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无码福利视频,亚洲无码视频喷水,亚洲三级色,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

2025-08-04 古籍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譯文

  說它是花。春天卻未到來。說它是雪,卻幽香無比。冒著嚴寒,傍著竹林,在鄉村的農舍綻放。

  無論是生長在荒野人家還是在亭臺水榭的富貴之鄉,都是一樣的盛開。

  注釋

  野人家:野外村民家。

  一般:一樣,同樣。

  賞析:

  這是一篇不同凡響的.詠梅佳作。

  上片詠梅、惜梅。前兩句詠嘆梅花的出類拔俗。它不同凡花,雖春未到卻獨自沖寒而開;它潔白似雪,但冰雪卻不具備它那醉人的幽香。后兩句惋惜梅花的孤獨寂寞。它雖傲姿凌霜,暗香襲人,卻獨處僻鄉,無人欣賞。

  下片贊梅。把梅栽在“竹籬茅舍”也罷,把梅栽在“玉堂瓊榭”也罷,它都不改初衷:“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此詞不僅描繪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并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雖懷才不遇卻不肯放棄操守而隨波逐流的情懷。在寫法上,盡管通篇無一“梅”字,卻使人感到筆筆都在寫梅;盡管筆筆都在寫梅,卻又使人處處都聯想到作者。構思巧妙,富于比興,堪稱詠梅佳作。

  作者:

  鄭域,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光宗紹熙中前后在世。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曾倅池陽。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隨張貴謨使金,著有燕谷剽聞二卷,記金國事甚詳。嘉定中官行在諸司糧料院干辦。域能詞,花庵詞選中錄存五首。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松窗詞》一卷。楊慎《詞品》卷四謂其《昭君怨》詠梅詞“興比甚佳”,又《畫堂春·春思》詞“樂府多傳之”。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翻譯:

  白鷗棲落水濱,默然地望著我,好似在問:夜泊溪畔是被風雪所阻,不得以停泊;還是無所去處,情愿留下?如若是自愿,又為了何事眉頭緊鎖?夜風襲來,掀起艙簾,吹得艙內燈火閃爍。孤處江舟,只有身影為伴,對著孤影,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舊友,今日在哪里?回想當時,樓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攜漫步錦簇的花叢中。湖中綠波蕩漾,系舟在堤邊的柳樹下。夢啊,夢啊,讓我在夢中重溫一下舊游。可是在夢中卻難尋舊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艙外飛雪漫天,凝望濃密的陰云,任憑飛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說沒有人的憂愁,有我這般深沉,今夜,雪中的梅花,一身素白,憂愁似我。

  梅花引·荊溪阻雪賞析

  賞析: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邊,自然不是“心留”。詞人起筆突兀,出示幻象以虛寫實。他落筆不寫風雪和溪流,而寫泊舟經過,立意較為翻新,下面繼續讓白鷗發問:“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鎖眉頭”以形示情。白鷗是詞人寄托心情的意象。問者之意,借白鷗說出,婉深而鮮明。此謂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過白鷗表達的,但白鷺的心情也和作者恰恰相反,白鷺也非作者化身。白鷺慣于生活在風雪之中,激流之上。而作者卻是迫于“身留”。作者描寫白鷗,是深化意境。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由舟內到舟外,逐次展示境況的寒冷凄清。傍晚時分,冷風拍打著簾幕,把燈火撩撥得跳蕩不已,光暈連同我的影子,都在搖曳著。孤獨冷清的境地,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游伴來。

  下闕緊接上闕結局,問道:“舊游舊游今在否?花柳樓,月下舟。”游伴啊游伴,你可還健在?憶起結伴而游,感到非常歡樂自在!花叢旁的小樓,柳蔭之下的輕舟,都如夢幻般地地消逝了。“夢也夢也”,我在夢中重溫舊日的歡欣。冷風、寒水、黃云、白雪,使我片刻也不得安寧,但連那木棉(即棉花)裘都濕透了,怎能讓人入眠。夢已了,“夢不到,寒水空流”,“寒水空流”在空虛絕望的心境中,蘊含一絲怪之意思。詞人懷遠之情,如荊溪流水那樣悠悠難盡。風雪漫天,令人愁苦萬分。“都道無人愁似我”,孤舟黑夜唯燈與影相伴,有誰來說這樣的話?況是“都道”,這些人從何而來?“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極寫天氣寒冷。梅花有著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氣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象我一樣,浸透在愁苦之中。

  全詞流動自然。以發問取頭,未待回答,卻已氣勢凌人。詞中后多用短句,使節奏感極強,音響較為清越。全詞以抒情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氣宇軒昂。結尾用“雪”字才點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蓋讓人讀起來一氣貫注也。難怪清代詞評家劉熙載曾評蔣捷詞為“長短句之長城”,是推崇備至。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3

