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以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lǐng)前文,前半部分介紹了聞先生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刻畫了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學術(shù)、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敬業(yè)精神,著力表現(xiàn)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精神,體現(xiàn)了聞先生“學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選取參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的演說三件事作為例證,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兩部分互為補充,使得聞一多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躍然紙上。而聞一多這個卓越的學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現(xiàn)出來,足見其選材的精當,結(jié)構(gòu)的嚴謹。
學情分析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于課堂,立足于課本。精讀課的教學,教師要根據(jù)課的特點,重視“文本細讀”,要注意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略讀課的教學,教師要放手,讓學生根據(jù)精讀課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充分利用好導(dǎo)讀和預(yù)習提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生動形象的詞句以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
2、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與選材的特色與精妙。
3、理解文章于敘述之中寓以精辟的抒情議論的技法。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體會抒情、議論、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用心領(lǐng)會聞一多先生刻苦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革命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愛民熱忱及其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風,在感受偉人革命斗爭風采的同時,也從中接受啟迪,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yǎng)頑強堅韌、無私畏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領(lǐng)會過渡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的方法,體會抒情、議論、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dǎo)入
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jīng)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這段話高度贊揚了誰?明確:聞一多。表現(xiàn)了他怎么樣的精神品質(zhì)?明確:具有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文中就充分表現(xiàn)了這一點。(板書課題)
二、認識聞一多
1、聞一多(1899-1946) 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shù)學院學習,后來研究文學。1925年回國,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詩集有《紅燭》《死水》,表現(xiàn)出深沉的愛國激情。1943年后,目睹蔣介石反動政府的腐敗,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一二一”慘案發(fā)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最后獻出寶貴的生命。集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稱其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2、臧克家(1905-2004 ),山東諸城人,現(xiàn)代著名詩人。從小在農(nóng)村中生活,比較了解農(nóng)民的悲慘遭遇。1923年入山東第一師范學習。1926年入武漢中央軍校學習,并參加北伐。大革命失敗后,逃往東北。1930年考入山東大學,幸得聞一多先生教誨、幫助。1932年發(fā)表新詩,并連續(xù)出版詩集《烙印》、《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等。抗戰(zhàn)勝利后在上海主編《文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作。歷任人民出版社編審、作協(xié)書記、《詩刊》主編等職。主要作品還有《有的人》《老哥哥》等。
3、聞一多與臧克家的師生佳話。
三、走近聞一多
1、明確學習目標
2、初讀課文,檢查預(yù)習情況。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
2.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言論和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3.由此來看,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銜接起來的?有何作用?
兩部分之間用了七、八、九三個段落過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結(jié),第八、九段開啟下文。這樣連綴緊密,脈絡(luò)清楚,過渡自然,把兩個方面的情況簡明地并列提出,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五、學習第一部分
1、作為學者的聞一多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2、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三部著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
3、作者選取的這三件事,選擇的角度是什么?詳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寫作《唐詩雜論》是從“做”了再“說”這個角度選材的;其它兩個事例是從“做”了也不一定“說”角度選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詳寫,后兩件事略寫。
4、“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起什么作用?
領(lǐng)起全段,表現(xiàn)聞一多“做”的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5、“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是什么意思?
“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從20年代末起,轉(zhuǎn)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6、“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什么意思?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指尋找使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聞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目的在于救國。
7、“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一句,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鉆探”?
這是比喻,更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的刻苦鉆研精神。
8、解釋:望聞問切
中醫(yī)診斷疾病的方法。望診是第一步。
望:觀察病人的顏色、舌苔、表情、發(fā)育情況等;
聞:聽和嗅,即聽病人的說話聲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氣味;
問:詢問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癥狀、以前所患過的病等;
切:用手診脈或按腹部診察有沒有病塊等
9、“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這一句該怎樣理解?
