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的前五個自然段結構基本相同,先講特點,再講用途,內容淺顯,條理清楚。魏老師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先讓學生充分自由讀課文,讓學生在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的基礎上,梳理出本課的學習方法:先了解這種玻璃的特點,再研究它的好處和用途。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說明方法。其余四種玻璃的探究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先用列表的形式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路,接著同桌互相交流,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弄清每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最后才全班交流。
從教學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魏老師的備課之
整節課脈絡清晰,過渡自然,學生之間能默契交流,互相學習。但從學習時間的安排上顯得前松后緊。首先魏老師的板書是五種新型玻璃的名稱和特點,這里就顯得比較繁瑣,寫起來用了不少時間,因在自主學習階段表格的形式已經涵蓋了這部分內容,這里板書出來也是多余,可以從本課的教學重點,說明方法入手選擇詞語來板書。二是本課時的學習目標可以不必顧及過多,兩個左右就可以了。
【《新玻璃型》評課稿】相關文章:
1.新的實驗評課稿
7.初中評課稿
8.《統計》評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