  梅花落 南北朝 鮑照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

  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寒風一作:風飚)

  《梅花落》譯文

  庭院中有許許多多交雜的樹木,卻偏偏對梅花贊許感嘆。

  你為什么單單贊賞梅花?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在寒露中結果實。

  而雜樹只能在春風中搖曳,在春日下盛開,有的雖然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隨寒風零落而沒有耐寒的品質。

  《梅花落》注釋

  中庭:庭院中。

  咨嗟:嘆息聲。

  君:指上句"偏為梅咨嗟"的詩人。

  其:指梅花。

  作花:開花。

  作實:結實。

  爾:指雜樹。

  霜華: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簡稱。華:通“花”。

  霜質: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艱難惡劣環境的本質。

  《梅花落》賞析

  《梅花落》厲漢樂府“橫吹曲。鮑照沿用樂府舊題,創作了這首前所未見的雜言詩。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這兩句是說,庭中的雜樹眾多,我卻偏偏贊嘆梅花。這里的“雜樹”和“梅”含有象征意義。“雜樹”,即指一班無節操的士大夫;“梅”,指節操高尚的曠達之士。詩的內容是贊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雜樹作襯墊,襯墊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于是便觸發了雜樹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問。

  “問君何獨然?”這句是說,請問你為什么單單偏愛梅花呢?這“問”的主語是“雜樹”。“獨”字緊扣著“偏”字,將問題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這兩句是說,那是因為梅花不畏嚴寒,能在霜雪之中開花,冷露之中結實。詩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贊美梅的理由,但是為了使發問者(雜樹)對自己有所了解,所以又接著說明為什么雜樹們不及梅的理由。

  “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這幾句是說,而你們呢,只能招搖于春風,斗艷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開花,卻又在寒風中零落,終究沒有耐寒的品質。

  詩人在耐寒這一點上,把梅和雜樹作了比較。這樣一來,贊梅的理由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闡發。

  這首詩結構單純,一二句直抒己見,第三句作為過渡,引出下文申述。言辭爽直,絕無雕琢、渲染之態,比如對梅的描寫,這里就見不到恬淡的天姿,橫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動,更沒有什么后世常用的高標逸韻,力斡春回的頌詞,而只是樸實無華,如實道來——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其句式韻腳,也隨情之所至,意之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詩人以如此單純樸拙、隨意自然的形式,說著并不怎么新鮮的事情,卻有幾分“稚”趣,然而“念其”、“念爾”,足見褒貶之意,了然于心,所以觀點相明,一問即答,快人快語,切中要害,絕非率意而成。

  如果說傲霜獨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寫照,當然也是詩人自我形象的體現。那么“零落逐寒風”的雜樹,便是與時俯仰,沒有節操的齷齪小人的藝術象征。詩人將他們加以對比,并給予毫不猶豫的褒貶,反映了詩人愛憎分明,剛正磊落的胸懷,也反映了詩人對世風日下的擔憂。

  這首詩雖是詠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懷無不熔鑄其間。就以上所言,又顯示出它慷慨任氣、沉勁老練的特色。

  本詩主要是托諷之辭,采用雜言,音節頓挫激揚,富于變化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度。這與作者個人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鮑照“家世貧賤。,(鮑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飽受壓抑。他痛恨門閥土族制度,對劉宋王朝的統治深為不滿,因此,他那質樸的詩句申明確表示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贊揚。這里還包含著寒士被壓抑的義憤和對高門世族壟斷政權的控訴。詩歌以充沛的氣勢,強烈的個性,明陜的語言,給讀者以震撼。

  《梅花落》創作背景

  公元439年(元嘉十六年),鮑照因獻詩而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但鮑照家世貧賤,在宦途上飽受壓抑,所以他在宦途上的這段時間寫下了許多詩篇。《梅花落》即是此類詩作的代表作品。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留春令·詠梅花

  宋代:史達祖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譯文: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作為梅花的老朋友,我立在梅花溪上,只見如煙的暮靄籠罩著梅樹枝梢,朧的月兒高掛在樹梢上空,此刻我牽掛月下霧中的梅花,油然而生愁思,感到無可奈何。溪中那細長的春水點綴著黃昏的景色,而我對梅花的相思之情就像溪中春水一樣悠長,沒有停止過。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梅花曾把她的芳心深摯地許給了我,因而我連做夢也在苦苦思索最美好的詩句,來表達我對她的愛意。聽說多情的東風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

  注釋: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shāo)月樹。一涓(juān)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涓:細小的水流。沒頓:沒有停止。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春月點破黃昏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詞人以情觀花,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起涌了出來。結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

