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保證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生產均衡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產法》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廠長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第三條、專職安全員不得少于一名。每班組兼職安全員不得少于一名。
第四條、公司制定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救援組機構,負責組織、領導應急救援工作,減少應急情況下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
第五條、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劃分責任區,落實責任制,追究責任人"的逐級負責制。各分區的管理人員對在自己分工范圍內發生的作業人員違章作業行為承擔領導責任。
第二章、人員安全管理
第六條、公司制定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懸掛上墻,明示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制度,服從管理,按安全操作規程作業,不得違章作業。
第七條、應和工作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依法為工作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并向作業人員如實告之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理辦法。
第八條、重視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工作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教育和培訓合格人員,一律不準上崗作業。
第九條、及時向現場生產管理人員報告所發現的安全隱患,是每個作業人員的.義務;作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單位管理人員不得報復。
管理人員接到報告后,應及時作出處理。
第十條、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勞動紀律。工作時不準看報,不準睡覺、干私活或擅離工作崗位,不準帶小孩上班。
第三章、用電系統安全管理
第十一條、電器維修工應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掌握電器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和維修技術。
第十二條、變壓器、配電柜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接受供電部門校驗、檢修,變壓器發生故障,應申請供電部門停電檢修,變壓器周圍應設置安全護欄,禁止無關人員靠近。配電柜嚴禁超負荷運行;應定期進行維護、檢修。
第十三條、進行電器安裝和檢修時,至少應有兩人以上人員參加并停電作業,禁止單人作業,禁止帶電作業。
第四章、獎勵與處罰
第十四條、在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或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及時發現事故隱患或經舉報,消除和預防了重大事故發生的有功人員;在搶險救災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五條、生產工作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或違反操作規程,經教育仍不改正者,依照礦山有關規定進行經濟處罰、行政處分。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管理人員在自己分工職責范圍內工作不力,放任下屬或違章指揮,致使分管工作內安全隱患得不到消除或在重大事故發生時,組織搶救不力或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甚至逃匿的,報公司給予降級、撤級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制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有與國家相關法律不一致的,按國家法規執行。
第十八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行。
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擠塑機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第一條、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規程,經安全培訓考試合格,穿戴好防護用品,方準操作本設備。
第二條、電源合閘時,應檢查電器熱控是否靈敏可靠,熱電偶指示溫度是否正確,出現問題請維修人員排除,嚴禁操作工人亂動。
第三條、開車時應檢查主機減速箱,牽引無極變速箱,收線無極變速箱潤滑是否正常,風機通風是否良好。
第四條、開車前要注意各段加熱溫度,是否達到工藝要求的實際溫度,保溫時間要足夠,初次加溫時間保溫不得少于3小時。
第五條、不得在塑化不好,燒焦有老化的情況下進行擠出生產,以防事故發生,發現上述問題立即設法排除。
第六條、車速要由低至高,加到正常速度,嚴禁高速起車,觀察儀表上指示的電流值與溫度是否正常,以防電流過大,引起加熱器過燒。
第七條、升降線盤時,要注意升降極限位置,不得過高或過低,有電器限位時不得超越限位使用。
第八條、往料斗中加料時,注意金屬物不得進入并嚴禁用螺絲刀或金屬棒捅料壓入螺桿內。
第九條、檢查干試機周圍,應配備橡膠絕緣墊板,否則不準開車。
第十條、開車前應檢查好各接地部位是否良好,接地電阻應定期測定,不得高于4歐;設備是否有雜音等異,F象,如有問題修好再用。
第十一條、禁止用手去觸摸干試機之高壓電器,電氣線路或接地線部位。
第十二條、線芯上有水禁止開車。
第十三條沒有停止之前,禁止用手觸摸絕緣線芯導線接頭及裸露部分;高壓擊穿后線芯要先行采取放電措施,然后修理。
第十四條、開車與停車要由技術熟練工人指揮,避免誤操作造成危險。
第十五條、配備軟化設備、塑膠機臺的,操作人員不能任意移動、調整電器和機械設備;更不能用手扶摸導線、電導輪,銅導管部位。
第十六條、開車結束后,應把電源、水源、氣源全部關閉,操作手柄復原位,并做好交接班日記的記錄。
