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吳江師范學校 盛麗梅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了中學語文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其中,說話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語文教育的起點和基礎。2000年秋季開始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專門開設了口語交際單元,主要培養學生的日常口語交際能力,學習即興發言、演講、交談、采訪、討論、表演(對白)、辯論等幾種口語樣式,掌握必要的口語交際技能。由此可見,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何等重要。如何順應時代發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創設適合口語交際的大環境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勵學生大膽交流。
課堂上,學生往往很少說話,自由發言姑且不說,就連指名學生回答問題,學生或張口結舌,或辭不達意,或一言不發。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準備不足考慮不周而無話可說,有的是因為害羞、害怕,有的是因為沒有興趣,無所謂等。這就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放下架子與學生一起聊天、交談,激勵學生敢于說話,善于交流。這使人想起了臺灣作家三毛講的故事。她在國外聽一位教師講英語課,這位洋教頭把講桌設在課堂中間,學生環繞在她周圍,師生像聊家常一樣對話。面對一個問題,師生、學生之間自由發表意見,爭論。在那樣的氛圍下,每個學生都開動思維機器,在尋求問題答案中充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筆者認為,這種開放的講臺不一定適合所有課堂教學,但對口語交際課卻是十分可行的。
2.建立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形成民主、平等、開放的班級新秩序。
入校學生有種種差異,諸如城鄉差異,家境差異,學習程度的差異,語言表達的差異等。而在這幾方面自感處于劣勢的學生,當他們在課堂上,面對讓自己“自慚形穢”的同學時,常常不敢啟齒。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平衡,讓優越的同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讓自卑的同學看到自己的長處,讓學生養成合作學習、討論問題的習慣。在師生交流,特別是同學之間交流時,不要諷刺挖苦,不要譏笑起哄,要在公正、科學的基礎上對師生說話、交流的內容進行補充或修正,從而使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促進。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指導作用
口語交際活動總是由說話者和聽話者雙方的活動構成,教師的指導工作應同時兼顧聽和說雙方。只要不是教師擔任說話者,教師就必須以聽者的身份出現,與學生一起參與聽話訓練,用自己的集中注意力聽話、迅速做好記錄、及時做出反應,以自己良好的表現給學生以示范,這是最好的指導教育。同時,教師應認真觀察說和聽的雙邊活動,尤其是注意巡視學生的聽說情況:如果說話者的語速偏快或偏慢,聲音偏低或偏高,姿態表情不自然等,教師應以恰當的方式及時指出,讓學生相應作出調整。教師擔任說話者,應努力在口語規范化和口語表達技巧上充分發揮示范作用。
教師的說主要表現在課堂語言上。教師就是要用自身的語言形象,詮釋、證明祖國語言的準確與優美,激發學生學習和掌握祖國語言的熱情。課堂上,教師聲情并茂、生動優美、富于表現力的教學語言,對提高學生說話能力可直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正如韋志成先生在《語文教師的語言美》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或明快與含蓄,或豪放與柔婉,或莊嚴與詼諧,或簡練與繁豐,或平實與絢麗,教師一抖風采,給學生作出鮮活的示范。”因此,欲提高學生“說”的水平,教師一定要為人師表,躬親垂范。
此外,作為教師還應該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在聽說教學活動中實行合理有序的師生角色互換。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情境口語交際練習,對于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熱情,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水平大有益處。
三、提煉可說的話題強化學生說話
師范學生心理素質正處于特殊的敏感與矛盾時期,一方面渴求他人的了解,盼望與人溝通,希望能有登臺發表意見、展示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面,又有怕人笑話、擔心出丑的自卑心理和等待別人先發言的從眾心理,以致在口語訓練之初,往往會出現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啟而不發的局面。此時,教師應選擇一些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觸頻率高的話題進行訓練。比如:①是分數重要還是能力重要?②爸爸、媽媽的嘮叨,對你的學習與做人有哪些影響?③被班主任或同學誤解時,該如何向他們澄清?等等,使他們有話可說。
社會熱點是人們關心的話題,作為教師更應該按照大綱的要求,抓住社會熱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互助精神,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如:針對西部大開發可選擇以下話題:①為什么要進行西部大開發?②西部落后的原因除地理條件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③西部大開發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針對美英聯軍攻打伊拉克可選擇以下話題:①你如何來看待這場戰爭?②如果請你給美國總統布什寫一封信,你最想對他說的一句話是什么?③你想對伊拉克人民說些什么?針對我國運動員在雅典奧運會上的杰出表現,可選下列話題:①當看到中國奧運健兒站在最高領獎臺上時,你最想和他們說的一句話是什么?②從中國奧運健兒的身上,你學到些什么?③在他們所取得的成績背后,你看到了什么?作為學生,你該如何來向他們學習?
選好話題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話題選擇恰當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可將學生分成小組,采用自由討論、專題演講、短劇表演、小組交流及專題辯論等形式,由師生共同參與評議。并在每次訓練后,及時進行總結,獎勵優勝者,只要學生能談點看法,即便是不很成熟,也應給予鼓勵,以此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口語交際訓練。
總之,口語表達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必須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運用恰當的表達技巧,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筆者相信:只要每個教師腳踏實地,積極探索,多層次、多方面地強化訓練,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培養出“能言善辯,侃侃而談”的學生將指日可待。
2004年9月
作者郵箱: yjr7191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