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條形統計圖復習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條形統計圖復習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青島版四年級數學上冊 102 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對條形統計圖有更系統的認識,會制作條形統計圖。
2、根據條形統計圖,能從中獲取數據變化的信息,提出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培養學生(根據統計的結果)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進一步鞏固條形統計圖的認識,會看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從中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設計統計圖中一格代表數量的最優化。正確分析數量變化趨勢,準確作出判斷或預測
教學過程:
一、回顧新知:
教師:上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學生回答:條形統計圖及其制作方法。
教師質疑: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預設:形象容易的看出數量的多少以及變化的情況。
教師:下面那個同學來說一說你都學會了什么?
預設:我能夠根據統計圖找出數學信息,
預設:通過調查的數據我會制作統計圖。
教師:同學們對統計圖了解這么多,下面我們起來檢驗一下大家的使用效果吧!
教師出示PPT 課件:條形統計圖練習
(設計意圖:簡單的回顧,把學生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教師(PPT)出示練習題:
一、填空
1、條形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 ),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 ),然后把這些直條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 )。
(預設答案:一定的數量,直條,數量的多少。)
教師:從哪里可以、右邊是二年級一班參加興趣班人數的情況統計圖。
(1)這張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 )人。
(預設:學生回答一人。)
學生:縱軸上的數字按順序來的。
教師評價:你是一個細心的好孩子。
(2)參加( )班人數最多,參加( )班人數最少
(預設:數學班的人數最多,書法班人數最少)。
教師:你是通過什么方式來知道答案的?
預設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一眼可以看出數學班最長,書法班最短。
教師:多么快捷的方法!這也是我們條形統計圖的優點呀!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題來鞏固條形統計圖的定義和特點。加深對所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3)參加數學興趣班的比參加繪畫興趣班的多( )人。
(預設答案:4 人。)
這是在以往都已經知道的內容不必重復。
2、綜合練習,應用新知。
教師課件出示練習題及其要求:
觀察統計圖,完成統計表,并回答問題。
教師出示統計圖讓學生觀察并且從中找出數學信息。
師提問:從統計表中你獲得了那些信息呢?誰來說一說?
預設:學生1:這是一個植樹造林的統計圖,它統計的是從2008到2011 三年的植樹數量。
教師:你從哪里看出的?
學生:統計圖的上部是統計圖的名稱。從統計圖的橫軸表示的是時間。縱軸表示的植樹的數量。
教師及時鼓勵學生你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孩子。
教師:誰還從中獲得更多的數學信息?
預設學生2:從中可以看出2011年植樹最多。2008年植樹最少。
教師:嗯,不錯。你有敏銳的觀察力。
師接著說:下面我們小組合作共同來完成,這個統計表。并且能夠根據統計圖來回答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教師隨機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小組匯報:
2008年植樹30棵,2009年植樹50棵 ,2010年植樹40棵 ,201年植樹80棵
教師隨機問道:在這里一格代表多少棵?
預設:學生齊聲回答:10棵。
教師:統計表我們已經完成,下面哪個小組來說一說第二個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用80 除以40 得2.也就是2011是2010 的2倍。
教師:為什么這樣解決?
學生:當我們想知道誰是誰的幾倍時,用除法來解決這是我們除法的意義。
教師:這個同學的理解力很強,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把舊知識把握的非常好。下面我們大家來說一說植樹造林的好處吧?
學生:植樹造林可以凈化空氣。
學生:可以保持水土不流失。
學生:可以抵擋風沙。
教師總結并對學生進行教育: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植樹造林可以抵擋風沙,保持水土不流失。植樹造林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同學們在生活中要注重加強自己的環保意識,堅決與亂砍亂伐的不良行為作斗爭,保護我們的家園。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及時將所學知識納入知識系統,運用知識來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運用中對知識進一步的深化理解。)
3、拓展練習,發展新知。
(1) 教師下面同學們來看一看下面的統計圖根據我們已有的知識來解決下面的問題。
小組討論共同來解決。
教師:第一個問題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
學生:一格代表50輛。
教師:代表這么多。為什么代表這么多?說一說你的看法?
學生:因為最大數據450 ,不代表多我們畫起來很麻煩。直條會很長,統計表也不美觀。
教師重點指出:問題二。
學生:通過觀察統計圖我發現汽車的銷量呈現上升趨勢。
教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統計圖中直條一年比一年的長,也就是一年比一年多。
教師鼓勵學生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好孩子。
教師:通過統計圖哪個同學還發現了更多的數學信息?
學生:我知道了2011年比2007年多銷售了261輛。
學生:2010年比2009年多銷售了91 輛。
教師:假如你是汽車制造商的準備怎么做?
學生:加大生產的力度,生產出更多的汽車,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創造出更多的利潤。
教師:你是一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長大了一定能成為了不起的經營者。為你的夢想好好加油吧!
