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用到過致辭吧,致辭具有能伸能縮,可以隨時調整的特點。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致辭才是好的致辭,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校長畢業典禮致辭(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長畢業典禮致辭1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
每到畢業的季節,校園里總是彌漫著收獲和離別的氣氛。在座各位同學在經過復旦短則兩三年、長則六七年的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終于完成了學業,祝賀你們!
此時的你們想必一定有對老師的感情,對同學的感情,對校園一草一木的感懷,也有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憧憬。無論你們將要進入怎樣的工作崗位,是選擇了繼續深造,還是其他的各種類型的職業,我都希望你們能夠秉承復旦的精神,活出人生的精彩,為國家和社會盡到一份責任。
其實每到畢業季,對我來說也是一場考試,促使我對許多問題作一些思考,這既是為了也不僅僅是為了起草每年一度的畢業致辭。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探討一個貌似有點矛盾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受了很多教育,但是不是教育的程度越高,知識越多,反而應該設法找回我們人類本該有的天真?
當然,我這里的“天真”所指的,恰如我們祖先在遙望著閃爍的星星,臉上露出孩童般的癡迷,想去追究這個宇宙的秘密;它也指人類的天真,是我們祖先對大自然的一種謙卑和敬畏;它還是祖先們對大自然的有限索取,僅限于滿足自己的生存,而沒有其他非分的貪欲;它也是指祖先們每時每刻總是扶老攜幼,共赴生活的這樣一種本分。
不得不承認,其實我們已經丟失了許多人類的天真。我們一定要設法把它找回來,至少能夠部分的找回來。為什么?因為人類的天真是追求真理的動力。你受了更多的教育,并不表明你就應該變得似乎高深莫測,其實此刻你更應該恢復人類的天真。因為只有天真的人,才會無窮無盡地去追問關于這個世界的基本道理,去探究關于自然、關于社會的造化。正如德國哲學家胡塞爾說過的:“研究的動力必然不是來自哲學問題,而是來自事情的本身”。因此,教育所要造就的不是貌似高深莫測的人,而是有著蘇格拉底般天真的人——他明明可以活路,但是為了他心中的學問,為了人類的天真,可以去赴死。我們也要造就阿基米德般的天真,即使當士兵拿長槍對著他的時候,他仍然說,請你不要把我在地上畫的圓給踩壞了。我們也需要愛因斯坦、黑格爾、老子、孔子,包括像顧準這類學問家們的天真。他們的天真不是因為無知,這些人都知之甚多,不僅知道得多,而且非常通達。他們的天真當然也不是愚蠢,更不是愚昧,只不過是他們不在乎,或者不諳于世故。他們常常看起來冒著傻氣,這在我們博士、碩士研究生身上也會出現,所以社會上才會說,“哦,一批傻博士”,但這恰恰是一種真誠和沒有經過任何人工修飾的原始的純真。有時候,他們在現實的社會中,看起來非常的羸弱,但他們卻擁有偉大的、理性的和道德的力量。但凡大學問家他們都有這樣一種天真。而那些老于世故的、所謂“成熟”的人,對那種冒著傻氣的人的天真似乎都不屑一顧,這些“成熟人”看似左右逢源,但他們只會隨波逐流,他們沒有必要去探索任何東西。他們永遠認為只要存在就一定合理,而合理的東西似乎就沒有必要去追究,要做的只是去逢迎而不必去改變;一切只需要適應,而不必堅持;一切只需以個人的利益最大化為目的,而不必去顧忌道德。這種老于世故的成熟人,實際上失去的就是那種我說到的人類本來應該有的天真。
人類的天真也是謙虛,也是純真。經過研究生階段的教育,你們無疑已經有了相當精深的專業知識,我認為能夠在自己的專業學術領域里有深刻扎實的研究,當然會讓你的思維得到良好的訓練,從而起到觸類旁通的功效。然而,現代的知識生產體制把專業分得細而又細,使得知識分子成為非常狹窄學科的專家。因此我們必須謙虛地認識到,專業化的知識分子,專業知識只是你最原初的出發點。不少人在專業領域內堪稱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專家,但是只要跨出自己的專業知識領域半步,就會變得相當無知。如果我們只是將自己局限于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那么他只是這個專業領域中具有知性的知識分子。因此知識分子如果要在專業以外的領域指手劃腳,甚至以民眾的代言人自居,或者自以為自己是個啟蒙者,那么我覺得這是一種不自量力。甚至有些人還會更加偏執,以為自己是專家了,他說了的東西別人就一定要照辦了,這些人顯然缺乏最基本的自知之明。因為他們喪失了人類基本的天真,所以顯得高傲。所謂的人類天真,也是對復雜的自然和社會的一種謙卑,一種謹慎,更是對人類生命的一種根本的尊重。失去了這種人類的天真,知識的積累會使你變得通達,但同時也會讓你變得——至少使某些人變得——更加狂妄,貌似豪氣沖天,天天叫喊著要改天換地,似乎可以無所不能,無所不為。但到頭來,我們有很多例子可以說明他們只會犯下難以挽回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挽回的錯誤,反而貽害了人類。
