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學習通過表情、行動、心理、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
學習難點: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學習方 法:對話法、研究 法
課時:3
一、預學檢測
1、小說的三要素是( )( )( )
2、故事情節分為幾部分?( )( )( )( )( )( )
給加點字注音。
拮據 棧橋 襤褸 闊綽
煞白 流氓 狼狽 牡蠣
3、解釋下面的詞語。
拮據
襤褸
十拿九穩
與日俱增
鄭重其事
狼狽不堪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莫泊桑,19世紀后半葉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在母親和一位中學教師的教導、 鼓勵下,很早就開始學習寫作。18 70年中學畢業以后,到巴黎學法律。不久普法戰爭爆發,應征入伍。戰后長期在海軍部和教育部當小職 員。莫泊渠先后結識了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福樓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國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等人,得到 他們的指導幫助。1 879年,他發表了第一部小、說《羊脂球》,立即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后,他共寫了20O多篇中短篇小說、六部長篇小說、三本游記,以及許多文學、政治和時事評論。 莫泊桑生活在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第三共和國時代。面對風起云涌的階級斗爭,他一方面看到了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進一步認識了資本主義壯麗面上的裂紋,加深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并在作品中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日 益腐化的現象。莫泊桑獲得了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名。他和美國的歐亨利,俄國的契訶夫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他多次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熱情歌頌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鞭答資產階級的怯懦與自私,留下了《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龍老爹》等名篇傳世。他還大量地以城市中小資產階級的生活為題材,披露那些人極力向上層社會鉆營的丑態,諷刺他們庸俗而可悲的虛榮心,如《項鏈》《騎馬》《繩子的 故事》等。《我的叔叔于勒》也屬于這類作品。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思考以下問題:
1.小說一開始便寫“我”家拮據的生活環境,其目的是什么?
2. 于勒的第二封信,被菲利普一家視為“福音書”,這封信在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3 .于勒一生中的經濟情況有三大 變化,菲利普夫婦一家對于勒的態度也有三次變化,而菲利普夫婦也有始終不變的方面,請概括菲利普夫婦不變的方面。
4.在給于勒10個銅子小費這件事上,“我”和“母親”有不同的表現,試作簡要評論。
5.“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圣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文章結尾有什么時刻含義?
劉維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