(2) 巧手樂園
教師:剛才我們看了很多的統計圖,下面我們能不能動手來制作一個統計圖呢?學生:能。(此處能很好的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枯燥的題海中解脫出來。親自動手經歷制圖的過程,在具體的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數學理念。)
教師(出示PPT課件)展示數學信息:
經過調查我們四年級學生經常喝四種牛奶的情況如下:
伊利: 35 人
光明: 15 人
旺仔: 10人
蒙牛: 45 人
下面同學們小組內交流共同制作出統計圖,一定要注意制作統計圖的步奏。看一看那組做的既美觀又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順應學生的思維,將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身經歷統計過程,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彌補學習中的不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鞏固已經建立的統計模式,并且通過統計及時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分析和預測。)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預設:學生在制作統計圖中會出現的問題。
問題一:統計圖沒有標明統計圖的名稱、制作時間、統計項目等.
解決方案:提示學生要標明統計名稱等。
問題二:直條代表的數量少,導致直條太長,圖形不美觀。
解決方案:根據最大數量來確定一格代表的數量,避免頭重腳輕。
小組展示本組的統計圖。
小組長匯報制圖方法:
1、 先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線,其中水平的橫軸表示人數,縱軸表示牛奶種類。
教師詢問:一個代表多少呢?
學生匯報:由于最多的是45人,在這里一個一不能代表一人了。
最多畫10格,那么一個要表示5人,才合適。然后根據數量和對應奶類來涂格數。畫出長條。并且要標上數量。
2、 教師:那個同學還有要補充的嗎?
3、 學生:還要表上統計的名稱,和繪制時間。
教師給予評價。并且要求學生根據統計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小組匯報:通過統計我發現喝蒙牛牛奶的人最多。喝旺仔牛奶的最少。
教師:你做的很仔細,假如你是售貨員在購置貨物時,你會怎么做?
學生:我會多購進蒙牛牛奶,因為他的銷售量大。
教師:同學們假如我們的售貨員把旺仔牛奶購置的最多,那我們該怎么做?
學生:降價銷售。
學生:加大宣傳力度,進行一些促銷活動。比如買一向送兩瓶。
(設計意圖:將枯燥的統計聯系到生活,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聰明。
有的小組在制圖時還不夠完善,下面快速的完善你下你手中的統計圖吧!
三、 梳理總結,提升認知。
教師: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知道了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
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的數據變化可以預測一些問題和信息。
學生:我學會了統計,還會畫條形統計圖。
教師:大家的收獲都很大。誰還有不同的收獲?
師總結:我們學的統計圖要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會用到統計知識,大家以后可以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讓數學知識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采用簡短的幾句話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開門見山直接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回顧。通過設計練習題,首先讓學生從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意義來觀察分析條形統計圖,通過對數學信息的分析來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預測。進一步把握本節課的重難點。
2、在教學中為突破重點難點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始終以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探索解決為主。即自主發現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小組內解決問題——做出正確的預測。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課堂中以欣賞的眼光來評價學生,尊重學生的每一個動作、眼神,每一次精彩回答。及時給于不同的評價和鼓勵。讓學生始終有成功的體驗。
4、在教學中,我沒有較多創設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的情景,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很好的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不夠太活躍。
使用建議:在課堂中必須盡最大可能增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以活動促發展,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素材,教師怎樣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條形統計圖復習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鞏固條形統計圖的認識,掌握繪制方法和數據分析技巧。
提高學生的統計意識和數據處理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條形統計圖的繪制和數據分析。
難點:根據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條形統計圖(單式或復式)。
教學過程
知識回顧
回顧條形統計圖的結構和特點。
復習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步驟。
案例分析
展示實際數據案例,讓學生繪制條形統計圖并進行分析。
引導學生從統計圖中提取信息,解決問題。
對比分析
將條形統計圖與其他統計圖進行對比,分析各自的適用場景。
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鞏固練習
發放練習題,涵蓋繪制統計圖和數據分析。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課堂小結
總結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和數據分析技巧。
強調根據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條形統計圖的重要性。
條形統計圖復習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表現形式。
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學過程
數據收集與整理
給定一個數據收集任務,例如統計班級同學的身高。
學生分組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
繪制條形統計圖
引導學生確定1格表示的'單位數量(如1格表示5厘米)。
學生根據整理好的數據繪制條形統計圖。
數據分析與討論
學生從統計圖中提取信息,如最高身高、最低身高、身高分布等。
討論身高分布的原因,如遺傳、營養等。
預測與拓展
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預測,如未來班級的平均身高變化趨勢。
拓展討論其他可能影響身高的因素。
課堂小結
總結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強調條形統計圖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和重要性。
條形統計圖復習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掌握繪制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能讀懂統計圖,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知識回顧
回顧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強調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據,易于比較數據之間的差異。
繪制條形統計圖
給出實際數據,讓學生嘗試繪制條形統計圖。
教師巡視指導,糾正繪制過程中的錯誤。
數據分析與討論
學生從統計圖中提取信息,回答問題。
討論統計圖所反映的數據特征和趨勢。
鞏固練習
發放練習題,讓學生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并進行數據分析。
教師批改作業,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示例數據
(假設數據)
水果種類
數量(個)
蘋果 30
香蕉 20
橙子 15
葡萄 25
課堂小結
總結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和數據分析技巧。
強調條形統計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價值。
- 相關推薦
【條形統計圖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11-01
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10-23
《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10-08
《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7-12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9-27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10-28
《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優秀05-28
《條形統計圖》的課程教學設計07-21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8-26
《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