人類的天真也是道德的純真,F代知識的生產體制已經使知識、價值、以及道德發生了分離,而且這種分離在漸行漸遠。但是在現實中知識分子既是知性的存在,同時也是而且更應該是德性的存在。作為知性存在的知識分子,他只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分工,他能夠用其所學的專業知識來服務人類,服務社會,為社會提供各種必要的、具體的知識或者技術、精神文化產品。然而作為德性存在的知識分子,則是一個精神性的群體,不在乎你是哪個專業,不在乎你是哪個職業。作為德性的存在,他們就必須具備道德上的良知,擁有公共的關懷。德性也包含了對自然和社會的謙卑,尤其是對生命的尊重。從道理上我們都明白,任何一門應用型的知識都是一把雙刃劍,你可以用這門知識服務于人類,但是你也可以用這門知識來貽害人類,乃至毀滅人類。如果掌握專門知識的人只是一個知性存在的知識分子,那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險。因此我常說越是受過高等教育,越是掌握專門知識的人,越要具備健全的人格,越要成為一種德性的存在。但是常常讓我感到困惑的是,表面上看來,受過更多的教育的人應該能夠更加自主的對自己,包括對人類、對社會進行反省;他的反省能力應該比受過比較少教育的人更強——但是,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事實似乎并不盡然。比如某些人他可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里有不錯的建樹,但是在道德領域卻是那么令人汗顏。因此,知識的堆積和堆壘,似乎也能使人變得世故,甚至變得狡詐,變得趾高氣揚,總覺得國家、社會、家庭乃至所有人都是虧欠于他,總覺得自己的人生欠缺還是太多太多,要去不斷滿足,從而向他所在的單位,向國家、向家庭,甚至向自己的家人、家屬、配偶索取很多很多。甚至有些人會用他所學的知識來做不好的事,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我認為諸如此類問題的產生,恰恰是因為他們丟失了人類應該有的,應該保持的那份天真。失掉了人類的這份天真,知識就很容易被誤用,就會變得殘忍。難怪劉瑜女士曾經有過一句話,她說大學精神的本質并不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深奧,而恰恰是要恢復人類的天真。
各位同學,在今天的畢業典禮以后,你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將離開復旦校園,但你們仍然是復旦人,你們是作為復旦人,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你們將以一種新的身份繼續復旦人的夢想,以一種新的方式踐行我們復旦人的責任,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了這份責任,讓我們一起找回人類的天真,因為天真才會使你像孩童般的去對未知進行追問,才會毫無顧忌的,并且不求回報的去探索自然、宇宙、社會的奧秘。因為天真才會讓你真誠地對待家人,對待他人。因此天真的才是可愛的,復旦祝福你們,祝福你們找回人類的天真,并永葆這份天真。
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校長畢業典禮致辭2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
首先,我提議,我們全體同學把最真誠、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在場的在艱苦的高三扶持我們奮進的高三老師,送給不在場的在三年,六年,十二年中陪伴我們成長所有的老師。
今天,是我們在座所有同學生命中的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生命中一段非常美麗的歲月就在今天定格,我相信許多年后,我們還會記得今天的雨。
兩個星期前,你們經歷了迄今為止一場特別重要的考試,幾天后,這場考試的結果就要塵埃落定,于是,十二年被父母師長督促、呵護,寒窗苦讀的日子就要結束,而人生的另一番征程開始鋪展;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是你們走向未來的一個節日,是你們道路選擇與跋涉的開始。如果過去的行走意味著起點,那么今后的奮斗將決定你們的落點,如果過去的學習更多的是實現你人生方向的啟蒙,那么今后的歲月則是人生意義的創造。