混料機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第一條在清理料斗時應切斷電源,嚴禁帶電作業,以免引起事故。
第二條、混料轉變時必須注意電源線路破損造成觸電事故。
第三條、混料時嚴禁濕手閉合混料機的電源開關,以免引起觸電事故。
第四條、混料完成后應及時關閉電源。
磨粉機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開動磨粉機前,應檢查所有檢修門關閉是否嚴密,調整好風機和主軸的轉向,排氣閥應處于全開的位置。起動主機后,應立即加料(應先加細小顆粒料,再加正常料度料)然后開大風量閥門,在保證進料口不向外噴粉的前提下應盡量關小排氣閥。接著再調正成品細度。帶有顎破和提升機系列開機前應檢查破碎機的顎板間隙是否符合進料粒度尺寸,調整分析機轉速應達近似成品粒度要求。最后按以下順序開機。
1、開動斗式提升機
2、開動顎式破碎機
3、待料倉存有物料后,啟動分析機
4、啟動鼓風機(空負荷啟動,待正常運轉后再加載)
5、啟動主機,在啟動主機瞬間即啟動電磁振動給料機。此時磨粉工作即為開始。
操作順序簡易表示如下:
"啟動"提升機===破碎機===分析機===風機===主機===給料機。
停機時應按以下順序關閉各機:
1、先關閉給料機停止給料
2、給一分鐘后停止主機
3、吹凈殘留的物料后停止鼓風機
4、最后關閉分析機
停機順序是:
給料機===主機===鼓風機===分析機
注:提升機輸運料至料倉的過程中,先停止破碎機而后停止提升,此項應由儲料量而變動。磨粉機在正常工作時不準隨意加油,要確保生產安全,磨粉機在任何部分發生不正常噪音,或負荷突然增大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以免發生重大事故。再繼續開機時必須將磨機內余料取出,否則開機時電流過大,影響啟動。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2
(1) 停工條件檢查確認
在裝置停工前,利用檢查分析表對停工條件進行檢查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停工條件確認表,對其內容進行檢查確認,只有當所有的內容都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停工操作,避免由于條件不具備而盲目停工帶來的風險。必須強調的是檢查標準在此應為具體的、可以操作的,以后各狀態確認表中的確認標準有相同要求。
企業必須編制停車方案,正常停車必須按停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用于緊急處理的自動停車聯鎖裝置,不應用于正常停車,加強與有關和部門的聯系。
(2) 裝置停車安全措施
停車方案一經確定,應嚴格按照停車方案確定的時間、停車步驟、工藝變化幅度,以及確認的停車操作順序圖表,有秩序地進行。
裝置停車時,操作人員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開關很多閥門和儀表,密切注意各部位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參數變化,勞動強度大,精神緊張。為了避免出現差錯,停車時必須按確定的方案進行,同時注意:
、 把握好降溫降量速度。降溫降量的速度不宜過快,尤其在高溫條件下,溫度驟變會造成設備和管道變形、破裂,引起易燃易爆、有毒介質泄漏而發生著火爆炸或中毒。
② 系統降壓、降溫必須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壓后低壓的順序進行。凡需保壓、保溫的設備(容器)等,停車后要按時記錄壓力、溫度的變化。
、 開關閥門的操作要緩慢。開閥門后要停片刻,使物料少量通過,觀察物料暢通情況,然后再逐漸開大,直到達到要求為止。開蒸汽閥門時要注意管線的預熱、排凝和防火擊。
、 停爐操作應嚴格按照工藝規程規定的降溫曲線進行,注意各部位火嘴熄火對爐膛降溫的均勻性;鹱煳慈肯缁驙t膛溫度很高時,不得進行排空和低點排凝,以免可燃氣體飄進爐膛引起爆炸。
、 高溫真空設備的停車,必須先破真空,待設備內介質溫度降到自燃點以下方可與大氣相通,以防空氣進入引發燃爆。
、 大型傳動設備的停車,必須先停主機、后停輔機。
⑦ 裝置停車時,設備、管道內的液體物料應盡可能倒空、抽凈,送出裝置?扇肌⒂卸練怏w應排至火炬燒掉。對殘存物料的排放,應采取相應措施,不得就地排放或排入下水道中。
、 設備(容器)卸壓時,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學危險物品的排放和散發,防止造成事故。
、 冬季停車后,要采取防凍保溫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線、閥門、疏水器和保溫伴管的情況,防止凍壞。
、 裝置停車時,所有的機、泵、設備、管線中的物料要處理干凈,各種油品、液化石油氣、有毒和腐蝕性介質嚴禁就地排放,以免污染環境或發生事故。因為易燃、可燃液體有較大的火災、爆炸危險性,一般閃點低、氣化快、蒸氣壓力大,又容易和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到明火使其燃燒或爆炸,而易燃液體在常溫條件下,即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險性很大。
可燃、有毒物料應排至火炬燒掉,對殘留物料排放時,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停車操作期間,裝置周圍應杜絕一切火源。
(3) 吹掃與置換
石油化工設備、管線的抽凈、吹掃、排空作業的好壞,是關系到檢修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和人身、設備安全的重要條件之一。當吹掃仍不能徹底清除物料時,則需進行蒸汽吹掃或用氮氣等情性氣體置換。
吹掃作業注意事項:
① 吹掃時要注意選擇吹掃介質。煉油裝置的瓦斯線、高溫管線以及閃點低于130℃的油管線和裝置內物料爆炸下限低的設備、管線,不得用壓縮空氣吹掃?諝馊菀着c這類物料混合達到爆炸性混合物,吹掃過程中易產生靜電火花或其他明火,發生著火爆炸事故。
、 吹掃時閥門開度應。ㄒ话銥2扣)。稍停片刻,使吹掃介質少量通過,注意觀察暢通情況。采用蒸汽作為吹掃介質時,有時需用膠皮軟管,膠皮軟管要綁牢,同時要檢查膠皮軟管承受壓力情況,禁止這類臨時性吹掃作業使用的膠管用于中壓蒸汽。
、 設有流量計的管線,為防止吹掃蒸汽流速過大及管內帶有鐵渣、銹、垢,損壞計量儀表內部構件,一般經由副線吹掃。
、 機泵出口管線上的壓力表閥門要全部關閉,防止吹掃時發生水擊把壓力表震壞。壓縮機系統倒空置換原則,以低壓到中壓再到高壓的次序進行,先倒凈一段,如未達到目的而壓力不足時,可由二、三段補壓倒空,然后依次倒空,最后將高壓氣體排入火炬。
、 管殼式換熱器、冷凝器在用蒸汽吹掃時,必須分段處理,并要放空泄壓,防止液體氣化,造成設備超壓損壞。
、 對于油類系統管線,應先吹掃重質油管線,然后吹掃輕質油管線。吹掃順序為:
渣油→蠟油→柴油→汽油→瓦斯
、哐b置管線物料吹掃前,崗位之間應加強聯系,防止憋壓、冒頂等事故發生。吹掃時,要按系統逐次進行,再把所有管線(包括支路)都吹掃到,不能留有死角。吹掃完應先關閉吹掃管線閥門,后停汽,防止被吹掃介質倒流。
