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祥棟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課外閱讀量作了具體的規定,這就把學生課外閱讀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然而學生閱讀能力的水平并不讓人樂觀,為此,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十分有必要。讀書是語文學習的一種很好的方法,教會了學生讀書也就教會了學生對語文的自主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的讀書水平亟待提高,于是嘗試教給學生一種四步讀書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 讀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對于喜歡讀書的學生當然是先睹為快,然而由于小學生識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對文章中的每一個字都能認識,這就需要首先掃除文字障礙。而要解決文字障礙,可以求教于老師、同學,也可以借助于工具書。我們常說:字典是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小學生在低年級就已經學習了漢語拼音,又學習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完全可以通過字典來掃除文字障礙。因此,對于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利用工具書既可以讀通課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時,了解一下字意,為下一步讀懂課文做一下鋪墊。待每一個生字都已經被你克服,你不僅讀通了文章,同時,還增大了識字量,為以后進行課外閱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步克服了學生在讀書中抄近路,想偷懶的做法,那種在讀書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況得到了控制。
二、 讀熟
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為寫作積累素材。由于小學生的讀書能力有限,很難做到讀一遍文章就可以讀準確,因此,在讀通課文之后,必須趁熱打鐵把文章讀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遺忘。根據心理學中有關記憶規律的原則:及時的復習是克服遺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掃除文字障礙之后,多讀幾遍達到能夠熟練地朗讀,做到一字不錯,可以保證在以后能準確運用。在這一環節中還可以鼓勵學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詞佳句,擴大自己寫作詞匯的積累,以備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
通過這一讀書步驟的要求,學生讀書養成了習慣,變得愿讀書、愛讀書,這樣,在大量讀書中,學生積累了很多的東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讀懂
在前面兩步讀的基礎上,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的語感,對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如果能進一步地展開閱讀,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個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進而體會文章思想,達到真正讀懂文章。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大量閱讀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就形成了較強的語感。這樣,必然會伴隨著學生讀書量的增大而讓讀書變得輕松,讀書的興趣也就會越來越高,理解能力也會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讀懂了文章的基礎上,再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學生既進行了小練筆,提高了寫作能力,又進一步擴大了語言的積累,充分起到了課外閱讀的作用。
在這一步中,學生對課文和外來讀物都能正確斷句,以前那種死記硬背性的讀書方法得到了改變,通常所說的讀破句子的現象明顯減少。
四、 讀美
讀美,即美讀,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讀。當學生對文章的內容能夠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認識。這時,要求能夠有感情地把文章讀出來,也就完成了學生自己對文章的再創造。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就告訴我們對于同一篇文章來說,每個人的理解可能不同。當你能夠把自己對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完整地表達出來的時候,也就真正地學會了這篇文章。這時再進一步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大膽對文章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又可以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同時,強化個性,使之逐步形成獨立寫作的能力。
這一步的讀書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學生讀書習慣得到加強,同時,那種和尚念經式的讀書已蕩然無存,代之以充滿感情的優美朗讀。
通過四步讀書法的指導,我們班學生的讀書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學生的讀書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在教學中我又不失時機的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競賽和類似的活動,學生讀書的勁頭更加高漲,課本中的很多課文學生都能熟練背誦,還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作者郵箱: songxd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