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理解魯迅思想中的“中國人的奴性”
學習挖掘文章語言的深層含義
教學難點:
逐層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法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縱橫九萬里;中國的歷史有著漫長而復雜的過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國王朝盛衰榮敗,多少帝王將相粉墨登場,厚重的史書演繹了他們一個又一個風流倜儻的故事,卻很少為普通而平凡的老百姓灑一把同情之淚,有的只是詩人們滿含辛酸的描述:“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薄氨樯砹_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倍鳛榻乃枷爰音斞赶壬粌H關注到了黎民百姓這一生存狀態(tài),更對這一狀態(tài)作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燈下漫筆》,走進魯迅思想深處。
二, 先請同學瀏覽全文,思考:魯迅首先關注到了哪一個生活現(xiàn)象?
1, 銀行鈔票停止兌現(xiàn)情況下,我折價兌換到現(xiàn)銀,覺得安心,喜歡。
-----------也就是說,我吃了虧,還安心,喜歡。
2, 也正是生活小事中的這份安心喜歡,驚醒了魯迅另一種思想:(同學朗讀)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
(1) 我們指誰?--------中國百姓
(2) 這一思想,正說出了中國百姓的什么特點?--------奴性
3, 那么,中國百姓的奴性有哪些表現(xiàn)呢?(找文本內容)
(1) 第5節(jié)研讀
A,百姓的表現(xiàn):亂離時,人︽牛馬←心悅誠服 為什么呢?
B,體味“究竟”一詞:百姓的感激之情。
(2) 第7節(jié)研讀
A, 亂:“中立”------被動,在戰(zhàn)爭中受人凌辱,無法左右他們的命運,“被殺”,希望有人當他牛馬。
B, 體會:“不敢”,下于牛馬,自己找草吃。
(3) 第8節(jié)研讀
A, 奴隸規(guī)則:皇恩浩蕩
B, 體會“較為顧及……無論……或者……總之……”詞語中表露出來的百姓的對“奴隸規(guī)則”的渴盼。
(4) 第9節(jié)研讀
A, 治:奴隸規(guī)則------萬姓臚歡
B, 品味奴隸規(guī)則的內容:愚民政策,不把百姓當人的政策。
三, 這就是中國的百姓,中國的歷史。
《孟子.滕文公》有言:“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敝袊纳鐣䲡r而處于封建統(tǒng)一政權“治”的統(tǒng)治下,時而處于群權紛爭的“亂”的情況下。對于這“一治一亂”不斷循環(huán)的歷史,一般是怎么理解的?
1,“歷史教科書”:咱們向來就很好。
2,愛排場的學者:發(fā)祥,發(fā)達,中興。
3,魯迅呢?
(1) 我們先跟魯迅一起讀幾本史書:《欽定二十四史》、《鑒略》、《歷代紀元編》
“三千余年古國古”的中華,歷來所鬧的就不過是這一個小玩藝 。
(2)“這一個小玩藝”指什么?--------中國人做了奴隸還喜歡
(3)于是,魯迅直截了當?shù)刂赋隽藲v史的實質:
亂-------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治-------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 魯迅對中國的歷史,中國的百姓作出了如此理性的剖析,那么,在這剖析中,我們感覺到他對百姓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同情,批判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1,再請同學瀏覽一下課文,思考:中國百姓爭過沒有?從文中哪句話看出來的?
----------“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 魯迅看到了人民的反抗。
(不是沒爭過,而是爭不到。)
所以,百姓做了奴隸還歡喜,是無可奈何,是受到了局限。-----理解了百姓的奴性。
2, 那么,造成百姓有這種奴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討論:A,“亂”的情況下,------------作亂人物
提示:是誰導致百姓命運不如牛馬的?
B,“治”的情況下,------------封建統(tǒng)治者
提示: “奴隸規(guī)則”看出統(tǒng)治者沒有給百姓以生存的權利、自由、人的價格。
3,那么,魯迅對這兩類人又是什么情感呢?
------------憤恨
魯迅,非真恨國人也,實恨國賊也!
五, 在中國的歷史中,中國百姓始終處于奴隸或下于奴隸的地位,那么,在魯迅寫這篇文章的“現(xiàn)在”,社會又處在怎樣的情形中?
1, 聯(lián)系時代背景:1925年,北洋軍閥統(tǒng)治末期,封建勢力壓迫,帝國主義蹂躪。--正是孟子所說的“亂”。
2, 在這種狀態(tài)下,中國社會上出現(xiàn)了怎樣的態(tài)度?
--A,復古
--B,百姓:遷、避
--總之:向往“治”,向往做奴隸。
3, 針對這一現(xiàn)象,魯迅又是什么態(tài)度?
--批判。他吶喊,要尋求出路。
六, 魯迅吶喊出了什么聲音?
1,請同學大聲朗讀課文最后兩節(jié),討論:第三樣時代是怎樣的?
--民主,自由,平等。
2,人的價格究竟是什么?
--人格、尊嚴、價值、地位、決定自己的命運。
七, 總結:
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魯迅先生所思考的命題,依然光鮮如昨。當我們回味這們先驅振聾發(fā)聵的話語時,我們的內心實在無法輕松!
如果魯迅還生活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掀開社會的表層,又該是怎樣的國民素質呢?這個時代的青年--我們,又該朝著什么方向去奮斗呢?
八、 作業(yè):
思考魯迅的“國民性”在今天社會的意義,寫一篇短文,談自己的感想。
板書:
燈下漫筆
生活小事:折價換銀 安心喜歡
亂:=牛馬 心悅誠服 作亂人物
歷史 奴 奴隸規(guī)則 皇恩浩蕩
治:奴隸規(guī)則 萬姓臚歡 封建統(tǒng)治者
同情 批判
現(xiàn)在 人 第三樣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