⑧ 精餾塔系統倒空吹掃,應先從塔頂回流罐、回流泵倒液、關閥,然后倒塔釜、再沸器、中間再沸器液體,保持塔壓一段時間,待盤板積存的液體全都流靜后,由塔釜再次倒空放壓。塔、容器及冷換設備吹掃之后,還要通過蒸汽在最低點排空,直到蒸汽中不帶油為止,最后停汽,打開低點放空閥排空,要保證設備打開后無油、無瓦斯,確保檢修動火安全。
、 對低溫裝置,考慮到復工開車系統內對露點指標控制很嚴格,所以不采用蒸汽吹掃,而要有氮氣分片集中吹掃,最好用干燥后的氮氣進行吹掃置換。
、獯祾呓橘|壓力不能過低,以防止被吹掃介質倒流至氮氣管網,影響全局。吹掃采用本裝置自產蒸汽,應首先檢查蒸汽中是否帶油。裝置內油、汽、水等有互竄的可能,一且發現互竄,蒸汽就不能用來滅火或吹掃。
一般說來,較大的設備和容器在物料退出后,都應進行蒸煮水洗,如煉化廠塔、容器、油品儲罐等。乙烯裝置、分離區脫丙烷塔、脫丁烷塔,由于物料中含有較高的雙烯烴、炔烴,塔釜、再沸器提餾段物料極易聚合,并且有重烴類難揮發油,最好也采用蒸煮方法。蒸煮前必須采取防燙措施。處理時間視設備容積的大小、附著易燃、有毒介質殘渣或油垢多少、清除難易、通風換氣快慢而定,通常為8 h~24h。
。4)抽加盲板
石油化工裝置之間、裝置與儲罐之間、廠際之間,有許多管線相互連通輸送物料、因此生產裝置停車檢修,在裝置退料進行蒸煮水洗置換后,需要加盲板以切斷物料可能竄進檢修裝置。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3
一、加工指示書規定
第一條目的
依產品別,將所有的工作流程、技術、時間、人力、機器以及所需的規格和操作時所需注意事項一一列出,提供給各相關單位主管,作為訂定操作標準的依據。
第二條適用范圍
供廠長辦公室、質管部門及現場管理員以上干部,作為工作時依據,并明了產品的流程、特性,以易于控制產品的品質、成本及產量。
第三條作業細則
技術部門拿到客戶所給的樣品或本廠自己開發設計,應先繪制藍圖然后設計、試造,經過客戶的確認,然后寫成工程程序圖,當試產時提供給生產管理部門安排時程表、人力、產能的預估及是否需要協力廠商等等;提供給質量管理部門作QC工程圖,作為檢查標準依據。
第四條結論
工程程序圖,提供給生產管理、質量管理部門及現場作為大量生產安排時程表和質量管理的檢驗標準,將來這一份資料還需反饋給技術部門,將所遺落欠缺的資料補足給技術部門,這樣才會成為一份真正內容豐富而且正確的資料,以作為下一次的制造經驗,如果有牽涉到工程變更時,詳細情形請看藍圖與工程變更修改管制綱要,按照程序,加以改變。
二、操作標準作業規定
目的
第一條依據加工指示書所做成的標準。
第二條為了使操作者更加了解,如何操作機器才最安全,也最節省時間,把工作流程的現狀,予以調查記錄,并利用分析技術,運用改造原則,以可行的途徑,求得一種最合理的工作方法。
運用范圍
第三條本廠管理員以下的作業員,作為操作機器、儀器、模具及各類工具的依據。
作業細則
第四條作業分析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簡化、方法工程三種,其研究目的在于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驟,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適的方法完成。動作分析可分為五大原則,27條項目,介紹如下:
(一)關于人體運動的原則
1.使用雙手從事生產性工作。
2.雙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各種對稱工作。
3.使手和手臂的移動作連續曲線的動作。
4.工作應有節奏,使工作自動而圓滑。
5.操作范圍內,盡量使移動距離最短,并用最低類別的動作。
6.應盡量利用物體重量。
(二)關于工作場所的原則
1.手和手臂的`運動途徑應在正常工作區域內。
2.必須用眼睛注意的工作,應保證有正常視野。
3.工具和材料應置于固定位置。
4.工作場所的高度應設計能供站立或坐著使用。
5.工作區域應以少移動為原則。
6.好的工作環境可以導致好的工作表現。
(三)關于工具和設備的原則
1.工具和設備應預置于隨手即可拿到或抓取之處。
2.以足踏板和固定工具代替手的動作,使手能執行更有用的工作。
3.使用將完成產品移去的自動彈出設施。
4.在方便操作的情況下,將機器控制排列妥善。
5.利用特別的工具和復合的工具(多種用途的工具)。
6.考慮如何使用機器以便利操作。
(四)關于材料搬運的原則
1.為方便取拿,應有良好的設計。
2.安排重力輸送的漏斗、分離器、堆放和輸送帶,將材料送使用地點。
3.預置和分類標明下一操作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4.用落地輸送法將產品挪開。
5.將所有較重物品舉起時應使用搬運機械。新晨
(五)關于節省時間的原則
1.改善人工和機械動作的遲疑或暫時停止的問題。
2.通常動作形式需要較少步驟或元素者,所用的時間最短。
3.當機器工作時,工作應是進行中;而工作進行時,機器應是工作中。
4.應同時加工兩個或兩個以上零件。
(六)填寫方式
1.操作步驟需按照工作流程,詳細記錄。
2.操作方法應于操作步驟手冊中給予詳細記錄。操作方法盡量以淺顯文字敘述,使員工易于了解。
3.操作方法若敘述不完整,需用圖示輔助說明,能繪圖者盡量用圖示,使操作員易于了解。
4.其余應注意事項,需填寫于表格中。
5.表格如附表所示(略)
(七)資料使用方式
1.需存檔
2.現場需公布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4
一、目的
培養和強化工廠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保證安全生產
二、一般安全
1、操作前先想一想,如有疑難,先發問請教。
2、工作場所內禁止追逐嬉戲。
3、場地、進出口、走道保持整潔暢通,勿堆積物品、廢物。
4、非經允許,不可私自開動機器設備。
5、勿靠近懸吊物下方走動或工作。
6、先了解消防器材的位置及其使用方法,并作定期檢查或調整。
7、發生意外應立即報告,勿擅自處理。
8、塑料筐、叉車、廢料、垃圾等應分別置于規定劃線區域
9、急救箱應定期檢查并補充。
三、人員安全
1、在工廠走行人專用道,注意設備和叉車。
2、工作時應佩戴安全防護具,如安全帽、安全眼鏡、安全手套、安全鞋等。
3、工作時穿著合身的工作服,扣好衣帶、鈕扣等并保持整潔。
4、別人操作機器,勿與之交談。
5、操作轉動機具時,勿戴手套。
6、如有傷害時,均應迅速處理與治療。
四、設備安全
1、開動機器時,應先了解該機器性能及如何停止,只有有操作權限的人才有安全鎖鑰匙。
2、所有護罩使用前后均應放置定位。
3、保持機器清潔與良好狀況,如有故障,立即關掉電源,并向上級報告。
4、機器運轉中,切勿清理、調整或修理。
5、未獲得授權,切勿啟動或操作任何機器。
6、機器設備用畢后,須將各操作桿放回原來位置。
7、關閉動力電鈕后,必須等到機器確實停止后,鎖上安全鎖,才能離開。
8、轉動中的機器或工具,切勿以手或身體試圖停止。
五、易燃物品安全
1、易燃氣體及液體應放置于安全處所。
2、存放易燃物品的`地面周圍,勿有油漬。
3、切勿在易燃物品周圍點火、吸煙等。