各位同學,我與大家的相處僅僅一個學期,與你們比較正式的交流也只有三次。一次是年初的開學典禮,一次是百日誓師,今天是第三次。但我很感激與你們的相處,因為是你們早上瑯瑯有聲的誦讀,是你們晚上戀戀不舍的燈光,是你們多次?贾邪僬鄄火埖淖藨B讓我看到青春學子身上應有的朝氣、勇氣和志氣。作為校長,你們讓我看到了一中學子的精神風貌;作為過來人,你們讓我回憶起很多年前我的高中生活;作為父親,你們讓我更理解你們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所思所想。因而,今天,我在這里,不僅是以校長的身份,也是以學長、家長的身份,跟你們說幾句話,算是臨別贈言吧。
我期望在座的同學學會獨立,勇于擔當。“獨立”“擔當”是今天社會的稀缺品質,獨立意味著聽命于真理和內心的思考力、判斷力,擔當意味著遵從于社會核心價值的責任感、行動力。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過去的成長是父母、師長、朋友幫扶下的成長,而此后,你們的翅膀飛向高空,你們的腳步伸向遠方,你們將注定獨自掙取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立足之地。這塊土地的深度、廣度和自由度取決于你在這塊土地上的付出,不羨慕別人的收獲,不放棄自己的堅持。人生多風雨,貴在矢志不渝,貴在自強不息。
我期待在座的同學執著道路,忠誠夢想。今年的高考作文,讓我們探討門與路的關系,我以為路的選擇比門的抵達更為重要。今天,大學之門向我們同學敞開,獲得一張理想大學的入場劵,固然是我們前行的'一個目標,但決不應該是我們行進的歸宿。一句廣告詞說得好,“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夢想是青春的專利,更是青春神圣的圖騰。大學之門并不唯一,更非終點,但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唯一依靠是行走。大家還記得高一時學過的一篇配有一幅照片的課文嗎?《前方》昭示我們:人類悲劇而偉大的生存狀態乃是“在路上”。所以,不必懼怕,盡管未來一定會有“行路難”的時刻,但我希望你們不忘初心,忠誠夢想。
我期待在座的同學懂得生活,擁有幸福!靶腋!笔沁@個世界上最迷人的詞匯之一,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獲得幸福,而幸福的迷人之處恰恰在于無法量化,無法固化。高爾基曾說過一句關于幸福的名言,他說:“太陽是幸福的,因為它光芒四射;海也是幸福的,因為它反射著太陽歡樂的光芒!蓖瑢W們,這個世界上有狂歌突進的幸福,也有平靜安穩的幸福;有致力于時代社會進步的幸福,也有經營個人生活的幸福;有儒家之樂,也有道家之福,我期望你們既擁有太陽的幸福,也擁有海的幸福,但最關鍵的是,誠如羅曼·羅蘭所說:“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幸福!蓖瑢W們,生活是幸福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歸宿,讓自己獲得幸福的關鍵是學會珍惜生活,發現生活,創造生活。
三年前你們走進一中。之后,你們的腳步一直向著離開它的方向邁進,如今,三年轉瞬而逝,你們就要離開一中,走向更遠的地方。在一中校園你留下了什么?你想帶走什么?你的教室里還留存著老師的教誨,擁擠的食堂里有你就餐的片刻與同伴歡娛而短暫的交談,操場上曾留下你奔跑的足跡,閱覽室還有你安靜的呼吸,……有些課還想再聽一聽,有些歌還想再唱一唱,有些書還沒有看完,有些小徑還沒有完全走遍……在這里,你笑過也哭過,你的班級,你的同學,你的三年,在此刻發酵為你的青春烙印。
同學們,一去不返的是歲月,揮之不去的是情誼;走散的是人,留下的是情。母校是什么?母校是你生命的標記,天涯海角,說一句“大一中”,溫暖與親切并存;時光漫漶,道一句“一中人”,青春和回憶同在。不必諱言,今天一中的聲譽正遭到前所未有的質疑,你們是一中榮譽理所當然的捍衛者,是一中輝煌責無旁貸的創造者,是一中歷史舍我其誰的承繼者。轉化壓力,迎難而上,為榮譽而戰,為夢想而行。你們的前面是時代強勁有力的召喚,你們的背后是母校綿延牽掛的目光。我期待離開母校的你們能情系母校,回饋母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為母校增光,為母校加油。
同學們,今天,你們離開一中;但我相信,你們從未離開!吧倌陦阎井斈迷啤薄爸睊煸品珴鷾婧!,我,代表一中,相信你們,祝福你們!祝每一位同學一生平安!
謝謝大家!
校長畢業典禮致辭3
