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岡羅田縣大河岸中學 胡行貴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校以“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為辦學宗旨,按照“以人為本,科研興校;分層施教,發展特長;整體優化,全面育人”的辦學思路,認真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初步形成了農村中學的辦學特色,取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受到上級行政部門的充分肯定,學校榮獲“湖北省教育科研興校試點示范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校本培訓模式實驗學校”、“黃岡市示范學校”等稱號。
根據教育要素的劃分,教育要素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物”,一類是“人”。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是通過研究“教師”和“學生”這兩種人來實現“興校”之目的的。
先說“教師”。原先我校教師身上普遍存在有幾種“氣”:對不斷變化的教育目標和不斷發展的教育手段,泄氣;對不近情理的教育教學管理檢查,忿氣;對種種色色的學生,霸氣。
面對這些現象,我們開展了“以教師為本”的科研,研究現狀,找出對策,其“校本培訓”經驗在省縣交流。第一點:談談泄氣。多媒體、電子備課室、校園局域網建起來了。如果只是擺在那里供人參觀或只開放,不培訓使用,面對花巨資買回的新家伙,不泄氣才怪呢!怎么辦?行政會研究后決定:先制定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人;接著有計劃地培訓、使用;最后制定目標,服務于教學。現在“校園網”天天有30分鐘節目,學生滿意;“備課室”試卷、課件等資源共享,老師滿意。
第二點:說說忿氣。過去教學獎罰是對稱的,學校不拿錢。比如說一個年級九個班,一至四名獎,六至九名對應罰。結果各科年年考縣前三名,年年有一半老師要挨罰,此“忿氣”之一;過去教學檢查,教案數節,作業數次,多多益善,少則受罰。其實,教過書的人都知道這里面有許多是“無用功”,盡管無用,看在“錢”的份上,你還不得不做,此“忿氣”之二。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怎么辦?改革。學校一切工作安排和管理制度應“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學教研風氣,只有這樣,才能穩步提高教育教學教研質量。我校的制度常變,常變常新,一年一個樣。現在,我們覺得在這方面搞點創新,冒點風險,值!
第三點:說說“霸氣”。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是“公辦”獨裁,一統天下。家長傷心:沒有選擇學校的權利,沒有選擇老師的權利,更沒有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誰也不敢對“封閉”、“補課”說個不字。學生更傷心:恐怕不是一句“叫人活潑不得”能夠概括的,因為輕則受挖苦諷刺辱罵,重則遭打。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學習研究新形勢,找出新對策:第一,增強服務意識,將一種優質的教育服務提供給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即將成為現實。
第二,增強平等意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古老的智慧仍在閃光;魏書生、于漪等一大批優秀教師極力倡導“平等”意識;許多先進文化的教育中實現了“平等”;甚至在動物的訓練中也要充分尊重動物。盡管目前我們不能完全做到平等,但我們正朝這一方向努力。我校規定教師進課堂有“一個基本要求”:尊重學生人格,承認個體差異;“三帶”: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在現代教育中,不懂得尊重學生人格,不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就不能算一個合格的教師。我們深深懂得:侮辱人格,精神折磨,體罰等不正當手段,不僅會熄滅學生求知創造的火花,甚至可能扼殺他們生存的愿望,學生需要的是民主的、科學的、平等的教育。
以上諸方面的改革,得益于四個研究課題的拉動。一是“利用電教設備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應用研究”,二是“普通中小學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三是物理“STS”研究,四是結合勞技教育培養山區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課題研究。
再說“學生”。學生是真的很苦:起不完的早,熬不盡的夜,補不完的課,做不盡的作業。有的學校甚至明確提出要一練坐功,坐得住;二練記功,死記硬背;三練寫功,背下來,還要寫得好。學生的休息、娛樂、鍛煉等時間被占領,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厭學情緒普遍存在,逃學現象時有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培養自信、獨立、健全的人呢?
為此,我們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切入點,提出了24字的工作方針;二是開展優化學法教法的系列課題研究。通過兩個方面努力,進一步規范了辦學行為,增強了教師素質,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素質得到了全面和諧的發展。
1、減負:24字“減負”工作方針是:控制時間,拓展空間(這八個字是說學生8個半至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一定要保證,學生的活動不能局限在一個教室里);強健體魄,暢通心理(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對各種負擔的承受能力);輕負高效,全局發展(學生 的身、心狀態調節好了,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才能培養出自信心強,有獨立性,身心健全的新人)。
2、新學法新教法:
學生個體是有差異的,我們不可能像工廠一樣生產出整齊劃一的產品,因而教學方法要適應有差異的學生個體。“因材施教”當然是最理想的,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不足以實現這一理想,但我們可以探尋各種教學方法逐步接近這一理想。
十六字教學法:各科在啟發式教學原則下,堅持運用“自學嘗試--引導點撥--訓練鞏固--歸納提高”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及其變式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這十六字教學法雖然已有年頭了,但與中央教科研所最近推廣的“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模式”大同小異。
異步教學法:黎世法教授的這種方法一旦遇上精明的老師,配上科學變化的座位安排,就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寫的這些。只要各級管理者在考慮學校問題時先考慮教師這些思想豐富的人,學校的工作就會興旺;只要各位教師在考慮教育教學諸方面的問題時,優先考慮學生這些鮮活的生命,教育教學就一定會碩果累累。我校年年中考和素質教育抽測所取得的優異成績以及高達98%的年鞏固率就是佐證。
2002。3。6
作者郵箱: hxg00716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