4、使用氣體、液體燃料時,應先檢查其輸送系統及各部門是否有泄漏現象,以免發生火警。
5、易燃物品使用完畢后,應立即關閉分支及總開關,并檢查有無泄漏情形。
六、電器設備工作
1、電線及電器上絕不可擱置物品。
2、通電前必須通知所有參與工作之人員。
3、設備安裝時,必注意裝設接地線。
4、設備插電前,必先查明保護裝置之正確與否。
七、相關設備操作安全守則
1、彩袋機
(1)只有授權操作人員才能打開安全鎖
(2)設備等待加熱過程中,不得觸摸;
(3)設備運轉中,合下安全蓋;
(4)設備發生故障,按下急停開關,或者立即關機;
(5)如果不是卡紙等原因造成的故障,應該立即通知機修人員檢查修理;
(6)設備使用完畢后,關機,鎖上安全鎖
2、選果機
3、叉車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5
一、驗收項目
(一)施工機械設備、機具
1.安裝位置是否符合施工平面布置圖要求。
2.安裝地基是否堅固,機械是否穩固,工作棚搭設是否符合要求。
3.傳動部分是否靈活可靠,離合器是否靈活,制動器是否可靠,限位保險裝置是否有效,機械的潤滑情況是否良好。
4.電氣設備是否安全可靠,電阻搖測記錄應符合要求,漏電保護器靈敏可靠,接地接零保護正確。
5.安全防護裝置完好,安全、防火距離符合要求。
6.機械工作機構無損壞;運轉正常,緊固件牢固。
7.各類架體搭設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8.開機手是否持證上崗
。ǘ┘荏w
1.架體及扣件材質是否符合標準。
2.搭設時立桿基礎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3.架體與建筑物的拉接是否符合要求。
4.立桿間距與剪力撐是否符合要求。
5.桿件搭接是否符合要求。
6.架體防護是否符合要求。
7.架體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方案要求
二、作業人員的要求
。ㄒ唬┎僮魅藛T必須身體健康,并按規定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二)操作人員和配合工作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長發不得外露。高處作業必須掛好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或拖鞋,嚴禁從高處投擲物件。
(三)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當使用施工機械設備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
。ㄋ模﹪澜鸪O備的自動控制機件、各種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警報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進行。
三、機械設備、機具的維修與保養
(一)機械設備、機具的保養、維修是杜絕機械事故的關鍵,必須依據規范標準和有關規程辦理。
。ǘ└鞣N作業施工機械必須由專人負責保養、維修,并落實責任制,做到勤檢查、勤保養、勤維修。
。ㄈ﹪澜麢C具帶病運作,杜絕不安全因素。
。ㄋ模┎欢畽C械性能者不準從事維修、保養的工作。
。ㄎ澹╇娖髟O備,特別是塔吊、卷揚機、拌和機等下班前應拉下閘刀,關閉好電箱,上班前(持證上崗)必須檢查試車正常后方可運轉作業。
。┦┕C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施工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禁使用倒順開關控制設備。
。ㄆ撸┘荏w、設備、機具安裝后必須按規定及各項指標進行驗收,合格方可使用,做好驗收記錄,驗收人員履行簽字手續。
四、相關文件及記錄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2.安全防護用具進場查驗登記表本
3.機械設備進場查驗登記表 )
4.施工機具及配件進場查驗登記表
5.起重吊裝安裝驗收表
6.腳手架基礎驗收表
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驗收表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明確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實現安全生產管理全過程失職追責、盡職免責的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根據《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實際,對《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進行了修訂。
第二條
各公司須按照本制度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適用于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并嚴格執行到位。
第三條
股份公司對子公司的責任追究對象為子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責任部門中層管理人員,子公司其他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按照子公司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執行。
第二章 責任追究方式
第四條
責任追究方式分為:“行政處分”、“責任制年度考評”兩種,兩種責任追究方式同時執行。
第五條
“行政處分”方式規定如下:
(一)發生一起1人工亡的責任事故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事故責任專業分管領導給予降免職處分,事故責任部門負主要責任的中層管理人員給予免職處分,受處分人員1年內不得提拔。
(二)發生一起2人工亡的責任事故的或者年度內連續發生兩起1人工亡的責任事故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事故責任專業分管領導給予免職處分,事故責任部門負主要責任的中層管理人員給予免職處分,受處分人員1年半內不得提拔。
(三)發生一起3人及以上工亡的責任事故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事故責任專業分管領導給予免職處分,調離本公司,事故責任部門負主要責任的`中層管理人員給予免職處分,受處分人員2年內不得提拔。
(四)年度內累計發生3人及以上5人以下重傷的責任事故的,行政處分參照本制度第五條第一款執行。
(五)年度內累計發生5人及以上重傷的責任事故的,行政處分參照本制度第五條第二款執行。
