可楨是什么人物嗎?
生 著名氣象學家。
師 所以他的結論是最權威的。竺可楨認為:(幻燈片)唐代氣候比現在溫暖,四川可產荔枝;后來氣候變冷了,四川的荔枝就滅絕了。這個結論出自他的著作《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研究》。他的根據是:白居易文《荔枝圖序》,白居易詩《種荔枝》、《荔枝嘆》,還有大量其他資料。]
竺可楨的研究思路是--從古代典籍中尋覓科學研究的資料和線索。
他的研究讓世界氣象學界大為驚嘆啊--氣象學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氣象記錄也只有100多年,怎能研究五千年氣候變遷?可是竺可楨就取得了讓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獨辟蹊徑啊!
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我國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是一座科學研究的寶庫,為許多領域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特別是在:地震學、氣象學、天文學、醫藥學、軍事學、哲學、歷史、文學……例如我國中醫著作中有治療癌癥的方法;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世界最早的“UFO”的記載……
問題是:人人都能進這個“寶庫”嗎? 生 能。
師 人人都能取其中“寶物”嗎?
生 不能。
師 “取寶”必須有一個條件。什么條件?
生 有聰明才智……勤奮……有學問……
師 有學問太籠統,哪種學問?只懂數理化行不行?
生 不行,得能看懂古代的史書。
師 對了,要學好文言文,能看懂文言文。你學好了文言文,就掌握了一把打開這個寶庫的鑰匙。
生 哇!(驚嘆)
師 那么,我預祝同學們在將來的研究中利用這個思路和這個寶庫,取得輝煌成果。
6
師 以上還只是老師問,此外,還要自己問,為此我們還要搞一個“主人論壇”,你有什么問題和見解,可以在這個論壇中展示你的思想和文采。“主人”是誰?
生 我們。
師 這一課的內容如果哪個同學覺得沒聽懂,或沒記住,回去后可以在你們教室的電腦上查到這一課課件,重看一遍。那個課件比你剛才看到的要詳細和具體得多,更利于你自學。
好了,這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同學們再見。(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