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外語實習報告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外語實習報告 篇1
前言:為了更好的充實外語系學生專業知識,我于20xx年6月10參加外語學院特別為大三在校生提供次在了一次校見習的機會。這次我們見習為期兩周于20xx年6月23日結束。主要見習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翻譯20xx屆非外語專業同學的畢業論文摘要。第二是聽外貿實戰人員講座。這次見習的目的在于讓同學們了解翻譯的常識;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增強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從而全面鍛煉。
見習過程
此次校內見習主要包括兩個過程,下面就兩個過程分別報告。
一.翻譯20xx屆非外語專業同學的畢業論文摘要
見習開始,我們首先接到指導老師的任務是翻譯10篇論文摘要,每個組員兩篇。其實剛開始接觸這種類型的翻譯任務,不免會有點不適應。首先,原版摘要中的句子很長。其次,有些句子根本找不到主語,也分不清各句子成分關系。為了更好地完成翻譯任務,必須反復讀原文,讀懂原文想要表達的意思,然后才著手翻譯。在大家將自己的任務完成后,我們還專門找來了教室,分別討論各自的翻譯成果,修改不足的地方,然后修改完成后還要交到指導老師處檢查.
有關翻譯的第二次任務是在完成一次的基礎上,指導老師再次給每個小組發了20篇翻譯,也就是每個組員4篇翻譯,任務加重了.但是形式變了,上次的翻譯都是直接將20xx級同學的論文摘要翻譯成英語.而這次的任務是幫助他們修改已經翻譯成了英文的摘要.本來想著摘要都已經翻譯成英文了,應該會簡單很多.但實際上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原翻譯很多都是直譯,還有很多中國式英語,沒有考慮到英語表達習慣.我翻譯的論文摘要中還有一篇與直接用有道翻譯粘貼過去的大同小異.所以,雖然是幫助修改原翻譯,但其實任務還是很重的.不過在一個星期的努力下,最后還是及時的完成了任務.
二. 聽外貿實戰人員的講座
本次見習除了參與翻譯論文摘要之外,另外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聽一個外貿實戰人員的講座.這次講座的主講人是自貢一個外貿公司的高層領導,從事外貿工作已有十余年,可謂外貿實戰經驗十分豐富.這次講座持續了大概兩個小時,內容涉
及到外貿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比如,推銷,下單,合同,裝運等等.演講者還用到了“王婆賣瓜”等形象的比喻來闡述商品推銷環節。除此之外,他還列舉了很多曾經遇到過的事來當例子。最重要的是這次講座讓我們作為學習商務英語的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到所學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聯系。
見習體會
通過這次見習,我對自己的專業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第一次較為真實的也學會了很多對以后走出社會從業有用的'知識。主要的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此次見習中,也使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作用。每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都必須隨時處于一個團隊中,不可能在,我們能夠順利完成此次見習,雖然老師要求我們單人完成翻譯見習工作,但畢竟自己的學識有限,所以與同學的交流與協作是分不開的。如果缺少了團隊精神,我們將是一團散沙,沒有凝聚力,成功的完成翻譯見習也就無從談起。這次翻譯見習,我們不僅從個人能力,業務知識上有所提高,也了解到了團隊精神、協作精神的重要性。相信,無論是今后的學習,還是工作,甚至是生活,我都會更加清楚,自己要什么、該做什么、該如何做,怎樣才能做好。
其次,豐富的翻譯材料,打開了我的視野,提高了我對英語學習和翻譯事業的深度認識。同時,我怕也認識到專業知識對做好翻譯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知識的不足。同時要逐步提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與翻譯事業面對面的接觸,讓我明確了以后學習的目標,我會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總之,在本次見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再次感謝老師的指導。在這漫無邊際的學海中,我將繼續努力學習下去。與此同時,本次翻譯實戰讓我真正的感覺到了英語翻譯的難度與責任,我們作為剛剛起步的初學者距離合格的翻譯者還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需要學的知識真的還有很多,尤其是專業知識的欠缺,動手能力的不足等等,我也明白這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彌補的,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屑的努力是可以不斷縮小差距的,我堅信自己能做到這些。人們常說;大學是個象牙塔。確實,學校與工作,學生與專家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但這次見習也為我們提供不少學習與了解翻譯者的機會,讓我在腦子里對英語翻譯有個很清晰的概念,
再加上以后我們工作的經驗,定能在這條路創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能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后,我還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固然有用,而且是開展工作的基礎。但是,畢竟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當我們運用到實際操作中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困難。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學會“死學活用”,將自己在學校里面學習到的知識轉化到實際操作中去。
外語實習報告 篇2
人說時光飛逝,我恨時光太早。
還記得來時綠葉遮住了霞光,現如今已是滿地皚皚......風來了又走,花開了又落,一回首又是一年繁華......
