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吾堂
2005年高考16套語文試題,可謂異彩紛呈,多姿多彩。本文僅就語言基礎和語言表達試題的命題特點及立意指向做一簡要評述,以就教于大家。
第一, 能力立意,更趨主觀。
與2004年相比,2005年相當多的省份將語言知識和運用的試題減少,由原來的六道試題減少為五道或四道,相應的增加了語言運用的主觀型試題。即使僅有的四五道客觀型選擇題之中考查純知識的試題,一般只有二道,即語音和錯別字的考查,其他選擇試題和主觀型的語言運用類試題都是側重于能力測試,尤其像浙江卷第23題,要求“根據漫畫內容設計一條公益廣告語”,天津卷第23題要求描述所供漫畫內容并說明寓意,都是極具創意性的主觀性命題,極能體現能力立意的命題思想。
第二,自主命題,呈現多元。
今年16套試題,都是多元多姿、極具特色的。除了上海卷和福建卷取消了客觀型選擇試題以外,分一二卷命制的另外14套試題,不論是客觀型試題,還是主觀型試題,在考點的選取、題型的設制、題數的確定,甚至在試卷的結構方面都有多元特色。以考點的取舍為例來說,同樣有6道語言基礎選擇試題的浙江、遼寧、湖南、山東、湖北等五套試卷中,除了語音、錯別字、近義詞辨析、成語或熟語運用及語病辨析等五個考點以外,浙江卷另考了修辭運用,山東卷和湖北卷另考了標點符號,湖南卷另考了句序排列,遼寧卷另考了語序排列和修辭效果。其它省市的命題在考點取舍上也是各有差異,如重慶卷有文學常識的考查,河北等省卷既有病句辨析的考查,又有表意是否明確的辨別,等于在病句辨析這一考點上出了二道試題。至于主觀型的語言運用試題幾乎是包羅萬象、異彩紛呈的:江西卷有節日或生日賀辭試題;河北等省卷有給條件寫請柬的語言表達試題;福建卷有對對子和給一則消息擬寫導語的題型;北京卷則將寫作性質的新聞評論納入語言運用的考查,可謂是主觀型語言試題的一個例外和創新,極具生活氣息、創新意識和哲理思辨色彩。
第三,覆蓋全面,注意地域。
雖然2005年各省市及全國統一命題的試卷題數都有一定的減少,但就所有試卷而言,命題的知識和能力的覆蓋面更廣,考點數量得到了從未有過的增加。至于每一個考點的具體考法,各省市和全國統一卷所考的側重點都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以極其普通的語音試題的考查為例,2005年16套語文試題除上海、福建及河南等省全國卷和四川等省全國卷以外,都有語音試題的考查,命題思路基本上是近十年考查重點和考查方式的延續。有的以“聲旁相同但字音不盡相同”的漢字為考查對象,有的以“形異但音同或音近”的字為考查對象的,有的以多音字為考查對象的,還有的則是以近音字為主要考查對象的。但今年總體上又具有三個新特點:①命題的地方性。考查對象多是方言中容易讀錯或不易讀準的漢字,如廣東卷中的“通緝”的“緝”、“豆萁”、“放蕩不羈”的“羈”和“犄角之勢”的“犄”的讀音的考查,又如重慶卷中的“抒懷”的“抒”與“酥糖”的“酥”的讀音辨別,就是分別針對廣東話讀音中聲母“j”與“q”不分,四川、重慶話中聲母“sh”與“s”不分而有意命設的。②選詞的易誤性。像浙江卷中出現的“飛鏢(biāo)”的“鏢”與“剽悍(biāo)”的“剽”的注音正誤的辨別,像天津卷中出現的“熨帖”的“熨”與“瑕不掩瑜”的“瑜”的讀音區別,江蘇卷中出現的“幕天席地”的“幕”與“驀然回首”的“驀”的讀音辨別,都是極易誤讀的。③設題的綜合性。各省市及全國統一試題在語音考查是都是將多種語音現象如多音現象、聲旁與字音相同相近或相異的現象、形異而音同的現象和形近而音異現象綜合在一起考查,適當提高了語音試題的考查難度,也表明了各地命題對語音考點的重視。
第四,貼近生活,形式多樣。
