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助工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助工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遵循教育局資助管理中心工作計劃,堅持“民主公開、服務學生”工作原則,圍繞全鎮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目標,強化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盡力做好學生資助工作。
二、工作目標
1、搞好孤兒、特困生、留守和殘疾兒童少年以及流動人口子女基本情況調查,為資助行動提供可靠依據。
2、認真完成貧困生學前教育補助發放任務。
3、加大資助政策宣傳和資助過程的監督力度,進一步創建公平和諧教育環境。
三、工作措施
1、強化認識,提高服務意識
進一步強化做好貧困學前資助發放和管理工作是學校穩定、發展的需要,是國家惠民政策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體現的認識,把為經濟困難學生服務和促進教科書有效使用當作要事來辦,將各項資助工作抓好、抓實。
2、建章立制,完善工作體系
根據新的工作要求,對學校原有的資助規章制度予以修訂和調整,使之進一步深化和細化;建立資助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年末對學校資助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考評,使學校資助工作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3、務實工作,優化資助過程
結合深入開展的“課外訪萬家”活動,分學期深入細致地對學生進行家庭經濟狀況摸底,建立全面的貧困生檔案庫,進一步為資助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加強工作過程管理,繼續實行“雙線摸底、集中評審、兩地公示、監督發放”的評審發放機制,在工作方法、工作內容上積極探尋新思路、新舉措,在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嚴格要求的基礎上求突破、求發展,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效果。積極拓寬學生資助渠道,多方位、多途徑、多形式地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資助服務,做到應助盡助,盡力而助。及時搞好有關報表、材料的匯總、統計、存檔和報送。
4、加強宣傳,搞好思想教育
進一步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各項資助政策宣傳,使經濟困難學生和學生家長對資助政策能有深入理解,做到了解辦理程序,知曉政策含義,并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申請資助。同時,加大資助工作的對外宣傳力度,不斷擴大資助工作影響和濃厚資助工作氛圍。
助工工作計劃 篇2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根據省上計劃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20xx年完成1055個貧困村衛生室建設,每個新建村衛生室中央和省級共補助10萬元,實現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提高鄉村醫生待遇,從20xx年起,對于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服務人口在1000人以下貧困村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定額補助由每月200元增加到每月400元。強化鄉村醫生培訓,到20xx年貧困村村醫全部具備鄉村醫生職業資格以上標準。充實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到20xx年,每個鄉鎮衛生院配備全科醫生3名以上,20xx年達到5名。到20xx年完成九縣區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20xx年起,建立引導醫療衛生人員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政策機制,每年選派市級醫療機構副主任以上醫師、縣級醫療機構中級以上和五年以上住院醫師到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20xx年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穩定在98%以上,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20xx年起,貧困人口大病保險保險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貧困人口報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二、主要措施
1.貧困地區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
加大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力度,完成1055個未達標貧困村村衛生室建設任務,實現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全覆蓋。每個新建村衛生室由中央和省級投入10萬元,20xx年建設750個,20xx年建設305個,同時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優先為每個貧困村村衛生室配備1臺健康一體機。
2.提高貧困村鄉村醫生待遇
對于貧困村鄉村醫生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按照相關政策規定,收取一般診療費。從20xx年起,對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服務人口在1000人以下貧困村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定額補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
3.強化鄉村醫生培養培訓
加強后備人才培養,重點爭取貧困村訂單定向3年制專科層次醫學生免費培養計劃,醫學生畢業后重點安排到貧困村衛生室工作。
加強在崗村醫培訓,分批安排貧困村鄉村醫生進修,進修時間為6個月,進修完畢并考試合格后,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學雜費及生活補助。
落實鄉村醫生每周到鄉鎮衛生院上一天班或每月上一周班制度,不斷提高鄉村醫生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4.充實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
20xx年至20xx年,積極爭取每年為鄉鎮衛生院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全科醫生,其中20xx年前實現平均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配備全科醫生3名以上;20xx年至20xx年,實現平均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配備全科醫生5名的目標。
5.加強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
從20xx年起,組織實施全市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今年完成宕昌縣、禮縣2個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到20xx年底前完成9縣區的重點專科建設,每個專科投入250萬元,重點建設縣級重癥醫學科、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等緊缺專科。
6.建立引導醫療衛生人員到基層衛生機構工作的政策機制
從20xx年起,每年從全市衛生計生系統選派符合條件的優秀干部到鄉鎮衛生院掛職副院長一年,提高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和水平。
從20xx年起,每年選派市級醫療機構副主任醫師以上、縣級醫療機構中級以上和五年以上住院醫師到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每人每季度到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服務不少于6天,完成門診、手術、會診、帶教指導及健康教育等任務,幫扶指導基層進行專科建設、人才培養和學科管理能力提升。
從20xx年起,每年選派骨干醫師到鄉鎮衛生院幫扶,重點幫扶醫療衛生服務和技術培訓工作,幫扶時間分別為半年和一年。
7.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
從20xx年起,對全市貧困參合人口政策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所需資金從當年新農合基金中支付。
8.提高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比例
從20xx年起,將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農村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實際報銷比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9.加強醫院管理,減輕患者負擔