回顧這四個月的人生旅程,個中的酸甜苦辣,心中自會說個明白。沒有抱怨,亦沒有遺憾,因為我相信,每一段經歷都不會徒然發生,那其中蘊含的是我不曾有過的認知與體會,不曾想過的責任與擔當,不曾見過的人物和對白,不假思索的開心與快樂,莫名其妙的責罵和批評,還有無時不在的充實感......但不管怎樣,我依舊沒心沒肺的笑著!而這一切,都將成為我青春歲月中成長的足跡與見證。
一、思想篇
闊別家鄉,離開母校,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就像是一個新生兒,努力地探索著外面嶄新的世界……同時也在心中暗下決心,不管條件多么艱苦,一定要堅持下來,不可忘了自己放棄自主實習的機會選擇來到這里的初衷,我要努力為山區的孩子們做些什么,讓自己的人生在這里得到最為曼妙的升華,也不枉此行了!
于是,從那一刻起,我不再是老師眼里圖書館搶座位的學生,父母懷里撒嬌任性的小孩,我必須獨立承擔起照顧好自己的重任,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我也清楚的知道,山里的孩子對知識有多么的渴望,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他們需要我!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是我最快樂的日子,我的心中充盈著的是一種小小的滿足感。看著他們一張張稚氣未脫的小臉,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我也是從他們這么大成長起來的啊!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也深感如今的學生比我們過去多了一份頑皮,一份靈活,一份大膽。學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強,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想在學生中樹立起好老師的形象,還需要走一段不尋常的'摸索之路。
二、工作篇
實習期間,我的主要任務是做初三學生的課后輔導工作。
有人說,“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當成別人,把別人當成自己”。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教師的教學生活中,只有你把自己當成是在講臺前正在聽老師講課的一名極其渴求知識的學生,才更能體會學生聽講時學習的心情,更加明了學生理解知識點的最佳思路,從而獲得最佳授課方案。同樣,把你傳授知識的學生當成自己,不以老師的身份而刻意威懾學生,相互關心,相互關愛,互相討論,互相糾正,是一種對學生的尊重,更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亦不失為當代教師風范,何樂而不為。
我深諳這個道理,因此,我認真對待我的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備課,仔仔細細授課,絲毫不放過一個細節,同時不忘在教學中積累經驗。因為是課后輔導,所以,我基本上是每道題都針對到個人,學生什么地方錯了,哪處以前講過需要及時鞏固,哪處是新知識需要做筆記,哪處是由于馬虎做錯,哪處是真的不會而做錯,我都一一為學生仔細分析,漸漸地,學生順著我的思路,自己也學會了分析,由一開始的主、謂、賓、定、狀、補“傻傻分不清楚”,最后終于能夠準確無誤的判斷好句子的各個成分,分析出句子類型,這對學生們做出題,做準題是一個重要的突破。作為一名老師,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生活篇
感謝固縣初中的校領導,對我們生活上給予的無微不至的照顧,為我們準備教師宿舍,擔心我們初來乍到不習慣這邊的作息時間,時常讓學生通知我們吃飯時間到了,學校老師還親切與我們一同吃飯,噓寒問暖,心里很是感動。在這里,我看得到的是李校長的親力親為,不以小事為小;我看到的是全體教職工的激情昂揚;我看得到的是孩子們的奮發向上……他們的淳樸與認真,著實感染著我。
也感謝我的學生們,給了我一段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生活中我和學生是好朋友,和學生一起玩耍,聊天。每逢周末,都會與學生在網上攀談,談天說地,談笑風生。其實學生是可愛的,他們的想法很天真,我們當老師的就是要去正確的引導。記得有一次,他們問我:“老師,你結婚了嗎?”我說:“老師和你們一樣,都在上學呢。”“啊?不會吧!”“那你覺得老師像是結過婚的嘍!”“也不像!”還有一次,一個初二的小女生問我:“老師,你的腿那么細,是怎么‘訓練’出來的?”我聽后覺得很有趣,小孩子的想法總是那樣的出乎你的意料,但反過來想想,這么小的孩子就開始覺得瘦是好的,胖是不好的,這樣的認知是不對的,于是,我就就著這個話題,和她聊了很多,終于擺正了她的認知態度。
我始終相信一個道理:愛是相互的,只有你發自內心的在愛學生,學生也會毫無顧忌的愛著你。因此,我總是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和學生交流,時常關注學生的QQ動態,看到有學生在網上寫道想考取沁水二中時,我便多多給予他鼓勵與支持,同時也跟他講以他現在的成績想要考取二中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不要氣餒,只要肯花心思努力學習,就一定能成功!我還時常把學校給老師發的蘋果分給學生們吃,時間長了,學生也開始在周末來找我玩,還邀請我去他們家里做客,實習即將結束時,學生們利用休息時間,在我講課的教室后面黑板上畫滿了他們對我的愛,我欣慰的笑了,心里暖暖的:孩子們知道感恩了!
