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認識光的反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反射角的含義。
。3)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通過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位罝,測出反射角與人射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的體驗。
。3)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密切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教學重點】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難點】
利用光的反射控制光束的方向、鏡面反射和搜反射的成因
【教學過程】
一、 科學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師生合作實驗活動:
多名同學從不同位置用激光筆將激光射向教師手中的平面鏡,全體學生共同觀察現象。
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現象,并討論該現象能說明什么為題。
教師改變平面鏡的角度學生觀察現象發生什么變化?
2、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介紹幾個基本概念: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入射角及反射角
3、學生分組進行試驗,探究三條線位置關系
教師介紹器材的使用方法
學生將實驗內容填入記錄表格
學生交流試驗結果
學生總結實驗結論
4、學生分組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試驗
學生將試驗結果填入記錄表格
學生總結試驗結論
5、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反射定律內容
6、學生討論交流,利用試驗裝置進行試驗探究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特別是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操作中遇到的困難
二、 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
1、 教師說明知識的價值在于應用于生產生活中,造福人類
2、 學生說出自己對反射定律的應用設想
3、 學生利用潛望鏡觀察發光的蠟燭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光在潛望鏡中的工作原理
4、 教師展示中華號月球車,并由此提出問題,地球和月球間距離是多少。并由學生回答地月間距離的方法
三、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師演示用手電筒照射貼有小鏡子的白紙,學生觀察是鏡子亮還是白紙亮
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形成的原因
四、 學生活動“如何將太陽光導入大廳”
教師提出問題,如何將太陽光導入大廳
學生設計將陽光引入大廳的方案
學生展示自己的方案
教師提出問題:這樣設計在實際中應用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什么?
教師提出問題:這個設計方案還存在怎樣的不足
學生提出改進方案
【八年級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教案】相關文章:
光的反射定律內容10-12
光的傳播中學物理老師說課稿12-17
司馬光課件教案講義05-17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1-05
八年級物理習題05-02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物理教案04-24
蘇教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01-19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學反思04-30
八年級物理單元測試01-20
光的折射現象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