  詞人自號梅溪,作詞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愛梅之情可見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張镃(功甫)南湖園中賞梅,《醉公子·詠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誤向山中,得與相識。溪岸側。……今后夢魂隔。相思暗驚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樹三百。”訴說與梅花溪畔相識,鐘愛情深,別后夢魂相隔,相思暗驚,弄得多情鬢白,剪愁不斷,沾恨淚新。這首《留春令》在詞意和感情上與此極為相似,由詞意可知詞人是大約在春天的一個傍晚來到梅花溪的。此時太陽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見那梅樹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銀光素輝,清奇幽絕,分外動人。可是,那梅樹梢頭卻因暮色尚未散盡,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朧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這情景對一心賞梅,愛之情深的詞人來說,自然是很掃興的,心中不覺浮起難以抑制的怨愁,顯出百般無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騷雅之筆寫出兩句奇妙的詞句:“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前句寫情,后句寫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掛愁”很是形象,也是詞人愛用的字眼。他曾在《八歸》中說:“只匆匆眺遠,早覺閑愁掛喬木。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這“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八個字,清辭奇思,深得詞家三昧。姜夔說:“邦卿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蓋能融情景于一家,會句意于兩得。”就此而論,實在是恰切之評。

  過拍兩句:“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寫詞人月下徘徊,愁思難釋的情景。暮色已濃,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無所隱匿,連詞人的滿懷相思也沒有可安頓的.地方,真個是“寸心外,安愁無地”,閑婉深曲的細膩感情在低低的訴語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寫月光月色,又映帶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見。句中的“點”字形象地寫出月光映澈溪水,點破黃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點破黃昏又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

  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

  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許”,上承“相思”二字,用擬人化手法敘說梅花相愛情深,曾兩情相悅,此時猶沉浸在昔日歡愛的回憶中。梅花本來無情,而詞人以情觀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了,往事猶記,舊情依然,魂牽夢隨,柔情似水,滿腹衷腸,急切欲訴,卻又思緒紛亂,欲說又不知從何說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夢勞詩苦!”這個“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說而說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著力表達了詞人對梅花相愛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當他無計可訴相思的時候,驀然想起東風或能傳達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帶給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帶給梅花。可是,聽說多情的東風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了。

  因而詞人無限哀怨地說出末結兩句:“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寫到這里,詞人的心頭更加沉重了。雖然梅留東風只是“聞說”,未必是真,但在詞人想來,疑慮難釋。只能失望地將之當真。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起涌了出來。

  從這結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5

  作品原文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作品注釋

  ⑴凌寒:冒著嚴寒。

  ⑵遙:遠遠地。知:知道。

  ⑶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作品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創作背景

  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兩次再任,放棄了改革。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后退居鐘山后所作。

  作品鑒賞

  “墻角數枝梅”,“墻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墻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于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氣譙溢。

  首二句寫墻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撫州(今江西撫州市東鄉縣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死于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謚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后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6

  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樓楚館,云閑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中酒滿,歌聲共,水流云斷。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

  古詩簡介

  《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又名《殢人嬌·玉瘦香濃》這首詞是詞人李清照賞梅后所作。該詞因情即景,景中寓情;動靜有致,相互襯托;借物抒情,感傷光陰流逝,花開花落,容顏易老,聚少離多,人生得意與相聚之時需盡情歡暢。與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有異曲同工之妙。

  翻譯

  細細的梅枝,濃濃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續到雪化。想起賞梅,發現已經過了賞梅時節,只剩下遺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長,倚欄望去。

  宴上客人來來去去,杯中滿是美酒。歌聲唱合,如行云流水。那些最早開花的梅枝要在它們還沒開敗時,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獨上西樓,聽那幽怨的羌笛聲。

  注釋

  ①殢人嬌:一名《恣逍遙》。

  ②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③檀:比喻花的香味。

  ④恨:遺憾。探:觀賞。

  ⑤江樓楚館:泛指旅舍。

  ⑥云閑水遠:形容行程遙遠。

  ⑦坐上兩句:《三國志·崔琰傳》注引張璠《漢紀》:孔融“愛才樂酒,常嘆曰‘坐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⑧南枝:向陽梅枝,最先發花。

  ⑨西樓:指思婦住處。

  ⑩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為凄涼。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作者看到后亭梅花開有感而作。雖然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落寂,但述物自然,無半分悲苦之意,讀起來讓人感覺梅亦人,人化梅。

  上片開門見山,吟詠梅花且嘆悔此次賞梅又遲來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臘月發花,且有堅貞耐寒之志而深受愛重,在我國歷來有“國花”之稱譽;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紅;古人賞梅講究“四貴”,除貴曲不貴直,貴疏不貴密之外,也貴梅花之瘦不貴其肥,貴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貴其開(盛放)。“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說: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飄逸,淺紅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顯得色澤濃艷,它們散發著襲人的香氣;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壓梅枝的美景已不見;真真令人遺憾,沒想到今年賞梅竟然又來晚了。一個“又”字,表達了詞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嘆晚的心情;當然只有面對愛之甚深的對象,才會發出“恨晚”的嘆息。此處也足見作者遣詞匠心之一斑。

