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就喜歡那些沿著中國漫漫荒地,找尋在逝去的五千年時光中遺留的民間藝術的生活,但自己身處當地時卻往往不知從何著手。直到有一天,一個老師向我介紹了這本書。一個叫做郭慶豐的西北漢子,用他的腳步帶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本《符圖記》。
書中有我喜歡的剪花娘子為淑蘭、劉蘭英、常振芳,有熟悉又陌生的石獅子、面人,也有作者與天地之間的細語……那些人不為什么,只是追求著“好看的”,生命也不為什么,人們終究相信冥冥中天與地的力量……
一口氣讀完的《符圖記》,還有很多的文字需要用心體會,用時間去感知。黃河流域的民間文化如此,黔中大地的也是亦然,那些個常用的符號,在也是反復出現在我的眼前;“想要做得好看”也是我經常得到的`答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承不變,一脈相承的文明從未中斷,可觀可感而不可說出來的感受,也是這般感同身受。
隨著時間流逝,終會有人想要將那些將要逝去的東西留下。選擇這樣一個時代出生,眼看消逝也無可奈何的無助感,不是一般人能夠品嘗,渾渾噩噩的現實如噩夢圍繞著我們,眼見與不見都是在荒漠中行走,無法救贖之感,也就于此得到些慰藉罷了。
【《符圖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教案08-13
學習《四分休止符》教學反思07-10
山符小學青島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07-09
小學讀后感作文12-13
天真媽媽讀后感01-04
《反思性教學》讀后感10-27
《現代教學設計》讀后感09-22
一百條裙子讀后感04-07
《女生日記》讀后感精選10-31
《獵人日記》讀后感精選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