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臺前縣第一中學 張福強
在教學中,尤其古代文學,我們常常遇到一些詞語和文化常識令人很費解。如,秦朝百姓叫黔首、黎民。杜甫詩中“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其中“青春”作“春天”講。司春之神叫青帝,太子所居東宮叫青宮,秋天稱之為商秋、商素,秋風叫商風,又叫金風,另有一些建筑、方位的名稱等等。實際上這些問題應從中國的五行觀念說起。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甲上街買物品,路遇乙。乙問甲:“去做什么?”甲說:“去買東西!币覒虻溃骸盀楹尾毁I南北?”甲道:“東為木,西為金,南為火,北為水。金木可以用籃子盛,而水火又怎能買來盛?故說買東西!睆倪@里可以看出五行思維是以社會為對象的唯物論,這種觀念是中國最初的哲學思維,反映了人類對社會的樸素認識。而五行的象征意義及諸事物的對應關系,則廣泛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就五字文化來說,五字文化包羅萬象:天有五星長明,地有五行克生,君有五帝為神,人有五倫之親,品有五德相形,師有五經之訓,食有五谷豐登,山有五岳盛名,水有五湖之分,位有五方之說,……現列舉部分如下: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色 青 赤 黃 白 黑
五時 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獸 蒼龍 朱雀 黃龍 白虎 玄武
五音 角 只 宮 商 羽
五金 鉛 銅 金 銀 鐵
五帝 太昊 炎帝 黃帝 少昊 顓頊
從五行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古人樸素的地理知識,東方氣候適宜,雨水充足,草木茂盛,故以木主之。西方礦藏豐富,故以金主之。中部土地廣闊,故屬土。北方其時為冬,氣起曰寒,寒生水,故以水主之。南方氣候炎熱,故以火主之。
由于東方草木茂盛,充滿生機和活力,對應色為青,對應五時之春,故青春連用代指春天。春天充滿生機和活力,正如年輕人,故又青春指代青年時期。司春之神叫青帝。太子所居東宮叫青宮。
五時之中秋,對應五行之金,對應五音之商,故又稱秋為商秋、金秋、商素,秋風叫商風,又叫金風。秋天萬物凋零,一片蕭殺之景,睹之令人傷感。故音樂中商歌為悲涼低音的歌。秋天的蕭殺,萬物的凋零,使上天充滿兇殺之氣,故古人便在秋天處決犯人。
五行觀念后又被陰陽家鄒衍演化成“五德始終說”,在鄒子的學說中,自然季節的轉移,依著相生的路線:木→火→土→金→水,社會政權的興廢,依著相克的路線:土→木→金→火→水。按鄒子的說法,黃帝屬土德(這也是“黃帝”之名的起因,五色中“黃”對應五行中“土”),故夏禹以木代之(木能夠勝土)。商朝滅夏,則以金代木。周滅商,又以火代金。依次類推代周的朝代應為水德,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崇尚水德,水對應五色之黑色,故一切器物皆用黑色,百姓用黑布裹頭,所以叫黔首,又叫黎民(“黔”“黎”皆黑色)。清朝之所以以“清”為國號,因前朝明朝屬火德,取水能滅火之意。另女人是禍水的說法也可能來自于此。據〈〈飛燕外傳〉〉記載,漢代趙飛燕有妹名合德,長得極其美麗,被漢成帝召入宮,有人斷言:“此禍水也,滅火必矣!”這里所言之“火”,就是漢王朝(漢王朝屬火德)。
在建筑方面,五行思想也有明顯的反映。古城南門對應五獸中的朱雀,故稱之為朱雀門。北門對應玄武,故稱之為玄武門。房屋南面的窗戶,也因之稱之為朱雀牅。皇宮的宮墻,殿柱用紅色,紅屬火,屬光明正大。屋頂用黃色,黃屬土、屬方位中。皇帝必居中。藏書的文淵閣,用黑瓦黑墻,黑為水可克火。天安門至端們不栽樹,意為南方屬火。
古人認為每個人都有生辰八字,這八個字在五行中各有所屬,占算家依此推斷一個人的吉兇禍福、命運前途等。如果一個人八字五行具全,就大吉大利。如果五行卻一,就要補救,如魯迅小說〈〈故鄉〉〉中的閏土,便五行卻土,用名字補救。了解這些知識,可以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理性層面上記住這些知識。
作者郵箱: lemon711012@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