  “江樓楚館,云閑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之句,交待了賞梅的環境地點、寫出了遠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劃出了一種閑適恬淡的心境。句中“楚館”的“楚”字,本指春秋戰國時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帶,此處泛指江南。在長江之濱的楚地南天,錯落矗立著無數亭臺樓館,這里梅花競放,又是賞梅的好去處;仰望白云閑散依藍天而飄浮,俯視碧波漣漪逐江水而流逝;清涼的白晝是這樣漫長,沉醉在陣陣梅香中的探梅人,憑倚著雕欄放眼遠望,信手卷弄著低垂著的翠綠色的帷簾。上片至此而止,主要是側重寫景的幽深、人的安閑,為下片不平靜心情的抒發埋下伏筆,達到以靜襯動的效果;當然,如果說此處靜中伏有波瀾的活,便是“清晝永”中的“永”字撩起的。“永”是長的意思,人物感覺上的時間是長還是短,隨人的心情而變:歡樂嫌短,愁苦恨長,這是人之常情。那么詞中人“清晝永”之說,內里是否包含著幾分惆悵!

  下片“坐上客來,尊中酒滿”兩句寫的是良友相聚、舉杯飛觴、開懷暢飲、縱歌抒懷的場面。“歌聲共,水流云斷”,充滿詩興豪情的文人雅士對酒自是高歌,何況又面對著象征高雅氣節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動,縱情引吭,你唱我和,這歌聲充塞天地、嘹亮悠揚,上遏白云、下斷流水。該詞至此,歡樂之情已達頂巔,激越的情緒隨著歌聲止歇漸漸平靜下來,另一種心態便代之而起,詞人的筆觸也宕然轉開,回到賞梅的現場“南枝可插,更須頻剪”,然后便在“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的頗懷傷感的聲中戛然止住。從字面意思看這幾句是指點著眼前的梅樹;那南邊向陽枝頭上的花兒令人喜愛,可以攀折供插,需趁著它方開未殘,快多些采剪,或簪在鬢邊,或插放幾案,把梅的疏姿倩影和梅的寒香冷艷盡多的留在身邊;千萬不要等到花瓣殘落、隨風化泥的時刻再惆悵留連。弦外之音卻是借物抒情,感傷光陰流逝,花開花落,容顏易老,聚少離多,人生得意與相聚之時需盡情歡暢,待到《梅花落》的曲調已經奏起,羌笛聲聲泣訴別離的時候,離愁別怨便會鋪天蓋地地襲來了。

  該詞可謂因情即景,景中寓情;動靜有致,相互襯托。最喜結尾句“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意在言外,含蓄蘊藉,耐人咀嚼。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7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

  作者:范成大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譯文及注釋

  譯文惆悵的望著梅花驛,專注的看著開有燕子花的綠洲。祥云下面有高樓大廈,可惜高樓不是用木蘭木做的。

  想用緘帛寫信可是離雙魚很遙遠無從寄信,于是秋葉都紅了也還沒寫。想借助江水寄托離愁別緒,可是江水是向東流的哪里能夠流向西邊呢?

  注釋⑴驛:驛,音亦,驛站、傳舍,古傳遞文書、官員來往及運輸途中暫息住宿之所。古驛傳有亭,故又稱驛亭。清末置郵局后始廢。

  ⑵杜若:燕子花也。

  ⑶雙魚: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又《漢書·蘇武傳》有“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因合稱書信為魚雁,亦有以鱗代魚,以鴻作雁者。另亦指傳書信者。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離情別緒的作品。上闋從男主人公起筆,下闋則落在女主人公身上,兩闋遙相呼應,如傾如訴。上闋描繪了男主人公的惆悵先是從描摹情態入手的,“悵望梅花驛”,是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的典故,說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信息)而久盼不至,因而滿懷惆悵:“凝情杜若洲”,取《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之意,欲采杜若(香草,也指信息)以寄伊人,卻也無從寄去,徒然凝情而望。來鴻不見,去雁也難,終于,他從深思回到了現實:距離阻隔了一對情人,難以相聚。四個長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組逐漸推近的鏡頭,在令人失望的結局上定了格。

  如果說男主人公的愁緒是悠長而纏綿的話,那么,女主人公的思念則顯得熾熱急切,字里行間,流露出思婦坐臥不寧百般無奈矛盾心理。“緘素”、“題紅”兩句用的是書信往來的典故,“遠”、“秋”二字,巧妙地點出了她與情人之間音訊斷絕的愁緒。最后,焦慮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著情人遠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帶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頭的流水和著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終使這段愛情以悲劇作結。不過留在讀者記憶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敘事,而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戀歌。

