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偷書賊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偷”來的人生
窗外,正是蟬鳴噪柳時。我在清涼的空調世界里讀完了《偷書賊》這本書。莉澤爾這名“偷書賊”和她“偷”來的人生像一粒子彈,雖不大但卻精準地擊中了我的思想,灼傷了我的靈魂。
在那個弟弟死去、母親離棄她的冬日,莉澤爾偷到了人生中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偷來了對文字的渴望與熱愛,在養父漢斯。胡伯曼的幫助下,她偷來了午夜的閱讀課,當漢斯注滿光輝的銀色眼眸注視著她時,她偷來了充盈的幸福感。從此,莉澤爾與文字結緣,密不可分。
在敵軍轟炸莫爾辛時,沒有任何的空襲警報響起,所以很多人都遭了殃,此時的莉澤爾在地下室里書寫、重溫她的故事。整條希默爾街只有她一人幸存。她把文字記錄在紙上,鐫刻在心里,而文字救了她。
思想被格式化、狂熱化的年代,人人只會喊“希特勒萬歲”的年代,要想安全就得隨身帶著《我的奮斗》的年代,猶太人被趕盡殺絕的年代……這,是二戰時期;這,是納粹德國。有什么獨立自由的思想可言?有什么對人類的未來有益的文字可言?也許只有像莉澤爾這樣心靈沒有受到過污染的女孩,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魔力吧。
文字是莉澤爾與他人感情的紐帶。因為文字,她能在漢斯的朗讀下接受一本一本書籍的浸潤;因為文字,她接受了猶太拳擊手馬克斯自制的小書;因為文字,她得到鎮長太太的`默許去書房偷書;因為文字,在敵軍轟炸的防空洞中,她朗讀的章節能讓所有驚恐的人們平靜下來……文字,在戰火紛飛的時候,會發揮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會讓人發現人性的兩面。正如死神在最后說的:“人類,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在殺戮、掠奪、發動戰爭,但也有人因為書和文字而被聯系在一起,用故事的力量擁抱苦難,用文字堅定著自己的求生意志。
在戰爭年代,莉澤爾在收養家庭中,或許本應是凄風冷雨的人生。但她在漢斯。
【偷書賊讀后感】相關文章:
1.《偷書賊》讀后感
3.讀《偷書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