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工作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按照市教體局及教研室工作要求,以“三十六字”執教方略為指針,以“構建道德課堂,提高生命質量”為目標,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規范教學常規管理為抓手,積極探索教學教研教改的新方法、新路子,充分發揮服務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的職能,推動我區教育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工作
(一)努力構建道德課堂,提高師生生命質量
構建道德課堂作為一項長期的教育教學活動,各學校要深刻領會道德課堂的精神實質和內涵;準確把握道德課堂的準則和規范;努力踐行“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基本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師生學習共同體”構建的密切關注,加強對學習過程的密切關注,加強對學生心靈感悟的密切關注。通過道德課堂的構建,進一步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二)開展課堂教學比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為樹名師、選典型、造氛圍,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向課堂要效益、向課改要質量的目標要求,有效實現陽城教育以點帶面,全面提高的的目標,中心校已組織了兩屆賽課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學年,中心校計劃于20xx年9月份組織開展第三屆課堂教學比賽活動,以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推動我區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此次課堂教學比賽活動將與新一輪的登封市課堂教學達標評優活動相結合,優秀教師將推薦參加登封市課堂教學達標評優活動。
(三)推進特色課程建設,提升學校特色層次
自中心校要求學校開展特色課程以來,各學校均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特色課程實施方案,積極探索,認真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五月份,中心校對各學校的特色課程開展情況進行了現場觀摩,既是對學校特色課程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學校體育藝術2+1工作的一次督促。雖效果不錯但層次不高,還不能上升到特色課程的層面,只能說一種社團活動,沒有真正成為學校的特色。為了使特色課程真正成為學校的特色,學校的名片,本學年,各學校要繼續探索,完善方案,制定規劃,使特色課程更加規范,層次有所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更加高漲,參與范圍更加廣泛,氛圍更加濃厚,能真正形成學校的特色。計劃明年5月份對各校的特色課程開展情況再進行一次現場觀摩。
(四)加強學生書法教育,提高漢字書寫能力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人們的交流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有所削弱,為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必要在中小學加強書法教育。
中小學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中,要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展書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同時,要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書法教育應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一至三年級著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隨著年級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齊,力求美觀,并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三年級開始,過渡到硬筆軟筆兼學。本學年,中心校要加強對各學校書法教育進課堂情況進行督查,并計劃于12月份開展一次中小學生作業及書法作品展評。
(五)強化校本教研工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校本教研是推進新課程實施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舉措,抓實抓好校本教研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巨大大促進作用。為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質量,新學年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豐富校本教研活動形式。學校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主題的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防止形式單一,方法僵化,有效的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2、繼續學習新課標,認真編寫課程綱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課程綱要編寫有關說明,準確把握教材,吃透教材,結合學科特點、教學進度,科學編寫學科課程綱要。
3、開展“基于標準的”教學評價研究與實踐活動。在初步掌握分解課程標準技術、正確敘寫學習目標的基礎上,依據“標準—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的原則,積極開展“基于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研究與實踐活動,轉變我們的理念,規范我們的教學行為,探索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積極參加教學教研活動,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各學校要組織教師積極參加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各項教學教研活動,通過課堂觀摩、課例研討、論文撰寫、課題申報等形式交流學習,總結教學經驗,學習先進教育理念,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六)狠抓教育教學常規,規范學校管理水平
