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 1
活動目標:
1、能用對角折的方法表現出郁金香花的基本特征。
2、養成耐心、細致的折紙習慣。
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初步了解郁金香花的色彩和外形。
2、彩色紙若干、剪刀、膠水、膠布。
3、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知郁金香的基本特征
1、春天來了,到處都是美麗的花朵。看,有哪些花開了?
出示PPT。
2、這是什么花?
引導幼兒了解春天里不同的花:黃的迎春花,紅的桃花,白的梨花。
3、這是什么花?它叫什么名字?
引導幼兒感知郁金香的基本特征
二、學習對角折的方法
1、郁金香真漂亮,這兒有一張彩紙,怎樣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郁金香呢?
2、教師示范
用“好朋友玩!钡亩叹,引導幼兒進行對角折。
3、大角和大角做朋友(對角折),小角和小角做朋友(對角折),好朋友分開了(折成縫),小角和大角做朋友,大角說,我們稍微遠一些(小角靠著大角),形成一朵美麗的郁金香。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給予能力差的幼兒進行指導。
三、評價
1、個別指導,綜合評價。
2、說一說你折的是什么顏色的郁金香。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在簡單的手工操作中感受到原來一張簡單的方形可以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孩子們感受到了神奇,是通過小手的操作來完成的,更滿足,更了解。
挖掘一種手法,讓幼兒感受美
這次折紙活動主要是為了獲得一個新的技巧,因此在整個活動的開始部分,教師進行了過多的進行講解或者指導,之后才請幼兒根據示范進行操作。
完成這次的作品也并非容事,因為以往的手工活動一般都是手工加繪畫,而這次的手工活動則是一次全部由手工完成的作品,而且提供的材料較多,幼兒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完成畫面。
體現一個作品,讓幼兒體驗美
由于畫面要求只是郁金香,因此畫面上的內容會相對單一,但是因為有大量的`豐富材料,因此郁金香的效果會各有不同,因此在最后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幼兒有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們知道郁金香還能怎么做,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不足之處
整個活動效果較好,部分能力強的幼兒能獨立自主的完成作品,一部分幼兒能力較弱的幼兒面對較多的材料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或者沒有充分利用所擁有的材料,相信在以后的美工活動中可以多使用這樣的模式,相信會有很大的進步。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 2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認識郁金香的基本特征。
2. 引導幼兒用手指畫的方式創作出郁金香,體驗手指畫的樂趣。
3.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1、顏料(紅、黃、紫等顏色)
2、白色畫紙
3、水彩筆
4、紙巾
5、郁金香圖片或實物
6、范畫一張(教師事先準備的手指畫郁金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郁金香的圖片或實物,引導幼兒觀察郁金香的形狀、顏色等特征,提問:“這是什么花?你們見過嗎?它的花瓣是什么樣的?有哪些顏色?”
2、講述郁金香的故事
編一個小故事,介紹郁金香是春天的使者,它給大地帶來了美麗和生機,激發孩子們對春天和郁金香的喜愛。
3、示范手指畫步驟
教師演示如何用手指畫郁金香:先用拇指蘸取顏料,在紙上按下一個橢圓形作為花朵,再用食指或小指點上綠色的莖和葉子?梢哉故静煌伾挠艚鹣,讓孩子們感受色彩的多樣性。
4、幼兒操作
分發材料,鼓勵幼兒選擇喜歡的顏色自由創作,提醒他們注意不要混色,使用紙巾擦拭多余的顏料。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需要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嘗試。
5、作品展示與分享
將孩子們的作品貼在展示板上,讓每個孩子介紹自己的郁金香,分享創作時的感受。
教師給予積極的反饋,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通過手指畫的'方式,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了藝術創作的樂趣,同時也對春天和郁金香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的參與度高,創作出的作品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改進空間:部分孩子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顏料的混合使用而感到困惑或不滿足于自己的作品。下次活動前,可以進一步強調顏料使用的技巧,或者提供更多的顏色選擇,減少顏色混雜的困擾。同時,增加一些輔助工具,如棉簽,讓不太愿意用手直接接觸顏料的孩子也能參與進來。
3、后續活動建議:結合本次美術活動,可以延伸至自然科學領域,帶領孩子們種植真實的郁金香,觀察植物生長過程,將藝術與自然教育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體驗。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 3
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郁金香是春天的代表性花卉之一,感受春天的色彩與美麗。
2. 通過手工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3. 增進幼兒對顏色的認識和搭配能力,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彩色卡紙(紅色、黃色、粉色等)
2、安全剪刀
3、膠水或雙面膠
4、顏料(可選,用于手指畫)
5、郁金香的圖片或實物供觀察
6、老師事先準備好的郁金香模板
7、水彩筆或蠟筆
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開始課程前,先與孩子們一起唱一首關于春天的兒歌,激發他們對春天的興趣。
展示郁金香的圖片或實物,簡單介紹郁金香,如:“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花嗎?它叫郁金香,是春天里非常美麗的花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春天的郁金香。”
2、觀察與討論(5分鐘)
引導幼兒觀察郁金香的顏色、形狀,討論郁金香的特點,如花瓣的形狀、葉子的樣子等。