今年各省市命題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命題材料非常貼近現實生活。像福建卷第20題要求考生以主持人的身份依據所供材料把學校邀請回來演講的高明同學介紹給大家,像廣東卷第21題,要求考生用20個字概括2004年12月的一則關于SARS滅活疫苗研制成功的消息。這些試題非常貼近生活,充分體現了大語文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同一考點的命題形式則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河北等生卷第19題和浙江卷第23題,考查的都是關于禁毒主題的語言表達類試題,但命題形式則是大相徑庭的,前者是限定主題寫二句字數相等、結構一致、不少于7個字的話,以營造氣氛為目的;而后者則是給出一幅漫畫,要求考生根據漫畫的畫意設計一條廣告詞。
第五,梯度明顯,選拔性強。
今年大多數省市的命題都保持了難易比較分明、梯度比較明顯的態勢。僅就語言類試題而言,各省市的命題中選擇類客觀試題,盡管考點各有差異,風格各有特色,但就難易程度而言基本上是比較平和的,沒有出現偏題和怪題。比較而言,主觀型試題比客觀型試題的難度要高一點,即使同一考點的主觀型試題比客觀型試題的難度也要高。以天津卷和遼寧卷對語病的考查為例,盡管天津卷以客觀型試題的形式同時考查了語病這一考點中的病句辨別和句意是否明確等兩種語病問題,但其難度仍然不是太難的,因為各項的語病非常明顯。像A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所缺乏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一眼可以看出這是誤用否定副詞而導致字面意義與句子想要表達的意義相反;C項“山上的水寶貴,我們把它留給晚上來的人喝”,一眼就可以發現句中的“晚上來的人”是個歧義短語,因而導致整個句子的歧義;D項“幸福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對生活產生的種種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和評價”,很顯然,說“幸福是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和評價”是主賓意義搭配不當。這道客觀型語病試題,所考查的語病幾乎都是病句類型中最為常見的“病癥”,但作為主觀題型考查語病辨析及修改的遼寧卷第23題,其難度則要大得多,特別是所供語段中第⑦個病句--“一個是把我的黑眼圈兒能治好”,屬于多層狀語的排列語序問題,“把”字句動詞前不能加能愿動詞、副詞狀語,要加只能加在“把”字以前。這個主觀型的語病辨析與今年比較平和的客觀型的語病辨析相比,其難度則要大得多了。
由上述五個方面的命題特點可以清楚地看到,語言表達的命題指向,就是以大語文教育思想為宗旨,以新課標精神為指針,以能力考查為目的,以切近現實的選材為切入點,綜合考查語文學養、感悟能力和表達素質。所以說,積累語言、積淀學養、培養語感和加強表達訓練,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基本途徑。同時,由于未來幾年中分省命題的省份將更多,命題的地方性特色可能日趨明顯,因而在未來的高考復習中,既要遵循《考試大綱》的要求,又要注意研究今年本省市命題的地方特色和風格。既要注意諸如長短句互換、仿造句子、敬謙詞運用等考綱明確規定的傳統考點及題型的復習與訓練,又要注意諸如漫畫說明、廣告詞、請柬等實用文體的學習與訓練,尤其要注意將常用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滲透到語言表達考點中所出現的諸如概括文段大意,加寫消息導語,擬寫文段標題,或給消息寫評論等新出現的的語言測試題型。做到對口復習,提高提高效率。
此文已發表于《語文報》(高考版)
作 者:王吾堂
地 址:陜西楊凌高新中學
郵 編:712100
電 話:029-87087961(辦)87091906(宅)1399289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