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程實習報告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程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題目
從實踐中再次認識物流理論知識
二、實習時間
20xx年6月26日下午14:30—17:10
三、實習地點
石布嶺港區
四、課程實習班級:
winny
N3080510309
08級特許經營管理3班
五、課程實習的領隊教師:
林常青老師
六、課程實習的目的
在學習完一學期的物流管理后,通過到港口實地考察,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了解海上運輸以及國際物流等相關的內容,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消化物流管理這門課程,并做到在現實中融會貫通地運用。
七、課程實習的內容
這次物流實踐課的地點是北海四個碼頭中的石布嶺港區,同學們到達目的地后可自行在指定范圍內自由參觀,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咨詢現場負責解答的顧經理。
根據現場提問和自行觀察,我了解了以下的一些情況:
北海有四個碼頭,每個碼頭的貨運和客運都是不固定的,但是港區有分客貨區。
我們所考察的石布嶺港區的碼頭全長約453米, 建設規模有2萬、3萬、5萬噸級雜貨泊位各一個,年吞吐量在500萬噸左右,屬中型港口。港區的船舶以散貨、雜貨船為主,港區的貨物多為銅、鐵、硫磺等礦產,還有化肥。出口的貨物主要是化肥和一些礦產,其中化肥多是云南、貴州的公司從該港出口。而進口的主要是硫磺和礦產,進口多為美國,加拿大,中東等國家,其中以巴拿馬的船舶為主,在硫磺進口中以美國和加拿大為優。從港區到美國和加拿大是30天左右,到中東是15天左右。同時,外國船舶必須掛中國國旗在桅桿方可進入國境。
港區的淡季為11—4月,以春節前后為主,而旺季為5—10月。
港區退潮時水位9.5米,安全水位為11.5米,但通常都會到達12米,大約在卸下幾件貨物后恢復到安全水位。港區接待過噸位最重的是一艘7.5萬噸的貨輪,吃水13.8米。港區的碼頭基本不放貨,一般在卸完貨之后馬上運到倉庫。
今天看到停泊在碼頭的有三艘貨輪,一艘是2萬噸級的,一艘3萬噸級的,一艘3.5萬噸級的。而載重3.5萬噸的貨輪正在卸貨,貨是硫磺,卸貨工具是以軌道移動的吊車,卸貨方式是用斗抓硫磺。岸邊有一個叫集裝箱岸邊橋的起重設備,集裝箱大多以鐵軌運輸,也用正面吊把集裝箱放到指定位置。另外,我們還到辦公大樓看了北海港20xx—20xx的建設項目表,從而了解到北海港未來的建設方向和發展規模。
八、課程實習的體會
雖然此次物流實踐課在大雨中進行,使我不能很好地參觀和考察,但是通過現場提問,讓我更清楚地了解海上運輸和國際物流的流程,也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物流的相關知識,獲益匪淺。 但是,在考察中也發現港區存在著污染問題,由于貨物泄露而導致碼頭附近海域大規模污染,是海水變色。這個問題應該盡快加以解決以免造成更大的污染和貨物的損失。
實踐課其實就是一次讓學生能夠實際考察在理論課所學知識的機會,讓學生能在實踐中把理論課上所不能了解的知識用實際情況來說明。
雖然理論知識很重要,但是理論還是要在實踐中才能體現其價值,F在學習好理論知識是為了將來能在實踐中更好地加以運用而準備。只有擁有扎實理論基礎的人才能在實際中學以致用。
課程實習報告 篇2
1、目的
通過實習使學生將理性知識與感性認識有機地結合,將書本知識用于實驗,在實驗中更深地理解基礎理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創新意識。通過實習,掌握培養基的配制、分裝及滅菌方法;掌握微生物的接種技術;掌握微生物的冷凍干燥保藏方法。
2、要求
。1)注重微生物學基礎實驗技能的掌握與提高,克服盲目追求新穎而忽視基礎的傾向;
。2)課程實習前要預習,明確每次實驗的目的與基本步驟;
(3)在實驗中要有嚴緊的科學態度,尊重事實與實驗結果,要善于發現新現象;
。4)樹立密切合作的風氣,包括學生與老師、班與班、組與組、組長與組員之間的密切配合。
二、實習內容
1、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
2、微生物(金葡菌)的接種。
3、菌種的(金葡菌)的冷凍干燥保藏方法。