同學們、老師們、各位家長: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祝賀各位順利完成學業,今天畢業了。還記得四年前在迎接你們的時候,我曾經說過,四年后有一個事實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老師們都會變得更老,但是我們年輕學生會變得更加成熟。我這里說的“成熟”不是指那種喪失了純真和熱情的“左右逢緣”式的世故,而是指因智慧和知識的增長帶來的冷靜、理性和持重。或許,這才是畢業的真正含義。我們在座的很多人都有過相似的經歷,所以我在這兒或許可以用我的經驗來猜測一下大家現在的心情。
畢業,讓你們對學校存有一份依戀,無論你在這里碰到的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畢業,也讓你們對老師和同學,無論是你們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無論是你們仰慕的還是有一些非議的,都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情感。畢業也會讓你們興奮不已,因為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然而,我更相信畢業后的“成熟”,會讓你們在興奮后對未來會心存忐忑、焦慮和隱憂,或許這就是金曉峰老師說的“傷感期”。
不知是哪位復旦學子留下的感言這樣說道,“之于這所學校,我們只是滄海的一粟,而它的烙印卻常相陪伴我們去到更多、更遠的地方……”他(或她)用文字表達了對學校的依戀,但把自己的憂慮放進了省略號里。實際上,所有人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焦慮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開始對自己和這個社會都有所期許。美國心理學家在《少有人走過的路》這本書中寫道:“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于我們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實現人的超越,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理解并接受這一點,那么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于懷了”。對一名知識分子而言,更是如此。從寬泛的意義上來說,就像剛才阿拉法特·居來提同學所說的,你們已經成為一名知識分子。因為有人認為知識分子這個稱號跟受教育的程度沒有直接的關系。我認為復旦人應當努力成為一名知識分子,因為社會對我們有這樣的期待。所以我覺得,你們的焦慮,在很大程度上應該來自于對國家與社會的責任,以及來自于你們想要維護知識分子尊嚴性的考慮。
要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我覺得你必須對這個國家和社會負責、擔當。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意味著社會對你,你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分子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方式,當然應該用所學來服務于人類,服務于社會,為社會提供各種必要的具體的知識或者是精神文化產品。但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應該在社會狂熱的時候保持著清醒,在社會失范的時候對大家提出警醒。畢業后,你們會接觸一些新的現象或者各種各樣新的觀念,有好的也有壞的。你們中的大部分人可能會經歷處處碰壁的窘境,無非這個碰壁有大有小,甚至于你們中有一些人可能會被這種碰壁或者困難所暫時性地擊跨,然后產生很大的挫敗感。由此,你就會對這個社會產生種種質疑。如果你們對身邊發生的一切,只是采用一種漠然麻木的態度去面對,或者反過來只是采用一種非常偏激或者冒進的方法去處理,都不可能有助于問題的真正解決。好在復旦大學是一所開放的大學、包容的大學,學校竭盡所能為大家創造了接觸廣闊世界的機會,搭建了各種交流和溝通的平臺,你們可以在書院里面接觸到不同的專業,不同理想的同學,你們可以在海外交流當中培養你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經過復旦的訓練,現在的你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并且初步習得了擔當的這種能力,這就是復旦留給你們所特有的印記。
我想強調的是,責任不是空洞的。它是具體的,包括對自己、對家人。首先,是對家人的責任。剛才蔡彤先生分享了他和汪新芽女士的夫妻恩愛,以及他們為這個社會作出的貢獻。責任是一種感恩,包括你對朋友、對陌生人,也許是一個普通的路人,或者其他你從來沒有面對過的事情,乃至對整個國家、民族或者整個人類,所負有的大大小小的責任。我們不要以為一談責任就是一件大事。不,很小的事情也是責任。一個人對責任的認定和履行實際上出自他的信仰和追求。作為知識分子,我們不能做一個冷眼旁觀的批判者,更不能成為隨意的解構者,而應當是負責任、有擔當而又務實的建構者。這應當是復旦人的一種基本氣質。