3、示范制作(10分鐘)
老師使用模板在彩色卡紙上畫出郁金香的形狀,然后演示如何剪下來,粘貼到另一張卡紙上作為背景。
可以展示不同的裝飾方法,比如用手指沾顏料點出花蕊,或者用水彩筆添加細節。
4、幼兒操作(20分鐘)
分發材料,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卡紙進行創作。
老師巡回指導,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鼓勵他們發揮創意,自由裝飾自己的郁金香。
5、分享與展示(5分鐘)
制作完成后,讓每個孩子展示并簡單介紹自己的作品,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給予正面的評價和鼓勵。
6、結束語(2分鐘)
總結今天的活動,強調每個孩子的獨特創意和努力,表達對春天和美麗自然的熱愛。
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通過直接觀察真實的郁金香和圖片,孩子們對郁金香有了直觀的認識,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手工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促進了他們對顏色和形狀的認知,很多孩子在創作中展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
2、改進空間:部分幼兒在使用剪刀時還需更多指導和幫助,下次可以提前進行簡單的剪紙練習,提高他們的安全操作能力。此外,為保證每位幼兒都能充分參與,可以考慮分組進行,每組配有一位助教或家長志愿者協助指導。
3、后續活動建議:基于本次活動的成功經驗,未來可以設計一系列季節性主題的手工活動,如“夏日的荷花”、“秋天的楓葉”等,持續激發幼兒對自然界的探索興趣和藝術創作熱情。同時,增加一些團隊合作的項目,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和社交技能。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 4
教學目標:
1、讓幼兒認識郁金香并了解其基本特征。
2、鍛煉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和色彩感知能力。
3、激發幼兒對春天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郁金香實物或圖片,供幼兒觀察和欣賞。
2、彩色卡紙、顏料、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材料。
3、示范畫作或步驟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春天大自然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氣息。
出示郁金香實物或圖片,提問:“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顏色的?你們喜歡它嗎?”
二、觀察與討論
讓幼兒仔細觀察郁金香,描述其形狀、顏色、花瓣等特點。
引導幼兒討論郁金香與春天的關系,如春天是郁金香盛開的季節等。
三、教師示范
教師用油畫棒在卡紙上畫出郁金香的輪廓。
使用水彩筆或顏料為郁金香涂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過渡。
示范完成后,展示畫作供幼兒欣賞。
四、幼兒創作
分發繪畫材料,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想象創作郁金香畫作。
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給予幼兒幫助和鼓勵。
五、展示與分享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墻壁上或展板上。
邀請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
教學反思:
本次美術活動《春天的郁金香》旨在讓幼兒通過觀察、討論、創作等環節,認識郁金香并感受春天的美好。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興趣激發:通過展示郁金香實物和春天的視頻,成功激發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他們在觀察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能積極參與討論。
技能培養:本次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還提高了他們的色彩感知能力。幼兒在創作過程中,能夠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想象,運用不同的色彩和線條表現郁金香的特點。
情感培養:通過討論郁金香與春天的關系,培養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他們在創作過程中,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和向往。
個體差異:雖然大部分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并取得較好的成果,但仍有部分幼兒在技能上存在差異。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關注個體差異,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
改進建議:在示范環節,我可以更加詳細地介紹繪畫步驟和技巧,以便幼兒更好地掌握。同時,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我可以提供更多樣化的材料選擇,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和興趣。
總體來說,本次美術活動《春天的郁金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幼兒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 5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郁金香的基本特征和顏色,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
2. 技能目標:掌握使用基本的美術工具(如彩筆、剪刀、膠水等)來創作郁金香,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創造力。
3. 情感目標:激發對大自然美的欣賞,培養熱愛生活和自然的情感,以及團隊合作和自我表達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彩色卡紙
2、剪刀(安全兒童用)
3、膠水/雙面膠
4、顏料/彩筆
5、郁金香圖片或實物
6、紙盤(用于顏料,如果采用手指畫法)
7、事先準備好的郁金香模板(可選)
教學步驟:
1、導入活動(5分鐘)