4、日程安排:
第一天實習課程的講授;實習工具、儀器和設備的準備(包括培養基的配制、倒平板、金葡菌的活化、保護劑的配制)。
第二天金葡菌由固體培養基轉接至液體培養基;準備第三天的實驗器具。第三天菌種凍干前的預處理。第四天菌種的凍干操作。第五天凍干機關機,菌種保藏。
三、主要材料和儀器設備
天平、稱量紙、牛角匙、精密pH試紙、量筒、刻度搪瓷杯、試管、三角瓶、漏斗、分裝架、移液槍、培養皿、玻璃棒、燒杯、試管架、剪刀、酒精燈、硅膠塞、線繩、報
紙、乳膠管、電爐、高壓滅菌鍋、干燥箱、牛肉膏、蛋白胨、NaCl、瓊脂、金葡菌斜面培養物、接種環、凍干機、西林瓶、離心機、生化培養箱等。
四、操作方法
1.制備培養基
2.配制保護劑:鮮牛奶3000r/min離心30min,棄去上層脂肪,加9倍體積生理鹽水,分裝,121℃(或116℃)高壓滅菌20min后備用。保護劑的作用可能是在冷凍干燥的脫水過程中代替結合水而穩定細胞成分(細胞膜)的構型,防止細胞膜因為凍結而破壞。保護劑還可以起支持作用,使微生物疏松地固定在上面。
3.包2根離心管、4根大槍頭、2個西林瓶、1根8ml生理鹽水、1根保護劑,121℃滅菌20min。
4.把菌種從平板培養物接種至平板培養基(菌種的活化):
。1)把接種環放在酒精燈上消毒,消毒時應使接種環完全燒紅;
(2)待接種環冷卻后,用接種環從平板上沾取少許菌苔;
。3)然后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上畫線;
。4)把平板培養基拿去37℃培養24h
5.把菌種從平板培養物接種至液體培養基(液體接種法):
(1)用接種環從平板上沾取少許菌苔;
。2)在管內靠近液面試管壁上將菌苔輕輕研磨并輕輕振蕩,或將接種環在液體內振搖幾次;
。3)將液體肉湯培養基150r/min搖床37℃培養24h。
接種液體培養物時應特別注意勿使菌液濺在工作臺上或其他器皿上,以免造成污染。如有濺污,可用酒精棉球灼燒滅菌后,再用消毒液擦凈。凡吸過菌液的吸管或滴管,應立即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內。
6.把滅菌物品烘干備用
7.拿出液體培養基:取出5ml菌液放入無菌離心管4000r/min離心20min,傾去上清液,再用5ml無菌生理鹽水將菌泥重新懸浮,再次4000r/min離心20min,傾去上清液,用5ml滅菌保護劑將菌泥重新懸浮,之后就可以分裝入西林瓶,每瓶1ml(液面高度3~5mm)。
8.預凍:分裝好的菌種管放-80℃預凍2h,同時開啟凍干機的制冷機,也可在凍干機的冷阱中預凍菌種。
9.凍干:當凍干機冷阱溫度達到-40℃時,將預凍好的西林瓶放進壓蓋干燥架中,
把假蓋板放在冷阱上,再將干燥架放在冷阱上方,罩上壓蓋有機玻璃罩,罩下端要與“O”型密封圈完全接觸。順時針擰緊真空閥,按“真空計”鍵,顯示真空度為100~110×103,再按“真空泵”鍵,真空泵工作(真空泵的蓋子要打開),15Pa以下為正常,凍干開始。10.壓蓋:24h后,視感物料已完全干燥,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有機玻璃罩上方手柄,使罩中壓蓋架絲杠轉動下移,將瓶蓋壓入瓶中,實現在真空中壓蓋。
11.關機:按逆時針方向打開真空閥充氣,按“真空泵”鍵,真空泵停止運轉。取下有機玻璃罩,拿出西林瓶保存。
五、注意事項
需滅菌的物品應嚴格滅菌,避免污染雜菌;2.接種時應該要等接種環完全冷卻后再接種;
3.凍干時,西林瓶的蓋子一定要放好,即使西林瓶中的空氣可以出來形成真空,又能在壓蓋的時候可以把蓋子蓋好。
六、實習結果
上圖中蓋子已經掉了的和西林瓶中還是液體的都是實驗失敗的,蓋子即沒掉瓶子中的菌種又是粉末狀的為實驗成功的。
蓋子掉了的:是因為抽氣時,氣流流動使瓶子掉下來。
瓶子中還是液體的:是因為蓋子蓋的太緊,瓶中的空氣抽不出來,水分也沒抽出,導致瓶子中的菌種未變成粉末狀。
七、實習總結或體會
通過這個實習,掌握了培養基的配制、分裝及滅菌方法;掌握了微生物的接種技術;掌握了微生物的冷凍干燥保藏方法。通過實習將理性知識與感性認識有機地結合,將書本知識用于實驗,在實驗中更深地理解基礎理論,明白了需滅菌的物品應嚴格滅菌,避免污染雜。也讓我的綜合能力與創新意識得到了提高。
課程實習報告 篇3
課程名稱: 課程實習題目:
組長: 成員1: 成員2: 成員3: 成員4: 實習地點: 完成起止日期:
創新樓機房三 20xx.11.26-20xx.12.18
軟件工程
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 課程實習結果評定
課程實習題目