  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認為:“詞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無論是表述兩人不能相見的痛苦,還是訴說那無邊的思念,作者都寫得含蓄蘊藉。如“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高樓”指女子居處,木蘭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樓”與“木蘭舟”的距離點出了他們無法相見的殘酷現實,“不近”一詞用在這里,給人一種語盡意不盡的境界覺。全詞沒有一處用過“思”字,但字字句句卻充滿了思念之情,這表明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主旨,又保持了詞的特點——清遠空靈。

  作者善于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泛單調。如“梅花驛”、“杜若洲”都是虛指,但又與雙方遠隔,托物寄情密切相關,寫女主人公無人傳遞書信所選用的“雙魚遠”、“片葉秋”以及“江已東流”也都屬虛擬,但卻和她盼望與情人通信的現實十分吻合,這些虛實的統一,不僅有助于表達男女雙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實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運用典故也有創新,詞中所用大多為常見的典故,但在作者筆下,別有一番情趣。如“雙魚”、“題紅”兩典的原意都形容書信傳情,平安抵達對方手中,而作者卻以“遠”、“秋”二字平添了悲劇的韻味,頗有新意。

  詞中雖有典故,但卻一樣明白,“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兩句,借鑒了白居易“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和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如同已出,毫無牽強附會之感,很妥貼地體現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8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是指冒著嚴寒。

  2、遙是指遠遠的。

  3、為是指因為。

  4、暗香是指梅花的幽香。

  翻譯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么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當中,有一首相當著名的詩,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了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的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背景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年過半百、對政治早已心灰意懶的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已經歷了兩次辭相兩次再任,非常郁悶。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梅花

  五代: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

  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

  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譯文: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注釋:

  殷(yīn)勤移植地,曲檻(jiàn)小欄邊。共約重(chóng)芳日,還憂不盛妍(yán)。

  殷勤:情意懇切深厚,亦指懇切深厚的情意。檻:窗戶下或長廊旁的欄桿,也指井欄。重:再次。妍:美,如“爭妍斗艷”。”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gài)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步障: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線的一種屏幕。溉:灌、澆水。花:開花。名詞活用為動詞。蛾眉:女子長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稱。這里借指周后。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賞析:

  此詩題為《梅花》,卻不是一首詠物詩,而是詠嘆與梅花相關的人和事。據《全唐詩》載:“后主嘗與周后移植梅花于瑤光殿之西,及花時,而后已殂,因成詩見意。”

  此詩首聯起句“殷勤移植”語,即指這次移植梅花之事;“移植地”便是“瑤光殿之西”的“曲檻小欄邊”。李煜、周后(即昭惠皇后)都是極富雅趣之人,又憑著帝王皇后的'特殊條件,便為自己的生活極力營造出優美的氛圍。他們以銷金紅羅罩壁,以綠鈿刷絲隔眼,糊以紅羅,種梅花其外,興之所至,便有了移植梅花之事。頷聯寫道“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意思是記得當時還曾擔心,梅花“重芳日”,只恐“不盛妍”。唯其如此,頸聯便接著說:“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為了給梅花“阻風”,這兩位形影相隨的伴侶還特意為梅花牽開了漂漂亮亮、長長寬寬的“步障”;為了給梅花澆水,也還曾不辭“乘月”披星之勞。實指望來年能觀賞到夫妻共同移植、一塊澆灌的梅花的艷美風姿。可是,又有誰能料到花開前后,這正該供夫妻共賞同樂的美景良辰,而“蛾眉卻不前”。尾聯的這一慨嘆,緊承在語流上逐層推進的前三聯而發,于升至極高處的波峰浪尖,忽發哀音,跌入深潭,凄惻動人,給讀者心靈以強烈沖擊。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0

  西江月·梅花

  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 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譯文及注釋

  玉骨那愁瘴(zhàng)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qiǎn)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 同:幺)

  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它淡雅的姿態有著神仙般的風致。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

  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稱。瘴霧: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冰姿:淡雅的姿態。仙風:神仙的風致。芳叢:叢生的繁花。綠毛幺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素面翻嫌粉涴(wò),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翻嫌 一作:常嫌)

  它的素色面容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即使梅花謝了,而梅葉仍有紅色。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梅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

  涴:沾污,弄臟。唇紅:喻紅色的梅花。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它淡雅的姿態有神仙的風姿。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

  它的素色面容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即使梅花謝了,而梅葉仍有紅色。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梅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

  注釋

  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稱。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后,有六株梅……(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瘴霧: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冰姿:淡雅的姿態。

  仙風:神仙的風致。

  芳叢:叢生的繁花。

  綠毛幺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涴(wò):沾污,弄臟。

  唇紅:喻紅色的梅花。

  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

  “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于公元1096年(紹圣三年)。據《耆舊續聞》《野客叢書》記載,此詞乃蘇軾為悼念死于嶺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創作這首詞時大約60歲。