規范縣區醫療機構收費和醫療行為,建立對違規單位新農合資金扣減的制度,集中解決縣區醫療機構亂收費、重復計費,藥品價格虛高和過度醫療等問題,堅決遏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提高農村居民農合政策的受益感。
三、責任分工
1.市衛生計生委負責督促落實村衛生室建設、提高村醫待遇、強化村醫培養培訓、充實鄉鎮衛生院技術人員、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提高新農合住院費用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引導醫務人員到貧困地區開展服務等各項目標任務的'實施,督導任務進度,檢查項目是否嚴格按要求執行。
2.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爭取村衛生室建設項目,下達村衛生室項目計劃并檢查考核項目計劃執行完成情況。
3.市財政局負責資金落實,資金撥付,資金監督管理。
4.市醫改辦統一組織協調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各項工作,并加強監督管理。
5.市人社局負責協調市、縣區人社部門落實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的錄用工作。
6.市民政局負責大病醫療救助工作。
7.各縣區政府為責任主體,負責具體項目在縣區的實施。縣區相關部門要摸清衛生工作薄弱環節,建立工作臺帳,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細化工作職責,切實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四、完成時限
1.20xx年至20xx年,完成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
2.從20xx年起,對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服務人口在1000人以下貧困村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定額補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
3.從20xx年起,連續10年,每年依托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項目招考免費醫學生。
4.20xx年至20xx年,為鄉鎮衛生院每年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0xx年前實現平均每個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達到3名;20xx年前實現平均每個鄉鎮衛生院達到5名。
5.20xx年至20xx年,完成每個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
6.從20xx年起,每年選派掛職干部、多點執業醫師、支農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幫扶。
7.從20xx年起,貧困參合人口政策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從20xx年起,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五、檢查驗收
1.貧困地區村衛生室建設,由縣區衛生計生、發展改革委、財政、建設等部門依照《村衛生室建設指導意見》進行檢查驗收。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等部門聯合組成考核組,對各縣區項目建設進度和工作質量進行考核。對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縣區,將減少下一年度項目資金,對不合格工程要追究實施單位的責任。
2.提高貧困村鄉村醫生待遇,由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門組織檢查。
3.強化鄉村醫生培養培訓,由市衛生計生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聯合督導檢查。
4.充實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由市衛生計生委與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對相關縣區落實情況進行考核驗收。
5.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由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根據重點專科建設方案和《甘肅省省級臨床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和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定期進行督導考核。
6.落實選派干部到貧困地區掛職制度、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程、醫師多點執業、加強醫院管理等執行情況由市縣兩級衛生計生委進行督導檢查。
7.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村醫待遇,由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督導檢查。
8.提高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由市醫改辦牽頭,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部門配合,進行定期督查檢查。
助工工作計劃 篇3
為推進“法律進社區”,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體系,更好地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在新的一年里,全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切實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現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以法律服務為切入點,以社會特困弱勢群眾法律援助為重點,建立完善社區援助志愿者服務體系,進一步將法律援助服務向社區延伸,方便群眾求助,滿足群眾法律需求,解決群眾涉法實際困難。
二、 宗旨原則
社區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宗旨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行為準則:志愿參加,量力而行,講求實效,持之以恒
三、 服務內容
1、對特困家庭提供義務法律服務。以社區內基本無勞動收入的特困家庭為服務重點,主要為特困家庭提供義務法律咨詢、非訴訟調解、訴訟代理等援助服務;
2、廣泛開展社區法律服務活動。我社區法律援助聯絡點定期組織法律援助志愿者在社區內開展法律咨詢、講座等活動,志愿者配合司法所和社區開展法律宣傳、依法治理、人民調解、刑釋解教人員的法律幫教工作
3、做好社區法律顧問工作。為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根據資源配置情況,由社區聘請法律援助者作為常年法律顧問,開展社區服務工作。
4、開通法律援助服務電話。社區向受援對象公布志愿者聯系電話,隨時接聽解答特困家庭的法律咨詢
在實際工作中,我社區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務途徑和方法,更好地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助工工作計劃 篇4
XX社區紅十字會在上級紅十字會的正確指導下,在相關部門以及熱心群眾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7月份正式成立。在今后,社區紅十字會將堅持“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宗旨,積極開展各項紅十字服務,為構建和諧社區更加努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不斷加強和完善紅十字會隊伍的職能。
二、推進社區紅十字服務平臺,開展應急救助,增強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推進社區紅十字醫療隊工作大力普及紅十字健康防病知識。
三、深化“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為政府分憂,為群眾解難,開展以救災、幫困、助學、助醫等工作為重點的人道主義救助,讓社區紅十字更加深入人心,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與支持,使之更好的立足社區,服務社區。
四、開展宣傳活動擴大紅十字會的影響,利用紀念“5.8世界紅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宣傳活動,擴大紅十字影響,擴大紅十字成員及志愿者隊伍建設。
五、拓展紅十字籌資渠道,爭取取得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發揮社區力量,爭取更多的社會企業、愛心人士奉獻愛心。
XX社區居委會
201x年x月x日
【【精華】助工工作計劃4篇】相關文章:
1.資助工作計劃
2.學生資助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