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漢南一中 劉希 郵編:430090
最近有一則消息頻頻見于報端:某中學給學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給父母親洗一次腳。近日又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某地一位初三學生給一報社寫信,反映3月1日班主任給他們留了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給父母洗一次腳。雖然學校建立了一系列考核措施,但最終能做到的學生只有四五個。該校布置這道作業的目的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宣傳“孝道”。
誠然讓平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們給父母們洗一次腳,讓他們體會一下父母的艱辛,盡一下孝道,想出這一點子的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用心也是良苦的。第一次出這道題的老師是很有創意的,但是如果這所學校出了之后,那所學校也出一道這樣的家庭作業,緊跟著其他的學校也紛紛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那么就有了一種追風之嫌了。
況且,從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來看,效果并不好,這就有違于我們出題的初衷了,變成了老師的一廂情愿。通過調查得知,很多學生沒能完成這道家庭作業的原因是覺得難為情,因為以前從未做過類似的事,并不是不想盡“孝道”。再說如果有的學生迫于老師的壓力而不得不去完成這道作業,你能說他們給父母親洗一次腳就盡“孝道”了嗎?而且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并不是一定要通過給父母洗腳才能實現的,我們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進行教育。
其實讓學生給父母親洗腳也是一種德育教育的方式,如果這個也讓學生給父母洗腳,那個也讓學生給父母洗腳,那么我們的德育教育就完全成了一種形式,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因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還應該是我們的課堂,我們每一位老師應將德育教育貫徹到課堂教學當中,這樣才能有切實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