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巴金短文兩篇》 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想:
閱讀文學作品,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創設一種良好寬松的學習環境和討論環境,誘發學生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勵他們表達出來,老師在這中間起一種引導和點撥作用,適值巴金老人百歲壽辰之際,引導學生對文學做一點積極的思考、質疑、探究,也算是一份特別的賀禮吧。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理解作品內涵。
2、了解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時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運用。
3、培養學生積極的文學思考和欣賞能力,能大膽發表對作品的獨到見解。
三、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傳說。
2、閱讀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四、教學流程設計:
(一)導入:
2003年11月25日,一個特別的日子。世紀老人巴金度過了他的百歲壽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對老人的遲到的問候。
標題課件飛入,由日、月,明,看到明字,你會想到什么呢?
。1)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達對光明的熱愛和追求呢?
。2)請大家聽讀課文《日》。
(二)聽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1、討論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達對光明的熱愛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2、為著追求光和熱,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間的飛蛾,飛向火熱的日球。并且,對飛蛾、夸父這兩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懷念的態度?磥,日球確實讓我們感受那噴薄而出的熱情和希望。
。ㄈ╅喿x探究《月》。
1、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月的細膩幽靜吧。千百年來,在月亮身上,人們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2、有詩歌為證:
(1)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3)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是的,一輪明月,兩地相思。所有行走他鄉的游子,當他抬頭一望,思念就會潮水般一瀉千里。那巴金對月亮的思考是不是僅僅停留于思念上呢?
、僭僮x課文,提煉出作者對月亮的看法。
②死了的星球,涼月,冷光,死的光。既然,這是一個沒有生機的星球,那為什么還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呢?巴金在文中給出了什么答案?
、巯胧挂阉赖男乔蛟偕/思念著什么?
-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下冊《巴金短文》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八年級《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范文02-09
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03-22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精選11篇)12-07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語文下冊教學計劃(精選10篇)07-23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