1、教學常規管理工作。中心校將以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為抓手,堅持每學期初的教學常規檢查和學期末的教育教學督導,以此來促使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堅持對初中段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按照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依據河南省初中生學業水平監控標準,組織好九年級兩次教學質量調研與檢測和七八年級學業水平調研工作。
3、落實聽評課制度。堅持深入教學一線,深入課堂,及時了解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教師座談、交流,診斷課堂,解決教育困惑。
4、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要規范學生作業的布置,小學三年級以下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它年級實行家庭書面作業總量控制。作業設置要科學、適度,避免布置機械、重復性作業,提倡布置探究性、實踐性的家庭作業。
教學工作計劃 篇2
l 九月份:
培養幼兒學習興趣,了解電子琴基本功能。基本樂理學習,并學會右手手指練習。
A: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進入基本樂理學習。(認識五線譜,認識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了解拍號及含義)
B:初步進入鍵盤學習,掌握好演奏姿勢;并學習用一指演奏手指練習。(全音符和二分音符)
C:糾正演奏姿勢,并學會四分音符演奏(C,D,F,G)
l 十月份:
鞏固所學知識(演奏姿勢及樂理知識,音階演奏),并把所學音階(C ,D ,E,F,G )加以靈活應用。
A:把(C -- G)用在4/4拍上,并且用四分音符. 二分音符. 全音符來演奏樂曲《旋律》《游戲》。
B:學習手指練習(C -- G),并學會演奏《用力拉》《慢慢上》。
C:鞏固學習手指練習及四分音符. 二分音符. 全音符,并學會演奏樂曲《泄氣》《邁大步》。
D:把所學加以應用。進入綜合練習,并學會演奏作品《瑪麗的小羊》。
l 十一月份:
雙手合作學習,并學會左手演奏和弦(C - G)了解其構成音以及學會應用鍵盤功能。
A:基本樂理學習,并學會應用鍵盤功能(顫音琴)以及學會演奏樂曲《在我的花園里》。
B:進入雙手練習,并("C","G")和弦加以鞏固并學會演奏《火車》。
C:雙手練習,訓練其節奏及音的時值正確。并學會演奏樂曲《述說》。
D:雙手練習,牢固其所學姿勢,并學會演奏《劃船》。
l 十二月份:
學習2/4拍樂曲演奏并學會連音演奏以及節奏感訓練,把(C,G)兩個和弦再次鞏固學習,了解"長笛"音色。
A:學習2/4拍基本節奏。并能擊拍看譜演唱旋律。
B:初步學彈《快樂的小朋友》,用單手演奏。
C:雙手演奏《快樂的小朋友》,要求節奏準確,音色力度適當。完整富有表現力演奏這首作品。
D:復習作品《快樂的小朋友》,并訓練幼兒識譜能力,重點指導較差幼兒,并練習擊拍視唱。
l 一月份:
學習新的鍵盤演奏功能,(節奏,同步起動,速度)了解3/4基本節奏《華爾茲》,初步把節奏感加以應用。以及學會"符點音符"的演奏和休止符的停頓時值,并學會《大調圓舞曲》這首作品的演奏。
A:基本樂理學習(符點,休止符),并學會唱《大調圓舞曲》"五線譜"。
B:讓幼兒了解鍵盤演奏功能,并且學彈這首歌曲。
C:雙手練習《大調圓舞曲》。
D:讓幼兒富有藝術渲染力的演奏《大調圓舞曲》,并讓幼兒獨立體會到音樂的節奏感。
l 二月份:
把所學知識和技能加以綜合練習,并了解進行曲的基本節奏。感受鋼琴音色,并學會應用"起動/停止"鈕,完成2/4拍的作品《小雪花》。
A:學唱《小雪花》這首作品的旋律。復習旋律中所出現的'樂理知識。
B:復習演奏《大調圓舞曲》,復習其演奏風格,進入《小雪花》這首作品練習。
C:電子琴演奏欣賞,提高幼兒學習興趣,了解到電子琴無窮的變化,并培養其樂感及演奏風格。
D:復習演奏本學期所學作品,重點指導差的幼兒,并讓幼兒觀摩優秀的演奏,使其相互學習,培養幼兒的道德觀。
樂曲附:略。
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為了加強信息化建設,規范我校的教科研管理,增強教師的教研意識,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達到教研出名師、教研促教改,教改促教學質量提高之目的,我們特制定本學期的電教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教科研為先導,課堂實踐創新為核心,課后研討評價為動力。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研格局,搞好“13150”工程課題研究的結題工作。
二、工作重點
實施“五個一”工程,搞好“13150”工程試驗課題的結題工作。
三、工作目標及具體要求
1、加強學校資源庫建設,充實校園網的內容。要求各年級組長及時將本組教師的優秀教案、課件、電教論文等及時發送到教研網絡平臺,使校領導及時掌握各年級組的教研動態。
2、進一步加強師資培訓工作,把掌握“新技術”作為師訓的重要內容。加強以課件制作、網上教研為內容的學科骨干培訓,培養一批現代教育技術學科帶頭人。
3、嘗試新的教學形式,開展師生網上互動交流活動。高年級學生嘗試用電子郵件和老師交流學習體會,對班級工作管理意見。教師可以將每學期的家長通知書、對學生的操行評語通過電子郵箱及時發送給家長,也可以將學生的日常表現及時和家長交流。
4、開展“五個一”活動。
(1)每個教師本學期設計一節“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整合”的精品教案。
(2)每個教師精心設計、制作一套精品課件。
(3)每個教師撰寫一篇高質量的教學案例分析。
(4)每個教師撰寫一篇有推廣價值的科研論文。
(5)每個年級組寫一篇本組的課題實驗總結報告。
5、搞好“13150”工程實驗研究的結題工作。
(1)組織實驗教師收集、整理實驗過程中獲得的各種信息資料,并分類歸檔。
(2)組織實驗教師進行成果總結,并撰寫試驗報告,做好課題研究的結題工作。
(3)課題實驗領導組成員,編輯、整理優秀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優秀課件等。
(4)匯編優秀論文及實驗報告、課后反思、教學隨筆等。
四、具體措施
1、加強課題實驗的領導工作,做到校長懂、骨干精、人人通。使課題研究的結題工作順利進行。
2、增強教師網上學習觀念,掌握教育教學最前沿,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習名師、名校地經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課題領導組要及時瀏覽教師博客內容,發現教學新思路,班級管理新亮點要及時推廣,使教師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4、本學年開展兩次“信息技術與具體教學內容整合”優質課評選活動,評出8名信息技術整合教壇新秀。
5、開展第七期優秀電教論文評獎活動。
6、開展星級競賽活動,對“五個一”活動表現突出的先進個人和年級組進行表彰獎勵。
【【實用】教學工作計劃三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