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藝教學計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藝教學計劃 1
一、教學目的
通過為期10次課的基礎訓練,使學員初步掌握陶藝制作的基本技法和裝飾技法、了解陶藝的工具特點、體驗熟悉陶泥的特性,使學員通過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自己動手制作出成功的作品。
二、教學要求
首先,從簡單的.制作手法入手,由淺入深的講授制作陶藝的過程、工具的性能和表現方法。
三、教學指導
1、結合陶藝作品欣賞(圖片、實物),使學員感受陶藝作品的美,提升學員感受泥塑工藝和現實美的能力,使之眼界得到開闊。
2、通過作品欣賞、教師示范、課堂練習(教師指導)三個步驟指導學員完成課堂教學計劃。
四、工具、物料準備
手轉盤、搟面棍、雕刻木刀、小水盆、牙簽、陶土、廣告顏料、水粉畫筆、洗筆筒
五、課時安排
每節1.5小時
六、課程設置
第一課:基本手法:
1、團圓(球狀成型法),如:皮球、七星瓢蟲、雪人、地球、太陽、毛蟲、西瓜等。
2、搓泥條(泥條盤筑法),怎樣利用手心把泥條搓長而不斷(掌握干濕度),掌握運用泥漿粘合技法是,使泥條與泥條之間粘接牢固,平整光滑,制作出各種造型。如:蝸牛 、蛇、花瓶、小盒子、花籃、筆筒、水杯等。
第二課:手捏法:
運用左右手協調動作,制作自己所喜歡的作品,讓學員充分發揮想象力捏出各種形態生動的動物造型,如:鴨子、天鵝、小魚、茶壺、章魚、企鵝等。
第三課:泥板成型法:
運用工具把一塊泥壓扁成一塊泥板,薄厚一致,如:泥板刻字、刻畫、壓花,基本圓柱體制作,如:水杯、筆筒、方形器皿、自由形容器等。
第四課:泥板堆畫(組合法)面具、向日葵裝飾畫
第五課:風鈴、花盆(組合法)
第六課:卡通人物、小象(組合法)
第七課:向日葵裝飾畫(組合法)
第八課:果籃、筆筒(組合法)
第九課:長頸鹿、小象(組合法)
第十課:自由創作
七、輔助教學
圖片、作品實物欣賞,調動學員積極性。
八、教學成果展示
1、學員作品階段性成果展示。
2、優秀作品展覽。
九、培訓對象
7~13歲少兒(小學一至六年級學員)
陶藝教學計劃 2
一、教材分析:
我校專門開設了陶藝課程,希望學生們在捏泥巴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一個快樂的環境中不斷地完善自我。
本冊是根據實際課程內容所編寫的一份教材,教材主要分為四個單元,單元之間層層遞進,緊密銜扣。本冊為基礎技法練習,旨在通過學生共同探討、研究,掌握陶藝技法,最后以學生個人創作或小組合作完成的方式把“陶藝創作”這一課題通過充滿藝術感覺的雙手展現出來,把一塊普普通通的泥巴塑造成具有藝術生命力的陶藝作品,以此來達到本課的教學意圖。
二、教學目標:
1、了解我們悠久的陶藝文化和千年流傳的陶藝歷史、工藝,從小培養學生對傳統工藝的熱愛和利用“泥巴”再現生活的熱情。
2、學習陶藝造型的設計方法,掌握陶藝造型的技能和技巧。
3、培養學生能夠運用陶藝材質設計制作陶藝作品,并美化我們的生活。
4、透過活動,體會計劃分工,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制作的`表現能力。
三、教學任務:
充分體現課程活動化,活動課程活動化的原則,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為主目標,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個人、小組、班級活動方式,組織好校本課程的實施。
四、學情分析:
小學生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很感興趣,特別是美術課中一些能夠讓他們充分“動”起來的內容!疤账噭撟鳌币徽n,正是讓學生能夠充分“動”起來的一個課題。既有動腦的設計構思、創意;也有動手把創意構思用雙手來創作出來的過程,在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這一過程中,學生將體會到無限的樂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
五、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由于三、四年級剛接觸陶藝,因此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遵循學生快樂原則、知識滲透原則、動手實踐原則、創造審美原則、教學有序原則,把這學期的課程大概安排如下:
陶藝教學計劃 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參與陶藝制作、學習、探究,認識陶藝這門學科,從而培養學生對陶藝學科的熱愛。
2、讓學生在掌握技法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參與創作、嘗試創作、學會創作,從而感受到創作帶來的喜悅和成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
3、學生在參與陶藝學習、制作、欣賞的同時,感受到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產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同時培養學生愛勞動、講衛生、節約泥料的良好習慣。
4、通過體驗、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在陶藝教學上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
教學設想:
本學期教學內容圍繞陶藝的三個基本技法展開教學:捏塑、盤條、泥板。
教學對象:
本學期陶藝課分別在小學部二年級、中學部預備年級,小學部開設2個月,中學部為一學期:教學內容安排:
單元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第一單元
第一周
陶藝入門課
2課時泥
第二周
泥球游戲
2課時球
第三周
小碗變變變
2課時游
第四周
動物世界
2課時
戲
第五周
泥球創意制作
2課時第二單元
第六周
搓泥條、盤花紋
2課時靈巧
第七周
有創意的相框
2課時多變
第八周
可愛的杯子
2課時的`
第九周
泥條盤做的畫
2課時泥條
第十周
創意泥條設計
2課時第三周單元
第十一周
制作泥板——風鈴
2課時變化
第十二周
泥板刻繪
2課時無窮
第十三周
泥板壓印
2課時的
第十四周
泥板人物面具
2課時泥板
第十五周
泥板——書桌上的用具2課時
第十六周
泥板創意制作
2課時
