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以“中外童話”為專題。這些優(yōu)美的童話,以動人的故事和優(yōu)美的語言,把讀者帶入美好的情境,使人們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落到“認識什么是幸福”上。在教學時,我以這樣的語言導入:同學們,關于幸福,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兩個詞語的?學生沒學習課文之前的回答是幼稚的,單純的,我借機進行總結,質(zhì)疑引出下文。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提出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想一想幸福到底是什么?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沒有作過多的`講解。我們沒有采用段段分析的方法,而應該讓學生抓住關鍵的幾句話,統(tǒng)領課文,去梳理故事的情節(jié),領會文章的主旨。學生找到統(tǒng)領全文的話即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根據(jù)這個問題的回答我接著讓學生自主找出三個青年尋找幸福的過程,學生可以不按順序匯報,自主選擇喜歡的青年進行匯報,然后通過表演、交流,讓學生感到了只有付出勞動,做對別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課堂上我還采用了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了解課文含義。學生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讀文,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接著我出示了一些關于幸福的名人名言,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并按照這種形式用一句話概括自己對幸福的看法,一方面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語言。學生比較喜歡這個環(huán)節(jié),興趣高漲,學生的精彩的概括是我沒有想到的。我記得我們班級有一位平時不愛表現(xiàn)的同學是這樣形容的:幸福像一棵掛滿了蘋果的蘋果樹,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雖然稚嫩但是我對他的回答印象深刻。另外,本單元是以“中外童話”為專題。我在接近尾聲的時候設計了一個問題:你喜歡這篇課文嗎?為什么?學生回答的正好就是童話的特點,我不失時機的向學生滲透了童話的寫作特點,一舉兩得。在課文的最后進行總結時,我在《幸福在哪里》的歌聲中出示幻燈片,內(nèi)容是本班學生在參加學校感恩活動時的照片,有給爸爸媽媽洗腳,有在學校勞動,有幫助同學……我還加入了不同工作的人的工作場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尋找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要經(jīng)歷很長時間,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時伸出自己的雙手,就可以抓住幸福。
課文中的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每次課后總能夠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比如習慣了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回答,老師再進行評價,不敢放手給學生。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閱讀,出現(xiàn)了問題之后,教師可以適當?shù)耐玫姆矫嬉龑,再讓學生來爭論、討論,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習,說不定他們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
通過教學本課我也學到了許多,我深深的感受到只要我們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認真?zhèn)湔n,就會給學生帶來收獲的喜悅,學生也會給老師帶來快樂!讓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去尋找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吧!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1-11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9-10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5-18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9-07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0-11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2-08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7篇11-21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5篇10-21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03-24
幸福鳥教學反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