要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還意味著必須堅持理性,并且依理而行。理性對知識分子來說,是最最基本的。知識分子作為這個社會最敏感的成員,乃至作為社會的良知,在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大眾苦難等等的重大問題上,理應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這個聲音必須是理性、清醒、有說服力的,盡管在說的時候可以聲情并茂,但是絕不可簡單的情緒化。至少我相信,討論一些重大問題的時候,從學理出發的研究和批判雖然不像某些言論那樣高調,但是它具有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理性的力量。我相信經過復旦的多年訓練,大家已經養成了一些基本的學術習慣,也就是說尊重事實的態度,縝密的思維習慣,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大家不要隨著畢業就把這種訓練扔到腦后。將來,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這些訓練對大家永遠是有益的。
我也認為復旦校歌里所唱到的思想自由,就應該是一種自由理性,守護自由理性就是守護人類的文明和尊嚴,就是守護人類的真善美,守護人類的正義、良知、自律和真情,包括家庭的情意,夫妻的情意。知識分子應該是理性思維的楷模,守護理性就是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守護理性就是來創造一個大家都講道理的社會環境。
知識分子要守護你的尊嚴,意味著你一定要進行獨立思考。知識分子在本質上不是一個職業性的階層,而是一個精神性的群體。知識分子借助知識和精神的力量,對社會表現出強烈的關懷。知識分子本著自己的道德良知和學術良知,懷揣著心中不滅的理想和信念,獨立思考,對社會發聲,對面臨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無論是文化思想、科學技術,還是社會政治方面的——提出思想和解決方案。說到獨立思考,它首先來自于獨立的精神,體現在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人行亦行。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要求我們不是一味的抱怨這個社會或者是身邊的環境。我常說每一個個體都是構成這個環境的一分子,對于所有的他人來講,你就是這個環境的一部分。所以這個社會的好壞有賴于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只有大家都保持獨立的人格,用獨立自由的理性精神進行思考,那么社會環境才能夠不斷的進步。相反,如果你對權勢進行依附,對財富過度迷戀,對意識形態過度偏執,都會喪失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這樣社會的發展就會喪失方向,就會失范。因此我們說知識分子能不能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學術和藝術獨立的價值,守護自由理性的精神,維系著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興衰和存亡。所以只有堅持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我們才能夠真正來贏得我們應有的尊嚴。
要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還要各位有道德自律和道德的勇氣。知識分子有兩種存在,一種是作為知性的存在,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是作為德性的存在。知識分子是一個知識人,當然首先是作為一個知性的存在,但它的更重要的德性的存在,對這個社會的影響會更大。道德從來就不僅僅是話語,而更是一種實踐倫理;它不是高談闊論的對象,是一種堅持正義的勇氣。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正的知識階級是不顧利害的,如果想到種種利害,那么他就是那種假冒的知識階級。我認為魯迅所說的不顧利害就是勇于堅守公平和正義的立場,而不為利益或者權勢所左右,這才是作為一名真正知識分子應該有的品格,也是他們應該被稱為社會的良心的理由。因此,道德的自律和勇氣就成為知識分子的又一個鮮明的品質。
