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雁斌
恩格斯
教學目標與要求:
1體會本文中心突出,內容高度概括,語言精確,結構嚴謹的特點,學習悼詞的寫法。
2、了解馬克思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偉大貢獻,學習馬克思堅定、不懈的精神。
教學重點:
悼詞的寫法;2、無私奉獻奉獻的精神和高昂的革命斗志。
教學設計:在教師的指導下,課內自讀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背景:
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國倫敦逝世。
3月17日在倫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安葬時,恩格斯發表了這篇講話。
請學生整體閱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悼詞的特點和寫法:
特點:針對性強,中心十分突出;感情真摯,語言通俗易懂;結構清晰。
寫法:一般在開頭扼要敘述死者逝世的經過,然后追述死者生前的經歷和貢獻,末了再一次向死者表示深切的哀悼。
由上可知文章的結構該怎么劃分呢?
明確:第一部分(1):追述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地點和情景。
第二部分(2-7):敘述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動,評價馬克思一生的偉大貢獻(主體)。
第一層(2):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損失。
第二層(3-5):論馬克思“對于歷史科學”的巨大貢獻。
第三層(6-7):論馬克思“對于歐美戰斗著的無產階級“所做出的貢獻。
第三部分(8-9):論馬克思在當代的巨大影響,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這篇講話在表現方法上的特點有哪些?
以議論為主,與敘述、抒情相結合;B、在論述上邏輯嚴密。
當堂完成課后思考和練習,教師指正。
教師小結全文:(略)
布置作業:完成本課《課課練》。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