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鴻
教學設想
《孔乙己》這篇小說,揭示了舊時代的"國民性"問題,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進行引導。在啟發思考的同時,作一些必要的補充講述。
閱讀這篇小說,要注意孔乙己這一形象所揭示的深刻意義。學習小說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五四運動前夕,國內軍閥混戰,政治黑暗,勞動人民遭受著深重的災難。在文化領域,雖然在1906年就已經廢除了封建科舉制度,但封建教育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魯迅先生當時就清楚地看到,文化教育走什么樣的道路,是關系到培養出什么樣的青少年的大問題。因此,他寫了不少的小說,啟發人們對幾十年間的社會現實進行對照,懂得批判和取舍。其中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短篇小說《孔乙己》。
二、課內預習
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完成以下練習:
1.正音正字。闊綽
咸亨 舀出 羼水 蘸了酒 打折了腿
2.解釋詞語。
格局 每每 闊綽 纏夾不清 頹唐 哄笑 不屑置辯
3.思考。
(1)小說主要寫了孔乙己在什么地方的活動?
(2)眾人對待孔乙己是什么態度?
(3)小說中寫到了孔乙己的哪些遭遇?你覺得他哪一次的遭遇最為悲慘?
交流、討論后明確:
小說主要寫了孔乙己在魯鎮咸亨酒店的活動,寫了他幾次來酒店喝酒的情形。這里的人們常常議論和嘲笑他。在小說中,孔乙己常遭人凌辱,被人吊打。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的遭遇最為悲慘。因為他從此斷了一切生計,最后終于悲慘死去。
三、分析課文結構層次
討論,明確:課文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所以至今還記得”),介紹咸亨酒店的大概情況,點出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
第二部分(從“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至結束),介紹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這一部分又可以孔乙己被打折腿為界,再分兩層。
第一層(從“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至“別人也便這么過”),交代斷腿前的孔乙己生活的景況。
第二層(從“有一天……”至結束),交代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的悲慘遭遇。
四、教讀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并思考:這一部分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滓乙咽巧钤谝粋怎樣的環境里呢?
2.討論,明確:
這一部分共3個小節。第1小節先介紹魯鎮酒店的格局,再介紹來酒店喝酒的人群,將喝酒的人群區分為短衣幫和長衫幫,貧富對比非常鮮明。
第2、3小節介紹“我”的在酒店專溫酒的“無聊”職務,表明“我”是孔乙己悲慘遭遇的見證人。從“我”職務上的變動,更可以看出掌柜的勢利冷酷:對長衫幫惟恐侍候不周,對短衣幫則能欺就欺,這樣冷酷無情的社會環境預示著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性。
五、布置作業
繼續閱讀課文,體會孔乙己的形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上一課時我們了解了課文結構,了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這一課時我們要具體了解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慘遭遇,并分析他悲慘遭遇的原因。
二、了解孔乙已的身世和悲慘遭遇
提示和思考:
1.孔乙己的名字就叫“孔乙己”嗎?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
2.怎樣理解“孔乙已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這句話?
3.在酒店中,常議論和嘲笑孔乙己的是些什么人?從中我們可以明白什么?
4.孔乙己被何家和丁舉人家吊打,說明了什么?
5.孔乙己為什么“不會營生”“弄到將來要討飯了”?
交流,討論后明確:
1.孔乙己姓孔,但是“孔乙己”只是別人從描紅紙上給他取的綽號,他實際上有姓無名,說明他社會地位十分低下。
2.這句話點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孔乙已經濟拮據,只能和“短衣幫”在一起。但他又不能脫掉長衫,因為那件長衫是讀書人的標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老封建思想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但他既不能爬到上層,又不能甘屈下層從事勞動,已經是一個畸形的“多余的人”。這句話既照應前文,又點明他的獨特身份,也預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3.在酒店中,常議論和嘲笑孔乙己的是“短衣幫”顧客、掌柜的、小伙計等人,他們的地位和孔乙己的地位同樣低下,但他們也看不起孔乙己,說明了封建等級觀念對人們的毒害。
4.孔乙己因為偶然的偷竊,被別的讀書人吊打,告訴人們科舉制造成了知識分子的兩種命運:或爬上去,作威作福;或跌下來,任人凌辱欺壓。封建科舉制度不但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也摧殘了他的肉體。
5.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能寫得一手好字,本可以自食其力。但他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輕視勞動,看不起勞動人民。他這樣的人,一旦功名不成就必然避免不了被科舉制度吞噬的命運。
三、分析孔乙己悲慘遭遇的原因
提示與思考:孑l乙己的悲慘遭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討論后明確:
1.社會原因。
(1)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不能“進學”的讀書人成為任人踐踏的犧牲品。
(2)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蝕,使民眾麻木不仁,他們常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樂。
(3)丁舉人等封建統治者的狠毒冷酷,摧殘了孔乙己的肉體,將他推上了絕路。
2.自身原因。
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毒害,一心只想通過科舉向上爬,即使淪落到形同乞丐的地步,也不肯放下讀書人的架子;他輕視勞動,好吃懶做,因偷竊而被打折了腿,仍麻木不仁,到死也未能醒悟。
四、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教師提供以下觀點供學生結合自己對本文的認識,集體討論,思考分析。
觀點1,“涼薄”說:“魯迅認為《孔乙己》描寫的是一般的社會對于苦人的冷淡!(孫伏園《關于魯迅先生》)
觀點2,“反封建”說:“該小說不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腐朽性及其罪惡,而且可以引申到對整個封建制度及其全部倫理道德的徹底否定!(焦晉《談(孔乙己)主題的廣闊性與深化》)
觀點3,“等級觀念”論:揭露和諷刺病態社會不幸的人們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級觀念。(黃忠順《{孔乙己)主題新探》)
觀念4,“兼有”說:《孔乙己》的主題在于表現舊式教育的不易發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讀書人的意識和姿態以及社會對不幸的人的冷淡。(葉圣陶《(孔乙己)中的一句話》)
說明: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成理,教師就應該予以認可,鼓勵。
五、布置作業
課文是如何刻畫孔乙己這一形象的?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回顧小說主題導人)
二、組織討論:課文是通過哪些方法來刻畫孔乙己的形象的?
討論后明確:通過肖像、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刻畫,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1.肖像描寫。
“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一特殊身份
身材高大--------→完全有可能自食其力
皺紋間常夾些傷痕一常受凌辱、吊打
又臟又破卜-------→懶
一部亂蓬蓬花白的胡子一年紀大
已經不成樣子------→生活極度困苦,卻無人同情
2.語言描寫。
滿口之乎者也一麻木不仁
君子固窮一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3.動作描寫。
排出幾文錢--------→拮據而窮酸、顯示闊氣
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一境遇悲慘,但仍好喝
4.神態描寫。
不屑置辯的神氣一自命清高
懇切地說廠-------→心地善良
以上為正面描寫,酒客的談論是側面描寫。
三、討論“我"(小伙計)在小說中的作用
提示和思考:小說是以誰的口吻來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后明確:
小說是以一個十二歲的小伙計的口吻來寫的,并且是以“我”成人后回憶20多年前往事的口吻來寫的?梢杂20多年后的眼光看待當初的社會生活。
小說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選取了孔乙己生活中幾個典型的片斷構成情節,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情節集中、內容簡要。一個十二歲的小伙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突出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小伙計畢竟涉世不深,還沒有掌柜等人那么冷酷,用他的眼光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可以表現出對孔乙己的同情。
四、布置作業
孔乙己到底死了沒有?課文沒有明說,請展開你的想像,設計一下孔乙己最后的結局。300字左右。
(《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 延邊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