自律和責任是相伴而生的,自律和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密切相聯。作為知識分子。我們必須知道,選擇自律當然是在對自己負責,但同時也為他人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如果每一個人都不自律,肆意妄為,那么這個環境就會得到破壞,最后就會導致霍布斯所說的叢林狀態,那么在這個狀態下,叢林法則就會大行其道,這是非?植赖。那時候,人人焦慮,人人自危,人人失望。因此,日本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有過這樣的論述,出人頭地,追求成功可以;想過一個瀟灑多彩的人生,也可以;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個過程,人生的目的是在于塑造高尚的人格。自律還與每個人心中的人生價值有關。從古到今有那么多的名人名家寫了那么多的著作,那么多的思想家、哲學家都在探討這個問題,所以或許我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夠或者永遠也不能夠弄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我們希望究竟想過怎樣一種生活。這一點,即使我到了這樣的年齡,這個問題有時還是會困擾我。但是我們應該至少明白,要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保持自律而不墮落,拒絕與社會的污濁同流合污;不要工于心計、明哲保身,放棄對人生價值的追問,或者對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的追求。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一句簡單的話,愛因斯坦說過,不要去嘗試做一個成功的人,但是要盡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說到這里我常常有一種擔憂,如果連知識精英都為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墮落,并且慢慢成為一種風氣,那么這個社會是真的有病了。因此,我認為道德的自律和勇氣是我們守護作為知識分子應有的尊嚴的最后的底線。說到底,知識分子何為?知識分子就是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這個社會也變得更加美好,而首先當然要讓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和心靈變得更美好。總之,知識分子的職責是守護人類的基本精神價值,努力使社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為此我們首先要努力做到的是我們守護并且維持我們作為知識分子應該有的尊嚴,而這個尊嚴是靠我們的行為和態度來贏得的。
最后我想說一下復旦的校訓,校訓告訴我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我的解讀是,在我們心靈成長的不同階段,要讀一些不同的原典,這就是“博學”;要為心靈和精神而閱讀,在閱讀當中生活,把閱讀當成一種生命狀態和習慣,這就是“篤志”;讀書要細,首先需要對文本進行精讀,此為“切問”;知識分子應當心有隱憂,心存焦慮,對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這就是我們校訓當中所說的“近思”。我想校訓不僅僅是在校內受用,而是使每一個復旦人,包括畢業生,包括我們的校友,使每一個復旦人的終生受用。在這點上,我想跟大家一起共勉,遵守我們的校訓。
謝謝大家!
校長畢業典禮致辭4
親愛的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XX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首先,我代表學校向全體畢業生表示誠摯的祝賀!向無私奉獻、辛勤培育你們的各位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遠道而來的學生家長表示熱烈的歡迎!
這些天,我看到穿著各式服裝的同學在校園里留影;聽到或激情飛揚或離別傷感的畢業贈言;注意到網絡上曬出的各種老照片、新感想,這些都在告訴我們,畢業的時節已經到來。從XX年8月27日,到XX年6月29日,1403個日夜,在這里,你們刻苦讀書、潛心鉆研,收獲了知識;你們投身實踐、志愿服務,提升了能力;你們展現才藝、揮灑汗水,建立了友誼。你們把安大的影響帶到了“挑戰杯”競賽、數學建模競賽、英語演講大賽、機器人大賽等全國高水平的賽場中,讓安大的旗幟在領獎臺上飄揚。正如大家剛才在宣傳片中看到的剛入校時的影像,較之那時的稚嫩與青澀,現在你們的臉上多了幾分成熟與自信,你們把最好的年華與青春留在了學校,用激情與拼搏書寫了人生最燦爛的篇章!