第十七、十八周
整理學生作品
燒制教學成果展示:
1、每節課將每位學生的作品以照片的形式收集好、學期末將照片進學生成長記錄冊。
2、將有創意的作品,請注意留下,并晾干燒制。
3、本學期學生的作品可以保留1~2件,其余照片留存。
陶藝教學計劃 4
一、指導思想
彰顯學校辦學特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出發,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藝術的快樂。
二、活動設想
陶藝興趣小組在活動中將會從培養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緊密結合陶藝教學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程度,開展切實可行的陶藝技法技能訓練活動,充分發掘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認真組織,精心設計、服務教學,注重過程,通過陶藝興趣小組的活動,培養具有一定藝術水準的小陶藝家。
三、活動目的
通過陶藝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陶藝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并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提高一定的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為今后培養美術人才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
四、活動時間:
每周星期二的中午12:00——13:00 ,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美術教室。
五、活動步驟:
陶藝興趣小組是美術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與課堂教學相比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學生們非常喜歡參加。但是它比較容易
受到考試或者其他活動的限制和沖擊,教師和學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終,保質保量地堅持到底。要將陶藝興趣小組辦得有聲有色,本學期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ㄒ唬⒔M織健全陶藝興趣小組
陶藝興趣小組的成員不應該太多,通過實踐說明,根據陶藝的特點,興趣小組成員大約在20人左右,所以參加這次興趣小組的人員除了自愿以外還是應是美術方面比較有特長的學生;顒右潭ǎ恐軆纱危也荒茌p易暫停,除了特殊情況外。教師將做到精心計劃,精心備課,精心上課,這樣才能保證興趣小組的深度、廣度和力度。
。ǘ、制訂具體的小組活動內容計劃
陶藝創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將通過講座、參觀、閱覽、觀看、制作、展示、評價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采用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探究、去體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玩玩、做做、學學,讓學生樂于學、學中樂,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有創造美的作品的內驅力,專心治陶,誠心學藝。根據這些,制定詳細的教學內容計劃。
(三)、開設美術知識欣賞課程
優秀的美術作品對于學生在認識上、思想教育上、審美能力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客觀事物的審美屬性日益突出,缺乏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的現代人,將不可避免出現困惑和缺憾。通過美術鑒賞和美術知識與技能技巧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
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學生引向健康成長的道路。所以在教學中有必要開設欣賞課,如《現代陶藝欣賞》、《中國陶瓷藝術》等等,可以通過多媒體觀看,或放幻燈片,或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翻看大畫冊,可以一邊看一邊談論,暢談感想,這樣,通過一系列的鑒賞評析,加深學生對杰作的熱愛,喚起了對陶藝的高漲熱情,使興趣小組持久地開展下去。
。ㄋ模┒ㄆ谂e辦學生作品展覽
舉辦陶藝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可以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實力的機會,增強自信心。我們則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對于一些才華出眾、個性鮮明的同學,提供條件為他們舉辦聯展和個展,努力培養出色的藝術人才。
為了開展陶藝興趣小組活動,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我們將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膽實踐,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陶藝興趣小組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
陶藝教學計劃 5
一、課程宗旨
陶藝是一門集思想性、知識性和藝術性于一體,且更具勞動的實踐性和創造性的綜合實踐課程。
通過陶藝的制作,認識勞動改造自然,創造人類物質文明,變革社會中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和習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珍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藝術情操。
二、課程要求
1、根據不同的年級階段,學生美術課學習的要求而設置課程教學內容。
