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痹诋斀裆鐣畔⑷绯彼阌縼,如何閱讀、辨別、判斷、篩選、儲存,是現代人必具的基本能力。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可說是中學語文教學所擔負的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課程標準所說,它能溝通人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能溝通人與人的心靈,吸收人類精神文明的營養(yǎng);能發(fā)展人的語言,發(fā)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思維和審美的能力。閱讀離不開文本,也就是說離不開書。記得北京大學賀麟教授曾這樣說:“讀現代的書即所以與同時的人作精神上的溝通交談。讀古人的書即所以承受古圣先賢的精神遺產。讀書即可以享受或吸取學問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結晶。所以讀書實人類特有的神圣權利!痹鯓娱喿x,學生才能真正享受到這人類特有的神圣權利,飲瓊漿,吸醍醐,在閱讀中長見識、長能力、長智慧,健康地成長?老師指導他們學會閱讀、學會學習至關重要。
教師指導學生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須緊緊掌握兩個方面,一是對教材的鉆研,二是對學生的研究。后者姑且不談,單是深入鉆研教材、鉆研文本就是大學問。學生學語文,能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能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判斷、闡發(fā)、評價;能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體味精彩語言的表現力、生命力。學生學習中出現這樣的喜人境界,除了自己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外,相當程度歸功于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與文本的對話生動、多樣、深刻、獨特,指導學生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尹相如教授所著《實用文章分析法教程》就為此提供了極有實用價值的范本。尹教授從事中學、大學語文教學教研4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深知中學語文教師分析文章時遇到的種種困惑,理解他們有沖出千課一面、千文單一方法剖析的愿望。因而,潛心研究、親身實踐十數年,從中總結出一系列文章分析法。這本教程因語文教學需要、語文教學改革需要而誕生,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高度搭建了讀者與文本之間多向互動的閱讀結構,總結、提升以及獨創(chuàng)了多種多樣文章的分析方法。既對每種分析方法進行原理的闡述,又對使用方法作詳盡的說明。方法因文而異,思路開闊,角度不同,各有探究的重點,又佐以圖表說明,一目了然。該教程有厚實的實踐基礎,歷經18年的實踐與研究,并不斷修改、完善,在就讀的大學生與在職的中學語文教師中好評如潮。
這本教程尤為難得的是極具開放性,古今中外的文章浩瀚如大海,若不厭其煩地分析50篇、100篇,也只是“滄海一粟”。尹教授目中既有文,又高于文,“授之以法,以法帶文”,抓住一個“法”,可帶出一批文章。教程中有若于文例,讀者(學生和教師)可根據自己所閱讀的種種文章靈活運用,進行創(chuàng)造!胺ā迸c“法”之間并非截然隔絕,可滲透、融合,進行再創(chuàng)造。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文章分析法是打開文章之門的鑰匙,掌握了常見常用的鑰匙,進入文章大門,進而登堂入室,與作者對話,開展心靈交流,就會出現思想的碰撞,獨特的感悟,智慧的火花,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真正品嘗到讀書的快樂。
尹教授是我多年來崇敬的老師,他的力作《實用文章分析法教程》出版,我也分享到成功的快樂。這本力作必將獲得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必能促進語文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在欣喜之余,寫了上述一些話,以表由衷的祝賀。
(該書即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郵箱: xr19ax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