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青春熱線咨詢員林欣是北京一所中學的心理老師。從寒假起,她就接到了高三學生訴說考試焦慮的熱線電話。開學不久,又接手了很多高三應屆生的咨詢個案。讓她深有感觸的是,從表面上看,是學生的情緒出現了問題,但深入了解就會發現,考試焦慮絕不僅僅意味著學生對一場考試的緊張,它背后折射出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反映出家長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成就。在面臨關鍵性的選擇時,孩子更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幫助。
又一屆高三學生在準備高考最后的沖刺。看著一張張原本天真的臉一天天變得凝重,作為心理老師的我不禁也產生了新的擔心:有多少孩子將把生命中的種種苦澀和厚望寄托在這一搏中?又有多少孩子將不堪負重,早早地落入焦慮的陷阱?
這里是我和幾個高三學生的咨詢對話,但從他們身上可以折射出高三學生中存在的種種壓力。
為了報恩和還愿
一個女孩背著書包走進了咨詢室,她有點靦腆地說:“我不打算咨詢,就想聊聊。”
女孩在這次模擬考試中語文考砸了。班里兩人沒及格,她是其中之一。她的語文成績從來沒有這么糟過,而且今天下午就要講評試卷,肯定要挨批。
我問她現在的總體成績如何,她說按從前的成績應該是“一類重點”,如果發揮不好就可能是“普通高校”。
“總體水平還不錯呀!”
“可我一到重要的、要排名的考試就發揮不好。”
“為什么?”
“可能是重視過分了吧!我有個同學,重要的考試總是能發揮好,可能就是因為她不那么在乎。”
“你好像挺心重的。”
女孩點點頭,又問了幾句關于專業選擇的問題。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哭了起來。
“我真怕對不起家人……”
“爸爸媽媽給你很大的壓力,是嗎?”
“我沒有爸爸了,他已經去世兩年多了……”女孩的聲音嗚咽了,我的心不禁一震。“后來,媽媽對我特別關心,我的班主任對我也十分照顧,爸爸去世的事她一直幫我保密。要是考不上‘重點’,太對不起他們了!”
“她們對你的好讓你感到了壓力。”我足已感受到女孩心里的沉重。高考對她已經不只是一場考試,還意味著報恩和還愿。
“壓力很大!去年12月份的那次考試沒考好,我就和媽媽吵了一架。我說,我全是為了你們學的,我太累了!從那以后,媽媽竟然再也不過問我的成績……”
女孩的聲音越來越苦澀:“很多時候,我都不想活了,在高考之前死了算了……去年非典,我根本就不怕,我覺得是一個機會……”
女孩說不下去了,她將臉埋在雙手里,肩膀劇烈抖動。我也非常難過,把手放在女孩的肩上,讓女孩痛痛快快哭了一場。
過了一會兒,哭泣漸漸平息。
“如果爸爸在天有靈,現在他會怎么說呢?”我輕輕地問。
“肯定不會批評我,他以前對我的分數沒什么要求。”女孩肯定地回答。
“如果分數和快樂相比,爸爸會選擇哪個?”
“快樂。”女孩的眼淚又流了下來。“爸爸是個特別豁達的人,從不給我施加壓力……可我身邊和我差不多人的都有進步,只有我落后了。”
“但目前你的壓力也比他們大呀!”
“很多人都夸我堅強,可實際上我挺軟弱的,總是一個人悄悄地哭。高考不管你有什么客觀原因,只看成績。爸爸生病欠了一大筆錢,如果考不好,我就沒有出路了。”
看來女孩的壓力還有一部分是對前途的擔心,而這擔心她顯然是不能和媽媽提起的,只有一個人默默承受:“我媽就喜歡用我的成績和別人比。雖然那次吵架后,她不再說了,但我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上次考試,她還說樓里一個普通中學的女孩考得比我還好……”
女孩很敏感,她能從媽媽的話中聽出失望,而這失望如刀子般刺痛著女孩的心,讓她不斷譴責自己,看不到成就。我必須提醒她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媽媽的比較是不公平的,因為其他同學并沒有經歷和你一樣的事,也沒有承受你這樣的壓力。”
我的話似乎給了她一點鼓勵,她說:“其實我初中時學習挺好的,總是第一。后來從一個普通中學考到了這里,家人特別高興。上高中后,我的成績也算中上等。有時候,想想原來和我差不多的初中同學,成績確實不如我,也覺得挺自信的。”女孩的臉上泛起了羞澀的笑容。
“是啊,經歷了這么多考試,還能保持這么好的成績,你不覺得自己很棒嗎?”
女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說:“但要考不好,10年的書不就白讀了?”
“10年的辛苦難道僅僅是為了高考嗎?你所有的付出不會白白過去,就像你所有的經歷。當你的同齡人還在和家人爭執、討厭家人的時候,你已經了解到親情的可貴。知道有些東西是金錢、權力、分數換不到的。這不就是一種可貴的成長嗎?與這些相比,分數又算得了什么?”