2、課程的設計從學校教學課程的發展前瞻考慮。對目前的學校課程計劃略有突破,以體現課程的實驗性。
3、陶藝課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將陶藝和泥塑相結合,淡化陶藝的專業性。
4、制陶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中國是陶瓷古國。充分利用豐厚的資源,增添陶藝教學的人文性。
三、課程時間
陶藝本身就是立體美術,因此把陶藝課納入美術教學中,每學期一次,每次2課時。1—6年級共計24課時。
四、陶藝教學實驗基本原則
1、學生快樂原則:發揮學生喜歡泥巴的天性,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
2、知識滲透原則:把陶藝文化的背景資料融入教學中,把陶藝知識結合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中。
3、動手實踐原則:提供泥巴和時間,使學生在接觸泥巴的過程中熟悉泥性。
4、創造審美原則:引導學生欣賞和模仿模仿優秀的陶藝作品。并大膽創造自己的作品。
5、教育原則:在制作過程中,體會勞動,珍惜勞動成果!拔颉睘樵瓌t。發揮學生的空間思維和空間制作能力,結合陶藝的詩情畫意,提高學生的文學、書法、美術能力和制作中需要的幾何、代數、物理(高年級)原理的提示或計算及其泥性的'特殊性格和要求,培養學生的修養。
五、教學內容
1、低年級(1-2年級)讓學生接近泥土、游戲泥土、感受泥性。不拘一格地大膽用泥土捏塑和創造。
一年級第一學期:用各種物體在泥板上壓痕,做餅干、生日蛋糕、水果之類。
第二學期:捏泥碗、搓面條、蘑菇等。
二年級第一學期:抓住動物的特性,捏有趣的動物、魚、小鴨子、烏龜、小豬頭等。
第二學期:在以前的基礎上捏小豬、企鵝、泥娃、電視里的開心娃娃、青蛙等。
2、中年級(3—4年級)初步學習拍打泥板和盤筑的制陶成型方法,培養做陶興趣。
三年級第一學期:在拍制的泥板上粘貼泥片、做花卉、蝴蝶等,或者鏤挖臉譜。
第二學期:搓泥條盤制成瓶、花盆、籃子等。
四年級第一學期:在三年級第二學期的基礎上變化泥條盤筑的方向和形式,制作花瓶、花籃、草帽等。
第二學期:練習拍打泥巴成泥片,制作魚、盒、儲蓄罐或用模具制作花盆之類。
3、高年級(5—6年級)練習制陶方法,了解陶文化的悠久文化歷史和陶制品的實用功能,豐富對陶藝的認識。
五年級第一學期:運用泥板圍合裁切,運用數學原理計算,用幾何原理裁切,用物理原理制作圓形、圓錐形的杯、盆等。
第二學期:在以前的基礎上提高用模型或手工裁切,做成箏插,高耳環花瓶等。
六年級第一學期:拍打泥巴,使其平、光后劃切成拋物線形、三角形、多邊形的泥板,在泥板上鏤刻詩詞、山水、樹竹花,或用泥片制作圍合有創意的作品。
第二學期:運用各種技法,制作車輛、軍艦,捏制各種人物,充分運用學習中的計算方法裁切粘合成各種器皿,并修理得光、平后刻上繪畫、粘貼圖案。
陶藝教學計劃 6
一、指導思想:
陶藝教育是課改深化的需要落實《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學校藝術教育的規程》以及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學生藝術教育“十一五”工作計劃》的需求。是落實二期課改的發展需求,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質培養的需求,減輕學生課業過重負擔,同時,創作陶藝的過程,是學生通過自己雙手將自己想象變成具體成果的過程,這是學生所學知識的展示,是他們觀察力和創造力的展示。盡管他們的作品非常幼稚,但正是這種幼稚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樹立了創新觀念,學會了創新方法,這將使每一位學生終生受益,為他們今后在各行各業成就自己的事業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陶藝課的教學,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取陶藝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
2、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3、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
三、教學設想:
在藝校課的學習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對陶藝的獨特認識進行創作,并結合各類比賽進行創造作品參加比賽。一方面,讓學生能有個性化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創作作品的同時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另一方面,通過比賽讓學生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找到自我價值;在參賽的同時也為學校爭創聲譽。
四、教學內容安排:
第三周、盤條筆筒
第四周、圓球游戲創意
第五周、泥板制作1
第七周、泥板創意制作2
第八周、泥板創意制作3
第九周、精雕細刻的雕刻1
第十周、精雕細刻的雕刻2
第十一周、精雕細刻的雕刻3
第十二周、精雕細刻的雕刻4
第十三周、旨趣各異的壓印1
第十四周、旨趣各異的壓印2
第十五周、旨趣各異的壓印3
第十六周、旨趣各異的壓印4
第十七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1
第十八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2
第十九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3
第二十周、泥韻盎然的印pei 4
陶藝教學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陶藝教育是課改深化的需要落實《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學校藝術教育的規程》以及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學生藝術教育“五”》的需求。是落實二期課改的發展需求,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質培養的需求,減輕學生課業過重負擔,同時,創作陶藝的過程,是學生通過自己雙手將自己想象變成具體成果的過程,這是學生所學知識的展示,是他們觀察力和創造力的展示。盡管他們的作品非常幼稚,但正是這種幼稚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樹立了創新觀念,學會了創新方法,這將使每一位學生終生受益,為他們今后在各行各業成就自己的事業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陶藝課的教學,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取陶藝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
