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僅要學會教,還要學會教后有所思,提升自身的教學效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投影的教學反思,歡迎查看。
篇一:投影的教學反思
本節復習課能引導學生梳理全章知識,在復習的過程中,首先通過一組基本概念的題目讓學生在知識整理過程中形成知識體系,形成對本章內容的整體認知。從課堂學生的反映來看,設置的目標基本實現。
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啟發思考,出示富有挑戰性的題目(如例2),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加深學生對三視圖與實物關系的理解,設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收到一定的成效。
因為是對一章知識的復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協助,勇于創新的精神,教學中堅持“多動少講”的放手原則,即教師少講,學生多動手操作、多動嘴交流,多動腦探索,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時間、交流時間、探索時間,讓學生自我質疑,自我反思,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投入到學習中來,使學習的過程充滿快樂和成功的體驗,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究,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必將對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進一步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理解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
應注意的是復習課要放手讓學生做主,精講多練,不搭花架子,注重實效。
因課堂訓練中題目量較大,教師有點越俎代庖,偏離了學生主體地位,留給學生的思考空間不夠多,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關注還較少。整改措施:在教學中要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釋放,關注學困生,注意學生的整體提高。
篇二:投影的教學反思
《投影》是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的最后一章節《投影與視圖》的第一課時,這一章節是在2006年第一次從高中下放到初中教材的,說明它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為避免學生有畏難情緒,第一課時的入門方式尤為重要,所以我采取室外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放松,觀察影子是人們熟悉的,投影的概念是在影子的基礎上抽象而成。因此,學生發現影子的形成除光線外,還要有物體和投影所在的平面,然后順勢得出投影、投影線和投影面的概念。
其次,在游戲中輕松學習。當然,在游戲中,每位同學都參與、都有固定的任務,游戲過后還要根據測試題的提示得出結論,還要會將結論用于實際,所以沒有一個同學不認真、開小差。為避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只是曇花一現,測試題中有概念鞏固、知識拓展等題目,使學生記住并理解、應用知識。
正因為是陽光下的室外課,不太利于中心投影的學習,而適合平行投影的學習,所以我追加了一個知識點:在平行投影下,不與投影線平行的兩平行線段比,等于它們的影子的比。而對于中心投影,它并不難。所以,以自學形式讓學生知道概念,以經典習題形式讓學生理解、區分概念。
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組織學生做游戲,在游戲中發現道理:
1、 平行投影的形狀大小與物體本身形狀大小有關,也與物體與投影面的夾角有關。
2、在平行投影下,不與投影線平行的兩平行線段的比,等于它們的影長的比。并馬上將游戲有感的感受三部分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旗桿的高度)。
整節課都在發揮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有觀察、操作、想象、交流,學生也是在玩的同時收獲了很多,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本節課設置閱讀欄目是為了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看到數學的使用價值,以及正在不斷發展的社會,只有努力學習,才不會落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遠大的理想。注意數學與政治等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與融合,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
【投影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月光投影的作文11-18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北京的教學反思12-25
簫的教學反思12-23
我的教學反思11-26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數學的教學反思12-27
北京的教學反思06-16
地理的教學反思10-22
《背影》的教學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