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計劃呢?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期教學計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班況分析
我班現有幼兒33名,其中新生5名,女孩18名,男孩15名,男女比例基本呈平衡狀態,中一班上學期工作計劃。經過小班一年的培養教育后,我班幼兒在自我服務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幼兒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注意清潔衛生,自己穿脫衣服、獨立進餐,早上進園會主動同問"早","好","再見"。有些能力強的幼兒還積極為班級、為同伴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部分幼兒能夠大膽,清楚的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請求。孩子們很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做游戲,對于一些體育器械他們能熟練的使用,并會想多種方法來玩。但畢竟還是孩子嘛,一學期下來,同伴之間由于年齡的差異和能力的強弱,個別幼兒的小肌肉不太靈活,大肌肉動作發展不平衡,而且還有個別幼兒由于在家自由散漫慣了,所以自控能力較差,衛生習慣也不好,挑食,爭搶東西現象時有發生。幼兒在上課時插嘴現象也比較嚴重。
二、教育教學目標:
(一)快樂的節日
1、體驗和感受生日的歡樂氣氛
2、閱讀圖文故事,感受故事的想象力和童趣
3、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
4、感受長輩對自己的關愛,嘗試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理解歌詞,學唱歌曲,唱好休止符的樂句
6、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7、認識中國的國旗、國徽、國歌和首都
8、熟練進行6以內的數數,比較6以內數的多少
(二)楓葉紅了
1、初步了解樹和樹葉的關系,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
2、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和秋天美麗的景色
3、感受詩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對秋天特征的認識
4、理解散文的內容,體驗動物對冬天的期待
5、認識菊花的外形特征和常見品種,了解菊花的用途
6、了解稻的生長、收割和加工過程,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
7、了解大雁南飛的遷徙現象,豐富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
8、區分益蟲和害蟲,知道昆蟲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三)火與電
1、了解取火工具的發展,體驗科技與生活的關系
2、認識奧運火炬,了解傳遞奧運火炬的意義
3、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了解防火常識和發生火災時的自我保護
5、感知靜電,了解電的用途和安全用電的常識
6、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燈,了解燈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7、認識常見家用電器的名稱和用途,了解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方法
8、認識常見標志,了解不同標志的含義,工作計劃《中一班上學期工作計劃》。嘗試按照標志的含義分類
(四)手拉手
1、樂意閱讀圖文故事,感受故事的想象力和童趣
2、嘗試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學習與同伴友好相處
3、了解關心生病朋友的一些方式
4、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體驗幫助和被幫助的快樂
5、復習幾何圖形,鞏固對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6、感受親情,學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7、用自然輕快的聲音唱歌,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8、簡單了解殘疾人、貧困的人和老人生活中的困難
(五)新年賀卡
1、初步了解冬天的主要特征,知道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
2、積極參加冬季運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3、了解冬季植物生長的知識,認識一些冬季南方常見的特色植物
4、了解水仙花的生長過程,增進對水仙花的喜愛
5、了解元旦的含義,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6、積極參加迎新年的活動,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
7、知道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春節的習俗
8、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了解節日期間互贈禮物的習俗
(六)早期閱讀課程
1、培養幼兒持續的閱讀興趣、全面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情趣
2、延伸幼兒對書本的認識,了解書本的是使用方式和功能
3、引導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延伸
4、延伸幼兒對各種文體和語言風格的認識
三、衛生保健
1、嚴格執行幼兒園的衛生制度,配合保育老師搞好本班的消毒衛生工作。
2、堅持做好晨間、午間、離園檢查工作。堅持每天開窗透氣,幼兒堅持早上來園喝淡鹽水,檢查幼兒的口腔等做到發現幼兒生病及時上報醫務室。
3、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知道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換衣服,養成飯前、便后、外出活動回室用肥皂洗手的習慣,養成飯后漱口的習慣。
4、起床、活動后,小朋友的汗多,要及時為幼兒換內衣或墊毛巾,避免幼兒感冒。
5、引導幼兒愉快進餐,培養幼兒不挑食,安靜進餐、不掉飯粒等良好的進餐習慣。
6、堅持開展晨間戶外活動,增強幼兒體質。