2、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3、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觀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樹立遠大理想。
三、教學設想:
在藝校課的學習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對陶藝的獨特認識進行創作,并結合各類進行創造作品參加比賽。一方面,讓學生能有個性化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創作作品的同時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另一方面,通過比賽讓學生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找到自我價值;在參賽的同時也為學校爭創聲譽。
四、教學內容安排:
第三周、盤條筆筒
第四周、圓球游戲創意
第五周、泥板制作1
第七周、泥板創意制作2
第八周、泥板創意制作3
第九周、精雕細刻的雕刻1
第十周、精雕細刻的雕刻2
第十一周、精雕細刻的雕刻3
陶藝教學計劃 8
一、活動目的:
通過陶藝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手工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創作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并保持室內清潔。
2、由美術老師調整一節美術課專門作為陶藝課進行。
3、小組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室大聲喧嘩,不準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4、愛護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珍惜泥巴。
三、活動內容:
1、以泥巴制作為主,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泥塑常識知識。
2、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3、進行手工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教師要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小組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
在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的基礎上,要挑選各班有一定基礎、成績較好的學生參加。要選出有工作能力、成績也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興趣小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骨干力量。
3、訂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習制度,準時參加美術學習。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期結束時,要舉辦全校性的手工作品展覽會,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陶藝教學計劃 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陶藝作品的特色,學習泥條盤筑的制作方法,能夠抓住所制作器型的特點并運用搓、粘、揉等技法制作一件生活用品。
2.通過欣賞、討論、實踐,創作出一件有創意的陶藝作品,提高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
3.了解我國的陶文化,對中國傳統陶藝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難點:泥條的塑形和器物的裝飾。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教師展示一些陶泥玩偶作品,并與學生交流: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小伙伴,他們分別叫多多、皮皮和淘淘。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類似的作品?它們是什么材料做的?
學生大膽發言,教師總結:這些玩偶都是由泥土捏塑而成,隨處可見的泥土竟然能捏塑成造型多樣的工藝品,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泥土陶藝》,感受用泥巴創作的`樂趣吧!
活動二:描述分析
1.造型特點
教師展示一些陶藝生活用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猜一猜它們的用途是什么?這些作品的造型又有哪些特征?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從造型上看這些器皿分別是筆筒、酒壺、酒樽等;它們造型別致,外在裝飾豐富,有的是線條裝飾,有的是塊面裝飾。
2.制作方法
繼續引導學生欣賞一組陶藝作品,并提出問題:
、俟P筒在造型上有什么特殊之處?(筆筒表面線條變化豐富,是通過線條的纏繞和交織進行造型)
、趯Ρ扔^察酒壺和酒樽,這兩件作品與剛才的筆筒造型又有什么不同?(酒樽則是用手工捏造并在表面添加裝飾,酒壺表面光滑,壺身寬大像是拼接而成,壺嘴窄小)
、弁ㄟ^觀察以上作品的造型,想一想藝術家分別是用什么手法創作陶泥藝術品的?
