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評課稿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 1
《熊貓媽媽聽電話》是一篇童話故事。本課以熊貓媽媽接聽電話的方式,寫了它的孩子在不同的國家演出時,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歡迎,也把中國人民的友誼傳到了世界各地。課文寫熊貓媽媽三次接聽電話,三個孩子分別從日本橫濱、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向媽媽講述它們演出受歡迎的情景。課文語言生動、活潑,結構整齊清楚,很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朗讀。唐老師執教的這堂課,結構緊湊,課堂容量大,教態清新自然,教學氣氛和諧融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較高,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從以下方面談談我對這堂課的看法。
一、多媒體運用,優化了語文教學。
一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不易持久,理解能力不夠強。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起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求知欲望,學起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唐老師能精心制作多媒體,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生動的媒體貫穿教學過程,來優化教學優化教學。為了讓學生盡早地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一開始就出示熊貓圖片,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并用一句話介紹熊貓,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把文中結構相似的小節合并一起學,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學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讀好課文。同時教學設計上采用“整體——部分——整體”的形式把握整節課的節奏,收放有度,雖然容量較大,但有條不紊,學生學習的熱情始終很高漲。
二、調動已知,隨文識字。
識字教學如果不講究方法,機械反復,學生們會感到乏味、厭倦,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唐老師盡量根據低年級兒童好動、好奇、喜新的這些心里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教師特別注重隨文識字。在教學過程中,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隨文學習“爭”這個字時,老師不急于教學生理解意思,而是引導學生組詞,當學生說到“爭先恐后”時,教師不失時機的講解詞語的意思。做到了教學無痕,很自然,很到位。
三、朗讀形式多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千遍,其能自備。”可見,讀是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語言藝術的主要途徑。為此,唐老師在短暫的一節課中,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這樣不僅可讓學生獲得美的感受和教育,更能快速地識記大量的生字。如:自由朗讀,讓學生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角色朗讀惟妙惟肖,激起感情的共鳴,得到美的感受;動作表演打電話。不僅可讓學生動靜結合,還可培養他們的表演能力,創造能力。通過朗讀,生字有了更多的復現機會,學生也容易記住,提高了識字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朗讀過程中,唐老師的標準語音,給了學生很好的熏陶。
四、說話訓練到位。
本節課,我覺得成功的是老師對學生的說話訓練。一年級的學生,說話不規范,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如:學生讀了三段話后,師問:“誰從哪里打來電話?”以及教師設計了一個填空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拓展訓練的說話。這三個說話訓練,是階梯上升的,有一定層次的,不是單一的訓練。
五、課外知識的滲透,使課堂豐富起來。
教師巧妙的出示地球,讓學生感受日本、美國等地方是世界各國。教師又通過媒體出現了各國的標志性的建筑等。使學生在這節課接受了大量的信息。
不足之處:
如果教師能讓學生戴著熊貓的頭飾表演,會使課堂氣氛更活躍。
時間超過了十分鐘,低年級的孩子可能注意力會分散。
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 2
在本次《熊貓媽媽聽電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目標清晰明確,緊緊圍繞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展開。從知識與技能層面,扎實落實生字、詞語的認讀與書寫,像 “熊、電” 等生字,通過直觀的'象形字演示,巧妙地幫助學生記憶字形,效果顯著。在過程與方法上,教師以生動的故事為線索,引導學生逐步理解課文內容,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若能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熊貓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課堂的育人深度將更上一層樓。
教學方法運用較為得當,講授法保證了知識傳授的準確性,如講解重點詞句時,清晰明了。情境教學法更是課堂亮點,教師模擬電話鈴聲,創設打電話的場景,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小組合作學習法也有體現,在討論熊貓寶寶們在電話里都說了什么時,學生們各抒己見,思維得到碰撞。然而,在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上仍有提升空間,例如可適當引入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分別扮演熊貓媽媽和寶寶,將故事演繹出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堂互動氛圍活躍,教師提問具有啟發性,如 “為什么熊貓寶寶們在不同地方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呢?” 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生參與度較高,多數同學都能積極舉手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但在互動環節,教師對個別性格內向、發言較少的學生關注不夠,后續應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鼓勵與引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
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 3
教師對《熊貓媽媽聽電話》的課程把握精準,教學目標定位合理。在知識目標達成上,學生對生字的讀音、寫法以及詞語的含義掌握良好,通過反復的認讀、書寫練習,強化了記憶。能力目標方面,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提問與回答中得到鍛煉,能夠用自己的話簡單描述熊貓寶寶們的經歷。情感目標的滲透也較為自然,在講述熊貓媽媽對孩子的.牽掛時,學生能初步體會到親情的溫暖。但可以嘗試拓展情感深度,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談談媽媽對自己的關愛,使情感教育更具共鳴。