四、家長工作
1、每學期開學和結束時召開家長會,平時按需要召開臨時家長會。
2、認真做好入戶指導、家訪、隨訪工作。
3、開展家長助教工作。
4、做好家長開放日和迎新年活動。
5、把班級的重點工作、教學安排等內容及時發在班級博客上。
6、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電話與家長交流,相互反饋幼兒的情況,共同引導幼兒。
五、環境創設
根據主題活動及時更換、創設主題墻飾,創設建構區、美工區、益智區、圖書角等區域,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六、其它工作
1、做好安全工作。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隨時把幼兒組織在視線范圍內,堅持使用接送卡2、認真做好實習生的指導工作。
3、做好延時班接送孩子的工作。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本學期工作目標。
1本學期要抓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與考核等工作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通過課前預習,使學生養成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進步。
4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讀書習慣,提高讀書能力。
5加強班級管理,提高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健康教育。
二、具體工作措施:
1、教育教學方面:
(1)認真制定好各項工作計劃。
在學期初認真及時地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劃、班主任工作計劃、培優輔差計劃、個人業務提高(讀書)計劃、學生讀書計劃、學生預習方案、“三清”工作方案。按計劃落實本學期的各項工作。
(2)課堂實踐活動。
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完成本學期的`語文、數學教學任務,使班級整體成績更上一層樓。
備課時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開發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研究教法、學法;上課時認真落實“15+25”的上課模式,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課上做到作業“堂堂清”,課后做到作業“日日清”,每單元結束后進行一次測試,做到“單元清”;積極展示“讓新理念走進我的課堂”匯報課,每學期至少兩節匯報課,通過這些活動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每周至少聽課兩節課,向優秀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交流,共同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困生利用自習課時間和下午第七、八節課時間及時輔導,避免知識欠債,對于特長生在數學課上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探究機會,語文課上鼓勵他們進行小練筆,如改寫、續寫、仿寫等,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3)課前預習工作。
開學初,結合本冊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認真制定預習方案,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提出嚴格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課前預習的方法,繼續保持課前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本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預習方法,形成了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在預習內容上要提高要求。
(4)培優輔差工作。
認真做好學困生輔導和特長生的培養工作。繼續發展特長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填寫好特長生檔案和跟蹤輔導記錄,簽定學困生包保責任書,對學困生每兩周輔導一次。課內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每天至少1小時輔導時間,課外確立一名優生輔導,督促學困生完成課外預習和家庭作業。認真填寫學困生檔案,做好跟蹤輔導記錄,同時將學生的階段檢測試卷和期中、期末試卷一起裝訂,做縱向比較。
2、“新世紀師生讀書工程活動”的開展。
本學期學生閱讀課外書6本以上,50萬字。學生每周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每月開展一次讀書匯報會。充分利用好班級的圖書角,動員學生買書、捐書,實現資源共享。開設大閱讀課,每周周三的七、八節課是師生共同閱讀時間,教師帶領學生潛心閱讀,指導閱讀和讀后交流。教師做好讀書榜樣,與學生一起讀書。班級內選出兩個圖書管理員,負責做好圖書借閱及保管工作。本學期每生自己購買課外書至少兩本,每周利用2節大閱讀課和雙休日時間進行充分閱讀,課間或者自習課上完成學習任務之后也隨時可以讀書,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教師定期檢查學生讀書筆記及讀書情況,評選“讀書能手”,推薦到學校參加校級評選。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激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課外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九年級物理教材教學內容10章,按以往經驗,下學期只能留有兩周的新授課教學(在3月20日以前結束),才能保證中考復習的全面系統扎實推進,保證復習效果。
綜合分析教材內容,確定上學期完成八章教學內容:13-19章、22章,下學期完成20、21章的教學內容以及三輪總復習。
上學期課時計劃安排思路:期末總復習至少需要兩周時間完成知識塊匯總復習和專題分類復習;每章復習與過關檢測、階段教學反饋需要16課時;本學期18個教學周,期末測試一周,節假日一周,學校活動機動一周,學科實際教學按照15周計劃,初三每周4課時,總共60課時。具體安排見表格。
教學基本要求:
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放在首位,優化物理教學的頂層設計思路,結合學習內容,在每節課都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實踐意識、養成學習習慣、培養科學態度、學會方法提高能力有機地滲透在教學環節中。