1.課程實習概述(目的、任務、開發環境)
1.1 目的
1)通過本課程實習的實踐及其前后的準備與總結,復習、領會、鞏固和運用軟件工程課堂上所學的軟件開發方法和知識,比如,軟件項目的完整設計與開發過程、結構化技術、快速原型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等。特別是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快速原型開發、面向對象分析與面向對象設計。
2)為學生適應畢業后團隊合作開發規模稍大項目和綜合應用本專業所學習的多門課程知識(例如,軟件工程、程序設計語言、操作系統、數據庫、網絡編程等)創造實踐機會。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比如,對Web網頁設計、ASP或ASP交互網頁技術、Java開發環境、商用數據庫應用、電子商務、客戶機/服務器技術、Visio與Rose軟件工具等內容的學習)、積極探索與大膽創新的機會。
3)使學生通過參加小組團隊的開發實踐,了解項目管理、團隊合作、文檔編寫、口頭與書面表達的重要性。
4)使每個學生了解軟件工具與環境對于項目開發的重要性,并且重點深入掌握好一、兩種較新或較流行的軟件工具或計算機應用技術、技能(比如,網頁設計技術與常見工具;基于Java(ASP、PHP等)技術的Web編程;軟件開發文檔編制工具Office、Visio、Rose等;商用數據庫Access(或SQL Server、Oracle、MySql等)設計與實現;客戶機/服務器結構)。
5)通過“稍大的”富有挑戰性的軟件實驗項目開發實踐,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比如,對Web網頁設計、ASP或ASP交互網頁技術、Java開發環境、商用數據庫應用、電子商務、客戶機/服務器技術、Visio與Rose軟件工具等內容的學習)、深入實踐的機會,并且通過課程實習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創造能力和與團隊其他成員交往和協作開發軟件的能力,提高學生今后參與開發稍大規模實際軟件項目和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和自信心。
1.2 任務
1)學習課程實習指導書和分組。學習研究課程實習指導書,進行分組(網站開發項目5人一小組;個人主頁設計項目3人一組)并且明確每個學生在開發小組中扮演的角色及承擔的職責(包括選出組長)。
2)確定目標、初步方案,準備、試用開發環境與工具。每個小組確定開發網站目標及初步方案;選擇、準備、試用開發平臺、數據庫、交互網頁開發技術、網頁設計工具及其他有關開發工具。
3) 學習與搜集素材,借閱、購置必要的書籍與材料。學習開發小組及成員根據自己承擔的任務利用各種途徑(圖書館、因特網、書店、同學親友等)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并收集相關素材,包括精選、購置必要的書籍。
4)課堂與課下結合開發項目。因為需要自學和探索的內容與軟件較多,每個學生要特別發揮積極主動精神投入課程實習和開發活動。除了實驗室正式安排的課程實習時間之外,學生需要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自己有計算機的學生更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以取得盡可能好的開發成果,力爭獲得最大收益。
1.3 開發環境
2.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與需求分析 (同一個小組,這部分是一樣的)
3.項目設計的基本原理和采用的主要方法與技術(體現方案) (同一個小組,這部分是一樣的)
4.本人實現項目的過程與步驟
是指個人在完成小組任務的過程和步驟
5. 課程實習完成結果分析與個人小結
5.1 完成的結果
獲得的主要成果
5.2 個人小結
主要寫個人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困難的途徑和辦法
參考文獻
注:課程實習報告著重說明個人所做工作、成果和體會,報告不得與他人雷同,否則影響成績,嚴重者無成績。
課程實習報告 篇4
一、課程設計目的
