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守株待兔》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推測判斷人物的心理狀態,樂意用較連貫的語句在集體面前講述畫面內容。
2、初步理解作品內容,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農夫、樹、兔子圖片)提問:農夫、樹和兔子之間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可能是什么事呢?
過渡: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一
二、理解故事,感受寓意。
(一)觀察圖片,分段理解
1、(第一天)提問:
(1)(圖1)農夫在做什么?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2)(圖2)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兔子會撞到樹上呢?農民看到了這只兔子,他是怎么想的?他會怎么做?
2、(第二天)(圖3)提問:農民在做什么?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3、(第三天)(圖4)提問:這個人在干什么?他為什么不去種田?
4、討論:你覺得他會等到兔子嗎?為什么?
(1)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a、能等到,b、等不到,雙方說
教師及時
(2)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3)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
三、完整欣賞,提升經驗。
1、為什么農夫會成
2、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幼兒園中班教案《守株待兔》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3.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4.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6.守株待兔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