一、課堂教學
1、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
2、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必做,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過程,能夠描述實驗現象,必要時創造條件學生親自動手實驗。
3、教材中每節后“動手動腦學物理”的內容,新授課當堂穿插在教學過程中完成。
4、每節必設有當堂檢測內容,將本課重點內容當堂檢測當天強化。
5、在教學設計中明確寫出課前引言、板書設計和作業布置。引言有交代學習任務和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任務,板書設計能夠體現出一節課的教學知識結構突出重點,作業布置科學合理,以減輕學生負擔。
二、章末復習與檢測
每一章學習之后設章末復習和本章檢測。章末復習的作用是鞏固知識、建立知識聯系、總結學習方法、沉淀學習過程。章末檢測起到一章學習內容的檢查和教學反饋的作用。要求新授課教學階段每章后都設立復習檢測課時,扎實基礎知識學習鞏固,知識學習全、準、穩,逐漸提升能力,為中考奠定良好的基礎。規范復習課教學,堅決避免復習課作為解決未完成教學內容和處理習題的延續。
1、 復習課設計,對照本章內容課標上的要求,達到課標要求。
2、 復習課主要內容包括:梳理知識網絡化、結構化;總結方法——本章教學中的涉及到的學科思想方法知識化呈現,能力化運用;典型題分析——提升知識運用能力,規范熟練物理解題過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 章末檢測檢查學習效果,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矯正教學。
4、 重視檢測后教師分析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分析。交流學習心得,養成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中心校20xx年工作意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進一步樹立質量意識,全面提高管理質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立和諧社會提供智力保障。
本學期,我校的教學工作繼續以課程改革為中心,貫徹落實中心校二0一一年工作意見,以課堂教學、教師隊伍建設為基本點,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使我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二、具體工作:
(一)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課改進展如何,關鍵又在于教師,因此,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結合校本教研做好學校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意識、有一定教學個性、教學特色的學科骨干教師,使他們在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能力。
2、鼓勵并督促教師注重理論學習,自覺學習教育教學雜志,認真做好摘抄(5000字以上),并加強學校內教師間的相互聽課,每學期聽本校的課不少于10節。
3、本學期的學習主要以校本教研為主,把校本教研作為促進教師成長的主要渠道,構建學習型組織,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以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4、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區各學科的論文、案例等各種比賽,使教師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得到提高。
(二)立足課堂,深化教學改革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攻方向。本學期我們必須以改革教學方法為突破口,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創設多種教研途徑。
1、加強集體備課。年級組教師共同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時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才智,互相取長補短,從而保證課堂四十分鐘的有效性。
2、強化聽課。加強對課堂駕馭能力欠缺的教師的聽課指導,使他們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全體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采用“平時檢查與隨堂聽課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努力做到“開齊、上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工作的管理與考核,仍堅持每月考核檢查制度。 2、重視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常規訓練與檢查,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嚴格班級管理,重視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制定切合實際的幫扶轉化方案。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努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索創新意識。創建積極向上的班風和勤奮刻苦的學風。
三、具體安排
3月份:
1、完成各科計劃
2、組織第一次月考
3、教案、作業檢查
4、低年級教研活動
5、參加中心校組織的課改年級雙冊教材培訓
4月份:
1、學校朗讀比賽
2、教案、作業檢查
3、組織第二次月考
4、中年級教研活動
5、參加中心校組織的課改年級數學教學研討課
5月份:
1、教案、作業檢查
2、組織第三次月考
3、高年級教研活動
4、參加興隆縣小學課改年級數學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
6月份:
1、慶祝六一
2、教案、作業檢查
3、組織第四次月考
4、畢業班考試
7月份:
1、期末復習考試
2、學期結束歸檔工作
【【實用】學期教學計劃集合4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