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用到通知的地方越來越多,通知具有使用范圍的廣泛性、文種使用的曉諭性和行文方向的不確定性等特點。那么,怎么去寫通知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錄取通知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錄取通知 篇1
時隔一年再來看這部影片,笑點和淚點都沒有改變。打開電腦想寫影評時,最先想到的是那天看完電影,后座觀眾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她說,這電影只能美國人拍。聽到以后,心里一顫,肝臟都有點疼。因為我知道她說的99%是對的。而我想說的是“為什么”。 呵呵,為什么國人拍不出?
因為我們已經沒有創造力了。越長大,越不會創新。我們根本不關心外面的世界,學生要關注績點,關注分數。而我們的教育逼著我們亦步亦趨,跟著前輩的腳印。不要走歪路?那么,哪條路是真正的歪路?沒拿到好大學的offer,不知道亞當斯密,不會解微積分?愿意當一個農民,種草種花中春風,與人何憂?非得一句話里加雜兩個英文單詞才能好好說話? 巴特比控訴學校剝奪了孩子們的創造力,這才是真正的犯罪。很多人也知道這個事實,但是我們只能搖搖頭說一聲,人艱不拆。教育,是要讓我們成長的。人不會停止發展,不會停止成長,所以,也不會停止接受教育。但教育并不是一定要規規矩矩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一邊打瞌睡,一邊記錄某些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的奇怪名詞。是讓自己的靈魂成長、起飛、出航,而不是困死在某個扼殺人性的角落里痛苦掙扎。
所以我們要終身學習。但不幸的是,現在的學校教育越來越喜歡扼殺人的求知欲了。以至于凡找到工作的,現在都將學習視為“總算擺脫的包袱”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是因為自以為沒有被接受。如果知道所有夢靨都是想象的話,會好過很多。有個豆友說“假如我有個孩子,我可不想送他上大學”。我猜他要么是剛剛入學的新生,還沒有適應學習和生活上翻天覆地的改變,要么是已經畢業了,回想四年時光匆匆,虛度的光陰,為自己失去的青春不值。在他自我的圍墻之外,是學霸們孜孜不倦熬夜苦讀的身影。
遙想兩年前,我們為了一個分數、一張薄薄的紙緊張而興奮。現在,我們還是為了一張紙在努力。有些人渾渾噩噩,過著暫時的神仙般的日子,忘記了當年為一道數學題奮戰半夜的自己;有的人似乎把夢想刻在心上,一步一步向它接近。畢業的學長說,大學課程排的那么寬松就是為了消磨大多數人的意志。在空虛中,在韓劇中,在游戲中,我們度過了四年。結果是,我們要在悔恨中,在遺憾中躲過余生。一直不夠努力,所以根本沒有資格和別人拼
錄取通知 篇2
作為今年北京大學最早開始高招錄取的省市,上海市錄取工作已經全部順利結束。北大今年在滬理科錄取線522分,文科錄取線518分,理科錄取40人,文科錄取31人,包括自主選拔錄取、高水平運動員、不報不錄專業共錄取71人。此外,通過學科競賽保送錄取32人,北大20xx年在滬共錄取103人。
今年招生的志愿填報及錄取依然堅持最大限度滿足考生志愿興趣,在錄取的考生中,只有二名考生錄取的志愿經過電話溝通后落實,其它所有考生專業均實現零調劑,這意味著每一位被北大錄取的考生的志愿都是考生自己的選擇。填報志愿方面,元培學院(文科理科試驗班)、工商管理類、經濟學類、數學學院、物理學院依然得到考生青睞。但可喜的是,理科學生報考首選志愿中數學、物理、化學、心理、理科實驗班的人數超過了工商管理和經濟學類,文科考生報考中文、國際政治、法學的比重也有較大增長,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考生開始從以往過分看重經濟、工商管理類專業到越來越關注基礎學科的理性回歸。
北大上海招生組組長林純鎮教授表示,北京大學20xx年招收到了大批適合北大培養的優秀學生。專業選擇方面,這幾年有不少理科生希望選擇文科專業,只要考分合格均會幫助他們實現理想。上海往屆生陳沐陽同學獲數學競賽一等獎,后來入讀國際關系學院,由于成績優秀被北大交流計劃推薦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念第二學位,本科得到國內外兩學位,研究生就讀美國伯克利大學。這說明文理科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線,北京大學從來主張文理融合。也支持入學后的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輔修第二學位,也允許轉修別的學位。在北大的畢業生里,這樣的學生已不在少數,這對于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專業工作和就業開拓了巨大的空間。
北京大學多年來除了繼續發揚自己的傳統優勢外,還與時俱進,不斷充實本科教育的軟實力:擁有強大的文理醫及新型工科等綜合學科優勢、廣泛的國際交流,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各種努力。此外,活躍的校園文化氛圍以及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理念也與世界頂尖大學的發展潮流高度一致,而這恰恰與上海考生的特質高度契合。北京大學已與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多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等幾十所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學生校際交流項目,并有一系列與世界知名高校聯合培養學生的項目。北大學生都有出國交流學習的機會。20xx年北大本科生共有1296人次出國出境交流學習,20xx年共有1625人次出國出境交流學習。北大努力的目標是讓每一個本科生都將至少獲得一次出國出境交流學習的機會。
此外,林教授介紹,今年的北大本科畢業生一如既往受到社會的歡迎,上海籍的學生表現尤為突出。高校本科畢業生質量主要通過本科畢業生畢業去向進行衡量。目前國內繼續深造是北大本科生最主要的選擇,20xx屆有1087人保送研究生,比率超過40%;913人選擇出國,超過30%本科畢業生去往美國(約70%)、英國、法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繼續深造;616人選擇就業,就業去向主要在國家機關、高等院校、金融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大型國企、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等。
錄取通知 篇3
張小華同學(準考證號:010530441):
經招生考試委員會批準,你被第七中學學校錄取。請于8/21/20xx,持本人準考證和身份證到錄取學校辦理新生注冊手續。逾期不到校注冊,視為放棄錄取。
錄 取 通 知 書
李筱倩同學(準考證號:020823140):
經招生考試委員會批準,你被第十六中學學校錄取。請于8/10/20xx,持本人準考證和身份證到錄取學校辦理新生注冊手續。逾期不到校注冊,視為放棄錄取。
【【實用】錄取通知3篇】相關文章:
3.錄取通知書
4.錄取通知6篇
5.錄取通知四篇
6.錄取通知五篇
7.錄取通知集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