(六)廠區內發生一起相關方1人死亡的責任事故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事故責任專業分管領導給予行政處分,事故責任部門負主要責任的中層管理人員給予降免職處分。
(七)廠區內發生一起相關方2人及以上死亡的責任事故的或者年度內連續發生兩起相關方死亡的責任事故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事故責任專業分管領導給予降免職處分,事故責任部門負主要責任的中層管理人員給予免職處分。
(八)在本單位的子公司領導,當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免職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執法部門依照刑法有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九)組織或者參與破壞事故現場、出具偽證或者隱匿、轉移、篡改、毀滅有關證據,阻撓事故調查處理的,子公司主要責任人員給予免職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執法部門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十)對于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包括廠區內相關方死亡事故)隱瞞不報、謊報的,子公司主要責任領導給予免職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執法部門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十一)拒絕、阻礙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檢查,拒不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決定、指令、要求等,造成重大損失或影響的,子公司主要責任領導給予免職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執法部門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發現疑似職業病未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股份公司安委辦及總經辦報告的,確診為職業病后,并未及時向(除以上部門外)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的(包括1周內未上報或政府部門下達未上報處罰通知單),給予主要責任領導警告處分;由于職業禁忌癥人員未及時調整崗位或進廠時(每年)未及時安排職業健康體檢,發生新增職業病例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責任專業分管領導給予降職處分。
(十三)有其他不履行安全生產職責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根據后果嚴重程度,給予子公司主要責任領導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免職等相應處分。
(十四)托管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行政處分參照本制度第五條執行。
(十五)兼職多個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專業分管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行政處分參照本制度第五條執行。
第六條
“責任制年度考評”方式規定如下:
(一)根據股份公司與各子公司簽訂的《年度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目標責任書》的規定,每年對照《考核細則》組織對各子公司開展責任制執行情況的年度考評。經考評,凡是列入股份公司“一票否決”單位的,取消該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參加當年各項先進評比表彰資格,1年內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并根據責任大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降職、免職。
(二)發生工亡責任事故的“一票否決”單位,符合本制度第五條第一款的主要負責人和事故責任專業分管領導年終獎減半發放,符合本制度第五條第二款、第三款的主要負責人和事故責任專業分管領導取消年終獎。
(三)區域內所屬子公司發生工亡責任事故的,區域主要負責人的年終獎,按每人次核減5%年終獎。
第七條
對于本制度規定以外的責任追究事項,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規定,同時參照本制度同級別的責任追究條款規定,提出對子公司相關責任領導的處理建議,經股份公司安委會研究,報公司辦公會批準后執行。
第八條
由于子公司發生安全、職業健康等相關事故(事件),子公司出現社保賠付差額部分的,30%由子公司班子成員及二級部門相關責任人承擔,承擔比例為班子成員占70%,二級部門相關責任人占30%,子公司拿出具體賠償意見報股份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在年終目標責任制中清算,個人被政府部門處罰的,由個人自行承擔。
第九條
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及其他相關責任人已經承擔法律責任或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處罰,重于股份公司對其處理規定的,不再重復處理;輕于股份公司處理規定的,仍按股份公司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章 附則
第十條
股份公司對子公司的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由股份公司安委會辦公室按照本制度執行和負責解釋。
第十一條
本制度自即日起執行。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7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強化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企業行政第一把手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應貫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企業的各級領導人員和職能部門,必須在各自工作范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負責。