  賞析

  此詞當為悼念隨作者貶謫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詞中所寫嶺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紅,高情逐云,不與梨花同夢,自有一種風情幽致。上闋通過贊揚嶺南梅花的高風亮節來歌贊朝云不懼“瘴霧”而與詞人一道來到嶺南瘴癘之地;下闋通過贊美梅花的`艷麗多姿來寫朝云天生麗質,進而感謝朝云對自己純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為知己的情誼,并點明悼亡之旨。全詞詠梅,又懷人,立意脫俗,境象朦朧虛幻,寓意撲朔迷離。格調哀婉,情韻悠長,為蘇軾婉約詞中的佳作。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翻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技巧的精湛。

  詞典釋義

  (釋義為系統自動檢索,難免有誤,僅供參考。)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原文:

  梅花

  宋代:張道洽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絕知南雪羞相并,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譯文: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走到荒林的盡頭,只見一條布滿青苔的小路,通向竹林深處,那里數枝梅花傲然開放。

  絕知南雪羞相并,欲嫁東風恥自媒。

  盡管花色潔白,它卻羞于與向陽的白雪為伍。它本想與春風結伴,迎風展瓣又恥于自我為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長在野橋旁邊的梅花呵,你好像只愿意接受月光的'恩惠。寒谷中,只要根還在,到了春天你依然會抽枝吐蕊。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我酒醉之后,不忍心睡在庭前梅樹之下,是害怕春風突然吹落花瓣,讓我觸目傷懷灑淚。

  注釋: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徑:狹窄的道路。苔:苔蘚植物,綠色,生長在陰濕的地方。

  絕知南雪羞(xiū)相并,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恐:害怕。

  賞析:

  詩人著意突出梅花之品節,而不是突出其形之美。梅花不慕盛春之榮華,不畏霜雪,也不步他花之后塵,獨自在冰天雪地之中傲然開放。

  詩歌為突出梅的高尚品節,從三層意義上進行對比描寫:

  一是開放于“竹梢深處”,荒林、苔蘚之類更烘托出梅之清高風格;

  二是與南雪相比,與桃杏眾花相比,南雪易于消融,而梅花卻不易凋謝,梅花也不像桃杏眾花那樣,輕易委身于東風;

  三是以其生長環境之惡劣、冷寞烘托其品節,即使在野橋邊、寒谷中,它也能顯示自己頑強的生命力。

  此詩托物寓志,借梅花抒發自己真實情感。在張道洽的所有梅花詩中,確為上乘之作。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2

  梅花/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3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王旭[元代]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譯文

  兩種風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風花的花瓣,仔細一看不是雪,因為雪無香氣,風吧香氣吹得四散。雖然色彩一樣,形狀相似,但是有一個高出一等,雪花不像風花薄。風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簾幕下低飛。

  注釋

  風流:風度、標格。一&制作:意指雪和風都是大自然的產物。萼:花萼,這里指的是花瓣(因押韻關系用“萼”字)。細看不是雪無香:仔細一看,不是雪花,因為雪花沒有香氣。著(zhāo):等次。薄(báo):厚度小的。散彩:放射出光彩。簾:窗帷。最后兩句說:風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簾幕下低飛。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之的,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的一開篇,就是指點江山、直抒胸臆。與眾不同的是,他不是只詠雪或只詠有,而是”開兩朵、兩朵俱美。一會是一個平臺上的比較,一會是各自舞臺上的輝煌;既各有高低,又各有結長。從篇章角度分析,上下闋的結構是一致的:一二句,先立主旨、總領全段;三四五句,以鮮明意象,比較二者異同;把這異同的典型特征,完全袒露在作者筆下、袒露在讀者眼前;其中的對比手法,恰好也照應了主旨。這樣的結構意圖,就是抓住雪與有的同與不同:上闋的“全似”,下闋的“不似”,這就全面的比較了兩種風流。

  從段落到全篇,這首的大體可以分出起承轉合的結構特征。起:兩種風流,一家制作。承:雪”全似有”萼。細看不是雪雪香,天風吹得香零落。轉:雖是一般,惟高一著。合:雪”不似有”薄。有”散彩向空山,雪”隨意穿簾幕。

  具體看來,有雪爭春,同樣風流,這就是不可避免的有與雪的不同。不過,異中尋同,的人偏要說“雪”全似有”萼”。這里,雪”與有”同在雪”仿佛就是有”的”瓣。是啊,有”的美麗,在于不僅有形,而且有香。雪”有有之形,于是就輸了一段香的人的智慧,就在于豐富的想象力。風流,像風一樣流芳天下,因而是世間萬物的最佳典范。作者在有與雪的映襯中,明知雪”有弱點,但卻把她的弱點,放在險惡的處境中,想象為是狂風奪去了雪”能與有”媲美的資格,這是極其高明的想象力,正是這樣的想象,既說明了“全似”中的真實距離,也說明了這確實情有可原。這既是替雪”找托的,又是進一步展示了有”的風采。

