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智慧的教師讓學生張著一對生活的眼睛來尋找語文,在教學中,改變封閉的語文環境,拓展學習的空間,在生活這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得天獨厚的身邊環境中去學習語文,將會事半功倍。
在教學人教版課標本第一冊12課《雨點兒》一課時,學生對飄落一詞,任我一再解釋,學生還是顯現出一種茫然的神情。此時正值深秋,加之一股寒流的突然襲來,外面飄著小雨。于是我就帶他們來到校園里觀察起來。校園東邊的'梧桐樹下,一片片金黃色的梧桐樹葉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隨著秋風從半空中飄落下來。再加上點點細雨浸潤的那一張張釋然的笑臉,課堂上的問題迎刃而解。
回到教室,我感到還應把學生的理解延伸下去。于是我拿起了板擦,往半空中一扔,它啪的一聲掉了下來。這板擦也是從半空中掉下來的,能說是'飄落'嗎?不能那位小朋友能用飄落說一句話?雪花從空中飄落下來。廢紙從樓上飄落下來。通過飄落一詞的理解,這讓我不禁深深感嘆:生活,乃語文之母啊!
陶行知先生說:活書是活的知識寶庫。這活的書里面,就蘊藏著無窮無盡的讀不完、看不厭的知識。關鍵是語文教師把課本當成學生的世界,還是讓世界當成學生的課本?
【課文《雨點兒》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雨點兒教學反思05-28
《雨點兒》教學反思05-31
課文《雨點兒》教案07-29
課文雨點兒說課稿范文01-30
《雨點兒》教學反思15篇03-24
《雨點兒》教學反思(15篇)06-20
課文《蜜蜂》教學反思07-04
課文秋游教學反思12-19
課文《畫》教學反思12-23
課文教學反思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