“望聞問切”是擬人,把我們的民族比成一個病人。意思是聞一多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10、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這句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應(yīng)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卻樂在其中,全力進行學術(shù)研究。
“它”指深夜燈火。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聞一多詩《靜夜》,表現(xiàn)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guān)切。
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現(xiàn)聞先生深夜?jié)撔难芯康拟蛔赃m,與“大開光明之路”一脈相承。
11、“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fā)零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jié),表現(xiàn)了聞先生什么精神?
表現(xiàn)他治學的刻苦。
12、解釋: 群蟻排衙
衙(yá),衙門。舊時官署陳設(shè)儀仗,屬吏依次參謁長官,叫排衙。
群蟻排衙,指許許多多的螞蟻排列成行。
表現(xiàn)聞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他的以十萬百萬字計的手稿,都是密密麻麻寫得工工整整的蠅頭小楷,好像群蟻排衙。
13、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這句該怎樣理解?
“潛心貫注”“心會神凝”““何妨一下樓”意思一致,都是說聞一多研究極其用功,用心極專極深,別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14、5、6兩段起什么作用?
小結(jié)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而且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15、這部分的“說”有哪幾種含義?
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者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
有吹噓、自詡的意思。
這部分的沒有“說”主要是贊揚聞一多先生的實干精神和謙虛美德。
六、學習第二部分
1、作為民主戰(zhàn)士的聞一多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說了就做,言行一致
2、課文記敘了作為革命者的聞一多的哪三件事?
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
七、總結(jié)
1、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作者為什么只選取這六件事?
聞先生一生經(jīng)歷復(fù)雜,著作等身,可以記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從大量材料中選取了這六件事,可見作者所選材料,講究典型性,以少勝多。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xiàn);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單這六件事就已經(jīng)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xiàn)出來了。
2、聞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變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shù),取得累累碩果。 鍥而不舍,瀝盡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運動,做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青年運動的領(lǐng)導(dǎo)人。 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變化: 從學者到斗士
共同點: 言行一致 始終如一
變化原因:對社會認識的變化
3、從中看出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把這兩方面結(jié)合起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學嚴謹、成就卓越的學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戰(zhàn)士。
4、這篇文章在敘述中運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寫?并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還有細節(jié)描寫
都能起到具體再現(xiàn)聞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5、小結(jié)
本文以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lǐng)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紹了聞先生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刻畫了聞一多先生前期潛心學術(shù),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敬業(yè)精神,著力表現(xiàn)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精神,體現(xiàn)了聞先生“學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選取起草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為例證,表現(xiàn)了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兩部分互為補充,使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躍然紙上。
6、主旨
本文記敘了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的說做事跡,表現(xiàn)聞一多先生說做統(tǒng)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贊揚了他為國家、為民族、為民主的獻身精神。
7、文章標題為什么取“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與眾不同。作為卓越學者的他是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xiàn)他謙虛美德和實干精神、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作為革命家的他是說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現(xiàn)他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文章從說和做兩個方面,高度贊揚了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8、文章在語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對表達文章的主題起什么作用?
這篇文章雖是以記敘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語言含有詩意,字詞凝練,句式整齊,音調(diào)鏗鏘,感情濃烈,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感情如沖開閘門的潮水洶涌澎湃,一瀉千里,傾瀉出對聞’英勇精神的高度欽佩與贊揚。對聞’人格的藝術(shù)概括,句式短促,音調(diào)高亢,節(jié)奏分明,言深意賅。
9、寫作手法
找出文中議論的句子,并分析對課文結(jié)構(gòu)所起的作用。
A夾敘夾議作用: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嚴謹,而且形成了一種旋律,一種氣勢,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B記敘與描寫相結(jié)合:這篇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人物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外貌有許多具體描寫。這些描寫都能起到具體再現(xiàn)聞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歷歷在目,觸手可及,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作者在記敘和描寫中帶上了自己對聞一多怎樣的情感?
敘述、描寫抒情化。作者帶著對恩師的敬佩之情和對好友的贊美之情寫作,能把平常的句子變得不平常。
C遣詞造句
侯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