  這基礎上,作者歸納說,雪有的風流看似一樣,但有”其實更高一著。前面是雪”與有”異中之同,這里是二者終有高下、畢竟不同的現實狀態。“雪”不似有”薄”,一個“薄”字,意味深長。按古代漢語,薄通泊,淡薄即淡泊,這是一解;另一解則是薄的本義,薄即草木叢生。是啊,雪是水氣的精華,而有”是草木的精華、百”的精華、生命的精華,不愧是”中之”。結以,雪”的“不似”,表現了略遜一籌。是啊,有”把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色彩,裝點向草木凋零、萬”俱謝的雪山;雪”雖雪生命,卻依然善解人意的飛向人們的身邊。

  這就是的人最重要的比較。兩種美麗的”朵,一是有”,她挑戰著寒冷的世界,以自身的豪氣,呼喚著天地中生命的色彩、呼喚著天地中美麗的春天,也呼喚著天地中美麗的百”;另一是雪”,她把單調的冬天變成飛”濺玉的世界,這就是異中有同。那雪與有各展結長,只要都是一流,又何必在意第一第二呢。這就是美麗的.雪”,不卑不亢,絕雪對有”的嫉妒,只有與有”的互補。即使不得第一,絕不與第一對立。這就是雪”,甘做背景、甘做配角,恬淡中顯示雪”的美麗。

  可見,的中有雪并舉,映襯之妙、擬人之巧、想象之高,就讓有與雪剛柔相濟、共迎春光。其中那個“薄”字,引出了太多的爭議:其一,薄字取貶義時,即意指雪”比有”更薄一點。其二,用作褒義時,作為和嚴冬戰斗的寵兒,怎么能比雪”更厚呢?然而的人不會取“薄”字的貶義,因為那與的人筆下的“風流”形象太不相稱。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武松打虎,不能是武松打貓,貶低斗嚴冬的“戰友”,實際就是貶低自己。因此薄字在此的為第二種說法,這也就是把“薄”理解成褒義的最好依據。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與王構、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4

  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飛霙弄晚。蕩千里、暗香平遠。端正看、瓊樹三枝,總似蘭昌見。

  酥瑩云容夜暖。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冷云荒翠,幽棲久、無語暗申春怨。東風半面。料準擬、何郎詞卷。歡未闌,煙雨青黃,宜晝陰庭館。

  翻譯

  碧水蕩漾橫于門前,蒼煙茫茫迷糊了小路,江南岸邊春光溶溶。夜來春寒恰似剪刀,剪出溪畔梅影在清淺的水中斜浮。雪花故意在晚上飛閑自得,梅花的幽香亦隨之向千里外飄去。仔細看它絕似蘭昌宮里的三個美人,瓊樹三枝多有風度。

  梅枝晶瑩酥軟像體態婀娜的張云容,夜里給人送來溫情香暖。它插戴在頭上與劉蘭翹一樣清瘦,又如蕭鳳臺那般柔婉。它久棲于枯寒荒冷的幽澗,春來了它默默無語獨自抱怨。東風吹過只留半面,想何遜一定打算把它寫入詩卷。人們觀賞它的興致未盡,天空又布滿了青黃的煙雨,應讓它安放于白天陰涼的庭館。

