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健康不愛洗手的小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不愛洗手的小熊》的故事主要內容,能用簡單的漢語講述故事內容。
2、了解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
3、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4、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
難點: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看過《不愛洗手的小熊》的`兒童故事繪本。會唱學過的兒歌《洗手歌》。
2、物質準備:(1)《不愛洗手的小熊》故事視頻。(2)保健醫帶來的顯微鏡。(3)實物投影儀。(4)有關正確洗手方法的卡通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故事視頻,激發幼兒興趣。
。1)幼兒觀看故事《不愛洗手的小熊》。
。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故事中有誰?他們在做什么?小熊為什么會肚子疼?
二、基本部分:
1、請保健醫引導幼兒看看手上有什么。
。1)以游戲的口吻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小手上有什么?
。2)保健醫用載玻片在幼兒的手上取樣,使用實物投影儀打出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果(很多小蟲在爬)。
。3)提問幼兒:怎么會有這么多小蟲子呢?
2、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利用圖片講述故事。
(2)根據故事內容重點提問:小熊為什么會肚子疼?小熊怎么做才不會肚子疼呢?
3、講解洗手的重要性:
老師用卡通圖片告訴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引導幼兒模仿、練習。
三、結束部分:
1、老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到洗手間,一邊說學過的兒歌,一邊洗手。
【中班健康不愛洗手的小熊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