第三條 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企業的每個職工都必須在自己崗位上認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職責,實現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四條 本制度適用于工業總公司下屬各單位。
第二章 崗位制度
第五條 總經理安全生產職責
(1)、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把安全工作列入公司管理的重要議事日程,親自主持重要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批閱上級有關安全方面的文件,簽發有關安全工作的重大決定,對本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2)、負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3)、組織制定并實施公司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重大安全技術措施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4)、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解決安全措施費用;
(5)、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充實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定期聽取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或審批有關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
(6)、按規定和事故處理的“三不放過”原則,組織對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
(7)、加強對各項安全活動的領導,決定安全生產方面的重要獎懲。
第六條 副總經理安全生產職責
(1)組織開展安全技術研究工作,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安全防護裝置,組織研究落實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方案;
(2)組織落實總公司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技術規程,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組織實施;
(3)組織總公司的安全生產大檢查,落實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
(4)在組織新項目以及技術改造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時,做到“三同時”(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5)審查總公司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項目,保證技術上切實可行;
(6)負責事故的調查處理,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7)負責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分析安全生產動態,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第七條 部門經理安全生產職責
(1)保證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總公司規章制度在本部門貫徹執行,監督檢查分管部門對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失職和違章行為;
(2)對本部門貫徹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起保證監督作用,并積極提出建議和意見,支持上級領導關于安全工作的獎懲;搞好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制度等的宣傳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
(3)總結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經驗。在評選先進時,要把安全工作業績作為重要內容;
(4)支持群眾性的勞動保護監督和安全生產競賽活動;
(5)深人生產一線,掌握了解安全生產狀態,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各種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6)參加公司有關安全規章制度和勞動保護條例的制定;
(7)關心職工勞動條件的改善,保護職工在勞動中的.安全與健康;
(8)參加安全檢查和對新建、改擴建工程的“三同時”監督,參加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做好傷亡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第八條 機關員工安全職責
(1)認真學習和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的各項禁令和規定,履行安全職責;
(2)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嚴肅認真地做好各項工作,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直接責任;
(3)認真學習并執行安全用火、防靜電、防腐蝕等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規定;
(4)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事故苗頭,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在發生事故時,及時地如實向上級報告;
(5)妥善保管、正確使用各種防護器具和消防器材,保持工作環境整潔,文明辦公;
(6)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第九條 分公司經理安全生產職責
