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形式,了解我校學生的上下學交通方式,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學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普及交通安全知識、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防范各種安全事故的能力,為學校的發展創設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
二、調查研究的背景:
1、根據學生保險事故賠償事例(學生騎自行車摔傷、騎摩托車搭學生上下學摔傷的情況、最近發生在公路上騎摩托車死亡的事例)據悉,我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超過10萬人,其中中小學生占死亡人數的三成左右,步行交通事故危險人群為5至9歲兒童,15歲至18歲男生發生車禍數字是女生的3倍,其中80%是因缺少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致。車禍已成為緊隨溺水之后的危及學生生命的最大殺手。
2、我校是地處普跡至金江的主干線上,有瀏陽至普跡的客車經過,還有川流不息的各種車輛穿行,每當上下學,校門口行人車輛擁擠,校門到馬路不到 10米,并且學校正處在一拐彎處,路上車輛來來往往,再加上路面不寬。
3、由于教育體制的改革,部分學校已經合并,龍洲學校也由于生源的減少也已并入我校,大樹學校轄區內也有部分學生到我校就讀,龍洲方向和大樹學校百畝田方向的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如此遠的距離,學校又買不起校車,加上12周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自行車上路(但還是有不少未滿12周歲的學生騎自行車上下學),使得原來不少靠步行上學的學生,因上學路程的增遠,而不得不依靠車輛接送來解決到上下學的交通問題。甚至還有一些無牌無證接送車輛上路行駛和三輪貨車、摩的等非客運車以及報廢車、拼裝車等各種不符合要求的車輛上路接送。
三、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我校在校所有學生,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
四、調查時間:
2010年下學期開學后一個星期
五、調查內容:
目前農村交通相對落后,大多數家長是騎摩托車接送孩子上下學,也有少數家長因為不在家或者家務繁忙采取租賃社會上的車輛來解決孩子上下學問題。在學校調查的232名學生中,學生上下學方式主要為:家長接送、學生自已上下學。家長接送主要分為:摩托車、單車、步行、小車、其他車輛;學生自已上下學為分:步行和騎自行車。其中摩托車接送***人,電動車接送***人,面包車接送***人,小車接送***人,三輪車、貨車接送***人,單車接送***人,坐客車***人。涉及車輛接送的學生***人,占需接送學生總數的***%。
上述**輛接送車中,有大客**輛、小型面包車***輛、小轎車***輛、摩托和電瓶三輪車***輛。特別是一些三輪摩托車和電瓶三輪車,私自改裝、搭棚,安全性能較差,根本不具備載人條件,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在調查家長是否與租賃車主簽定安全協議等內容時,結果反應是大多都填寫不詳細,甚至有些家長根本不了解車主的一些信息。
六、調查結果分析
1、家長騎車速度比較快。我校地處農村,學生父母大多家務繁忙,大多數父母為了爭取時間,在駕駛車輛時速度比較快;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
2、摩托車接送超載現象突出。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學生家長接送的不僅是自己的孩子,還有是搭乘鄰居的孩子,有時一輛摩托車搭三四個孩子,原因是有的家長商量一個家長接送一個星期,三四個家長輪流接送,所以一次搭乘的學生有三四個之多。
3、接送車輛車種復雜,車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較多。因為部分父母在外地打工,使得一些家長無法抽出時間每天專門來接送孩子上下學。因此隨便租賃社會車輛來接送學生上下學,所以對一些車主的車輛的信息全然不知情。
4、接送車交通安全問題突出。一是校門口路段的交通擁擠,在上學、放學高峰時段,私家車、摩托車、三輪車亂停亂放,造成學校路段交通秩序混亂,影響了道路通行能力,給師生進出校門安全帶來了很大隱患。二是鄉村公路結構不適應接送車輛的安全行駛。雖然近幾年農村公路建設加快,但不少鄉村級公路仍存在著安全隱患。一些橋梁護欄缺損沒有及時修復,不少路面沆洼不平,狹路、彎道、路口等重點地區交通安全設施缺少,事故隱患較為突出。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長有不可推卸責任。家長自身交通法規和安全意識的淡薄。像那些無牌證或牌證手續不全的車車輛以及摩托、電瓶三輪車家長本身就不應該騎著上路,更不應該騎著來接送孩子上下學。再就是家長在沒有通過相關部門私自向業主租用一些不合法的校車本身就是一種安全意識一淡薄。甚至不僅在承租接送車時不看清對方車輛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對車輛牌證合法等情況不聞不問。
(二)個別車主利益熏心,交通安全意識差。學校曾多次配合交通部門在校門發傳單,宣傳無校車標識的車輛不準搭乘學生上下學,但是還有個別車主視而不見。
(三)學生自身方面。一是小學生本身生性好動、耍心重,在路上行走時,亂蹦亂跳,往往比較盲目,不計后果。騎車時在公路上互相追逐、胡鬧玩耍;過馬路時隨意搶道,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道路等;乘坐無牌無證、超員、超載車和農用車、拖拉機等等。二是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掌握較少。
(四)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方面:一方面從警力而言,警力嚴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客觀現實。尤其是農村相對交通警力很缺乏。在道路交通現場執法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宣傳形式沒有到位,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沒有落到實處。
七、提出自己的看法:
1、加大農村學校資金的投入,增設一定數量的校車。
2、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學校各項教育教學中,創造條件,開設安全教育活動課程,使安全教育德育化、常規化。尤其是結合少先隊活動,開展各項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中接受教育,深化對生命認識。
3、家、校配合,在培養學生安全自護意識教育的過程中,應要求家長配合進行一致性的教育。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識介紹給家長,提高家長自身的安全意識,讓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護知識。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對學生實施安全自護的家園同步教育,是學生健康、安全成長的必要保證。
4、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清理不符合載客營運資格、條件的電瓶車、三輪摩托車、殘疾車及證照手續不全、車況嚴重不良的車輛。
5、交警進學校為學生普及安全教育,學校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交通安全公共課。通過實踐,讓學生們切身體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切實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自覺抵制交通違法行為和不文明交通行為。
只有全社會共同擔責、共同呵護,才會讓道路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遠離孩子,才能保證孩子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 相關推薦
【金江完小學生上下學交通方式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方案范文(精選14篇)09-07
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致家長一封信06-23
學生錯峰上下學方案09-13
大學生生活方式調查報告10-07
道路交通安全上下學簡報范文(精選10篇)05-30
道路交通安全上下學簡報(通用5篇)10-07
幼兒園上下學交通安全簡報范文通用09-04
疫情學生錯峰上下學方案10-08
關于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致家長的一封信(精選15篇)09-27
《農村小學學生學習方式現狀分析》調查報告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