我與你們中的大部分同學一樣,都是XX年來到我們的校園。在這里,我們共同見證了安大和每一位同學對于卓越的孜孜以求。我們積極申報并成功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努力推進并高質量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設,及時啟動并持續實施“XX計劃”,學校在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包括你們在內的全體安大人奮力拼搏的結果。在這里,我要向你們表示感謝,感謝你們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為學校建設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同時,母校也將一如既往地關注你們未來的發展,因為你們的發展就是學校的發展!
去年此時,“程校長,裝空調”的呼喊猶在耳邊;今年此時,空調來了,你們卻即將畢業。發展需要期待,更需要守候。今天,你們即將奔赴新的征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臨行之際,作為師長,我想給你們提幾點希望:
希望同學們堅守理想,志存高遠。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要想有所作為,必須立志于青年之時,追求于一生之中。大家聽說過、媒體報道過我們學校的“學霸寢室”,四位同學同時保送國內一流大學。沒有堅定的理想、沒有明確的目標,就不可能有他們的今天。將來,你們會在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境遇,面臨不同的挑戰和誘惑,希望你們秉承校訓精神,要有劉文典校長“大學不是衙門”的氣節和操守,堅守自己的理想,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不為任何名利所誘,把青春汗水揮灑在祖國建設的征程中,把朝氣、銳氣彰顯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實踐中,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希望同學們至誠至堅,修身養德!暗抡呤聵I之基”,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僅是事業成功的基礎,更是人生的立身之基。李世雄老師、何琳儀老師、張子俠老師,他們都以至誠至堅之志,將全部心血奉獻給學生,讓三尺講臺閃耀著不滅的生命光華。希望大家見賢思齊,堅持以誠實、誠信和堅毅、堅定為目標,至誠高節,磨練意志,堅韌不拔,不斷加強人生修養,提升道德品質,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展示中國當代青年,展示“安大人”的良好精神風貌!
希望同學們博學篤行,砥礪成才。你們之中,有在《nature》上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學術科技典型胡亞偉,有投身環保事業、受邀參加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的志愿服務典型余濤,有活躍在各大文藝舞臺又被境外五所名校錄取的文化藝術典型寧小雨,有踏實肯干又心懷良善的見義勇為典型楊靖……你們都曾一起在安大這片沃土上廣聞博識、明辨篤行,也將一起邁上人生新的征程。今后,無論是繼續進行學術深造,還是在社會的大課堂上打磨錘煉,希望你們依舊保持優良品格,廣知識、強本領,務實進取,知行合一,在投身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砥礪成才,對自己和青春負責,為國家和社會擔當!
同學們,經過幾年的學習,安大已與你們緊密聯系在一起,“安大人”的稱號將陪伴你們一生。希望安大的精神和品質始終伴隨你們、助力你們去開辟嶄新的未來,為社會作出貢獻,為母校贏得榮譽!
母校是你們的家園,會始終關注你們的發展,為你們的成長提供終身的支持,會永遠張開雙臂歡迎你們的歸來!
愿你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
謝謝!
校長畢業典禮致辭5
同學們:
你們好!