以故事形式引入,講述一個關于春天和郁金香的小故事,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展示郁金香的.圖片或實物,引導孩子們觀察郁金香的形狀、顏色等特點。
2、認知學習(10分鐘)
討論郁金香在春天的意義,為什么人們喜歡它。
介紹郁金香的不同顏色和種類,可以簡單講解每種顏色代表的心情或象征意義。
3、示范與指導(15分鐘)
老師演示如何制作郁金香,強調安全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分步驟演示剪紙、粘貼或手指畫的過程,鼓勵孩子跟隨嘗試。
4、幼兒操作(20分鐘)
孩子們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確保每位孩子都能得到必要的幫助和鼓勵。
鼓勵孩子們自由選擇顏色和創作方式,體現個性化。
5、展示與分享(10分鐘)
孩子們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級展示板上,輪流介紹自己的郁金香,分享創作想法或過程中的趣事。
6、總結回顧(5分鐘)
引導孩子們回顧今天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討論最喜歡的部分和未來想嘗試的新創意。
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通過故事引入和實物觀察,孩子們對郁金香產生了濃厚興趣,參與度高。分步示范和個性化的創作空間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改進之處:部分年齡較小的孩子在使用剪刀時需要更多的一對一幫助,未來可以提前進行簡單的手工工具使用培訓。此外,時間管理上,展示與分享環節可適當延長,給予孩子們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3、后續計劃:基于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反饋和表現,下次課可以引入更多自然元素的手工活動,如制作春天的花園場景,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加強安全教育,確保所有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 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幼兒能夠認識郁金香,并了解其基本特征,如顏色、形狀等。
2、技能目標:鍛煉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掌握使用顏料或繪畫工具進行繪畫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對春天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繪畫活動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郁金香圖片或實物、彩色卡紙、顏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膠水等。
環境準備:確保教室整潔,提供足夠的繪畫空間,并準備好展示幼兒作品的區域。
三、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播放春天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氣息。
展示郁金香圖片或實物,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郁金香的特點。
2、觀察與討論(10分鐘)
讓幼兒仔細觀察郁金香,描述其形狀、顏色、花瓣等特點。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討論郁金香與春天的關系,如春天是郁金香盛開的季節等。
3、教師示范(5分鐘)
教師用油畫棒在卡紙上畫出郁金香的輪廓。
使用水彩筆或顏料為郁金香涂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過渡。
示范完成后,展示畫作供幼兒欣賞。
4、幼兒創作(20分鐘)
分發繪畫材料,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想象創作郁金香畫作。
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給予幼兒幫助和鼓勵,確保每位幼兒都能積極參與。
5、展示與分享(5分鐘)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墻壁上或展板上。
邀請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和感受。
四、教學反思
1、優點
教學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共鳴。
教學過程中注重幼兒的觀察、討論和創作,能夠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提供了豐富的繪畫材料和工具,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和興趣。
2、不足
部分幼兒在繪畫過程中顯得不夠自信,需要教師在后續教學中加強引導和支持。
示范環節可以更加詳細和生動,以便幼兒更好地掌握繪畫技巧。
3、改進建議
在示范環節增加更多細節講解和互動,使幼兒更易于理解和模仿。
針對不同繪畫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以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
鼓勵幼兒多進行繪畫實踐,提高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和繪畫技巧。
4、效果評估
大部分幼兒能夠積極參與繪畫活動,并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的郁金香作品。
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通過對春天的郁金香的繪畫活動,幼兒對春天和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的郁金香》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06-27
小班美術美麗的郁金香教案03-20
春天幼兒園小班的美術教案08-25
春天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08-25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01-15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春天》12-22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蘑菇》及教學反思范文06-07
小班美術教案:春天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