女孩的眼淚又落了下來,但我知道她心頭的重負正在一點點松動瓦解。
“如果爸爸在天有靈,看到自己的女兒這么善良、勤奮、聰明,一定會為你自豪的。”
女孩再次埋下頭啜泣起來。當她再次抬起頭的時候,眉心已不再那么沉重。
“老師,我是不是太愛鉆牛角尖了?”
“人的壓力太大時,視野就會狹窄,就像被一塊黑布蒙上了眼睛。實際上黑布之外仍然海闊天空,一片光明。”
“那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呢?”
“不能簡單地這么說,誰都有鉆牛角尖的時候。但一切總會過去。就像想自殺的人,如果能再想幾分鐘,可能絕大多數人就不會自殺了。”
“是啊,自殺太可怕了,有個小女孩跳樓沒死,癱瘓了,更難受。我姑姑的婆婆也自殺過,我姑姑對她特別好,所以這件事讓姑姑特有壓力,因為別人可能會認為是婆媳不和。”
女孩暢快地說道。她似乎已經忘了自己說過“不想活了”的話。她的“死”也同樣會給媽媽帶來無盡的悲傷啊!
“就因為我們在世上有著那么多的聯系,所以一個人的生命其實不只是屬于你自己,還屬于愛你的人。”
“那父母把我養大,我不能實現他們的心愿,是不是就對不起他們?”女孩的問題已進入核心。“父母是專為了實現自己的心愿而把你養大的嗎?把你養大和實現他們的心愿是兩回事。有時候父母的心愿也不見得客觀,所以要學會分辨。現在是你要考大學,而不是你媽媽要考大學,許多事情還要你自己來選擇和處理。”
女孩走的時候,已經變得開朗而健談了,她說自己也想當一名心理老師,幫助那些面對困難的人走出陰霾。
高三的最后時刻,許多人的情緒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宣泄。在做這個個案的時候,我也忍不住落淚了。這個女孩的善良,和她對父親的情感感動著我。尤其是她面對高考的絕望,讓我的心受到震撼。
作為一個孩子,她已經承受了過多的悲傷,而她依然堅強地支撐著,等待高考的考驗。我不知道這樣的孩子在我們身邊有多少,但我真的從內心里欽佩他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陪伴他們,走過人生的這個關口。
高考讓我想做救世主
進來的高個子男孩看起來有點拘謹。他在我面前的椅子上斜坐下,側臉對著我,我們的交談就這樣開始了。
男孩說自己這次的考試比上次低了三四十分,所以很擔心將來的高考成績。
“下降了這么多,有什么特殊原因嗎?”
“因為我放假的時候沒好好復習,放松了一段。現在離高考沒多長時間了,我怕自己緊張不起來。”
“可我看你現在已經很緊張了。”
男孩笑了笑:“但我復習的時候卻總想著玩,我怕到最后一天我才著急,那就來不及了。”
“那你平時的成績如何?”“在年級20名吧。”
“相當不錯啊!”我不禁感嘆:又是一個“好”學生。多年的咨詢經驗使我感到,那些學習好的同學往往存在著更多的成績困惑。他們永遠在抱怨、自責著自己不能更好、最好。從男孩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決不是謙虛,他的確不認為自己優秀:“我的成績不穩定。”
“你現在排名如何?”“五六十名吧。”
他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相當不錯的中學,全年級有500多名學生,他在五六十名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他在妄自菲薄,如果他了解自己的客觀位置,就不會這么悲觀了。
“你是理科班的,我們來畫個圖。”
我在紙上畫了一條線段:“假設這是你們年級的所有同學,一共500人。”
“還有100個文科生。”他補充到。
“好吧,就算是400人,現在告訴我你的位置在哪里?”
男孩用筆熟練地做了幾個二等分,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現在告訴我,你是在前面,還是在后面?”
看著自己后面長長的隊伍,男孩猶豫了一下:“前面。”
“你有什么想法?”“……我以前沒有這樣比較過自己,我成績應當還算不錯……其實我挺喜歡理科的,做題時經常有成功的感覺。”男孩的表情放松了。
“做題對你來說是一種享受,說明你學習得心應手。”
“可我有時候總想玩,學不進去,玩了之后就特后悔,覺得浪費時間。”
“真是這樣嗎?你又不是機器,放松是應該的,真正浪費時間的是你內心的掙扎,你的自責讓你既沒玩好,也沒學習好。”
“對,就是這樣的。”男孩被點中了要害,笑了。
“也許你認為,好學生就應該每天像定了點的鬧鐘一樣按部就班地學習,不知疲倦,而且你可能也認為,比你學習好的同學都是這么干的。”“是。”男孩點頭。
“但實際上,許多同學并不是死讀書,人的情緒、注意力等等就像潮汐一樣,有起有落,不可能總是保持在最高峰,也不可能總是處在最低谷。高峰的時候情緒振奮,低谷的時候不想學習這都是正常的。只要能夠順其自然,你會很快進入狀態。”
“我會不會到高考了還沒到高峰呢?”