渡工總是將急需過河的行人擺渡,而老師又何嘗不是一名渡工,將學生的靈魂擺渡。支教生活給了我一段深刻的體驗和感受,這將是我人生中的一大筆財富,必將給我以后的人生以有益的啟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外語實習報告 篇3
我們5個人到印尼雅加達進行對外漢語實踐活動。此次印尼之行是作為實習生到印尼的三所大學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教學對象從大一學生到大四學生不等,教學對象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這次實習,著實考察了我們對漢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提高了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水平,更讓我們看到了對外漢語教師的光明前途以及所面臨的任務和巨大挑戰。
23日傍晚,我們走進了印尼——這個美麗的國度。剛出機場就感到一股濕熱的空氣撲面而來,眼前是一片片正生長得郁郁蔥蔥的樹木,深深淺淺、高高低低,錯落的極富層次感與色彩感,盛開的鮮花也吐露著芬芳,印尼人民樸實的笑臉讓我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公路上那些極盡夸張艷麗的公共汽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個小時前,我們還身處萬里雪飄的北京,穿著羽絨服,走在路上,一陣風吹過來,便會瑟瑟發抖。而此刻,穿著短袖卻嫌熱,周圍的一切告訴我們:這明明就是夏季。瞬間巨大的轉換,讓人難以置信。來機場迎接我們的是雅加達華文教育協調機構的老師,他們都非常的熱情,讓我們出來乍到的陌生感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24日,實習的第一天。第一站:阿拉扎大學。
阿拉扎大學是一所純宗教的學校,印尼人居大多數,也是一所貴族學校。當我們走進校門的時候,讓我們為之震撼的是一座巨大、白色的宗教建筑式的教學樓,在白云和透徹的藍天的襯托下,它顯得如此靜謐與神圣。走進它的教學區,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個個雙手捧著書本或拿著電腦正坐在教室門外的走廊上查閱資料的'學生,他們的表情是那么的專注。我們本來想靜靜地走過去,盡量不打擾到他們,沒想到,他們卻抬起頭,對我們說:“老師好。”有的不會說中文,便給我們一個燦爛的微笑。這是阿拉扎大學給我們的第一份感動。我們為學生能如此的有禮貌而感動,也為他們的友善而感動。
當我們走進教室的時候,先是驚異了一下。教室不大,一般就容納十來個學生。這與我們想象中的場景有些不同。但緊接著,我們就被學生們純真的笑容給感染了,也就沒有那么拘束。第一堂課,我們介紹的是中國的新年,包括一些風俗習慣、慶祝活動等內容。他們專注的目光,一本正經的神態,圍著我們問東問西的那股積極勁,又一次讓我們感動。第二堂課,我們與學生進行了一些中文口語的交流,包括日常生活、興趣愛好等話題,期間穿插了唱中文歌,這些學生中文歌的唱功真是令人贊嘆,一個個字正腔圓,還可以四重唱。
我們在阿拉扎大學共呆了兩天,他們的上課時間是從上午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半,再從一點半到三點。每個人差不多上午講兩個小時,下午再講兩個小時。一天下來,我們都疲憊不堪,一點精神氣都沒有了。雖然累,但一想起那些學生的眼神,專注并且充滿著求知欲,心里也就輕松起來。一句話說,便是:苦在我身,樂在我心。
第三天,我們與阿拉扎大學的師生們一同去了縮影公園游玩。我們像朋友一樣愉快的交流著,雖然他們有時說的中文不標準,讓我們一時間反應不過來,但通過他們的肢體語言以及英語的翻譯,我們最終能理解對方的意思。由于有些學生的漢語水平不高,引發了很多趣事。當我們走到湖邊的時候,一個高個子女生對著我們說:“老師,我們去坐‘烤鴨’吧。”我們莫名其妙,一頭霧水。緊接著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原來湖里停著一排游船,船頭是鴨子的造型。我們明白了,這個學生前天剛學了“北京烤鴨”這個詞,剛好看到湖里的鴨子造型的船,于是便自創了這句話。我們說,這個學生還真會活學活用啊!大家在嘻嘻哈哈中向前走去。還有一件事更有趣,我們實習的老師當中由一個叫閆莎莎,一個學生問她:“老師您叫什么名字?”“我叫閆莎莎。”這個學生知道后開始跟她聊天,無非是一些上課的內容。過了一會兒,這個學生又問她:“老師,您是叫團圓圓嗎?”大家一愣,然后大笑起來。原來,我們剛給這些學生講了新年要吃團圓飯,想必是這個學生學習太刻苦了,一直念叨著團圓飯,剛好閆和圓的發音有些類似,于是,便自作主張,創了“團圓圓”這個詞。
我們在歡笑聲中結束了實習的第一站。
- 相關推薦
【外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外語專業就業前景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10-31
外語系工作總結10-19
畢業生外語求職信07-20
實習報告08-08
實習的報告05-07
頂崗實習的實習報告09-20
外語教學工作總結08-21
在醫院實習的實習報告范文06-10
畢業生外語求職信3篇06-07
外語系畢業生推薦信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