教學過程流暢,導入環節新穎獨特,通過播放一段可愛的熊貓叫聲音頻,瞬間吸引學生注意力,順利引出課題。新授環節,教師逐段講解課文,結合精美的熊貓圖片,將抽象的文字具象化,幫助學生理解。在講解 “海島、森林” 等詞語時,展示對應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不過,在教學節奏上,后半部分稍顯倉促,對于熊貓寶寶們話語中蘊含的情感挖掘不夠深入,若能適當放慢節奏,給學生更多思考時間,教學效果會更佳。
教師在課堂上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營造了民主的課堂氛圍。小組討論環節組織有序,學生們圍繞 “熊貓寶寶們喜歡自己所在的地方嗎?為什么?” 這一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合作意識得到培養。但在評價反饋方面,教師的評價語言較為單一,多以 “很好”“不錯” 等簡單詞匯為主,缺乏針對性評價,應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更具體、有建設性的評價,助力學生成長。
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 4
《熊貓媽媽聽電話》這堂課,教師教學目標明確且貼合低年級語文教學大綱。在識字寫字目標上,對生字的音、形、義講解細致,如 “寶” 字,從字形結構到字義由來,都進行了詳細說明,幫助學生牢固掌握。閱讀目標達成較好,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在教師引導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但在拓展學生思維方面,目標設定稍顯不足,可增加一些開放性問題,如 “如果你是熊貓寶寶,你還會去哪些有趣的地方,會和媽媽說什么?”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方法豐富多樣,示范朗讀法運用嫻熟,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朗讀榜樣,讓學生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魅力。游戲教學法也融入其中,在鞏固生字時,開展 “摘熊貓卡片讀生字” 游戲,課堂氛圍熱烈,學生參與積極性高。但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方面,方法運用還不夠充分,可多設置一些探究性問題,讓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互動頻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高漲。教師善于運用鼓勵性語言,如 “你的想法真獨特,給大家帶來了新的思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小組匯報環節,每個小組都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得到鍛煉。然而,在互動過程中,部分學生發言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教學環節時間緊張,教師應合理把控學生發言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順利推進。
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 5
教師在《熊貓媽媽聽電話》的教學中,教學目標設定清晰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知識與技能目標落實扎實,學生不僅掌握了生字詞,還能準確運用所學詞語進行簡單造句。過程與方法目標達成出色,通過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深入理解人物情感,體會熊貓媽媽和寶寶們的心情變化。但在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欣賞能力方面,目標體現不夠突出,可在課堂中增加對優美詞句的賞析環節,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教學環節設計緊湊,過渡自然。復習導入環節,通過回顧上節課所學生字,快速將學生帶入學習狀態。新授環節,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如 “熊貓媽媽接到電話時心情是怎樣的?” 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練習環節,設計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填空、連線題,鞏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但在拓展延伸環節,內容稍顯單薄,僅簡單提及了一下其他動物媽媽和寶寶的'故事,若能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分享,會更好地拓展學生思維。
課堂互動精彩紛呈,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大量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課堂提問具有層次性,從簡單的記憶性問題到深層次的理解性問題,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角色扮演環節,學生們生動地演繹了熊貓媽媽和寶寶們打電話的場景,展現出對課文的深刻理解。但在互動中,有時會出現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教師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學生注意力,確保課堂秩序。
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 6
對于《熊貓媽媽聽電話》的教學,教師教學目標定位準確,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知識目標完成度高,學生對生字的掌握牢固,通過多種形式的書寫練習,如書空、在田字格中書寫等,學生的書寫規范得到強化。在能力培養方面,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提升,能夠抓住關鍵信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但在情感教育的'持續性上有所欠缺,應在課后布置一些與親情相關的小任務,如回家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記錄下來,延續課堂上的情感教育。
教學方法運用靈活,直觀教學法貫穿始終,借助多媒體展示熊貓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對課文中提到的地方有更直觀的認識。講解法條理清晰,在分析課文結構和重點語句時,教師思路清晰,學生易于理解。但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還有進步空間,比如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 “身臨其境” 地感受熊貓寶寶們所在的環境,增強學習體驗。
課堂互動有序且高效,教師善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學生們在這種氛圍中積極參與互動。提問環節,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追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成效顯著,學生們在合作中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共同解決問題。然而,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反饋有時不夠及時,導致部分學生的疑惑不能及時得到解答,后續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給予回應。
- 相關推薦
【熊貓媽媽聽電話評課稿】相關文章:
《打電話》評課稿12-29
聽雨評課稿(精選5篇)04-24
打電話評課稿8篇11-17
打電話評課稿(精選10篇)03-05
《打電話》評課稿((精選16篇)04-10
打電話評課稿(8篇)11-02
打電話評課稿(精選8篇)11-07
媽媽的肚子評課稿11-09
打電話評課稿(集錦8篇)11-12
打電話的評課稿(通用8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