“那么,你有沒有在重要考試前不復習、放松玩的經驗呢?”
男孩想了想,“沒有,我考試前兩天的復習效率總是特別高。”
“那你覺得高考對你重要嗎?”“非常重要。”
“在那么重要的考試面前,你覺得你會不如平時嗎?”
“……應該不會。”
“人在面對緊張事件的時候總會有自己的應激反應,這種反應會將你的體力和智慧都調動到最高點。你有很好的基礎,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男孩點頭表示同意。“你的家人對你的成績有什么要求嗎?”我想了解一下他的高期待中是否有家人的成分。“還行……”男孩說,“我家庭條件不好,整個家族里面就我學習還不錯,我表姐和表弟都很早就工作了。我希望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將來就可以幫助他們倆……”
“怎樣幫他們?”“給他們買套房,或給他們些錢……”
男孩的善良和單純讓我想起以前的大家族,而他就像是其中肩負重任的長子、長孫。
“我好像看到了一位救世主哇!”我不禁揶揄道。
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應該承擔起家族的責任。”
“那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假設:如果你的表弟或表姐有一天比你過得好了,很慷慨地為你買了一棟大房子,你會不會很高興地去住?并且很感謝他們?”他把人的關系看得太簡單,我希望能提醒他。
他認真想了想,搖頭,“不會,我可能會有點別扭。”
“為什么?”我追問。“我不希望別人施舍我。”
他的話恰恰表達了我的意思:“那你的表姐和表弟呢,他們就喜歡施舍嗎?”
男孩低下頭不說話了。
“有時候我們身上會有種莫名其妙的傲氣,將自己擺到很高的位置上。比如認為自己是救世主,認為自己應該考第一。”我的話有點自言自語,但我看到男孩在慢慢點頭。
“但實際上你也很平凡,也有愛玩、不想學習的時候。”
“對。”男孩的反思能力很強。
“你學習上是比表姐弟強。但這世界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都各有所長。你的長處是能享受學習,可以通過高考來實現理想。而你表弟和表姐的長處可能是在其他方面。或許他們并不需要你的拯救,而你也不需要拯救別人。”
“那我也沒必要有那么大的壓力了。”他好像松了一口氣。
“是啊,高考只是你自己的事,就像你平時的考試一樣。你還是可以用研究的心態去對待每道題,也還是可以和從前一樣去享受做題的樂趣。”
“您是說把考題當做朋友。”男孩受到了啟發。
“對,你要和它們一起走過高考,而不是將它們當做敵人。”
這次咨詢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男孩好像從來沒有與人知心地交談過,打鈴時還有些戀戀不舍。
本科是我的最低要求
女孩是由伙伴陪同前來的。我請兩個女孩先坐,來咨詢的女孩大大方方拉過一張桌子放在自己面前,她的同伴坐在她左邊。她的右側是墻壁,這樣我就只好坐在她對面了。
當時的情景是她相當舒服自在,雙手伏在桌面上,而我只能別扭地坐在她書桌面前的一張學生椅上,反而有點尷尬。
心理的感覺是:一進門便反客為主的女孩,顯然是一個大大咧咧、不太關注細節的人。
女孩流暢地講述她的問題,語調明快:“這次考試我考得太糟了,出了很多錯。”
原來她在最近的這次考試中,四科中有三科丟了“不該丟”的分。作文沒寫夠字數,數學是因為馬虎弄錯了所求的角度,綜合題是沒好好審題就答。結果“很冤枉地”共失去30分。女孩沮喪得連連搖頭。
“你平時是不是也這么馬虎?”我倒覺得,這種性格的女孩犯這樣的錯誤不奇怪。
“她平時就大大咧咧。”她的朋友點點頭。
女孩說:“每次發卷子我都先把題看一遍,當時覺得這次的題挺簡單的,應該考得很好……我就怕高考時也這樣。”
一個人的做題風格和性格是有關系的。想在很短的時間內改變,幾乎不可能。那么除了提醒之外,也需要女孩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這樣,她才不會將失誤當成壓力。
“這樣會對你的高考成績有多大沖擊?”