1.了解電話機的基本知識,通過具體的電路圖,初步掌握焊接技術,簡單電路元器件裝配,對故障的診斷和排除以及對電話機原理工作的一般原理。2.熟悉電子裝焊工藝的基本知識和原理,掌握焊接技術并裝焊一臺電話機。3.了解安全用電知識,學習安全操作要領,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養好良好的工作習慣,培養正確的勞動觀與人生觀,也培養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二、課程設計內容
1.元器件的識別
對于此次電話機裝配中所用到的所有元器件,如色環電阻、二極管、穩壓管、三極管、瓷片電容、滌綸電容、電解電容、變壓器、單片機及其他各種所用到的器件都應該能很好的識別。
2.元器件的插裝
元器件在焊接前,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插裝,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系到我們電話機組裝成敗與否。對于器件的插裝,要求我們能在正確識別元器件的基礎上,認真,小心,對照元器件清單表,不漏插,不錯插。
3.元器件的焊接
在進行元器件的焊接前,要求我們首先掌握正確的焊接工藝,這就需要我們在掌握焊接理論的前提下,進行大量的焊接練習。焊接時,要做到快、準、穩。
4.電話機的測試
在完成了電話機的焊接以后,我們并不能急著進行整機的裝配,還要先對其進行測試,以便確定我們的電話機是否符合要求,對于發現的問題,要認真的尋找原因,并加以改正。
5.整機裝配
裝好電話機剩下的零件,接受檢驗。
三、課程設計(收音機或電話機)原理
元件認知電話是通信中實現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用戶設備。由送話器、受話器和發送、接收信號的部件等組成。發話時,由送話器把話音轉變成電信號,沿線路發送到對方;受話時,由受話器把接收的電信號還原成話音。電話機一般分為磁石式、共電式和自動式三類。磁石式電話機,用磁石式手搖發電機作振鈴信號源并配有通話電源。它對線路和交換設備的要求低,通話距離較遠,機動靈活,使用方便可不經過交換機直接通話。因此它適用于野戰條件下和無交流電地區的電話通信。共電式電話機,由交換設備集中供給通話和振鈴信號電源。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用戶間通話由人工轉接。自動式電話機,是在共電式電話機上,加裝撥號盤或按鍵盤等部件組成的。它通過撥號或按鍵發送選號信息,控制交換機進行自動接續。使用簡便,不需要人工轉接,但自動交換設備較復雜。
電話機的功能由五大功能部件完成:送受話器,叉簧,撥號,振鈴,電話回路。送話器是一個裝著碳粒的小盒子,小盒子的后面有一個固定電極,前面有個振動膜,當對著送話器講話時,振動莫隨聲音的大小變化做幅度不等的振動,使碳粒時而壓緊(電阻減小),時而放松(電阻增大),從而使兩個電極之間的電流也跟著變化,使得聲音大小的變化轉變成為適合在電路上進行傳輸的電信號的強弱的變化。
受話器的主體是一個繞有線圈的永久磁鐵,對方傳來的話音電流通過線圈產生一個磁場,吸引磁鐵前面的薄鐵片產生振動,發出聲音,振動的大小決定電流的大小,進而還原成不同的聲音信號。
打電話時,第一個動作是摘機,這時,電話機上承載送受話器的部分(叉簧)就會彈起來,使電話機與交換機之間的電路聯通,如此時交換機有空,便向電話機送去一個連續的.撥號音,表明可以撥號了
課程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四號 宋體 左邊對齊)
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掌握AutoCAD這種繪圖軟件三維實體部分操作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運用技能,同時了解該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在實習過程中,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和計算機繪圖能力。(小四號 宋體)
二、實習內容(四號 宋體 左邊對齊)
1) 三維基礎知識及UCS
。ū热缯f視圖命令等,西南等軸側視圖等,還有就是一些簡單的三維方面的知識,主要是USC方面的)請列舉一些實例,并用語言描述一下實例的繪制過程
2) 三維多邊形網格
(比如說曲面等,)請列舉一些實例,并用語言描述一下實例的繪制過程
3) 三維實心體技術
拉伸、旋轉等由平面二維封閉曲線拉伸成三維實體是重點。請列舉一些實例,并用語言描述一下實例的繪制過程。
4) 三維實體編輯