  注釋

  解語花:詞牌名,此體雙調一百字,上片九句六仄韻,下片九句六仄韻。

  皺碧:形容碧水有波紋。

  飛霙:飛雪。霙,雪花。

  端正:容貌姣美、整齊。

  蘭昌:宮名。在唐福昌縣西十七里,屬河南府河南郡。

  半面:詞中喻花之凋零。

  何郎:何遜,南朝梁詩人,寫有《詠早梅》一詩,后世詠梅時多用此事。

  煙雨青黃:指梅雨季節。青黃,指梅子。

  賞析

  上片從地理環境和天氣寫起,為梅之出場烘托氣勢。“門橫皺碧”三句是倒寫,從邏輯上說,應是先“春近江南岸”,然后詞人循路而去,一路煙水蒼茫,春景迷離,最后來到梅之所在。“皺碧”“蒼煙”“江南岸”,處處有水,可見梅在水邊。“暮寒如翦”寫時當日暮,春寒料峭,“翦”暗含春風之意,“翦翦輕風陣陣寒”,呼應開頭“門橫皺碧”,有馮延巳“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謁金門》)意,落實“春近江南岸”。“臨溪影”兩句,梅花出場,然而出場的`只是影子。梅影映在溪中,枝枝疏影橫斜,臨水照花清淺。此寫梅花之態與韻。其態橫斜,其韻清幽。用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山園小梅二首》詩之一)詩意。“飛霙弄晚”三句,宕開一筆,寫素雪飄零,飛舞暮色,把浮動的暗香吹散千里。此寫梅花之香與色。其香悠遠,其色襯雪。暗用王安石“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詩意。詞人善用側筆,寫梅花姿態,從臨水照花寫起,寫梅花香色,從飛雪飄梅寫起,化用前人詩句以熔鑄意境。詞人先寫梅花所處之環境氣氛,再寫梅花之香色態韻,寫梅影、梅香、梅色、梅雪,為梅花之正式出場蓄勢。“端正看”三句仿佛欲正面寫梅花,卻依然不寫梅花之花蕊枝萼如何,而是陡然一轉,將梅花比作當年薛昭在蘭昌宮中所見之艷鬼。詞人在此地見到梅花,就和當年薛昭在蘭昌宮見到三姝一樣,“自疑飛到蓬萊頂,瓊艷三枝半夜春”。“總似”二字,寫其驚喜不定,徘徊嘆賞之情,如此美景,豈是人間當有。前有“飛霙”二字,為此處“瓊樹”做伏筆。

  過片承接“瓊樹三枝”而來,分寫三姝之美,以譬喻梅花。“酥瑩云容夜暖”,以“酥瑩”形容云容肌膚之細膩溫潤、晶瑩無瑕,如暖玉溫香。因薛昭曾與張云容同衾共枕,因而此語甚是恰當。“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薛昭并未與二女同衾,故此著一“伴”字。蘭翹取其消瘦之態,簫鳳取其柔婉之情。云容酥瑩,寫梅花晶瑩玉潤之色澤,蘭翹清瘦,寫梅花疏影橫斜之姿態。簫鳳柔婉,寫梅花幽婉嫻雅之品性。“夜暖”二字,反襯上片之“暮寒”,大有柔情駘蕩之意。梅花之美,直令人忘卻春寒,神魂飄蕩。“冷云荒翠”三句半實半虛,寫三姝身處荒官古墓,只有冷云流離,荒煙蔓草,孤棲百年,幽恨從生,無語中暗含春怨。“春怨”既寫三姝遠離人間春情,亦寫梅花開在暮雪飄零之時,不為東君所賞。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幽怨之情、春恨之意,兼人兼花。“東風半面”三句,從三姝而來,比喻花瓣凋落,用李洪《念奴嬌·曉起觀落梅》詞意:“半面妝新,回風舞困,此況真奇絕。”“料準擬、何郎詞卷。”寫即使梅花在春風中飄零,也依然能為何遜這樣的才子所賞,寫出優美的詩篇。何遜《詠早梅》:“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梅花知道自己飄落的早,因此不待春濃便開,而即使飄零,也已在飄零之前占盡春光。”歡未闌”三句,寫梅花落盡,然而歡樂不盡,待到梅子熟時,正好當庭院晝陰,日日相對,供人倚靠。“煙雨青黃”化用賀鑄《青玉案》詞:“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此想象梅花將來之景,亦暗用張云容還陽故事。

  此詞詠梅,詞筆幽艷,頗多波折。鋪墊梅花之背景氣氛,梅花久久不出,為第一波折;梅花既出,而從梅影、梅香、梅色、梅雪寫起,并不正寫梅花,為第二波折;正寫梅花而以張云容故事為喻,兼及蘭翹、簫鳳,密麗質實,雕繢滿眼,為第三波折;從“暮寒如翦”寫至“酥瑩夜暖”,又寫至“冷云荒累”,最后至“煙雨青黃,晝陰庭館”,時空錯綜,忽而實景,忽而幻覺,忽而想象,忽而展望,令人目眩神迷,悲喜不定,為第四波折。有此幾段波折,使得詞境更為豐富,頗堪玩賞。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詠梅詞,因為有擬人之語,且語多艷冶,楊鐵夫《吳夢窗詞箋釋》認為它是寫“冶游”的,具體創作年代不詳。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5

  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翻譯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

  知:知道。

  為: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墻角數枝梅”,“墻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墻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于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氣譙溢。

  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墻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熙寧七年(1074)春,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后,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后退居鐘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經典]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0-14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9-30

梅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8-02

梅花絕句原文翻譯賞析08-15

梅花落原文、翻譯及賞析09-20

《梅花》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8-22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18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2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伊人色天堂|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日韩色图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五月综合色婷婷|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电影|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久青草免费视频|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中文在线|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欧美激情福利|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黄网在线|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日本精品视频|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高清国产在线|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午夜精品区|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激情综合激情|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欧美精品色视频| 97国产在线视频|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 国产女人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直接黄91麻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