“可能考不上本科,但我覺得應該能上。”女孩的聲音并不那么有底氣。“那么,你有沒有做好上大專的心理準備?”我追問。
“不可能!”女孩拼命地搖頭,眉毛也擰在了一起。
看來她果然在此處有一些掙扎。我繼續逼問下去,將她的問題顯現出來,讓她更現實地考慮自己的成績。“如果你的成績只是在本科邊緣徘徊,考不上也是有可能的。”
“我能考上!”女孩激動起來,聲音也提高了。
“高考也有它的不公平性,誰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如愿以償,有個充分的心理準備會好些。”我顯得有點冷酷。
“可大專算什么呀?我肯定不去!”“那你準備復讀了嗎?”“不。”女孩堅決地搖搖頭。“那你就打算在這一棵樹上吊死了?”“我必須考上……本科已經是我最低的要求了。”女孩喃喃自語,她顯然有點急了,眼淚已經打轉。
“是不是覺得有什么壓力呢?”終于,女孩的眼淚落下來了,一顆顆地滑過面頰,開始啜泣。
“明天下午要開家長會了,我爸媽看了我的成績一定會難受的。他們一直希望我考上大學。說實話,我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但他們對我那么好,我怎么能讓他們失望?我中考就是沒發揮好,差了幾分沒上重點高中……好不容易才進了這所學校,還考不上,怎么對得起我爸媽?他們自己都是大學生,如果我考不上,他們真白養我18年了……”“你覺得爸爸媽媽看到你現在的樣子會高興嗎?他們養你18年,付出那么多,就真的只是為了你上大學嗎?”許多孩子認為,父母對他們的照顧和愛是為了他們的學習成績。
“我爸媽雖然沒對我提什么要求,但他們總說大學同學的孩子都考上大學了。我要是考不上,他們多沒面子呀!為什么別人的孩子能考上,我就考不上?”
我隱約感到這女孩身上有家庭虛榮心在作怪,于是將目光轉向她的朋友。
“你怎么看呢?”
“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但不可能所有人都考上,總會有人落榜,你父母會有思想準備的。”那女孩勸慰著。
“可我應該行……”“但你沒這個實力。”朋友毫不客氣。
女孩的眼淚更是如斷線的珠子般落下來:“我知道自己有虛榮心,可考不上大學,我根本接受不了。”看來,女孩自己也了解自己的問題,但卻放不下面子。我決定讓她的朋友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于是把目光投向她,鼓勵她說下去。
“誰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考上。你看我的標準不也是一降再降嗎?考完這么多次,我已經把目標轉向西北的學校了。”朋友說。
“那我父母多難過啊!”“他們真有那么脆弱嗎?”我笑著問她。
朋友插嘴道:“我看是你太好面子了。我父母也擔心我,但不管我的成績如何,我都不會隱瞞他們。而你呢,成績不好的時候,你不是不告訴他們嗎?”
朋友顯然十分了解她,女孩羞澀地笑了笑,看來朋友說到了她的痛處。“那我怎樣在高考之前調整心態呢?”女孩似乎已經默認了朋友的說法,不再分辯了。
“也許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因為進入考場的人都是平等的,誰都可能考不好,只做一手準備的人沒有退路,壓力自然會比別人大,緊張、失誤的機會也比別人多。”我回答。“我是不是不要把期望值放得太高?”女孩若有所思,“真的考不上怎么辦呢?”
經過一番交流,她已經變得現實了許多。“真的考不上也有許多路可走,比如自考,也一樣可以是大學生。”我說。“但我不喜歡學習,現在我是為父母學的,要真是為自己,我可能就不學了。”“像你這樣愛面子的人怎么可能放棄自己呢?我敢和你打賭。”我微笑著。
女孩也笑了,帶著點輕松和自信:“我其他方面能力挺強的,如果到社會上,我相信我會干得很好。”
朋友也肯定地點點頭:“其實你挺幸運的:你性格開朗、家庭條件好、父母開明,這些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是啊,”我接過話頭,“關鍵是幸運的你要學會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也要相信,你擁有的東西所賦予你的力量。”
女孩點點頭。“那下午的家長會怎么辦?我父母會不會傷心?”她還是惦記父母。
“可能會有點傷心,但作為成人他們不會沒有心理準備。記住,你父母會為你擔心,用心愛你,但那絕對不會要了他們的命!”
女孩開心地笑了,又露出大大咧咧的表情:“謝謝老師,我明白了。”
鈴聲剛好響起,女孩拉起朋友就往外走。“得趕快回去,咱們班同學肯定會以為我想不開了。”
面對關鍵性的考試,千頭萬緒中,首先顯露的是學生的性格。自卑的人會擔心、焦慮,悲觀的人會認為到了絕境,好面子的人則會孤注一擲。高考挑戰的是心理素質,關鍵時刻你的脆弱、局限會表現到極致。
擁有內心的平和、自信才會時刻保持人生的最佳狀態。因此,在我們挑戰分數、比拼力量、發展特長的同時,如果能教孩子們體會成長、領悟心靈的變化,學會平和地面對人生,也許他們的日子會更快樂些,輕松些,而不像現在這般焦慮、沒有安全感。
中國青年報 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