學生代表回答,教師總結:筆筒上變化豐富的線條主要是以泥條盤筑的手法來進行創作的。酒樽則是以手工直接捏制而成;而酒壺的壺身面積寬大,是用泥板拼接的方法制作而成的。
3.自由聯想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并思考:
、俅竽懻f一說你想創作一件什么陶藝用品?(杯子、書包、筆盒等)
、谠鯓友b飾物品才能更有藝術感呢?
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總結: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應當明確作品的造型特征,這樣在創作的時候才能抓住造型進行創作,同時對它進行有創意的裝飾更能體現出作品的獨特性。
活動三:示范講解
教師示范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水杯,向學生演示自己的制作步驟以及思路。
1.搓泥條(將揉好的圓球搓成長泥條,搓的時候用力要均勻);
2.將泥條盤筑成底板(用刮片將底板表面處理光滑);
3.用泥條圍繞底板四周環繞盤筑外圍(杯底與杯身的連接處要牢固);
4.將表面處理光滑并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活動四:實踐展評
1.請同學們自由展開聯想,動手創作自己喜歡的陶藝用品,創作時要注意對造型的把握和陶藝表面的裝飾。學生創作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2.完成作品后,舉辦“陶藝用品展銷會”,請同學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并推銷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從造型、裝飾等不同角度進行評析。
(如《杯子》:內容——小貓外形的杯子;手法——泥條盤筑;技法——搓、揉、粘等。)
活動五:小結作業
1.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的收獲和體會,教師總結升華:陶藝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從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創作了很多優秀的陶藝作品,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多多了解我國的陶藝文化,并將了解到的知識分享給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2.課后請同學們查閱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歷程,下節課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四、板書設計
陶藝教學計劃 10
一、課題:
陶藝創作
二、教材:
人民美術出版社初中美術實驗本第14冊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旨在通過教學使學生對中國的陶瓷藝術有所了解,對其中蘊含著的豐富而深厚的藝術內涵有所領悟,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陶冶情操的同時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及對審美修養的提高。
五、教學背景分析
學生分析:學生剛剛由小學升入初中,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很感興趣,特別是美術課中一些能夠讓他們充分“動”起來的.內容!疤账噭撟鳌币徽n,正是讓學生能夠充分“動”起來的一個課題。既有動腦的設計構思、創意;也有動手把創意構思用雙手來創作出來的過程,在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這一過程中,學生將體會到無限的樂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教材分析:本課題為綜合實踐課,旨在通過學生共同探討、研究,最后以學生個人創作或小組合作完成的方式把“陶藝創作”這一課題通過充滿藝術感覺的雙手展現出來,把一塊普普通通的泥巴塑造成具有藝術生命力的陶藝作品,以此來達到本課的教學意圖。
六、教學方法:
采用討論法、研究法、探究性學習
七、技術準備:
多媒體、視頻資料、圖片資料等
八、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能夠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掌握基本的陶藝創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欣賞,學生能夠了解我國優秀的陶瓷作品,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教學互動,使學生能夠創作出一件充滿藝術感、有獨特設計創意的陶藝作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和陶瓷藝術本身的藝術魅力和藝術情趣,陶冶情操,使學生積極向上、追求美好理想。
九、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了解陶瓷藝術創作所需要的材料、制作工藝及裝飾方法,激發學生的
想象力和創造力。
十、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掌握陶藝創作的方法,并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十一、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教學、多媒體教學器材。
2)搜集教學相關圖片資料、視頻資料,實物等。
2、學生準備
1)通過網絡、圖書等途徑學習有陶藝制作方法的資料和相關歷史,為本課學習做好鋪墊。
2)準備陶藝創作的相關的用具,為課上創作作品作好準備。
【陶藝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陶藝教學計劃12-09
陶藝教學計劃06-29
中段陶藝教學計劃11-04
陶藝教學計劃模板01-16
陶藝教學計劃8篇12-13
陶藝教學計劃(10篇)01-09
陶藝教學計劃10篇11-21
做陶藝陶藝總結09-22
陶藝教學計劃通用10篇01-17
陶藝的作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