我想先擦去眼角的一些淚花,否則我恐怕看不清楚我的稿子。
4年以前,你們來到復旦,和所有的復旦人一起享受復旦的百年慶典。那時候,你們作為最年輕的復旦人,積極忙碌在校慶的各項活動中。和以往歷屆的學生相比,甚至是和以后若干年的各屆學生相比,你們在復旦的生涯有著一個不同凡響的開端。
4年以前,同樣在這個體育館,我們舉行開學典禮。4年以后,你們中的大部分人將離開復旦,或者說暫時離開。你們是我就任校長以來送走的第一批畢業生,我既為你們感到高興,內心也充滿了遺憾。這半年來,除了一次面向學生的公開演講外,單獨和畢業生的交流只有兩次,一次是“我為母校獻‘金點子’”座談會,一次和去國外留學的畢業生代表的交流。我希望和大家的交流能夠更多些,更深入些,更廣泛些,也更生動隨意些。
如果有更多的時間,我最想和大家交流的是有關通識教育的話題。4年前你們來到復旦,我們一起見證了復旦學院的成立。根據我們對人才培養的理解,我們希望通過建立書院的制度,鼓勵有不同興趣、專長、天賦及學科背景、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的學生朝夕相處,促進多元文化融合。同時透過復旦學院這一平臺,我們不斷完善通識教育體系,其目的是希望復旦的學生能夠了解不同知識的統一和差別,了解不同學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養成完整的人格。
4年后我們來評價第一屆復旦學院的學生和以往的學生有什么不同。他們告訴我,至少有兩點值得肯定。首先是你們有更多的朋友,除了本專業的同學外,許多同學和第一年在復旦學院認識的同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是一筆不小的人生財富。前兩天我去看畢業墻,我看到上面除了在醒目的地方寫著“天黑請閉眼”之外,許多學生都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注上自己在復旦學院時班級的名字。第二,你們自我意識較強,個性獨立而張揚,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充滿熱情,并積極投身其中,為其付出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組織能力也很強。只是也很難聽取輔導員和老師的批評意見。
復旦的通識教育,應該同時傳遞科學和人文的精神。顯然,通識教育不是娛樂版的知識普及教育,把各種各樣的知識給學生一點,不叫通識教育;同時,通識教育也不僅僅是人文精神教育,還有科學精神。希望我們復旦的畢業生懷著理想之心,帶著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走上社會,保持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不斷增強對生命的感悟力。葉應該聳向云天,根卻要扎在大地。我們的通識教育要引導學生尊重理想、尊重科學,善于探究,追求真理。
復旦的通識教育,應該展示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種族的人們有著不同的文化傳承,展示出獨特的智慧光芒。通識教育要告訴學生主導未來世界的文化是什么,然后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紛雜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特的個性,同時在與人相處和溝通的過程中,養成寬容、尊重、公正和坦誠的精神。和以往的學生相比,你們這一屆的學生有著更多的出國交流的機會,統計顯示有15.0%的學生先后參加過出國出境的交流項目。我們將盡學校最大的力量讓學生有更多海外交流的機會。
有一個調查顯示,我們xx屆的畢業生,有近90%的人感到為了理想而奮斗是快樂而有價值的。我想,這種快樂不僅在于我們能夠懷著理想走上社會,更有賴于我們在大學四年所作的知識的準備,學術的訓練,獨立判斷和創造的能力。我知道,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畢業班的學生感受到了就業的巨大壓力,也再一次感受到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感受到了抉擇的痛苦。很不幸,這一抉擇必須你自己來作出。父母、同學和師長,都不能替代你去判斷,去決斷。今天,在這么一個炎熱的天氣里,我穿著這身華麗的袍子,站在這里冒充“無所不知的校長”,也不能代替你們抉擇。我只能告訴大家,如果沒有理想,生活的一切都會是苦的。我年輕的時候下鄉六年,在農村做過五年赤腳醫生,過得苦而快樂,因為我有理想。理想主義就是我們深藏于心靈深處的精神源泉,它不斷地支持我們在現實世界里生活,在受到俗事紛擾的時候,回到自己的心靈世界,滋養生息,重新出發。
最后,請允許我引用畢業墻上的文字來作為結束:畢業萬歲,青春萬歲,夢想萬歲,友誼萬歲!我自己再加一句,復旦萬歲!
【2021校長畢業典禮致辭(精選5篇)】相關文章:
4.校長畢業典禮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