(1)保證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總公司規章制度在本單位貫徹執行,貫徹“五同時”的原則,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監督檢查本單位對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失職和違章行為;
(2)組織制訂并實施分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3)組織對新工人(包括實習、臨時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開展崗位技術練兵,組織安全技術考核;組織并參加項目部的安全活動,及時處理工人提出的意見;
(4)組織分公司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保證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等處于完好狀態,并教育職工加強維護,正確使用;
(5)及時報告本單位發生的事故,注意保護現場;
(6)配備合格的安全技術人員,充分發揮分公司和項目部安全人員的作用。
第十條 項目部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
(1)貫徹執行總公司和分公司對安全生產的規定和要求,全面負責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
(2)組織職工學習并貫徹執行總公司、分公司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教育職工遵紀守法,制止違章行為;
(3)組織并參加安全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
(4)負責對新工人(包括實習、臨時人員)進行崗位安全教育;
(5)負責項目部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組織力量消除,并報告上級;發生事故立即報告,并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做好詳細記錄;
(6)搞好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保持完好狀態;督促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用具,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第十一條 兼職安全員安全生產職責
(1)在項目部負責人的領導下,負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工作,協助項目部負責人貫徹上級安全生產的指示和規定,并檢查督促執行。
(2)參與制訂項目部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
(3)負責編制項目部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隱患整改方案,并負責及時上報和檢查落實;
(4)做好職工的安全思想、安全技術教育與考核工作;
(5)負責分公司安全設備、滅火器材、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的管理,掌握車間塵毒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6)及時深入檢查,發現隱患,制止違章作業。
第十二條 班組長(代班長)安全生產職責
(1)貫徹執行分公司和項目部對安全生產的指令和要求,全面負責本班組的安全生產;
(2)學習并貫徹執行總公司、分公司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教育職工遵章守紀,制止違章行為;
(3)組織并參加班組安全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
(4)負責對新工人(包括臨時人員)迸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8
車間主任職責
1、對本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
2、領導本車間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指示、決定和各項安全措施,并經常檢查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對新工人(涉及復工、換崗、培訓人員、臨時工等)進入車間,應負責對其進行安全教育,方能分派崗位工作,并告知班長進行現場實際操作的安全教育。
4、經常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生產意識教育,使職工自覺遵守各種安全制度,掌握發生事故的規律。
5、在布置生產工作的同時,必須負責布置安全工作,切實做到管生產管安全。
6、經常組織職工進行安全衛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設法改善。
7、聽取職工勞動安全建議,及時提出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項目,經廠(公司)領導批準后,負責實行,不斷改善勞動條件。
8、機械設備及危險部位的`地方,凡應當裝置防護設備的均應有防護裝置,并須完備良好,對防護或防護不善負重要責任。
9、發生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必須維持現場,立即報告,負責查明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并付諸實行。
10、督促檢查職工對的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生產組長職責:
對班組勞動安全負責,其具體責任是:
1、在布置生產工作時,切實布置安全工作,對危險性較大工作要親臨現場指導或監護。
2、經常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安全技術知識教育,督促職工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經常注意和制止工人冒險或違章作業。
3、經常組織工人進行作業環境、機械防護、安全用電、登高作業等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或采用臨時措施。
4、經常教育和督促工人合理使用防護用品和防護設備,并對安全裝置、防護設施加以管理,使其保持完善良好。
5、做好新工人以及非同工種調動的工人、工傷病愈復崗工人、臨時工等進入現場安全教育,并指定專人指導其工作。
6、發現工傷事故應立即搶救傷員,保護好現場,及時向廠(公司)領導報告,并參與事故的調查解決。
