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音樂欣賞課《鴨子拌嘴》時(筆者聽課),將學生分成四小組,并為每組學生準備了樂器——镲。
“池塘邊,一群鴨子向我們走來了。可是不知怎的,有兩只鴨子吵起架來,我們怎么用镲來表現這個小故事呢?”老師話音剛落,四組的學生紛紛的擊镲表演起來。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此時的課堂真是“亂”到了極點。老師并沒有喝令他們停止,而是笑瞇瞇地看著他們表演。學生的表演五花八門。有的擊镲表演,節奏忽緊忽慢。有的跟著節奏表演,動作和表情都十分有趣,把兩只小鴨吵架的情景表演得活靈活現……
在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非常強調個“齊”字,座位要齊,歌聲要齊,動作要齊。欣賞課更是讓學生靜靜的坐著聽音樂,欣賞前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準發出聲音,不準做小動,認真聽。欣賞結束后教師照本宣科的把作品介紹一下,最后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從上課到下課,學生都在教師的控制之中,沒有一位學生敢做出“越軌”的事。孰不知這種所謂整齊、所謂安靜的課堂無形中扼殺了多少個“貝多芬”、“莫扎特”式的音樂天才;這樣的`音樂課又怎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呢?
上述的教學片斷是對傳統音樂教學觀念的挑戰。這一“亂”的教學環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從而使學生的創作意識得到激發,創新能力得到發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提高。
【“亂“的啟示】相關文章:
2.亂亂的課堂作文
3.亂上加亂日記
7.青花亂的歌詞
8.人生亂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