比如說拉伸面、刪除面等,請列舉一些實例,并用語言描述一下實例的繪制過程,比如說三維的正方體先倒圓角,然后再把圓角刪除如何操作。
如果在語言敘述中再穿插一些圖那就更好了,尤其是過程,比如一些半成品的過程圖,那就更好了。(小四號 宋體)
三、實習體會(四號 宋體 左邊對齊)
CAD實習的體會,學到什么知識?感覺如何?對老師有何意見和建議,以后要在哪些方面加強學習等。
整個實習報告沒有字數要求限制,有的同學很認真,寫的詳細,豐富,最后報告頁數也很多,那最后的成績也相對較高,但不管你寫多少,都必須自己寫,不能相互抄襲,如果兩個同學雷同或有部分內容重復或雷同,那兩位同學的成績都會很差,所以想爭取較高分數的同學寫好自己的報告后不要借給其他人,否則別人照你抄了就會嚴重影響你自己的成績。
課程實習報告 篇6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在課堂上,我們學了很多理論知識,但是如果我們實際當中不能靈活運用那就等于沒學。實習就是將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在為期兩周的實習過程中,我們在本校區東半區進行了三個大項的實習。二是11月25日到27日的使用DJ6大地經緯儀進行等2測回內角測量,測量路線是繞東半校區的閉合環路,共8個點。 觀測完成后,12月3日我們對只初步完成的碎部圖進行了檢驗矯正。這樣,短短的兩周實習便結束了?v觀整個實習過程,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心得感受:
一.風雨中和歷練
實習期間,天公并不作美。不管是用經緯儀進行導線測量,建筑放樣,還是等外水準測量,我們都是在風雨和陪伴下度過的。特別是等外水準測量時,路線環境相當復雜,在泥濘的道路上,每前進一站都異常艱難。盡管有時雨量太大,而不能進行測量。但是只要雨足夠小,我們組就會繼續進行測量。風雨中,我們撐傘,是為了保護儀器不受潮,盡管我們全身已淋濕;風雨中,我們抱一塊滿是泥巴的木板,是為了儀器站得更穩,盡管鞋子已沾滿了泥巴;風雨中,我們一路前行,是為了完成測量任務,盡管腳下的路很長,而且坑坑洼洼;風雨中我們挺過去了,證明我們行,我們能吃苦。這就是一種歷練。
二.團結就是力量
有人驚嘆我們為什么會測得那么快,因為我們組,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裝儀器,調腳架,大家七手八腳;你觀測,我記數,大家分工明了;有問題,齊思考,大家幫忙指導。在我們組,大家都是平等看待,只要誰想測量多些,就讓誰測。盡管有人會出錯,但誰也不怪誰;盡管有人會測得慢些,但誰也不著急;盡管還會出現小摩擦,但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就這樣過來了,懷著平和的心態,相互協助,這就是我們團隊的力量。
三.科學就要一絲不茍
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痹跍y量中更能體現出來,無論是對點,還是調平,只要有點偏差,就會產生很大的誤差,甚至產生錯誤。因此,做測量工作就不能馬虎。或許,有人想大概大概地測量合格就可以了。但這樣做能使我們學到什么呢?恐怕只能大概大概地測量出個概數吧。相反,一絲不茍地測量,你會發現很多誤差產生的原因,并能盡量在以后去避免它。一絲不茍地測量,你會明白一個小失誤會產生多大的后果。一絲不茍地測量,會練就你一雙慧眼,讓你去發現問題的所在,并能找出解決的辦法。一絲不茍地測量,這才是工作。
四.挑戰你的耐性
測量工作,工程量很大,一次野外觀測站就能產生厚厚的一本數據。如果你沒有耐心,或許偷工減料就可以很快地測完。如果你沒有耐心,就不會去發現這堆數據中的錯誤的測量。如果你沒有耐心,就沒有信心再去把錯誤的測量再次重做。如果你沒有耐心,面對龐雜的數據,你可能寧愿選擇放棄,而去抄襲他人計算出來的成果。而事實上,我們組不只一次發現測量中出現的錯誤,重做的測次數也記不得做了多少。因此,可以說,我們可以忍耐,可以耐住這紛繁而乏味的重復工作。進而得出科學的結果。
這就是我這次實習得出的總結。我認為,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在書本上學到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升華。我所學到的,這不僅只獲益于測量學這個課程,更會獲益于很多方面。
【課程實習報告范文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