生產工人職責
1、必須嚴格遵守安全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不違章作業。
2、每日做好對生產崗位、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保證設備安全裝置及其附件在內處在良好狀態,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本人不能解決的應向組長或廠長(經理)報告。
3、對的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設備安全裝置,對不使用防護用品及不妥善保管設備裝置所引起的事故負責。
4、樹立安全生產責任感,互相聯系,互相督促,發現別人冒險或違章作業應予制止或糾正。
5、直接發生或看到事故發生,應及時報告,并對發生事故情況如實反映。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9
。ㄒ唬┍仨殗栏駡绦挟a品的工藝技術規程、安全技術規程、崗位操作規程。
。ǘ└淖兓蛐拚に嚰夹g指標,生產、技術部門必須編制工藝技術指標變更通知單(包括安全注意事項),并以書面形式下達。操作者必須遵守工藝紀律,不得擅自改變工藝指標。
。ㄈ┌踩郊吐撴i裝置不得隨便拆棄和解除,聲、光報警等信號不準隨意切斷。
。ㄋ模┰诂F場檢查時,不準踩踏管道、閥門、電線、電纜架及各種儀表管線等設施,到危險部位檢查,必須有人監護。
。ㄎ澹﹪栏癜踩o律,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崗位和動用生產設備、設施和工具。
。┱_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緊急情況下,應先處理后報告(包括停止一切檢修作業,通知無關人員撤離現場等)。
。ㄆ撸┰诠に囘^程或設備處在異常狀態時,不準隨意進行交接班。
。ò耍┱Ia執行崗位操作規程。檢查并確認水、電、氣符合生產要求,各種原料、材料、輔助材料的供應齊備、合格后,嚴格按配方的工藝要求投料。
(九)必要時停止一切檢修作業,無關人員不準進入開車現場。
。ㄊ┥a過程中要加強與有關崗位和部門之間的.聯絡,嚴格按配方的工藝要求進行。
。ㄊ唬┻\行過程中要嚴密注意工藝的變化和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異,F象應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應終止運行,嚴禁強行運行。
(十二)正常停車按崗位操作規程執行,并嚴格按停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
(十二)發現或發生緊急情況,必須先盡最大努力妥善處理,防止事態擴大,避免人員傷亡,并及時向有關方面報告。
(十三)工藝及機電設備等發生異常情況時,應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關崗位協調處理。必要時,按步驟緊急停車。
。ㄊ模┌l生爆炸、著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時,應首先切斷氣(物料)源,同時迅速通知相關崗位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上級報告。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10
1、生產現場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佩戴工作帽,穿勞保鞋,不允許穿拖鞋、高跟鞋。
2、電氣控制中的緊急開關,除發現重大的設備隱患及危害人身安全時不得隨意使用。故障排除后,誰停機、誰啟動。故障停止按鈕、手動開關、安全開關及安全警示牌,誰操作、誰恢復。
3、設備檢查、設備檢修或設備清潔保養時,操作者應首先關閉電源空開并把安全警示牌掛在控制盤上,將安全開關撥至“檢查”位置并拔下安全開關鑰匙隨身攜帶,待檢修及保養結束時,應將安全開關鑰匙放回原處,并撥至“正!蔽恢,恢復電源空開,將安全警示牌放入柜內。
4、設備運轉中,不得搞運轉部分衛生。不得打開安全防護門。
5、各崗位在生產結束或日保養完成后,關閉水、氣、原料管道開關,車間下班后要有專人負責安全檢查,斷電、關窗、鎖門,確保安全后方可離開。
6、設備運轉時嚴禁拆開防護罩,發生物料堵塞必須停機,待完全停機后,方可排除故障。
7、機器運行時,如發現運轉不正;蛴挟惓B曇,應立即停車并及時通知機電修人員,不得擅動。故障排除后方能開機操作。
8、嚴禁在生產現場及更衣室等非吸煙場所吸煙,生產中在崗工作人員不得擅自脫崗吸煙。
9、開機前檢查信號和設備部件是否正常,機器各部件和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可靠,潤滑是否良好,機器周圍地面有無雜物,各參數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10、在使用各種手動及電動工具時,先檢查是否正常,嚴禁帶病作業及違章操作,同時穿戴好防護用品。
11、維修設備結束后,通知本地操作人員,必須經試運轉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跟蹤帶料后的運行情況。并對維修現場進行清理,現場嚴禁存留焊條頭、螺栓、油污、棉絲等雜物。各種防護罩必須立即裝上,沒有的.要立即裝配齊全。
12、車間內突然停電時,所有人員應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工作,關閉正在使用的水、壓縮空氣截門,疏散至安全場所。
13、進廠新員工必須經三級安全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單獨上崗作業;
14、本崗位設備運轉時,嚴禁將手、腳、衣物伸入機器中或傳動滾筒處,嚴禁從皮帶架上穿越。
- 相關推薦
【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09-28
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3篇09-28
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06-01
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制度10-23
設備操作規程管理制度03-21
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08-08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05-18
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9篇08-09
消防器材操作規程的管理制度(精選10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